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淮海战役,邓小平发挥的定海神针的作用——决心围歼黄维兵团 -- 思想的行者

共:💬25 🌺106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淮海战役,邓小平发挥的定海神针的作用——决心围歼黄维兵团

    有人以为邓小平的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仅仅是一个虚名,毕竟国民党的几大主力兵团主要是粟裕领导下的华野消灭的,而且邓小平麾下的中野的战果远远不如华野。

    真的是这样吗?

    毛泽东为什么对邓小平的军事领导力大加赞赏,说统帅两个野战军的只有邓小平?

    我们要从中原战场我军的苦手:胡琏兵团——黄维兵团说起

    胡琏兵团好打吗?

    历史上胡琏兵团最少四次抵御住了解放军四倍于己的围攻

    第一次是1946年10月张凤集,刘伯承指挥三个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围攻胡琏一个旅(3纵,6纵,7纵对付胡琏的11师11旅),劳而无功。

    第二次,1946年12月宿北战役,粟裕指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20万人在消灭了整编69师以后,试图继续围歼11师,胡琏指挥所部迅速收缩,逃脱了打击。

    第三次

    1947年7月南麻战役,华野以内线的二六七九四个纵队围攻整编11师,失利。

    第四次1947年9月

    土山集战役

    华野以五个主力纵队(1、3、4、8、10纵,中野11纵)设下口袋阵,欲包歼整编11师,不克。

    以上几个战役特别是南麻战役的失利给华东野战军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的华野外线兵团的1,4,3,8,10纵也连续失利,部队严重减员,国民党军甚至于一个团就敢追击解放军,最后毛泽东派粟裕出击外线,9月2日到7日打了沙土集战役才稳定了局势。

    但半个月后9月24日开始的土山集战役后华野攻击11师无功使得华野统帅和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打开中原战局?

    毛泽东的答案是让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

    而粟裕鉴于屡次围歼11师而不得,认识到国民党主力兵团在中原战场的巨大威胁,建议在中原集中兵力歼敌。

    此后就有了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是胡琏兵团的存在依然使得豫东战役后期解放军不得不迅速脱离战场。

    豫东战役中,如果不是胡琏兵团突破中野所设置的防线,华东野战军的战果会大得多。

    谁来阻击,谁来消灭胡琏兵团,这是淮海战役需要回答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结果是邓小平站了出来说,中野

    邓小平说即使中野全部打光,其他野战军也照样解放全中国。

    这是何等的决心和气魄?

    邓小平和中野将士们明白中野的实力:

    因为挺进大别山,并且以后遭到白崇禧重兵围剿,中野损耗很大,特别是重火力严重不足,整个野战军的炮弹都不足一个基数。

    华野四五个纵队多次围攻一个整编11师都屡次不克,而中野六个纵队实力远远不如华野的六个纵队,而且黄维兵团对方除了整编11师即18军以外还有好几个军。

    从实力对比来看,中野要围歼黄维兵团是相当困难的,至少战前不做事后诸葛亮的话要做出这个决心需要相当的果断,决心。

    以中野弱旅挑起围歼黄维兵团的重担,下了这个决心,就仿佛给淮海战场定下了定海神针

    局势迅速明朗。

    否则,让黄维兵团冲到宿县和徐州兵团会合,那么淮海战役和虎头蛇尾的豫东战役有多大区别呢?

    当时有四路敌人,黄伯韬,李延年,黄维,邱清泉,如果是一般的将领,选择最弱的一部来打,这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

    但是中野有邓小平在。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挺进大别山以后由于损失较大,局面也没有打开,相当部分将领对挺进大别山的决策产生了怀疑,邓小平同样以无比的坚定性粉碎了这种怀疑:我们说失败了,敌人也说他们失败了,那么是鬼胜利了?

    • 家园 说了教主基础知识欠缺,

      教主的嘴里“指挥围歼黄维兵团”=“指挥整个淮海战役”,普通军盲也说不出这种没常识的东西啊。

      • 家园 咬文嚼字有意思吗

        毛成立总前委就要邓负淮海战役全责。

        当然了粟裕很给力,基本上不要邓操太多的心。

        再比如攻占宿县,也是淮海战役重要一招。

    • 家园 女娲补天我在场,涿鹿大战我指挥
    • 家园 淮海的复盘河里以前双石,苍野等等写过,推荐去看一下

      [URL=/alist/2324409]【原创】淮海战役研究㈠·国民党的命名比共产党的命名更准确/URL]

