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六:死里逃生靠什么(四) -- 孤星

共:💬4 🌺47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六:死里逃生靠什么(四)

    中国古代有不少一方故意丢弃辎重或财宝吸引对方注意力、趁机脱离战场或打埋伏的战例。例如,著名的文丑实际上并不是被关二爷干掉的,而是被曹操以这种方式废掉的。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部队经常以弱击强,以少胜多是常态,但寡不敌众、战斗失利也不少见。陷入包围、碰上强敌,可能被打死,也可能被俘,当了俘虏前途未卜,经常也是性命不保。危急关头怎么办?一个有效方式就是丢弃随身的个人物品,让敌人“发洋财”!

    国民党部队吃喝穿用也比较差,士兵中贪财的多,再加上军纪不严,一点东西就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地主武装、土匪游杂武装更是如此。

    吴焕先军政双才,是重建后的红25军的灵魂,先后任军长、政委。1934年初,在皖东北活动的红25军被优势敌人包围在仰天窝。傍晚突围时,吴焕先亲自率军部一个交通队作为后卫掩护,最后陷入敌人包围之中。

    吴焕先的大衣救了他。他当时穿一件黑呢子大衣,手里拿着一把手枪,一看就是大官,目标特别明显,敌兵拼命追他。他们刚奋不顾身穿过一片火海,旁边冲出几个敌兵,其中一个猛地揪住他的大衣。他顺势甩掉大衣才得以脱身。他边跑边把随身装银元的袋子撕开,把一袋子银元弄到地上。几个敌兵抓紧发洋财。

    吴焕先猛跑一阵,终于摆脱了敌人突出重围。敌兵如果不贪财,一起开枪,吴焕先当时就牺牲了。

    1935年8月,吴焕先在甘肃泾川县城以西的四坡村战斗中牺牲,当时只有28岁。

    1929年初,朱、毛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部队当占领大余县城,就和国民党部队打了一仗。杨得志上将当时是红28团3营11连的一名普通士兵,其所在的连队据守在县城东北的一片山地上。战斗很激烈,眼看敌人就要冲上来了,班长猛地站起来,准备带大家冲锋反击,结果不幸中弹牺牲。

    旁边有人喊,11连快撤。敌兵疯狂了,一边追,一边喊“抓活的”。杨得志撤到山下一块农田旁,后边没有自己人了,感到有些紧张。风很大,他穿着一件斗篷,跑不快。他在田埂、小沟、崎岖不平的小路上,一边跑,一边回头放枪。

    四五个敌兵越追越近。杨得志感到穿着斗篷行动不方便,就把斗篷扯下去了。敌兵愣了一愣,又开始追,最近的离他只有二三十步了,也不开枪,可能是想活捉他。杨得志又把随身的米袋子扔到田埂下,田埂有个把人高。敌兵马上扔下他不管了,一齐去抢米袋子。

    当时连队有士兵委员会,权力很大,有时甚至可以否决上级首长的命令。士兵委员会主席、司务长等人,身上除了米袋子,还有一条带子装银元,或五十块,或一百块。敌兵可能是把他的米袋子当成装银元的带子了。等他们发现米袋子里装的只有未去壳的糙米时,杨得志把唯一一颗土手榴弹扔了下去。

    在1955年授衔的将领中,有著名的三个连襟,王平上将、王宗槐中将、易耀彩少将。王宗槐14岁就当了红军。红三军团打长沙时,他在红三军给一个大队(相当于连)政委当勤务员。大队政委在战斗中受伤,他自己也得了疥疮,就跟领导到后方医院治疗。

    过了十几天,大队政委带着约200名痊愈的伤病员追赶部队。他们来自不同单位,大部分没有武器,只有两个班护送。因为天气炎热,路途遥远,走了一段时间,队伍就散了架子,走得稀稀拉拉,前后距离有两三里地。王宗槐年少气盛,身体好,走到了队伍最前面。当走近一座石拱桥时,他突然发现桥那头立着四个手执大刀的人,明显是“挨户团”,于是转头就跑。

