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罗孚竞购,不为人知的一幕 -- 华虎

共:💬12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罗孚竞购,不为人知的一幕

    英国,一个方圆8平方公里中部小镇――3万多人口的长桥终于可以微微地喘息了。1/3以上的长桥人都是或者曾经是老牌汽车企业罗孚的员工。

      从4月罗孚破产,工人失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个月,罗孚的资产管理者――普华永道终于把它成功地卖给了“中国第五大汽车企业”――南汽。

      5天之后的7月27日,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普华永道将收到南汽开出的5087万英镑的支票。虽然这些钱,让罗孚的债权人原来1块钱的投资,缩水到了0.35分,但是它起码可以支付罗孚付给普华永道每月600万英镑的代理费用。

      7月24日,中国北京。一位罗孚品牌的进口车经销商用颇为兴奋地口吻告诉记者:“我手里的100多辆罗孚车可要慢慢卖了,再找这样原汁原味的英国车就难了。这100多辆车肯定升值。”他用一种坚定的语气问记者:“你相信南汽能造出来以文化和艺术为精髓的英国车吗?”

      普华永道选择去年亏损4亿多元的南汽,而放弃了资金实力更雄厚的上汽,是一次完全符合商业原则的选择。

      普华永道在声明中表示,选择南汽原因有二:一是南汽的方案更有价值,二是没有附加条件。普华永道在公告原文中提到出价时称,南汽的标书“more valuable”??直译应该是“更有价值的”,而非仅仅指简单的出价问题。

      在最终竞标结果出来后,上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上汽的出价和南汽在伯仲之间,比南汽稍高一点。”

      精明的买家失算了

      “上汽太老道,普华永道不愿意和这样难缠的对手打交道。”一位参与了整个罗孚案的人士这样评价。

      上海汽车的标书最终出价虽然没有高到如外界所说的6000万乃至7000万英镑,但基本上与南汽的出价持平。唯一不同的是,上汽在标书后面标注了几十条附加条件。

      其中,一个核心争议是,普华永道要求购买方五日内结清所有款项,但上汽不同意。上汽在标书中表示:第一,普华永道必须澄清知识产权的归属,比如,上汽此前已经用6700万购买的75、25技术平台的知识产权问题;刚刚被日本本田公司抽走的罗孚45设计图纸的产权问题;罗孚的商标属于宝马公司,怎样和宝马公司交涉的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结清,上汽支付余款的4%;第二,上汽搬回中国的设备必须由上汽清点后装船。清点无误后付给最后的尾款1%。

      明眼人不难看出,上汽已经做了很大让步,最后手头仅存5%的款项扣押。但是,普华永道显然并不满意。

      让普华永道更加头疼的是,上汽的几十个附加条件条条直指核心。上汽明确表示,涉及到全系列的发动机的产权都在上汽,许可权也在上汽。如果将来出卖,普华永道要保证上汽的利益,需要支付上汽费用;此前罗孚为了还债,已经把厂房所在的土地全部卖出,现在属于租赁经营,土地租赁问题普华永道必须给予明确的说法;英国有严格的环保标准,普华永道必须对罗孚工地的环保标准做出承诺,并保证上汽不因此蒙受损失。

      “几十条附加条件非常详细,细抠到每一个法律字眼。”上述人士说,“普华永道显然没有料到中国人也这么在行。”

      为了本次投标,上汽的谈判班底堪称豪华。评估机构聘请了和普华永道齐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而财务顾问则是英国老牌的洛希尔,在伦敦是全球金融中心时就有“全球黄金的价格出自英国,英国的黄金价格出自伦敦,伦敦的黄金价格出自洛希尔”之说。

      对于整个中标前后的得失问题,上汽也做了充分预测。

      根据普华永道对罗孚的破产清算,罗孚负债额高达14亿英镑,虽然这些债务不需要购买方承担,但是,上汽很清楚,如果重新运营长桥工厂,就必须对供货商和经销商有交待,必须支付给供货商一部分欠款,树立经销商的信心。

      “问题必然回到债务的原点。”一知情人士分析。另外,由于整个工厂的搬迁是不可能的任务,最终只可能有动力总成装备运回国内,所以必须保存长桥工厂,并且雇佣价格不菲的英国工人。

      上汽整体估算的结果是,仅启动长桥工厂,就要消耗1亿英镑。“在这样的计算结果下,上汽不能不小心谨慎。”该人士说。

      “普华永道好比卖一篮子菜的人,想不管好坏一篮子卖出去,上汽不想买回家后再挑挑拣拣,而是先拣好了再出钱。”该人士笑着比喻。

     无知者无畏?

