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独山我觉得战术问题先放一放,西部是否该投钱先仅仅回到是否 -- 白浪滔天

共:💬62 🌺363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时移世易,莫刻舟求剑

            那时什么形势?这时候?呵呵

          • 家园 现成的例子,前几天发射失败的快舟11号运载火箭

            就是由位于湖北山区小县城的一家三线厂生产的。。。

            • 家园 066基地吧

              当年066比403厂还造业。

            • 家园 我所在的内陆小城就是三线重点城市。

              最高峰时快达到工业门类齐全的地步。

              电子,机械,重工业,化工等等全是上海,东北等大型企业内迁。

              在计划经济时期,极度繁荣昌盛。

              但过渡到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内陆偏远,交通运输成本昂贵。

              逐步有三线企业陆续破产倒闭,而一些军转民的项目也由于交通运输费昂贵生产步枪的企业生产冰箱照样以破产倒闭结束。

              现在的结局是电子类,机械类全灭,其大门口悬挂的军代表招牌也早就不存在了。重工业类为生存外迁,化工类还留存一两家苟活中。

              最明显的变化,以前的天空每天都是灰白的,现在除了几家房地产企业,已经没有大型企业了,每天的天空都是蓝天白云。

              你单举一个列子说明不了丝毫问题,如果有图表就更直观,比如健在的三线企业还有多少家,倒闭破产的三线企业有多少家。一对比就直观明显了。

              • 家园 您这段话换成沈阳一样成立啊

                这是国企普遍问题,如今活下来的只有央企子公司们,全国都这样,不止三线,三线的央企子公司们照样活得好好的,比如这个造固体火箭的,再比如那个公交掉河里的安顺,支柱产业就是贵飞。。。

                • 家园 北京成都也成立,北京酒仙桥成都东郊电子央企都没了

                  准确地说不是国企普遍问题,而是主动对国企进行战略调整,80年代中至00年代中,战略调整前后几乎持续二十年。

                  幸亏主动提前启动并持续调整,否则到了90年代,象独联体东欧甚至包括东德的优秀企业,基本就是直接被拆卖废品了。前些年去新疆见过几位去独联体中亚国家做生意的朋友,他们说当时过去拆了许多工厂,完全当废品买回来运回国。甚至有一些钛合金,对方拆工厂的人也不懂,当铝合金买回来就发大财了。

                  土工的战略思维以及延续持续执行力是全世界一流的。

                  当然,战略再伟大,被调整的人肯定难受难熬,持续二十年相当于一个人的职业生命的一大半时间,影响前后两代人。

                  于是一些人把不幸都归到邓的头上至今天天念叨。也可以理解吧。

              • 家园 你想好处全占,只能说你想得太美,现实太残酷

                三线的目的建设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是为了核战争后的存活。虽然重复建设浪费很多,但是成果也很多,仅仅四川就留下了大量工业企业和高校。

                虽然核战争到底是没有爆发,那么就能得出结论,三线建设是纯浪费吗?

                地方官员为了私利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年该不该进行三线建设,答案毫无疑问的

                • 家园 我什么时候反对过三线建设?

                  一个企业的建立,选址是第一件事。

                  三线时期以安全为标准,现在市场经济时期以利益最大化为标准。

                  我只是简述市场经济下,这些选址以安全为标准的三线企业逐步被淘汰破产倒闭这样一个现状而已。

                  并非否认三线建设的必要性。

    • 家园 以盈利为目的未必是好事,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更不一定是好事

      不能说资本主义吃肉,吃肉就一定是坏事。你的隐含前提是投资西部一定赔钱,这是有问题的。西部难道没有资本家,还是西部资本家都是活雷锋?有问题就该解决问题,而不是有问题就反动。

      西部投资回报如果低,就要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比如交通不方便可以改善交通;政府效率低下可以改进政府,招募更优秀的公务员。比如同级别比东部收入提高等。教育水平低可以加大教育投入等等。政府有无数的手段可以把事情办好。

