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又看了《钢的琴》 -- epimetheus

共:💬23 🌺12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又看了《钢的琴》

    才明白,这个电影讲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怎么形容这个“道理”呢,看他们犯的错误吧。主人公以为有了钢琴,女儿的问题就解决了。反而女儿在造钢琴的同时和他疏远了。同理,造钢琴的同时,“隔壁老王”来了。

    他们那么爱唱歌,看起来那么快乐,那么单纯。他们装作凶恶,却本质心软。他们看到的是脚下、身后,是今日和往昔。日子重复,似乎就是最好的。

    然而就像决定做出钢琴、决定保留烟囱一样,他们似乎总是从一些并不管用的角度决策、出发。于是做出的,也似乎是无用功了。

    用全身的力气大出了一拳,却发现应该挨拳头的地方,只有空气。

    他们是荒漠中的一粒种子,倔强的生命力,却没能改变荒漠。在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幻想或是残念中,继续消沉。

    机器大工业时代培养了手工艺人,多少有点荒诞。需要认识到“时代变了”的,不仅仅是“大人”。可是仅仅知道时代变了,却不知道路向何方改怎么走,所谓的认识恐怕仅仅是挫败感、被抛弃的感觉。

    甚至无关时代。有的错误,就像为了钢琴冷落疏远女儿一样,无关时代,只是太单纯了。

    推而广之,我们说做好自己的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做好技术性指标性的事情,就好了;学好数理化,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都是异曲同工,都是来自一个单纯时代的烙印。我们控制了疫情、恢复了口罩产能并能支援世界,事情却还没有真正变好,还是被污蔑诬陷。

    其实成为手工艺人,也算是某种幸运,因为大工业的本性之一是对于劳动者的异化,异化到离开了机器、那个角落就一文不名的程度,也是一种悲哀。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作用的手艺,总比没有强,至少可以聊以自慰。

    那架丑陋沉重的钢琴,最后响起的时候并不好听。他们未尝不明白。钢琴变成了一种在这鬼城一般的破败厂区中,自我存在的证明,是呐喊呼号。

    电影里大量的音乐、不乏的幽默,用轻松的脸谱装扮了一个令我哀伤的故事。那么多图像隐喻,似乎有点工巧刻意,但是作为看过的电影,是值得一提的。我呢,也就这么多年,心心念念,却似乎总没有认真琢磨过。前天晚上做梦,梦到了小时候,爸妈工作的地方。于是白天脑子里,又给自己把电影放了一遍。

    通宝推:ccceee,朴石,
    • 家园 决策本来就不是工人的特长

      工厂黄了,往往是决策层的错误,生活苦涩的后果却让工人承担,而当初的决策层呢?却往往正在品尝生活的甘甜——把工厂卖给自己或者卖给别人(也能趁机大捞一笔)。工人们除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用自己的双手造一架钢的琴证明自己不是废物、证明自己是爱女儿的之外,还能干什么呢?

      没有了本阶级先进分子的引导,无产阶级个体当然是渺小可笑的。

      • 家园 决策层是从哪里出来的?

        就我所知,2000年国企买断的时候,国企的决策管理层绝大多数都是从本单位生产一线提拔上来的。也就是说决策管理层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工人阶级出身。

        • 家园 决策层的决策也是有转变过程的

          东北国企改革,大下岗刚开始时国企领导和地方领导都是反对的,谁想把自己的工厂搞没了?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大家也都下不了手啊,而且工人下岗后对地方财政是极大的负担,对当地治安是极大的隐患。

          但是,朱镕基给各地下了硬性指标,每年每月必须破产多少多少,谁不改革谁下台。大大小小的领导这才想明白了,捞吧,分吧。。。

        • 家园 这个说法有问题

          工人出身的领导基本上都作为“三种人”被拿下了,台上的都是提倡领导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后提拔上来的知识分子。

          • 家园 我没有统计数据,

            只是我所经历的和通过朋友同学聊天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这些改制企业都是一些中小企业,最后的买断经营者都是从工人骨干、经销员、技术员干上来的。

        • 家园 错了

          那是企业管理层很少是从工人提起来的,都是有文凭出身。从工人提起来的管理层在八十年代末已经出局了

          • 错了
            家园 错了,管理层是工人文革后上夜大读文凭那拨

            尤其基层企业,哪能分到大学生,都是工人自己读电大。80年代中期因为干部年轻化,有个电大文凭就能飞速提拔,到80年代末这些人都成了中层干部,然后按部就班到90年代末这帮人正好挑大梁呢。

            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飞速提拔到90年代末当企业领导的的确有,但那年头能分到大学生的一般都是大型超大型企业,比如中航工业左盟主,那种企业也很难划拉到自己家去。。。

            • 家园 也不都是你说的那样

              我单位属于大中型企业,改革开放时厂长既有60年代大学毕业的,以后也有70、80年代大学毕业的;最后还不是划拉到小集团里,工人几乎都下岗了,小集团治理的厂子开始还可以,因为以利为主,就和咱们国内水利建设一样,只用不维护,不像以前每年都大修,能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后来越弄越走下坡路,以前国家投资的设备什么的闲在那,只能待价而沽了,很多下岗的有苦说不出,厂子似孤坟野鬼的地方,没多长时间蒿草遍地,到了习大大上台那些早年下岗的工人才有改观。

            • 家园 有一部分是

              我说的文凭不是指大学文凭还有中专大专,过去企业工人档案归劳资科管,有文凭包括中专归组干科管

              • 家园 电大就是大专啊

                电大的文凭太水,其实比不上文革前的中专,但没办法,80年代读电大大专文凭的那批人正好30多岁属于重点培养对象,再加上大专就是比中专强的神奇理论,升得老快了。

                而且那年头正经的大专生本科生在基层企业根本留不住,企业能做的就是提拔,但企业里即使是中层干部工资也不高,自然人都跑了。

        • 家园 显然血统论出身论能说明的东西不多

          食堂管理员,这么小的职位,都有谱去摆。劳动光荣,怕是信的还没有幼儿园小学的多。

          管理,一方面要有民主有监督,不然就是小团体出卖大利益。这种事情,难度其实不算高

          另一方面要虚心要尊重知识尊重专业。以前总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但是也要查看所谓的内行是不是因循守旧甚至倚老卖老的。

              • 家园 美国的讼棍只能算分赃吧

                而且分到很大的一块,像美国这种贫富悬殊的原教旨资本主义,实在不合适做民主监督的榜样。西方国家里面其实也有廉洁指数很高的,基本都是人均非常富裕的国家,也就是说,消除腐败的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手段并不是靠民主或者监督,而是拼命挣钱拼命发展,尽快的富裕起来,不够富裕谈反腐,终究只是空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