      淮海战役成型当年的领导讨论N久了,当年军事民主也不是白白强调的。

      淮海战役最初的设想在打济南时候就有了。

      最初粟裕提出“淮海战役”初步设想的后,在河南宝丰县大张庄的中原野战军首长刘伯承、陈毅、李达(邓小平在西柏坡参加中央9月会议后正在返程途中)立即就进行了研究(据时任中原野战军参谋长的李达将军回忆:“差不多研究了一整天”),并于次日上午致电军委与华野首长,对粟裕“淮海战役”设想表示赞同,并建议:华野在鲁西南的两个纵队进出于徐州以西及西北之“丰、沛、萧、砀”,以“蹑邱兵团之后”。

      这个建议后来都体现在了华野关于淮海战役部署中并且在各方讨论中不断得以完善。

      刘、陈、李还建议:中野兵分两路,对有可能增援徐州的华中“剿总”之敌进行牵制行动,且准备“敌转向东北则我向东向北机动”,以“配合东战场”(即粟案预设的淮海战役战场),而这个设计后来也在各方讨论中得以进一步提升和演变,而且最终使战略意义上的“配合行动”变成了战役格局上的“联合作战”。

      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毛泽东那个中野主力攻克郑州后“直出徐蚌线”的设想。

      打完黄伯韬以后该怎么打,最重要的还是这个电报:

      据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的张震将军回忆,8月7日当夜,粟张二人经漏夜探讨并熟虑后,于次日辰时致电军委,明确提出“抑留徐州刘峙集团,将其歼灭于长江以北”的建议(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当时正率前指在一线指挥)。

      这个电报非常重要,有必要全文引出:

      军委、陈、邓并报华东局、中原局:

      甲、由于近来全国各地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蒋匪有采取下述两种方针可能:

      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

      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而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候机反攻。

      乙、蒋匪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波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至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有打的),也不至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又为不利。

      如果蒋匪即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困难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渡江之时在苏、浙、皖、赣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亦较江北差一些,这又是不利的一面。

      丙、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实现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固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守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路,以阻延敌人南运。管见是否有当,请即电示。

      粟张

      齐辰

      当晚21时,陈邓也致电粟陈张,通报中野主力进展情况并指出:“蒋贼究竟只撤退邱、刘两部,还是整个放弃徐州(包括黄、李、冯),不日即可判明,应加注意,你们所得情况望即告”,“如判明蒋既系整个南撤,设防淮河时,如有可能,你们能派[部]队举行拔越追击,迅速进至淮南路东。”[23]

      陈邓与粟张想到了一起——都要抑留刘峙集团于长江甚至淮河以北以图之。

      最后军委一锤定音:

      陈邓,粟陈张,并谭王:

      齐电悉。

      ㈠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按照敌要总退却的估计,迅速部署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

      ㈡陈邓直接指挥各部,包括一、三、四、九纵应直出宿县,截断宿蚌路,四纵不应在黄口附近打邱清泉,而应迅速攻宿县,一纵在解决一八一师后,应立即去宿县。华野三、广两纵的任务是对付邱清泉,但应位于萧县地区从南面向黄口、徐州线攻击,以便与宿县我军联结。如敌向南总退却时,则集中六个纵队歼灭之。

      ㈢粟陈张应令谭王集中七、十、十三纵及由南向北之十一纵,以全力向李弥兵团攻击,用迅速手段歼灭该兵团的全部或大部,控制并截断徐州至运河车站之间的铁路,运东主力则歼灭黄兵团。

      ㈣只要以上几点办到,就能破坏敌人总退却的计划,遭我全部歼灭,并占领徐州。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即现在举行之淮海战役)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即将来举行的江淮战役)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

      ㈤敌指挥系统甚为恐慌混乱,望你们按照上述方针,坚决执行,争取全胜。此时我军愈坚决,愈大胆,就愈能胜利。

      军委

      九日十六时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

      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

      军委

      佳亥

      吹胡琏就算了。。。打仗又不是共军和胡琏单打独斗。

      河里苍野以前就提过:

      龙凤战役,胡琏在5军配合下扛住中野围攻

      南麻战斗,胡琏在25师、64师增援下击退华野围攻

      土山集战斗,胡琏在邱清泉、罗广文增援(粟裕掌握的情报,并没有14军增援曹县的通报)下击退粟裕五个纵队围攻

      每次胡琏被围,国军都会出动主力精锐全力援救……

      宿北战役,胡琏救援整69师戴之奇,戴之奇被全歼;

      孟良崮战役,胡琏参与救援整74师张灵甫,张灵甫被全歼;

      洛阳战役,胡琏和孙元良救援青年军206师邱行湘,邱行湘被全歼

      豫东战役,胡琏救援区寿年,区寿年被全歼。

      (豫东战役是粟裕自己胃口太大了,打完区寿年其实已经可以撤退了。)

      胡琏貌似救谁谁死……谁能再补充些胡琏救援成功,或者其他救援祥瑞的战例咩?

