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有感于5G现状,无线通信行业是否在走向夕阳? -- 四方城

共:💬152 🌺983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工程化的行业前景类似于PC行业

      就是利润被1~2个行业巨头吃掉,其他人微利运行,整天苦哈哈的。

      不过通讯这个行业没有那么容易工程化,因为发展太快了,来不及标准化和开源化。

      你不知道PC行业以前有多惨,Intel设计前把合作小伙伴招来,提供方案,设计好之后把样品送到马来或者加拿大的实验室,逆向工程解剖芯片,得出成本价,然后给30%的毛利。PC的板卡设计好后,放在网站上供大家下载,依图生产,这就是所谓的“公版”,大家赚几个点的毛利。

      富士康看到这个模式,发现里面只有连接器和模具能赚钱,于是专供这两块,这就是Foxconn的得名由来。

      通讯行业虽然由于物理层的效率迫近香农极限,几无上升空间。但是由于AI的发展,智能化的设备数量将几何级数上升,到处需要通讯,通讯本身的需求持续高涨,通讯行业彻底工程化的可能性短期内不成立。

      华为介入雾计算,介入汽车行业,介入AI我认为步点都非常准,前景一片光明。

      通宝推:桥上,尚儒,四方城,心有戚戚,
    • 家园 今年疫情续命了通信行业

      从服务器到网络设备到笔记本电脑都受益于在家办公,远程学习,云数据中心.5G本来就在国家规划强推,正好新基建少不了大干基站和系统建设.就连麦克风销量都增加了,干直播的人大大增加

    • 家园 个人浅见——ICT融合方向是人在闭环中升级为人在闭环上

      关于人在闭环中和人在闭环上引用自下文

      个人认为传统IT和CT的最大的区别是IT侧重现场交互体验,CT侧重异地交互质量,同时IT和CT之间的过渡基本都是以人在闭环中方式居多。

      举例打电话,同时在电脑上记录。

      在这个情况下,由于人自身的生理、物理、心理的客观限制,IT和CT的需求增长都会逼近一个效用递减的极限,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CT到来的会更早,这就是楼主感觉运营商和通讯厂家似乎都走到了通道商和白盒供应商的境地的一个原因吧。

      更加让对比鲜明的一个尴尬原因,是CT本身在全球化和贸易中有不可替代的基本价值,因此在需求爬升阶段,CT的议价能力和溢价空间都是比较大的,本人毕业的那两年,圈子里常说的就是为啥爱立信给钱多?人家是搞通讯的,不是搞IT的,哈哈。

      于是IT和CT的需求增长逼近极限的时候,ICT融合逐渐成为趋势,这一趋势的本质从我看来,就是把人在闭环中的使用场景逐渐升级为人在闭环上,从而释放出人在闭环中导致成本和时效等方面不可承受的新经济机会。

      抛个砖:远程护理老人,柔性机器手人工智能学徒跟随人类老师掌握技巧,让一个护理人员可以异地服务多位老人。

      这个过程中,IT和CT的传统厂家谁能在执牛耳呢?华为交出了计算+通讯的答案,谷歌提出了IT+热气球通讯的思路,正常人都能看到,明显谷歌的下盘是不稳的。

      个人认为这才是美国打压华为的原因,ICT融合新经济,需要有强大的软硬一体的实现能力,而美国占着IT和半导体,看似拿住了上游和下游,却失去了中游内线机动创造机会的战略灵活性。。。。。。

      https://ybzhao.me/blogs/%E4%BA%BA%E5%9C%A8%E5%9B%9E%E8%B7%AF%E6%8E%A7%E5%88%B6/

      一个控制系统具有(一般由人设定的)控制目标,其物理构成则包含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件。人在控制系统中既可以行使设定控制目标的功能,又可能充当其中任一物理构成组件[1]。

      从机器的自主性角度,人与控制系统回路的关系则有三种可能:一是控制系统的操控需要人的具体指令,此时人在闭环中(in-the-loop),人是整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二是系统目标由人给出,执行则由具有部分自主性的机器自行进行,此时“人在闭环上”(on-the-loop);第三则是机器可根据感知信息独立地确定目标并给出具体指令,无需人的介入,此时“人在闭环外”(out-of-the-loop)[2]。上述定义主要是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考虑人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大致包含了上述的“人在闭环中”和“人在闭环上”两种形式。