      南汽显然是要把菜先搬回家再看看能不能炒出一盘菜来。

      收购罗孚后,南汽集团上下欢腾,“虽然现在我们不知道上汽和本田买了罗孚哪些产权,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决不会侵犯别人的权益。”该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一片嘘声。

      但南汽并不承认自己是鲁莽的。关于罗孚14亿英镑的巨额债务,南汽有关人士公开表示,由于罗孚已经破产,债务跟此次收购没有任何关系。

      再如自身亏损的南汽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对此,南汽集团宣传部长刘宁生表示,对南汽的资金问题充满信心。接着,他列举了南汽的种种融资渠道:土地置换、省市政府资金的投入以及与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等等。

      依赖省市政府资金的投入似乎十分可行,有接近江苏省政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南汽已经得到了某些方面的默许和承诺。”

      但指望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南汽似乎也有些一厢情愿。国内大公司如上汽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跟南汽合作。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上汽已经预订好了新生产设备,将在2007年推出自主品牌新车(基于罗孚75基础上)。同时,上汽准备销毁留在罗孚25、75及全系列发动机的设计图纸附本。

      上汽不与南汽合作,而本田又不愿授权南汽生产罗孚45,那么目前罗孚剩余的只有TF跑车设计图纸和所有车型及发动机的生产设备。令人担忧的是,即使罗孚TF跑车可以生产,南汽也没法生产与该车匹配的发动机,重新进行新发动机的开发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

      凤凰四人帮:背后黑手?

      南汽谈判团成员中,有一位自称免费的顾问尼克?斯蒂芬森(音译),此人是被英国媒体称为“凤凰四人帮”的成员之一。“凤凰四人帮”即凤凰控股四位董事,也是罗孚汽车几位前老板。

      据英国媒体披露的数字,5年内“凤凰四人帮”从罗孚总计拿走了4000万英镑的报酬。他们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是玩弄资本的高手,几年时间就将罗孚汽车压榨得元气大伤,而自己每年领取着高额的薪水和养老金。

      2000年,“凤凰四人帮”只花费了象征性的10英镑,就将罗孚从宝马集团手中购回,同时还得到了宝马4.27亿英镑的长期无息贷款。当时,凤凰控股假手TECHTRONIC风险投资公司进行了收购。

      2000年12月,TECHTRONIC又被罗孚投资控股公司收购,到2002年1月30日,罗孚投资控股公司改名为凤凰投资控股公司。后来证实,TECHTRONIC的董事就是“凤凰四人帮”。完成一系列的收购和更名游戏后,凤凰投资成了罗孚汽车的控股母公司。而经过这样的转手,宝马提供的巨额无息贷款,被凤凰投资高额转贷给罗孚汽车,凤凰投资每年坐收高额利息。因此,在罗孚宣布破产管理后,宝马集团英国负责人在电视台上忍不住痛斥“凤凰四人帮”贪婪无耻。

      在局面不可收拾后,“凤凰四人帮”全球奔走,寻找下家,他们本来看好上汽,一度极力鼓吹,但领教到上汽的精明和谨慎后,一方面对国内宣称上汽要10亿英镑收购罗孚,稳住要债心切的供货商和经销商;一方面又在搜寻其他买家。

      上汽已经公开否认10亿英镑巨资购买罗孚纯属子虚乌有。“凤凰四人帮”也面临着英国政府的调查:英国政府怀疑他们有意炒作上汽收购罗孚事件,致使罗孚账面亏损额加大。

      这样的人物免费为南汽充当顾问,让外界感到费解。

      

    普华永道如何划上句号

      对于普华永道而言,一笔交易的完成就是一个句号。但是,很显然,这个句号并不圆满。

      一位普华永道(中国)员工告诉记者,此事完全由普华永道(英国)负责,没有任何中国员工插手。

      也许正因为如此,从表面上看,普华永道对南汽的估计也比较乐观:在普华永道的声明中,南汽被称为中国第五大汽车企业,但事实上,作为中国滑落最快的汽车企业之一,南汽的退步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但是,迫于债权人和“凤凰四人帮”的压力,用了三个月时间完成交易的普华永道选择南汽也合情合理。