    “挨户团”发现王宗槐孤身一人又是小孩,只派了一个人过来追他。那个人个子大,跑得快,眼看就要追上他。他十分紧张,急中生智,想起了小时候被狗追的经历,只要扔东西给狗吃,狗就不追了。于是,当“挨户团”离他只有十来步时,他把手里的包袱扔到路旁的树丛里。包里其实只有几件换洗衣物,都是战利品,并没有值钱东西。那个家伙以为包袱中有财物,就去捡包袱了。

    王宗槐又往回跑了一段路,见到了大队政委,终于脱了身。这件事给他们敲了警钟,再也不敢稀稀拉拉地赶路了。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准备夺取宁夏。蒋介石亲自到西安督战,调兵围攻红军。1936年10月下旬,红15军团命令刘懋功(退休前担任兰空司令员)的232团配合75师担任后卫,配合红二、四方面军行动,打了一个多星期仗。

    最后一天,战斗打得非常猛烈,敌军2个团向232团据守的山梁轮番多次进攻。打到下午,韩先楚师长决定后撤,命孟庆山参谋长带4个连先下山,去据守背后的山梁,掩护部队后续东撤。孟参谋长带队下到山底,遭敌机轰炸,未能及时登上后面的山梁。刘懋功看到他们开始上山后,带2个排先往下撤,留1个排继续掩护(232团只有5个连)。

    这两个排下到沟里时,韩先楚正坐在沟口等他们。他知道大家渴坏了,让刘懋功他们去沟底一条小河中喝水。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刘懋功催韩先楚赶紧走,他不肯。刘懋功立即与警卫员把他扶上骡子,又打了骡子屁股,终于把他送走。

    刘懋功转过身去河沟喝水,还没喝上时,敌骑兵追了上来。团里的司号长发现后,一面喊他快跑,一面举枪向敌人射击。敌人想抓活的,没有开枪。刘懋功穿着一件灰色华达呢皮大衣,跑不快,眼看敌人追了上来,他边跑边脱大衣,使劲把大衣丢到沟里,引敌人争着下去抢大衣、“发洋财”。

    刘懋功趁机往山脚下跑。后头的敌人又追上来,他又脱了小棉袄扔过去。敌人又去争抢小棉袄。他最后从山脚下一个小山沟跑进去爬上坡,这才把敌人甩掉,脱离了险境。可是,司号长为掩护他已经牺牲了。最后留在山上掩护的那个排也没撤下来,被敌人俘虏了。

    刘懋功的回忆录很有看头,里边生动描写了一些韩先楚的故事,包括韩先楚两次发脾气要枪毙他。找时间专门写一下战争年代的上下级关系。

    欢迎关注公众号 云在西湖(与这里同时首发)。

    通宝推:普鲁托,桥上,审度,胡一刀,
    • 家园 都多少年了,还讲这些陈年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如果他们的后代为中华民族带来更大的利益也可以让我们继续缅怀他们,可是他们的后代已经成为剥削中华民族的主要力量,并且帮助当年的外国人和资本大山继续欺压中国人民,让中华民族回到1949年以前的社会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他们当年就不该革命,不该让中华民族流当年的血。所以你继续讲这些东西就是些陈年芝麻烂谷子。习或者习的智囊尽是些初中毕业生,尽出些臭气熏天的溲主意。看看你得到的花和回复就知道这种宣传是多么的低劣无用。从而也鉴定出你是靠干这个吃饭的。河里有许多像你这样吃饭的人。

    • 家园 有一个发小...他父亲是驻外大使...

      认识一个越南跑过来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父亲是亲华的...知道自己要被清洗...

      给了孩子几块金子...交代他路线去中国...

      孩子过国境时被抓...用金子贿赂才得以逃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