      通宝推:xhUserI,大眼,四方城,
      • 家园 由于计算能力的富余,半导体已经不能称下游了

        系统设计才是下游,而中国控轭了下游。这两年越发能发挥想象力,推动芯片的定制化,开创类似于苹果这样的新商业场景。

        如果中国率先把AI大规模引入新的商业场景中,而美国不再能控制关键技术,将彻底沦落到边缘位置。

        Wintel联盟的破裂,Intel的边缘化,arm的兴起,开源软件的兴旺都处处印证了这个趋势,老美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 家园 同意,或者说半导体干流在支流化

          随着场景的丰富,系统设计成为实现价值的主导环节,半导体的支配力下降了。

          • 家园 做系统的人说,以后都是soc或者sip了,没我们啥事了

            实际上这个过程还会走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会实现芯片干掉系统。傻瓜式芯片实现真正的软件唱戏,只要会开发软件就行了。

            想想看,我们这些搞硬件的人是真的苦逼。

              • 家园 模拟可以集成的,算法可以用dsp实现

                俺觉得做硬件比软件难的。

                但是就是没有软件的挣得多,好气啊。

                • 家园 现在是解决方案的时代

                  单纯讲软件或硬件吃香这个有点不合适,个人以为是解决方案的时代,软件是直面客户需求,所以才吃香。

                  从分层看,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创造了系统芯片这个关键需求,基于系统芯片构建基础硬件,在硬件之上构建满足客户多样性的软件,因此最下层的系统芯片是竞争力的基石,最上层的客户软件是客户满意度的要点,而硬件夹在其中比较默默无闻了。

                  所有的核心是客户需求,因此了解客户、能将客户口语化的想法转化成工程语言是关键环节,这个就是系统工程师的威力了。

                  顺便说句:考虑到大厂对利润和成本的渴望,基本上他们会占据主流领域,挑起工艺战争,让人感觉满世界都是先进工艺的产品。但实际上,大量的芯片会维持在28nm这个黄金节点,即使有sip等技术,其成本之高也是绝大部分厂家难以接受的。从这个角度看,由于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导致两种情况出现:大量出货的基础性先进工艺高集成高成本高性能芯片、中小批量的多样性常规工艺高满足度芯片。具体到不同领域会随着时间演进变化,典型的如SSL/TLS加速芯片。

                  • 家园 能不能理解28nm之于7nm,相当于arm之于intel

                    这样就好理解了,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越发展,越建立了一个针对最高端制程的一个根据地,即使目前暂时会在顶级芯片上被压制,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按创业的话讲,这是从边缘市场低端市场向主流逐步逼近

                    • 家园 简单的这样理解是合适的

                      越先进的工艺设计者越想把集成度提高,集成更多的功能,跑更高的频率,因此必然导致大量所谓的dark silicon(暗硅,跑应用时没有作用的部分),这样的芯片和上代芯片相比竞争力肯定是大大提高,但和专门应用优化的芯片比则存在冗余度高、成本高等不足。

                      通宝推:大眼,
                      • 家园 这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在各个行业都存在的技术选择问题

                        也是中国为什么成为世界工厂的理论依据--虽然并不是先有这个理论依据而是信心, 也是后进国家能够赶超先进国家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宇宙和世界的本质问题。

                        想不通这一点,后进者就会失去信心,而作为一个大国国民,天生潜意识里就具有的,即使自己不一定如此明确的意识到了。这才是中国崛起的基石。

                        而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反而丢掉了这一点,进而失去信心,转而归降强者。这是不论在西西河,还是其他论坛,还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

                        以前我曾经为此失望、担忧,但我现在不认为这有多大问题。

                        其实我完全没有必要在河里说什么,只是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可能的话,交些朋友。

                        通宝推:一着,呦唔,
    • 家园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没有国际市场,制裁没什么效果

      tiktok算半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