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丰田的困境与安倍的遗产 -- 绝对不是白领

共:💬89 🌺50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简单,IP不在上海限制接入

              总之不让你在西藏玩着冻土搞金融。拉拉就是这么牛,不服就放绿码。

              我一直认为这种大力建设吸血型特大超大超特大纯消费型城市,是不对的。但要打破概有结构秩序,十分困难,所以我说相当于再来一次解放战争。事实上也的确是经济上的解放战争。

              • 家园 群众就喜欢大城市啊

                大城市才有三甲医院,才有 985 大学,才有五百强总部。这些小城市都没有啊。

                大城市就是未来,就是希望。

              • 家园 想用闭门造车限制别人创新,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学谁不好,偏偏要学那大清。

                • 家园 可不就是么,你能怎么样?

                  不说国内,东京,汉城,巴西那个啥?圣保罗?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吧?不是占了国民经济的大头。美国不同样是沿海远比内陆经济发达么?资最喜欢集中圈养和制造紧缺。要打破这个单向集中,不是得再来一次解放战争么?

                  几个电商大厂大肆贴钱搞社区卖菜,不就是要清除小商家制造紧决么。能收人头税,干吗要干活?

        • 家园 房子的国内视角与国际视角

          一、国内视角部分

          1、大家好好学习考上985以后去北上广深上班;

          2、一线城市还欢迎新贵,薇娅李佳琪发达了都去上海买豪宅,享受那里的灯红酒绿时尚前沿。

          二、真正的大国是具有全球视野的

          美国把自己整个定位为世界的一线城市,全世界的小镇做题家,985之上,中国的清华北大,印度的理工,毕业了去美国打工;

          全世界的新贵,例如虽然斯里兰卡国家破产了但是总有一批土豪具有移民美国的财力,各国都有蒋宋孔陈,络绎不绝。

          三、一线城市需要新陈代谢。

          【让所有人变成一线城市的过客是大势所趋】

          北上广深的打工人,老了以后应该去大理丽江版纳欢度余生。美帝的打工人,退休了应该去泰国西班牙等有沙滩的国家欢度晚年,自己主动让出空间来,这样一线才能吐故纳新永葆青春。

          如果大家退休了也习惯了舍不得离开一线怎么办?难道让一线变成银发社会?

          得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具体参照美国做法。例如让一线的生活保持昂贵,让四五线保持物廉价美;让一线社会对老年人不太友好,让四五线保持友好。例如泰国的服务业,甚至还能低价续弦。

          还有一些损招,让新冠帮个忙?让社会治安不好?

          【这方面报道不多,其实殴打亚裔并不一定打得过,入室洗劫老人才是性价比最高啊】

          近日,美国费城7名青少年街头袭击73岁老人詹姆斯·兰伯特致其死亡。事发时是凌晨3点,老人被这群年轻人用交通锥持续殴打,头部多处受伤,送医后死亡。警方悬赏2万美元,征集行凶者的线索。本周一,两名涉嫌参与谋杀的10岁和14岁的少年被费城警察局拘押。

          通宝推:波素扬舟轻,
          • 家园 我以前听过一个说法:大都会是最好的绝育器

            一般中人之资呆在大城市里,也只能传三代人,三代之后,绝后(我想,可能是三代之后陷入贫困,无法养育后代,绝后),好一点的四代人,天之骄子,五代人,不可能再多了。

            • 家园 我的看法,不婚不育不是城市化或者大都会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

              譬如房价,是谁规定土地发卖都由政府垄断的?当然是政府啦,而且还许涨不许跌,当然就会造成生育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了。

              地价改革以前有这问题吗?那时候管计划生育的恨不得拿把锁把男女都给锁上。

              通宝推:波素扬舟轻,
            • 家园 过客不生孩子,土著才生孩子

              过客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会支持去多生孩子。

              老婆一个接一个地生,那就没法工作啊,一人上班能养全家,不现实啊。

              海华网友,尽管脱离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束缚,我猜测绝大多数也是少于等于2个孩子,有待验证哈。

              • 家园 海华不仅仅是留学出去的

                海华可以简单分为出国留学和移民偷渡出来这两大类。我认识的人里面,留学之后留在国外的普遍只生一到两个小孩,我很少见到生两个以上的。但是其他途径出国的,生孩子并不少。以我自己大家族为例子,我老婆四个姐妹总共生了10个孩子。我的堂表亲们,现在大多生活在纽约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如果他们的主要生育年龄是在国外的,大部分生三个及以上的孩子。所以海华生孩子的数量也和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当然这和地域文化也有关系,国内放开二胎后,我老家温州二胎数量也比较大,好像山东也是。

              • 家园 海外20年,认识的就2个生了三娃

                还都不是海华,是菊花厂的国内外派员工.

              • 家园 生孩子急剧降低生活水平

                世界各地,都是农村妇女生得多。人家的生存策略也很明白,以量取胜。

                我们在大城市,享受生活,降低生育率,如果平均生 1.5 个,也就是一代人减少四分之一人口。这就给农民进城腾出空间。

                没啥不对啊,挺好,平衡。总比世袭罔替好。

                • 家园 然后新闻就说了,马斯克跟女高管生了第九个孩子,他爹跟继女都生

                  二胎了。

                  按照基因考古学的证明,全中国一半的人都是古代那三个人的后代,这就从另一方面告诉大家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我们绝大多数人迟早都是要绝种的,除非你有足够资源养育出一大群孩子,并且能保证你的后代在很长时间都能享受得到足够资源。

                  想想吧,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能做得到?百家姓上就前面那几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