      但是,如同上汽在附加条件中指出的多种漏洞一样,合同签订前不明确的事情,签约后总要有个说法。于是,让普华永道头疼的事情来了。

      7月25日,南汽发表声明,南汽购进的只是罗孚部分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并不包括作为无形资产的罗孚品牌。而在前一天,上汽的公告里针对普华永道明确表示,上汽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果普华永道擅自出卖上汽已经获得的知识产权,就必须支付给上汽相应的费用,否则,上汽保留诉讼的权利。

      上汽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汽将要求普华永道对其“含混不明”的决策过程作出解释,同时打算于本周向英国贸易工业部门申述自己的不满。“我们不针对南汽,我们只想问问普华永道,所有的条款都应该清晰明了,不能这样不负责任。”该负责人表示。

      对于普华永道、南汽以及看似出局的上汽而言,罗孚案并没有划上句号。

      [最后截稿]

      南汽欲出售罗孚英国业务

      据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继22日南汽集团竞购MG罗孚成功后,25日与一些竞购的失败方进行了接触,想为罗孚的英国业务部分寻找外部资金和管理团队。

      该报道称,与南汽接触的沃尔福德-温顿可能领导其管理团队,或者和他的财务支持方一起买下罗孚的控股权。此次南汽欲出售的股份资产不包括制造发动机的设备和中小型汽车的生产线,这些资产将被打包装船运往中国。

      之前南汽集团宣传部长刘宁生曾表示,集团欢迎国内和国际汽车公司,以及中国的地方政府与之接触,共同对罗孚的业务进行投资。对于南汽的上述表态,上汽方面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表示,“如果与南汽合作,结果将是不可控的。”

      由于南汽方面采取回避态度,目前外界无法知道出卖英国业务是南汽早就制定的计划,还是收购后的应急措施。

      南汽购得罗孚后,已经遭到了另两家竞购方――上汽和戴维?詹姆斯对罗孚托管方普华永道竞购程序的质疑。对南汽欲出售罗孚在英国业务,有业内人士评价,刚刚购得转手就要卖出,将对南汽在英国的声誉带来损害。

    • 家园 6000万英镑,似乎买下生产线都挺值了...

      看湖南江南汽车,一个中级轿车生产线用了8亿人民币。所以南汽目标就是买下中端生产线和发动机生产设备,包括技术和知识产权,别的东西,包括品牌,都是白赚的。

      这就是为什么急于抛售刚刚到手的股权,甚至大股东都不要做。老实说,卖光他们都干,价钱还可以便宜。

      这么做,在欧洲人眼里会显得非常无赖。

    • 家园 本来我还有点担心,

      觉得南汽这招太冒险。可现在,如果排除两家合作的可能性,看到上汽气得跳脚,那这买卖多半还是有利可图的。否则,竞标失败的那方为什么又是黑幕(凤凰四人帮)又是买了不合算?感情只有上汽买了合算?就因为它是中国业内第1?俺不厚道啊俺不厚道,,俺很想知道楼主的报道来源是哪家媒体,如果是上海的,哈哈哈,哈哈哈

      顺便问一下,某人告诉我光有发动机生产线是不够的,河里有人是否知道,有没有各生产环节的工人随设备来中国的报道?

      • 家园 我感觉上汽气得跳脚是演戏。而且必须逼真

        国内没有任何一家汽车生产厂可以抛开上汽单干。包括奇瑞。

        上游供应商的总瓢把子。你无缘无故把他气得跳脚。那就是不想混了。尤其是隔壁邻居江苏。绝大多数汽车行业单位还是跟着上汽混饭吃的。捏在人家手里。自我爆炸阿!不可能的。在这么关键的问题上插一脚。根本无力可图。

        上汽的特点就是油滑老道。不是个好打交道的家活。属于尾巴毛都奸的变白了的老狐狸。德国人谈起他都头疼。但是缺点是混得太油不太愿意再吃苦创业是真的。但是绝对是个不吃亏的奸商

