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搁浅长鲸 -- 蛇公子

共:💬44 🌺7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搁浅长鲸

    1965年10月3日,由“企业”号核动力航母(CVN-65)、“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CGN-9)和“班布利奇”号核动力驱逐领舰(DLGN-25,后改划为巡洋舰CGN-25)组成的全核动力舰队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历时65天航程4.8万公里的环球航行。美国水兵们得意洋洋地在飞行甲板上摆出了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宣告美国海军终于拥有了(理论上的)无限续航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深深的刺痛了苏联海军的心,此时的苏联海军正在建造的,不过是一种驴马不像的莫斯科级反潜载机巡洋舰。实际上早在20年代,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就认为航空母舰将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是这似乎始终只是个不可企及的梦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莫斯科级反潜载机巡洋舰

    60年代的苏联领导人,正全心全意地准备一场核大战,海军的核心是战略导弹核潜艇,所有其它舰船都被划分为辅助舰只,其任务是为核潜艇护航,要想拥有核动力航母,总得要跟核潜艇扯上点关系。于是苏联海军在关于大型航母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中指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空中力量伴随护航,战略核潜艇根本无法突破敌人的立体反潜力量。

    这还得了!勃烈日涅夫被说服了。1971年,位于列宁格勒的北方计划设计局开始按照海军的技术要求进行“奥廖尔”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概念设计,这就是1160工程。

    1973年,1160工程的初步设计完成。“奥廖尔”的尺寸与美国的“小鹰”级差不多。虽然苏联海军的技术要求是满载排水量8-8.5万吨,并且是全核动力。但粗笨的苏联工艺肯定会让航母超出这个要求,而且当时的苏联还没有设计建造核动力水面舰船的经验,出于保险考虑,除了核动力外,还准备了一套内燃动力系统。最大航速30节。可搭载常规起降战机和直升机60-70架,飞行甲板上有4个蒸汽弹射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奥廖尔”看起来是借鉴了美国航母的设计,但是也极具苏联特色。大型舰岛布满了各式电子天线。当然,还有强大的火力,设计中包括重型反舰导弹和大型防空导弹,还有火箭深弹发射装置。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舰载机。当时的苏联并没有专门的舰载机项目,海军认为可以通过设计米格-23的海军型来解决,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核航母工程的一个极大的隐患。

    1160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得到了海军总司令、造船和航空工业部领导的赞扬,国防部长科列齐卡更是大力支持这一设计方案,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机数量要与美国刚刚建成的“尼米兹”号相当。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设计方案最后被提交给了政治局,在这里一切都变了。在早先的政治宣传中,航空母舰被苏联的宣传机构描绘成了“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的工具”,(明白为什么苏联的航母命名总是遮遮掩掩奇奇怪怪了吧),看来一些政治局成员也受到了影响,是否应该建造航母引起了争议。但是最大的灾难是乌斯季诺夫,在政治局中唯一懂一点军事技术的人就是他,因而在该方案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可此人是一个坚定的航母反对派,在他的有生之年都将对海军的航母梦想进行全力打击。乌斯季诺夫首先否定了北方计划设计局的方案,认为这太不成熟,技术跨越也太大。但是建造航母毕竟是勃烈日涅夫同意的,他知道一味的反对可能会惹恼第一书记,于是又提出了一个将“基辅”级(1143工程)的第3艘进行改进,安装弹射器,搭载米格-23K的方案,这纯粹是制造混乱,因而也遭到了否决。最后的结果是一个“指导”决议:重新设计一个排水量与“基辅”级相当,安装弹射器,搭载36架飞机的新方案。这当然不是海军想要的,这个决议最终不了了之。“奥廖尔”就这样化为泡影。

    苏联海军并没有放弃,不久后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又做出了一个新的决议:设计一种排水量7万吨,配备航空武器的大型巡洋舰――1153工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基辅”级战术航空巡洋舰

    【原创】搁浅长鲸(续)

    http://www.cchere.net/article/452853

    【原创】搁浅长鲸 (再续)

    http://www.cchere.net/article/454515

    【观点】航母――要还是不要,这是一个问题

    http://www.cchere.net/article/460335

    【特别致谢】蛇公子的二姐翻译了本贴参考的俄文资料,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http://www.cchere.net/article/461320

    元宝推荐:萨苏,
    • 家园 【文摘】汉和防务评论:大陆正着手修复俄罗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汉和防务评论》主编平可夫透露,中国海军正着手修复前俄国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再度引起西方世界怀疑中国大陆准备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尤其日本和美国,特别注意此一最新发展。

      美方专家说,要将“瓦良格号”修至可以完全服役,将是极大的工程。台湾海军有关官员评论,或许大陆也可以将它非全幅度的修复,并拆除非必要的机件装备,将此舰改装为某种型式的训练舰,以展开舰上航空作业空地勤人员培养,并累积大面积飞行甲板、大容量机库的操作经验。拥有航母与否,可使海军从平面作战进步到立体作战,并真正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中共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曾在回忆录透露中国准备拥有航空母舰的想法,他提到防御作战也需要航母,航母在维护海洋权益、收复南沙和台湾回归等战略任务上,有重大需要。

