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长寿 -- Songhua

共:💬21 🌺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聊长寿

    此篇为一己浅见,闲聊。借用云横居士语曰,认认真真扯淡一把。

    金庸大侠有一个观点,天下第一者未必需要有绝世奇学的武功或者独门兵器,只要想方设法活得长久,等待时间替他(她)一一收拾对手,自然而然就会熬到武林首位。

    而看近代国共演义,以及本朝演义,一流和二流的主要演员们,颇有人成功地体会和运用金庸大侠这个理论。

    五十多年前,国民党退守台湾岛,而所谓的“人民公敌”蒋介石却安然得享高寿八十九,比老对手毛泽东只早一年多去世。看蒋先生早年也是酒色不忌,老来在台湾还出过车祸,居然高龄善终,奇哉。

    想当年那四十多名战犯名单上的人物,到台湾以后有些一个比一个活得长,真使人感慨“坏蛋”和“华诞”居然是相通的。比如,皖南事变的刽子手顾祝同(墨三),得年九十七。不太光彩的何梅协定落款人何应钦(敬之),活到九十九。反动派张群(岳军)健康地活到101岁。而那个二流军阀杨森不但寿过九十,还能高龄产子。至于CC系首脑陈立夫,在人间已经成了活文物。

    当然,毁誉参半的少帅张学良,更是寿比南山。其人少时酒色俱全,还吸毒,中年后遭长期软禁,能得此长寿,更奇哉。

    不过,长寿冠军还是应该给蒋家王朝的女主人宋美龄,一人横跨三个世纪,看曾孙辈执政,106岁的纪录成了我们后辈的梦想。

    到了本朝,这个长寿比赛仍然继续。太祖和周公,两人一辈子恩怨纠缠,相持不下到1976年,还是胜负难分。不伦之比如慈禧和光绪,相继告别,谁也未能笑到最后。

    反而是太宗,深刻体会金大侠的寿命理论,巧妙韬诲,终于即位且得高年九十三。

    太宗尝与李嘉诚言,争取活到1997年,他实现了。而老李当时就许诺买保险保证,不愧是精明商人,这一票保险又赚到手了。

    赵荒王既罢,居软禁中,倒也身体力行自己的话“健康地活着”,其寿八十五,算小高龄。毕竟修为不及张学良,没有更前进几年。

    如今大老,薄为首,近百龄。其人早年也经磨难,受批判,如今玉骨姗姗,婆娑人间,领袖一时,儿女有成,应该可以笑到人后了。

    武大老中,也是那早年蒙冤受批判的肖克,有大将的本钱而领衔上将。以及一度遭贬而二度三星的洪学智,还在和世人同呼吸。看今朝云烟过眼,自己为仅存的硕果,他们应有感慨吧。

    这长寿的比赛无始无终,明天会有什么新故事呢?

    以上闲聊。

    • 家园 李嘉诚厉害。。。
    • 家园 【文摘加简评】网上读来一段文,请大家看看活得长久的好处

      这可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文章,正宗的官方喉舌。

      陈立夫,CC系首脑,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也是上了战犯名单的。可是读到此文末尾,看看,陈老成了“为祖国统一而奋斗三十余载的爱国老人”。

      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健康地活着”。

      1978年底,中共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全会公报中,陈立夫注意到第一次没有用“解放”台湾一词,而代之“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今,20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国领导人先后用不同的声音,呼吁国民党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达成国家统一,共同振兴中华之大业。

      这一切陈立夫先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陆对统一祖国做出的不懈努力,使他很受感动。他觉得仿佛看到了两岸言和的曙光。于是他在1998年7月国民党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会”上,联合34名“评议委员”,提出了“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统一中国,建立共信”。提案在台湾引起震动,不少民众和爱国人士纷纷响应。然而台湾当局却无动于衷。《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认为该提案是“顺应两岸人民强烈要求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历史潮流的……这种谋求祖国统一的积极态度令人感佩。”

