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从“印钱2万亿,多生5千万”到翟东升的“未来起点收入” -- 起于青萍之末

共:💬93 🌺333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乡村是不可能振兴的

            有河友回复说人口不会回流,为什么呢?从根本上讲有三点:

            1. 农业生产的本质是光合作用,效率低,只有1%左右,同时功率低,严重面积依赖,气候依赖,不可能产生比较优势

            2. 农村人口密度低,基建和社会服务成本高,负担不起高水平的服务业,已经习惯城市化的人不会回来。

            3. 小农经济的制度劣势,极度分散化份所有权导致交易成本太高,无法整和。

            农村的前途在于农村死亡后的重生。工业化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养殖业生产后农村变成生物奢侈品业,变成类似法国葡萄酒庄园的产业。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乡村当然是可以振兴的,就像中华民族可以复兴一样。。。

              哈哈,只是这个振兴不是陈王想的那个“振兴”。

              难道,现在的“国家复兴“是复兴到汉唐或者”乾隆盛世“?肯定不是。

              所以说:乡村振兴,也不会振兴到小生产的农耕社会。

              最推崇”乡村振兴“的温铁军也没有搞小生产农耕社会的想法呀,他不是在搞”山水田林湖草“生态化乡村集体经济吗?

              • 家园 温企图通过资本市场对乡村的土地等资源定价

                卖出一定的股份,来筹集资金,活跃经济。这个没有持续的国家输入,那些资源本身的现金流少得可怜,资本市场定价肯定是极低的。

                我老家流转一亩田才几百块钱,按照10倍市盈率计算,也就几千块钱的价钱,出让10%的股份,只能搞来几百块钱,我怀疑都不能覆盖做相关文件的律师费。就是说如果不搞房地产, 这些土地根本一钱不值。实际上如果是种粮食,这个钱都赚不到。搞流转的资本,都是指望着大部分粮田由国家补贴。自己搞点大棚种经济植物,地方政府对大棚投资补贴一半,这些人再把合同金额增大1倍,等于空手套政府的白狼。

                就算是搞旅游业,引流之前必须建好公路网,这些投资都是海量的,每年的利息就能让农村破产。中国的好山好水待开发的真的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勉强有点看头,在审美疲劳的中国人眼里,根本没有吸引力。

                温也好,其他打土地流转主意的其他人也好,就是看好中央对农村的援助,每年1万多亿呢,搞试点,分1%到自己这里,就有100多亿。

                一切商业模式,没有可持续的现金流,都是空中楼阁。

                中国的农村,毛时代的路线有可能走通:稳定农业生产,走农产品工业化路线,走养殖业工业化路线,走农机农械农药化肥及其支撑行业的本地工业化路线。70年代末已经蔚为壮观,可是被稻公打断。如果今天要重新走这条路线,让缺乏经营能力的农民和已经在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其他企业竞争,将注定失败。

                中国农民,当年拥护稻公,分田到户,持续贫困也许就是他们的报应。

                通宝推:棋人鲁大耍,审度,
                • 家园 哈哈,陈王你自己就有线路图

                  温铁军的方案,是有可行性的。不单有可行性,而且是一定范围很欢迎,此温的方案就是彼温的方案,本质相同。彼温一力推动土地流转,并在08年在浙江和广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为村改居。不过这个土地流转方案上下抵制很大,国土资源部(应该是)出文点名批评浙江和广东两个某地,算是把势头给按下去了点。后来闻名全国的猎德村,算是村改居的一个牌坊,红了一阵,也无声息了。这个是我个人的观察。

                  温的方案,能不能振兴乡村另说,假如能提高乡村的活力,也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因为这个土地流转资本下乡的方案,是把农村的财富和资源,拱手让给资本,自然而然基层政权亦是让出去了。而这个方案的推行,我跟你一样认为根本上就不可能振兴乡村,就是为了控制农村而画的皮,同时亦利用农村来控制城市,就是所谓土地置换。

