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改革是不是已经算是失败了 -- 波素扬舟轻

共:💬110 🌺500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真不知道

                但黄光裕这个白手套好像算半公开的吧。当然我还是真不知道是谁的白手套,内幕更是一点不知道。算我没有证据乱发言了。

                趁着还能改,想起来个有证据的说一下。徐明的钱谁说了算,刘汉的钱谁说了算。这两个可都是昭告天下的

          • 家园 资本家的确没有切实掌权,可是看看唐山陈某志

            又和掌权有多大的差距呢?

            要记住,这还是唐山几次扫黑之后了!

            这次也是贻笑大方,贻笑天下了,世界都知道。

            是啊,各地资本家获得了多大的地方权力清单了呢?这是一个问题吧?

            改开为资本护航不是不存在,对不对?这里面还包括买办群体!!!

          • 家园 所谓改革明明是复辟

            既然是复辟,周期律不可避免

        • 家园 “改革”改到买不起房子,养不起孩子,生不起病,甚至死不起。 -- 有补充

          人民应该感谢这种“进步”还是唾弃?“拉长三十年尺度”,这些三十年前可都不算问题,你觉得“进步”了吗?如果用苹果手机能取代孩子和病痛的话,年轻人无需在这种“进步”中躺平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哦,回错了。回的是上一楼。 -- 补充帖
          • 家园 你尽说不好的

            另一方面,每年私家车销量全球第一,每年海量国人出国撒钱,这也是事实啊!

            北京买不起房不很正常吗,北京适合盖房的地方多大,这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每年多少人想跑去发展,你把这几个数据想通了,就不会对高房价奇怪了。

          • 家园 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你这个问题是有。是不是“改开”的罪过?房地产金融集团的恶行是一个问题,抛开这个事,商品房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性,这是尺度问题。

            第二个,现在的人相对以前是不是更缺房?我觉得不是的。?更多的是缺城里的房。大多数人乡下是有房的。想想,农村人到城里发展,其实是基本是固定资产清零,人际关系基本清零,从零做起,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家里能支付的要好过很多,反过来要支持家里的,就难受多了。

            还有消费主义,娱乐至死,月光。这固然有资产阶级洗脑或造成这个社会氛围的原因,个人方向不明,也是个原因,不能全怪别人。换个话来说,生产力没发展到这个地步,想消费也没得消。

            改开当然不完美。“改开”一定程度是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还有宗教会道门的复辟,同时“改开”也逐步打通了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政经交往。有一个很大的争议就是不“改开”,按原来的道走,同样会有一个强大的有国际影力和国际交往的社会主义中国,但历史不能重来,没法验证这个说法,只能看现实是怎么样。

            我是认同中央的说法,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不平衡,其实就是分蛋糕问题是主要矛盾。同时也强调,也要做蛋糕。发展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改开”争议大,你说的现象是其中一些重要原因,改革不还没完成么,中西部开发可是一直在推进当中,房地产金融这几年也能总体有效控制。

            完美的方案,完美的执行,完美的结果,不可能同时有。我国的发展,是国内外各种力量斗争的结果。

            我国的发展,是国内外各种力量斗争的结果!

            • 家园 隔靴搔痒
              • 家园 那就直说:按四十五年前生活

                现在喊养不起最大声的,养十个没压力。现在喊买不起房最大声的,都有干部楼水平。真困难那些,声音都发不出来。

                不能全部都是社会的错。

                继续说房子,之前有河友发贴关于深圳住房结构的情况,商品房比例远比想象的低。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经济上可以说从零开始,工作几年就买楼结婚,凭什么?凭嘴大舌长么?

                没房不结婚没房不生娃,我好奇怪为什么有这么牢固的思想钢印?跟着学就是这个说法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还是站在人民的立场?那么多租房子住的夫妻,是什么?野合么?

                好日子谁都想过上,也应该谁都有权利过上。只是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社会有问题是社会的,中国政府有问题是中国政府的,中国共产党有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个人有问题是个人的,别啥都往自己身外推。除了自己,全世界都不好,这种思法挺悲催的。

                • 家园 那到底是谁的问题?你跟所有的问题都撇清关系了。

                  [QUOTE]

                  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社会有问题是社会的,中国政府有问题是中国政府的,中国共产党有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个人有问题是个人的,别啥都往自己身外推。/QUOTE]

                • 家园 刻舟求剑

                  老审你需要接接地气。2015-2016之前和之后的房子是两回事了。

            • 家园 人类是善与恶的欲望并存

              朱可夫在德国与布雷德利等美军将领交流时说(大意):你们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利用人自私的欲望,而共产主义者不是这样。

              人的灵魂历来就是善恶意识交织,生活过程就是世界观塑造过程,就是善与恶意识搏斗的过程。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朱可夫也同样避免不了自私与无私意识的互搏。他在就任苏联驻德占领军总司令期间,向苏联的家里发送了一车皮搞来的战利品:上好的高档家具和用具,过境时货物被克格勃查封了。朱可夫知道这事情瞒不住了,给斯大林写了一封忏悔信,大意是作为一个老布尔什维克我知道错了,希望能够原谅我......可见,世界观的改造对任何人都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姜文的《让子弹飞》里有句台词:你自己若是不体面,我们就帮助你体面。朱可夫一时糊涂不体面了,国家的制度和党的纪律就帮助你体面。共产党治国,就是应该用共产主义理想引导人心向善,逐步战胜私欲。我不想美化斯大林制度下的苏联,但是斯大林死的时候,其私人账户上确实只有五百卢布,没有其他私产能分给子女。

              邓氏改开就是充分开发人自私的欲望,而且是不加以约束任其横流(比如对傻子瓜子年广久偷税漏税批示不许干涉)。他们鄙视教员的继续革命理论,任用干部只看跟自己是不是一条线的,不看道德;牺牲人民利益邀买人心,太子党横行,导致几乎无官不贪,社会道德水准不断下降,美其名曰依法治国,居然有法官在审理彭宇案件的法庭上发问: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法制吏治简直自私无耻到极点了。这事情要是发生在一共时代,这道德水平的法官立马会被开除党籍。

              邓氏改开放弃对人们向善意识的引导,其严重性在这次教科书事件和上海疫情中充分暴露出来了:地方党组织战斗力对对买办势力束手无措,教育与宣传部门对汉奸反击无力。让人怀疑这还是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是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教文卫?如果这成了全国的普遍现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何谈起?

              通宝推:不如安静,白马河东,真离,审度,
            • 家园 请教

              我国的发展,是国内外各种力量斗争的结果!

              这四十年,代表工农的力量在哪里

              • 请教
                家园 各种群体事件不是工农力量的展示么

                “改开”导致反革命复辟,资封神力量重新骑在群众头上,这个问题,中国人,但凡有点工农感情,但凡不凡是改开都是好的,但凡不是买办走狗,都有这个共识。邓自己也承认,打开国门,苍蝇老鼠就跑进来了,当然我们知道不是苍蝇老鼠这么简单,也不是只有外面的跑进来。

                除了各种工农群体事件(按革命年代,有些可以称为工农暴动),党政内部同样存社会主义力量在发挥作用,比如我们知道的河友忙总,薄,习的出现,乌有之乡,红歌会之类的网站,亦有大量的体制内人员。起码江泽民年代便开始有所修正78改开方案。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更强调人大代表当中的工农代表人数,这当然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指标,但不没有人大代表,不等于工农的力量就没法发挥。另,全球来看,单纯走议会路线,不坚持武装斗争工农运动的共产党,都实质性的没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