      平可夫在最新一期《珍氏防卫周刊》和《汉和防务评论》撰文,指出中国正在大连造船厂展开修理这艘前俄国航母的工作,并为该舰涂上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标志;数年前中国以改装作“海上赌场”名义,向俄国购得这艘因为经费不足而停摆的大型航母“瓦良格号”。

      据指出,西方国家研析,如果要将“瓦亚各号”修复到可以在海上执行任务,工程将非常浩大。所以,中国可能只是想仔细研究它,再利用所得知识,开始自己的航母计划。

      刘华清上将在回忆录论及中国建造航母的辩证和计划,说中国已获得俄制航母的蓝图,也邀请了俄国航母设计人员到大陆授课。

      平可夫指出,目前为止中国意图不明,但合理推断他们应该会让“瓦良格号”达到某种程度的服役状态;他说,一位中国国防大学的军事战略学者曾告诉他:“瓦良格号将是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关键词(Tags): #航母
    • 家园 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发展航母是必然的。潜艇和航母的能力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已经得到证明了。潜艇顶多也就是当当刺客杀手之类的,上不了台面。

    • 家园 【特别致谢】蛇公子的二姐翻译了本贴参考的俄文资料,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蛇公子的二姐:我这么辛苦给你翻译资料,就没点表示?

      蛇公子:我这不是表示诚挚的谢意了嘛。

      蛇公子的二姐:想就这么把我打发了?不行!

      蛇公子:那你还想怎么样?再说你学的是经贸俄语,要不是我帮忙,你还不一定翻成什么样子呢。

      蛇公子的二姐:你说什么!!

      蛇公子:你干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 我投降!我投降!

      蛇公子的二姐:嘿嘿,必胜客新的西班牙风味好像不错哦!

      蛇公子:兄弟们,我发个贴子我容易嘛!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问搂主个小问题

      小时候看的好几本书上都说,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是个坚定的核潜艇派,反对不顾一切上航母。所以在他执政期间苏联核潜艇有了长足的进步云云,就你看过的资料,此说成立否?

      • 家园 据我所知,戈是前苏海军蓝水海军战略的奠基人,也是最坚定的航母派

        刘华清---中国的航母派,一直被称为中国的戈

      • 家园 关于戈尔什科夫对航母的态度

        发展核潜艇是苏联的国家战略,无论谁在台上核潜艇都会得到最高优先权,讨论苏联的海军发展必须要考虑这点。戈尔什科夫其实是主张发展航母的,但是如果航母会影响对核潜艇的投入,那就只好放弃。因此戈尔什科夫做总司令时航母没有得到发展,不能因此认为他反对航母。

    • 家园 【观点】航母――要还是不要,这是一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回答另一个问题--我们造得出来吗?有的朋友认为我们既然已经具备建造50万吨以上级别的油轮的能力,我们还拆解或改装过好几艘旧航母,我们应该就具备了建造航母的能力,这恐怕是太乐观了。航空母舰的建造涉及材料、机械、船舶、电子等等多个领域,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化、信息化的技术水平,这种水平的差距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来弥补。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想当然的认为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建造的过程中得到解决,那么是非常危险的,任何一个分系统的失败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流产,1153工程就是前车之鉴。而把不成熟、不可靠的系统投入使用更是一种犯罪行为。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向印度那样,通过外购先解决有无问题呢?我不止一次看见有人呼吁"勒紧裤腰带,建立我们自己的航母舰队",别人我不知道,反正让我“勒紧裤腰带”造航母,我是不大乐意的。航空母舰实在是太贵了!(我不想计算具体要多少钱,只要有个大致的概念就可以了,各国货币的差价和实际购买力这一类的问题足够写一本书了。)一艘10万吨级航母船体的造价大致是一艘30万吨油轮的15~20倍,不过这在航母造价中还不到一半;动力推进系统(反应堆+发电机+引擎等)造价也是不菲;指挥控制通信等电子设备的费用在总造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保持航母电子设备在服役期内的先进性,在建造时不能使用当时的“主流”配置,而是要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先进的技术,这样一来价钱就要翻筋斗了。造好了航母,要装飞机,战斗机,预警机,直升机,乱七八糟几十架。各种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特别是飞行员,如果说空军飞行员是黄金铸就的话,那舰载机飞行员就是白金堆成的了。这么着一艘航母算是配备齐全了,可如果想到大洋上去遛遛,还需要护航舰船:普通巡航至少要1~2艘驱护舰护航,战斗巡航至少要3~4艘驱护舰和1艘核潜艇,一个攻击集群就更庞大了。中国缺少遍布全球的基地群,还需要补给舰只伴随,如果舰队中有补给舰,还要相应增强护航力量。这样一支舰队,每天的消耗令人咋舌。航母服役期接近一半,还要进行中期改造,除了船体动力系统等作一次大检修,最重要的是对电子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因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太快了,早先的"钻石"配置这时已经落后,这点钞票是不能省的。