      对于祖国统一,陈立夫先生坚信这一天终会到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因此,他晚年始终关注这一问题,思考这一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并身体力行推动之。

      正是由于我注意到这些情况,我们的话题就自然地更多谈起祖国统一问题。他说国民党“中评会”不久将要召开,他将和梁肃戎等人再次联合提案,提议国共第三

      次合作,共议和平统一,并联手打击台独。他深知提出此案会引起社会舆论重视,也会有不同看法。甚至会有人质疑他在出卖台湾。但是基于国家民族根本利益,基于2000多万台湾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思之再三,认定必须突破危局,“虽千万人吾往矣”!他认为台湾的局势,惟有国共两党联合起来反击台独,共议和平统一,这样台湾海峡才会有保障,有安宁,才能免于分裂的命运。

      聆听百岁老人企盼祖国统一的由衷之言,句句掷地有声,打动人心,激励人心。时间不觉已过去一个多小时,我担心先生的身体,便准备告辞。先生遂命秘书取出两本他畅谈养生之道的新著《我怎么会活到100岁》,郑重签上名,赠我和黄金本先生各一册。我们感到十分幸运,能得到先生的签名赠书。

      临别,我再次握着先生的手恳切地说:希望您老有机会回大陆看看。先生也动情地说:一定,一定。不料,当我2001年6月再次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时,先生已于当年2月8日不幸辞世。非常遗憾,我们再也无法见到可钦可敬的陈立夫先生了。但是,我相信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都不会忘记这位为祖国统一而奋斗三十余载的爱国老人。

    • 家园 国朝1955年的首批将帅里

      到今天,十个元帅和十个大将都作古了。

      三星上将里,只有三人硕果仅存。有趣的是,这三人都有奇特的经历。

      首先是肖克,列上将第一。其实他有作大将的资格和本钱,如果不是破格提拔许光达,那个大将有可能是肖克的。

      第二是洪学智,其人一度遭贬官到地厅级干部,就在后来他儿子洪虎当省长的吉林。而时隔三十三年的1988年二次授衔,有趣的是老洪又当了一回上将。

      第三就是吕正操,人今年应该过百龄了。奇特的是他原来为东北军旧部,并非我军嫡系。一生经历实在复杂。

      至于在世的1955年中将和少将,在下没有全面信息。

      • 家园 中将也没几个了.

        少将出名的不太多.

        • 家园 活着的1955年中将里

          楼下提到的张震是晚年出名的一位。

          而1955年少将还在世的有名的有好几位啊:

          汪东兴,官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顶头了。

          刘华清,官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又顶头了。

          李德生,官至中共中央副主席,那年代比政治局常委也不差。

          至于其他的,就不甚了解了。

          • 家园 张震当时就也有名的!

            先是三野的副参谋长,后任三野参谋长,总参谋部作战部长!

            • 家园 就说那张震,其实是早年四大参谋长中最嫩的

              其他的三位著名参谋长,一野的张宗逊,二野的李达,和四野的刘亚楼,1955年膺衔时都是上将,只有三野的张震是中将。

              可是,话说回来,张震又是这四人中命运最好的。

              首先张宗逊的政治操守不好,特别是四人帮时期政治取向不对头,正式结论是犯了错误。

              而李达则早早受到冤屈,被排挤靠边站了。

              刘亚楼英年早逝。不过即便他不死,以刘亚楼和林彪的恩恩怨怨,在林彪垮台后,活着也是受罪。

              只有张震,老来官运亨通,又健康长寿,直到今天,还和你我共呼吸,笑到后来。

          • 家园 中央副主席一定是政治局常委,且高于常委

            中共中央副主席在政治局常委中产生.就象地方各级党委书记\副书记在常委中产生一样.

            李德生,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时,排第5位即最后一位,之上还有主席毛,之下还有常委朱\董.何来那年代比政治局常委也不差一说?