      最后是淮海战役,这次胡琏是去救18军/12兵团,所以……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看豫东战役中野的表现就知道邓小平的作用多大

        豫东战役中,胡琏兵团同样是从遥远的地方增援——胡琏兵团受武汉的白崇禧指挥,但很快突破了中野阻击。

        由阻击不住胡琏兵团到下歼灭胡琏兵团的决心,这个决心是非常大的。

        邓小平说那一番话“中野打光,其他野战军照样解放全中国”,肯定是对表现出犹豫的将领们说的,历史没有记载是哪个将领表现出犹豫,而主张更保守的方案。

        更保守些的方案最多也是层层阻击,而不是后来的将胡琏兵团围起来消灭。

        今天的我们事后诸葛亮的看,胡琏兵团没有突围成功因为有廖运周趁机起义而失败等等,中野获得了华野攻坚的经验,即实施土工作业,中野的没良心炮这种武器在土工作业极大缩短敌我距离后发挥了很大作用,蒋介石的中央军的增援部队被白崇禧扣留在武汉等等等。

        在做决心的时候都不知道这些,就只知道胡琏善于防守,而中野攻坚力很差。

        所以下那个决心非常不容易。

        再说胡琏,确实几次都是因为其他国民党军队增援最后才解围。

        但战争就是这样,你在对方的包围中坚持得越久,战局就越有利于自己这一方。

        例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重要根源是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守斯大林格勒守得非常顽强。

        三战四平,林彪输了也是因为陈明仁守四平守得非常顽强。

        .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全身而退也是因为63军守得非常顽强。

        守得顽强才能争取到援军增援的时间。

        反过来说,74师就不行,不是增援部队不卖力,而是因为74师守得不好。

        另外,淮海战役第一功显然是粟裕的,但这与邓小平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没有矛盾。

        • 家园 邓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刘帅那里刷资历

          邓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刘帅那里刷资历

          邓没有作战指挥的能力, 大别山的时候强行指挥, 差点报销, 顺便把刘帅攒了几十年的书籍报销.

          淮海战役, 那么紧要关头, 邓居然和刘帅闹矛盾, 毛不得不调陈毅去调和, 邓完全没有大局观, 一门心思给自己刷资历.

          八十年代, 邓居然说自己的专业是打仗, 你丫的会打仗啊, 几时打过仗啊, 不就是跟着刘帅屁股后面跑的小碎催吗, 托毛爷的福, 白捡个大便宜, 别这么不要脸好不好.

          当时还想让刘家人给他捧场, 屌他!

          • 家园 毛泽东屡次说邓有战功你又不信了

            陈毅是淮海战役期间调过去的?

            邓小平和刘抢指挥权?

            你知道白崇禧围剿的时候,邓和刘分开,刘在外线,邓在内线,怎么抢,还用抢?

            • 家园 毛那是为了让邓出来给个面子, 还当真了

              毛那是为了让邓出来给个面子, 还当真了

              从前之后, 毛再也没说过邓小平有战功啊.

              八大司令员对调, 毛说是邓的主意, 就是让邓坐蜡, 邓敢放个屁, 邓那么喜欢抢功的人, 邓怎么不抢这个功呢, 这里面的弯弯绕, 你这水平根本理解不了.

              "陈毅是淮海战役期间调过去的?"

              你才知道啊, 就你这浆糊水平, 我还真给你面子.

              大别山, 刘就是让邓呆一边去, 结果邓自作聪明, 非要指挥作战, 结果被抄了老窝, 抢啊, 有哪本事吗.

              • 家园 看来你确实不懂战史 -- 有补充

                陈毅是什么时候调过去的

                是豫东战役以前的1948年4月份,中央让粟裕到城南庄述职,即让粟裕详细阐述三个纵队不过江的理由,述职完后,中央决定粟裕暂不过江,同时陈毅调到中野去。

                这离淮海战役还有差不多半年时间。

                中野挺进大别山以后,白崇禧率领33个旅围剿,中野决心采取抗日时期反扫荡的内外线结合方式,邓在内线与对方兜圈子,刘在外线寻战机。

                哪是什么邓不会指挥打仗,然后被抄老窝?

                你不知道诱敌深入,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吗?

                中野就是这么对付白崇禧的,你以为中野必须跟白崇禧硬拼?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另外谁说毛把邓请回来以后就没有谈邓会打仗了? -- 补充帖

                毛泽东第六次评价邓小平是在1975年4月。1975年4月中下旬,金日成率朝鲜党政代表团访华。18日下午,邓小平陪同毛泽东会见金日成。会见中,毛泽东对金日成说:“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了。此人叫邓小平,他会打仗,还会反修正主义,红卫兵整他,现在无事了,那个时候打倒了好几年,现在又起来了,我们要他。”这里,毛泽东称赞邓小平有二“会”:一是会打仗,二是会反修正主义。这个评价很高,也很客观。

                毛泽东评价邓小平:公开肯定性评价有七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