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英国人圣诞节的食品购物单 -- 燕人

共:💬182 🌺31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光有肉没有酒啊,能不能把那边超市的酒价搞上来?

      像伏特加威士忌野格利口酒朗姆酒什么的

      • 家园 酒类在购物单最后

        未想普大夫是酒客😨。

        花生米就无啦。英国人空口下酒的。

      • 家园 光有酒,没有花生米也不行啊!

        火鸡已经很难吃了,没有花生米怎么受得了?!😮😮😮

        • 家园 火鸡已经很难吃了……

          圣诞节不是传统吃火鸡大餐么

          如果很难吃,传统怎么传得下去呢,这不符合逻辑呀,莫非西人专拣难吃的传😨😨

          • 家园 英国人不挑食

            有大块肉就开心了。比不得大陆国家法国人意大利那些挑嘴挑的厉害,所以那些国家有美食传统而英国无。

            • 家园 看来英国人不屑于赚这个钱。

              历史上日本人也如此,但人家只用了不到一百年就变成了美食国家。名声响亮。于是就有了美食传统。

              • 家园 非也

                日本人的美食传统还是历史悠久的嘛。只不过他们的传统比较小众。所以特别适合西方一些人的心理。

                记得有个故事关于织田信长。他有次灭敌国,将对方的厨子也俘虏了。这个厨子是上京伺候过天皇的,很有名声。信长就说你给我做顿饭,我满意的话你就可以活命。厨子使出全身本领做了一套餐。信长吃了大怒,说你这是什么垃圾。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这个厨子转身进了厨房。这次做的菜信长很满意,夸他不愧是名满京都的大厨。厨子偷着跟别人说,他知道了,信长是个土包子。因为他第一次做的菜是京都皇家和勋贵名门吃的,口味清淡。第二次是地方上老百姓吃的,调料重口😁。

                你涉猎广泛,这个故事听说过吧。这个故事可能是后人编的,但编得合理。因为日本餐就是口味清淡,比较适合崇尚“自然”的人。

                • 非也
                  家园 说的是美食国家

                  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追求美食,而不是将部分地区食品当作全国传统,或者把近现代发明写成历史悠久。这还是日本人自己写的。比如小熊英二就批判过:

                  士农工商各社会阶层在江户时代都曾有过,依现时喜好选取材料重塑“历史”实在是太简单了。江户时代明明是工匠商人之花的樱花,突然成了“武士道的象征”;江户近海居民的当地食品寿司,突然成了“传统的日本料理”(在没有冰箱的时代,内陆地区没人吃寿司),对历史与传统的这类重新编辑简直到了荒唐的地步。

                  再比如武士道是上世纪的发明,之前并不存在。然而现在很少有人怀疑其真实的历史面貌。只要有近似、符合的历史拿来用就可以了。就不谈影视动漫的塑造了。(其实真的爱吃的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细致的味道形容。有也是很套路的。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味道……只有“好吃”。)

                  至于编故事,有本英国人写的《拉面:食物里的日本史》,里面故事都挺“合理”的。

                  很不幸的是,现在就是这种“咸”构成了普通人对日料的主要印象。记得日本人自己也画过一个漫画,似乎是《拉面王》还是什么,批判吃美食吃的是信息而不是味道。于是一般商家普遍用咸料糊弄顾客(这也已经是中国的现实了)。

                  最早体会到这点,还是因为自己做的东西,每次味道都不一样,有人就是吃不出来。证明很多人确实味觉不行……而自己则是那种能体会到差别,但却无法得出意义的那种……除了少数细微感受,可能这就是关键所在(当然味道特别浓烈的除外)。

                  通宝推: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