      但是借钱建水泥垃圾场绝对不是选项之一。就那种祭祀广场,地主炮楼就是建好了能赚多少钱?各位网友不妨问问自己,多少年去一次这样的地方,去一次肯花多少钱。旅游本质是购买BIG,这个一是靠时间的积累(比如巴黎),一个是大自然的恩赐(比如圣托里尼岛),在这个前提下投资才会有回报。什么都没有全用钱砸,很难砸成功。我能想到的,一个都没有。最接近的也就是迪拜,但是它也靠了航运周转中心的地利(航空距离欧亚大城市相当,并且油价奇低),并且是石油富豪的天量资金作后盾。我们国家西部资金远没有泛滥到这个地步。

      在我看来,西部最要紧的,是干部考核。不考GDP,否则这种狗屎GDP只能越来越多。就业率,最低工资,低保等符合民生的指标做基准,谁的治下老百姓吃得好,过得舒服谁升官。借两百个亿给光棍结婚生娃比修那些炮楼强多了。当然,如果科学发展了,能够精确统计,人均预期寿命对人口数积分是最好的指标。地方官能吸引到更多的人,而且让这些人过上好日子,是最大的本事。

      • 家园 人才难留

        想起来都是办法,做起来都是不这么回事。

        政府效率低下可以改进政府,招募更优秀的公务员。比如同级别比东部收入提高等。

        听上去不错,但是很不现实。

        第一,靠国家财政拨款,根本拉不开差距。靠地方财政补贴,也没钱。

        第二,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大城市,或者发达地区,相对于欠发达低区,吸引人才的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机会。有些人进入体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积累资源人脉,时机成熟,就会跳槽。

        第三,除此之外,从教育,医疗到休闲娱乐等,欠发达地区都无法和发达地区相比。甚至好吃的饭店都比大城市少。

        前两年,我们也想发地方债,申请搞年薪制公务员,招专业人才。然后,年薪制公务员上面不批,同时,也没什么人来报名。

        GDP考核,有很多弊端,但是毕竟是个可以量化的指标。而且这和人均寿命也不矛盾。GDP高的地区,人均寿命本来就高一点,医疗条件好。而且就业率,最低工资标准都要比GDP低的地区要好。

        说实话,我只听说过钱能解决问题,没听说过,没钱能解决问题。

        • 家园 只是做不做,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本质上,上层根本不想发展西部,想的话没有啥不可以。

          我不信大学本科毕业进体制内,在西部工资一个月三万找不到人。以上海、北京同级别公务员实际收入为准,加三倍工资,肯定好招人。没钱从东部收税贴。至于那些为了跳槽的人,不招也罢。当然我估计实际都不需要三倍,只是打个比方。本质上国家不愿意损害东部利益,只愿意员外施粥的方式慈悲一下,不愿意用土改的方法真搞平等。

          至于GDP和人均寿命的正相关关系,和该怎么考核是两码事。富人开豪车也是正相关,但是穷人借钱买豪车不是合理的致富手段。GDP可以量化,居民收入,就业率(为了防止滑头也可以用劳动参与率),低保,最低工资都是量化指标。学学西方,把税务局那种财产和信用体系建起来,不仅方便考核干部,增加税收,还有利于减少犯罪。

          • 家园 简单的高工资留不住真正的人才

            什么是人才?能干事的就是人才。

            所以要留住人才,首先得让人家有事做。没事做,天仙变凡人。

            其次要有氛围。要高工资留住一个人,需要他身边有一个相对高收入的群体。如果周围的人收三千,“人才”一个人收三万,如果这个“人才”不是惊才绝艳之辈,有点石成金之能,那么这个“人才”根本不在乎工作,才有可能呆得住。

            所有的政策措施,要能落实,并且产生正效果,才是好办法。喊个口号,批评一下,谁都能做。

            通宝推:数据王,
            • 家园 陈平用奥斯汀分校的举例说

              招揽人才,不但要给钱,还要给名,还要给权,三管齐下什么人拿不住

              • 家园 那你分析一下奥斯汀分校是否符合我说的情况?

                独山县400亿县长,绝对是个人才。但是事情搞砸了。搞砸的原因,我相信肯定不是什么招商引资不力。

                招揽人才,人才,做事的,不是摆设的,钱从来都不是决定性条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