            汪东兴,11大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排第4位即最后一位,之上还有主席华.文革后的政治局常委会缩小,只有由中共中央主席\副主席组成,直到胡\赵进入常委,汪辞职.12大就不设主席了.

          • 家园 健在的1955年--1965年授衔的少将262人

            1955年授衔的少将(健在112人)

            万振西、王 直、王屏、王兰麟、王光华、王兆相、王若杰、王诚汉、王贵德、牛书申、方槐、方子翼、方国安、叶荫庭、卢仁灿、朱耀华、任荣、向守志、刘春、刘中华、刘华香、刘华清、刘居英、刘鹤孔、刘懋功、江文、江勇为、江腾蛟、汤光恢、关盛志、阮贤榜、李觉、李中权、李水清、李布德、李赤然、李伯秋、李道之、李德生、李耀文、杨永松、肖思明、吴西、吴瑞山、何光宇、何廷一、谷广善、邹衍、汪东兴、沈启贤、宋承志、宋维?颉⑺尉盎?、张瑞、张云龙、张文碧、张汉丞、张廷发、张秀川、张秀龙、张国传、张??秀、陈波、陈浩、陈茂辉、陈金钰、陈锐霆、陈福初、陈鹤桥、范明、欧阳平、罗通、罗应怀、罗维道、胡定千、胡继成、钟辉、钟元辉、钟明彪、钟炳昌、胥光义、贺 健、贺吉祥、桂绍彬、栗在山、贾若瑜、钱信忠、徐光华、郭林祥、高厚良、陶汉章、曹达诺夫.扎依尔、盛治华、阎捷三、彭富九、程世清、曾 美、曾克林、谢斌、谢振华、谢家祥、詹大南、裴周玉、廖鼎琳、漆远渥、谭友林、谭右铭、熊兆仁、黎光、黎东汉、戴润生、魏天禄

            1961年晋升为少将(健在53人):

            王 晓、王定烈、王砚泉、左爱、叶泰清、史进前、吕清、吕仁礼、朱士焕、朱春和、朱家胜、刘?u、刘月生、刘耀宗、江鸿海、孙干卿、杜 屏、李 彬、李静、李永悌、李懋之、杨思禄、肖荣昌、肖德明、吴罡、吴纯仁、张力雄、张蕴钰、林真、罗洪标、胡炜、胡立声、胡鹏飞、赵晓舟、钟发生、段思英、姜 钟、桂绍忠、柴成文、殷国洪、高锐、黄经耀、曹中南、康庄、彭施鲁、董启强、程明、曾凡有、赖达元、雷钦、雷起云、鲍奇辰、魏国运

            1963年晋升为少将(健在1人):刘西尧

            1964年晋升为少将(健在96人):

            丁 钊、马宁、马洪山、王 展、王 猛、王子修、王文英、王扶之、王茂全、王淮湘、韦统泰、文击、方震、白云、吕作松、曲竞济、朱致平、伍生荣、华 楠、刘 汉、刘世昌、刘光涛、刘自双、刘春山、刘振华、江含章、江学彬、许志奋、阳自碧、纪亭榭、苏克之、苏宏道、苏锦章、李元、李 伟、李健、李大清、李如洪、李孔亮、李丕功、李东野、李树荣、杨虎臣、杨斯德、肖友明、肖选进、吴仕宏、何云峰、辛国治、汪运祖、沙 风、沈鸿林、张 英、张 政、张翼、张中如、张水发、张玉华、张志勇、张伯祥、张宜步、张实杰、张耀祠、陈绍昆、国林之、周建平、宗凤洲、胡立信、茹夫一、赵峰、赵华青、赵复兴、姜林东、贺 明、袁意奋、贾乾瑞、顾鸿、夏伯勋、柴启琨、铁 瑛、徐信、徐明德、高占杰、高先贵、涂通今、常 勇、常仲连、彭 飞、程坤源、廖步云、黎原、颜文斌、颜吉连、戴金川、魏佑铸、瞿道文.

            出名的的确不多.

    • 家园 55年的上将张震应该还健在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