      • 家园 汽车生产只要有了自主产权,那么很多就好办了

        发动机当然是重中之重。限于国内的生产技术直接引进生产线是最简单的。其他的比如外形之类的。因为有了知识产权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意修改。不用像大众。连普桑的一个螺丝都不能改。这样的话很多就简单了。外包,只要是稳定合格的部件整合到这个平台上就行了。米有人说一定生产罗夫75 。只是在这个平台上生产自主品牌汽车。上汽这么多年形成的物流链开始起作用了。或者说上汽本身就是通用,大众在中国最大的上游供应商。本身就是三岛七十二洞这些供应商的盟主。号称改革开放以来上汽技术进步的佐证。有了一大队零部件供应商。

        接下来的就是总装配生产线了。还有车体焊接之类的生产线了。这些东西不是买不到的。也不难,我知道的上海大众生产Touran的装配生产线就比德国的生产线好。在人家的基础上自由采购来的。这个上汽应该得心应手。

        当然在知识产权这个大前提被拿下来后。组织生产应该不是不可解决的难题上了。但是肯定这不会是个轻松的工作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如何保证产量质量的稳定。销售渠道 等等,等等。

        上汽生产自主品牌的轿车应该是志在必得的政治任务。

    • 家园 【文摘】再看这则,真是服了中国人阿!各村都有各自的高招

      南汽被传欲出售罗孚股权 收购只为倒卖?

      则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让本应平静下来的“南汽收购罗孚”事件,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该消息称,4天前刚刚竞标成功的南汽集团正在与一些竞购罗孚的失败方接触,拟出售这家破产英国汽车公司的多数股权。

        

      南汽董事长王浩良

        

      南汽收购罗孚只为倒卖?

        记者昨天就此事致电南汽,其公关部负责人的电话一直处于呼转状态。公关部其他人士则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南汽出售罗孚的部分股份是在预料之中的,只不过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南汽卖的是罗孚在英国的部分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南汽想为罗孚的英国业务部分寻找外部资金和管理团队。此次南汽欲出售的股份资产不包括制造发动机的设备和中小型汽车的生产线,这些资产将被打包运往中国。

        此前,南汽宣传部长在接受国内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南汽欢迎国内外企业参与到罗孚项目中来,组建股份公司,南汽甚至可以放弃控股权。

        南汽转卖罗孚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当时一起参与竞标罗孚的上汽和英国财团ProjectKimber的不满。他们对罗孚的竞购程序提出了质疑,并表示,不排除采用法律手段的可能性。

        南汽的做法虽然受到了批评,但是,还是有一些投资者表示了兴趣。《金融时报》的消息说,南汽与投资人弗雷泽?沃尔福德?温顿进行了接触,后者表示有兴趣从南汽手中购买罗孚的股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目前南汽的实力来看,尚不具备海外扩展的实力。因此,把罗孚发动机工厂和中小型车生产线等有用的部分运走,其余的转卖出去,不失为一个务实的选择。

      大致的路数应该差不多浮出水面了。这两家中国公司上窜下跳,石头里也给它渣出油来。风华绝代,一级帅。赚钱阿。最后都不亏。竖大拇指

      • 家园 这样子干虽然这一次获利不少

        但是会不会对以后的活动有不利的影响呢?比如说影响以后的收购行为等,毕竟可能有点影响中国公司的形象

        • 家园 在商业活动中,形象永远第一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

          这并不是说可以不顾形象。这就叫很多事可以做不可以说 。只要自己不乱说那个媒体敢于无中生有。我们是不怕的。西方公司,包括香港,日本这种事儿没少干过。多少丑闻阿!几乎人人有份。丑闻套着丑闻。

          商场如战场。形象是给人看到的一面。不给人看的。你看到了也等于看不到。所以对商人不用抱幻想。对于商业行为更是如此。从里面找仁义信可算是找错了庙门。商人就是不择手段挣钱的机器。

      • 家园 看了我怎么觉得是南汽在拆上汽的台呢?

        虽然已经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但对自己人搞这么一毒手,还是不怎么漂亮。

        看上去上汽是很认真的做了功课的。南汽在那么多关键问题没有定论的情况出手,即损失了中国人的信誉,玩坏了又准备交学费么?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补充材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