                  温铁军是不是老贼倒不好说,但是土地流转资本下乡这个思路,显然是与“初心”不符,但以西方经济伦理的角度看,倒是个好方案。这几十年,理伦界好多人,是把自己吃饭的家伙扔到爪哇岛去了呀。

                • 家园 温方案里,国家乡村建设的投入就是持续输入作为集体合作经济股权

                  温在四川的战旗村和福建、山东有几种模式的试点,肯定不是农业生产队,肯定也不是简单的初级工业化产业,似乎是以在地化的产业和服务综合体模式。。。

                  作为国家战略, 乡村建设总会给出一个结果,等着看吧,希望取得预期效果。

                  • 家园 现实情况是,在农村搞土地流转承包的,以骗补贴为主。
                    • 家园 这个我熟悉,新能源初期看上去似乎也是骗补为主。。。

                      脱贫攻坚开始几年,指责骗补也是甚嚣尘上。。。

                      走着走着,就把路走出来了。。。

                      现在还没到悲观的时候

                      • 家园 新能源是有明确盈利路线图的

                        温的农业改革没有可信的盈利路线图,唯一的就是中央补贴。

                        • 家园 温改革的目标不是盈利,而是稳住农村基本盘 -- 有补充

                          会不会变成日本的农协不好说,但是整个农村会变成新保守主义的基本盘,绝对是板上钉钉。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实际上只有保守化的乡村,包括但不限于 -- 补充帖

                          曾左时代的湖南农村乡巴佬,现在支持川普的南方红脖子们,还有支持普京的俄罗斯人。

                          他们是自己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

                        • 见前补充 4721202
                        • 家园 你的观察有些道理,不过,温的思路应该是借鉴了。。。

                          日本和以色列的农村农业建设模式,市场条件下,农业产业本身盈利不了,或者说是在政策保护下的盈利模式。

                          美国的大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本身是不是也不盈利?也需要巨量的补贴?它是不是通过价格优势占领广大的海外市场才补回生产者的成本和产生盈利?

                          新形势下,农村和农业恐怕只有通过工业反哺才能形成自组织的生态生活社会。

                          • 家园 考虑一下工农给合?

                            种养殖集团和农林牧渔产品加工一体。大有大搞小有小搞。

                            • 家园 应该是考虑了,不过,有些不够。。。

                              除了组织化的种养殖和农林牧渔加工外,还应该考虑了以供销社系统的物流和农村金融。

                              大搞搞到城市化工业化集约化的步子上就没有意思了。

                              陈王这个观察应该是对的:乡村化的种养殖集团和农林牧渔产品加工肯定不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有效率。

                              乡村振兴恐怕还得有政策保护。

                              • 家园 乡村化和大规模工业化为什么必然割裂呢?

                                乡村和大规模工业化可以是一体的呀。

                                目前接近的例子如珠三角的水产养殖。除了集中度不够高,跟工业化有没有大的差别?通过现代技术,一亩一年养几十万斤渔。还有网箱养殖,完全可以称为工业化。

                                乡村的问题是要不要集中,由谁集中。或许我们反过来想想,农民可以进城,市民可以入农?

                                由资本控制农村是条很容易实现的道路,但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是条邪路。重新集体化甚至国有化农村,是条艰巨不亚于一场革命的道路,但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是正路。

                                我觉得首先从恢复农村供销系统搞起,亏损十年二十年没问题的,但要把系统重新建立运行,压低资本对农村的盘剥,这个亏损实际上就等于国家对农村的补贴。类似的成功案例有京东方和当年保定乐凯。可以先从河南新疆等先试点。

                                • 家园 农村的衰落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全面衰落

                                  比如第一产业里,八字宪法,种子,水利,农机,第二产业里农产品的深加工,比如把面粉加工成方便面,第三产业,金融业,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等等,全面的落后,如果农村想要复兴,也只能是全面的复兴,从农业的融资,到农产品种植,加工,品牌营销的全方位复兴。要我说,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还真就是东阿阿胶,你别管从医学上来讲阿胶到底有没有价值,但阿胶确实把从养驴到驴皮深加工,到上市融资,到品牌宣传,这一个全产业链打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