      以上各项归拢起来,要建立一个航母编队并维持其运转,耗费的金钱不啻一个天文数字。可是这还远远不够,要保证始终有一艘航母在海上执行任务,至少需要三艘航母:一艘执行任务,一艘入港检修,一艘行进于港口与目标海域之间的航线上,或者进行必要的训练。

      这笔糊涂帐算下来,就会发现,这"裤腰带"勒的还不是一般的紧。如果当年苏联的核航母没有那么多波折,顺利服役,那结果不外是让苏联的经济雪上加霜,让今天俄罗斯的港口里多两艘"鬼船"而已。

      就算我这样的落后分子终于想通了,咬咬牙,狠狠心,趁着如今的减肥风潮把裤带多收几扣,终于弄来几艘航母,那么拿它做啥用场呢?与“尼米兹”或者CVNX对决,争夺制海权,封锁美国海岸?这不是小日本的yy小说嘛。实际上,我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发生战争相当悲观,不是对“和平”悲观,而是对“战争”悲观,中国与美国日益紧密的经贸文化联系,中国与世界日益紧密的经贸文化联系,都使得决死一战的可能性日益降低。至于不可预见的未来,既然不可预见,那我也就不去想它了。在我看来,航母的一种最现实的作用应该是“常规威慑”。我们用核潜艇担负战略威慑的任务,可是对一些局部的小冲突、小摩擦,对一些小国家,还有那些正牌海盗以及假冒海盗等等,核潜艇就有点使不上劲儿了。核潜艇就像匿影隐形的杀手,就等着在关键时刻发出必杀的一击,见了光就不灵了;而航空母舰就像横刀立马的将军,往阵前一站,吓退百万雄兵太夸张,吓死个夏侯杰、解决几个蟊贼是没问题的。这就是所谓的“常规威慑”。

      虽然美日大肆渲染中国的潜艇威胁,可周边其他国家是不太当回事儿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潜艇要对付的是谁,另外这些国家普遍探测手段不足,可能潜艇在家门口兜了几个来回却一点没感觉,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没觉得有啥威胁。航母这大家伙就太扎眼了,这个"常规威慑",说的难听点,就是个欺凌弱小的货色。周边其他国家一看见中国造航母,马上就会失眠,最后还是只有把美国人请回来把门。如今的中国,正是要"广交朋友",为经济建设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韬光养晦"仍然是基本的政策,"有所作为"刚露了点苗头,"主动出击"还不是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造航母,实在是太不明智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声誉也会毁于一旦。

      所以我认为,现在甚至未来二十年内,中国打造航母舰队的政治、经济、技术条件还不具备,大家还需耐心等待。其实,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从来没停止过,多年来想方设法购买废旧航母用于"拆解"和"娱乐",从90年代起就开办"飞行舰长班"培养指挥人才,还有已经在上海开工的世界最大造船基地(7个大型船坞,每年1200万吨能力),咱们正一步一步地走着呢。

      题外话

      据说今后战机的发展方向是无人化,我就想起了冷战来,那时候的美苏战机无数次遭遇,相互监视,相互追逐,甚至相互用雷达锁定,形势似乎总是“一触即发”而又总是“触而不发”,如果战机都无人化了,怎么玩这复杂而微妙的游戏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能不能换种思维方式。

        航母假想敌不一定是美国,没必要大而全,

        可以放在战术层面上而不见得非得升级到战略大杀器的程度。亚洲拥有航母的国家也不少了,虽然承载量寒碜了点,但是别小看这十几架的承载量,无论是局部冲突还是全面对抗中有没有空中力量都是个质的差别。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给沿海的空军装备适合舰上起降的战机,作为中继平台,小承载量的航母们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力量投放。有了航母作为远程投放、中继平台,起码在西沙,南沙问题上某些小地痞国家不会那么嚣张。

      • 家园 话是不错

        但有很多问题是必须要靠航母来解决的,南海问题,印度洋石油通道,很多时候还是要靠军事手段来施加压力,和我们离的远点儿的,就得靠航母了。

      • 家园 中国航母近期的用途

        航母上无论有多少飞机,多少飞行员,航母本身也依然是一艘军舰,是海军的一部分。所以,讨论中国发展航母的作用,本质上是讨论中国海军的作用。

        即使考虑解决台湾问题在内,中国海军近期内也不可能与美国海军爆发大规模海战。但在南海和东海的众多领土纠纷,海军目前装备难以应对。这并不是说海军的反舰能力不行,而是防空能力不够。没有制空权,我们的舰队在南沙就是敌军陆基航空兵的活靶子。

        航母的维护成本是很高。很多人在计算航母成本时会把护航舰队和舰载机全算进去。但如果把新航母舰队看成是新航母与已有舰队的组合,舰载机的添置与路基战机的削减相配合,增加的成本并没有那么高。

        我们可以用百姓的血汗钱来买和平,也可以用之来建海军。买来的和平掌握在敌人手里,军力威慑而来的和平掌握在自己手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