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习近平和文革 -- llama

共:💬212 🌺1488 🌵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5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意思是既然是讨论就别扯黑粉,没意义

                  我从来不否认文革某个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还有一些其他的破坏,其中的利弊讨论这方面的帖子河里楼里已经说了很多了,所以我就不说了,一开始贴了张图,说明文革期间基础教育是很好的,然后你上来说我造谣,直接开骂,我把证据贴出来,你又说是农村为了解决人口暴增造成的失业问题采取的临时措施,不是正规高中教育,举的例子是公关手段,我指出你的逻辑矛盾,说明那时的高中是正规的,你又说我的态度是压制一切批评的声音完全不看文革的缺点,对那时受苦的人冷漠无情(是你脑补的,我从来没有这样的言论),看来这讨论是没法就事论事了。

                  既然要说讨论,那就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掺杂强烈的个人感情实在是没有太大意义,还容易影响个人判断。文革期间我父亲的家因为在失败了那一派的控制区被抄了几次,因为成分不好,是最早下乡最晚返城的那批人,可是我从来没有听到他这辈子有过半句怨言,他对文革始终是非常理解的。

                    • 家园 主要是要尊重事实,共勉

                      我再说一点,以文革的成果、重大历史意义以及因为文革得以避免的巨大灾难来看,代价是必然和值得的,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时间的紧迫性,也很难做得更好。承认文革的意义,就要承认那一辈人做出的牺牲,一边承认文革的巨大意义,一边把他们比作旧时被日本人欺辱残害的中国人,逻辑上是矛盾的,也是对做出巨大付出的我父亲那一辈人的很不尊重。

                      台湾已故教授元颜叔三十年前在这篇对文革看法的文章中就指出了这一点

                      盘古龙之再临

                    • 家园 我本人文革后期在城市上的高中

                      首先赞赏二位的好风度,有理讲理,各让一步。

                      我1971年在北京市上初中。那时是人人都上,等于是义务教育(不知道文革前初中要不要考?)那会儿为了让所有人都上初中,很多小学都办了初中部,谓之“戴帽”中学。我上的就是七一小学戴帽办的“七一学校”。当时好像没有高中了。但1972年听说要重开高中了,我心中暗喜,只怕不兑现。然而1973年就真的兑现了,原以为是择优录取,结果也是不用考,所有人一起上。为了容纳所有初中毕业生,北京市还新办了多所高中。我1974年开始上的就是西郊新办的189中学,学生来源是海军七一学校、空军育红学校、新华社子弟学校。

                      说城市上不了高中是不确的。事实上就文革中后期北京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初中、高中大爆发。

            • 家园 本来高中初中各上2年就够了

              现在弄出来的两个3年纯粹为了考试,在反复折腾。

              • 家园 你说的太对了

                我问过我的学生,请他们回忆,小学6年级、初三和高三这三年都在干吗?

                同学们都说:在复习。

                可是,复习的东西考完试,又都忘了。

                人生最美好的三年青春期,就白白的浪费了!!!

                太他妈的可气了,当年,我们可是该玩的都玩了。

                • 家园 llama兄有些过度纠缠了
                  • 家园 我是很严肃的讨论这个问题

                    人类创造出的制度和科学技术,正在逐步瓦解人类生存的稳定基础。

                    人类从几百万年进化至今。基因优化基于手工狩猎,只有东亚人产生了适合农耕的基因。在过去两百年迅速工业化。造成机器化大生产完全取代大量手工劳动。而其核心技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手中。比如,精通法律,科技,语言的高级知识分子。

                    那么,绝大多数劳动者在社会中的位置是如何的呢?

                    科技造福了人类,而科技和知识,逐步在奴役人类。人类成为了知识和思想的载具。人类的成就,逐步和人类自身的基因基础像脱节。就好比农村夫妇含辛茹苦抚养一个儿子成年飞黄腾达,反而听不懂父母的语言。这就是人类面临的困境。

                    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或是基因工程,发展出新的,从基因就为科技社会量身定制的新人类,更加适应未来环境。会反噬旧人类。旧人类在新人类面前会变得毫无竞争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现在社会面临的很多挑战,都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困境。社会科技进步如此迅速,人类本身的进化速度要远远滞后。终有一天,会被历史抛弃掉。也就是说,人类的进步摧毁了人类自身。

                    • 家园 假的不是不能分辨,只不过是需要时间和空间。

                      假的不是不能分辨,只不过是需要时间和空间。

                      补充一个实例:

                      高科技发展到已经可以”以假乱真”,涂抹任何的事物。

                      照片的后期制作可以把普普通通的风景变成奇山异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作为资深摄影爱好者,我自己就这样尝试过,觉得实在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

                      现在有的影视配乐里的恢宏交响乐声,很可能就是一个专家独自用计算机合成的音乐,这是音乐学院的一个教授告诉我的。你不会想到,在那里既有许许多多倾一生苦练,也无法脱颖而出的器乐天才,也有可以速成培训成才的”数码音乐合成专业”了。

                      要真正会品尝苹果的味道,现在不仅是靠个人的口感,还要花时间学习和对比。有的时候,可能还要体验一下种植的过程了。

                      这次的抗疫大战,也是如此。许多的造假专家都一时风光无限。

                      而网上的断章取义,捕风捉影,人云而云,也都是对“造假”运动的推风助澜。

                      我个人的体验是,如果你是学习过古典音乐,有经常经历现场交响乐团的演绎,你就不会沉迷于”老子只要有钱,无限地发烧就是音乐专家”了。

                      因为,上百个乐手的实时表现,数千人建成的音乐厅,加上现场观众吸收和反射声波后的真实,会让一切录音和器械原形毕露。

                      假的不是不能分辨,只不过是需要时间和空间。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因此,普及教育平等教育,防止阶层固化“精英”垄断化

                      是对人类有意义的。

                        • 家园 谢谢你的详尽回复,

                          我不擅言,思考也不那么深远。还是之前一帖的那句话,对历史大事件(如文革)的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环境形势。我个人以为,文革,至少是当时的领导人在当时时期环境下所做的努力的探索 -- 说折腾也行,但一定是在努力且尽力为之后的时期打基础,而不是被简单否定的瞎折腾。

    • 家园 文章逻辑很火星

      习因为经历过文革就不怕洋人? 那胡锦涛经历过文革没?胡耀邦经历过文革没?经历过文革就没文化?胡锦涛不是文革期间完成的大学学历?任正非不是文革期间刻苦自学而出类拔萃的?文革期间从农村推荐了很多工农兵大学生,其中很多也成为了各个专业的杰出专家。对比现在,很多经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包括很多高考高分生,不是一样碌碌无为?据说习当年在梁家河插队,住一个屋子的就有文正身边高级参谋雷英夫的儿子,他带了一大箱书籍,习当年就是靠看雷带的书(主要是政治军事战略类著作)打下的基础,但是习进清华学的却是化学专业,毕业后却进了军委办。。。

      关于文革,建议去看看王光美去世前专门请小鸟台做的专访,里面她对文革有个基本判断。另外一个是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茒举正,他在文革50周年在杨世光节目上有个论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