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商品房本是善政 -- 审度

共:💬70 🌺20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商品房本是善政 -- 有补充

    商品房走过来的这30多年,就是一个资本立法,把一个善政变成共和国癌症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都在飞速发展。农村不说,城市人口,我印象中,刚解放时只有10%左右,80年25%左右,有兴趣的不妨查查。也就是说从6000多万变成了小3亿人,住房的缺口十巨大。而国家,企业的资金,由于现实的压力,只能偏重于投入再生产,所以总体上来说,八十年代农村城乡住房都很紧。另一个方面,“改开”后原公有企业逐渐私有化,逐渐效益变差,企业也没有能力和动力解决职工住房。那么,放开口子,房产商品化,概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商品房的确在解决住房需求方面,起到了巨大的积极意义,这个时候,它是一个善政。

    商品房价格高是天生带来的。90年被期,应该是93年左右,就有人批评商品房价格高,北京普通商品房要两三千一平方,大约需要普通劳动都不吃不喝二三十年(具体数据不一定准,意思说错。后面类似)。但到2000年初,商品房还就是房子,那时候买二手房,报纸电台教怎么估算价格时,使用年限还是一个很重要计算依据。

    90年代的商品房并不好卖,很多地方为了促进商品房买卖,推出了买新房入户口的政策。这是第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为商品房资本立法。

    然后中介就应运而生了,租房中介是小意思,这里说的中介就是所谓房地产销售公司。这些销售公司,把包接手开发商的房子,代理销售,有买断的,有约定销售进程的。销售公司的进入,正或掀开了房子炒价的布幕。

    然后,卖楼花,囤地,零首付,房地产开始正式进行金融性炒作。(按揭不算)。然后就慢慢变成吸血的癌症,变成大山。

    这个过程当中,为了推动房地产业,修改了很多法律法规。

    先这些。

    通宝推:心有戚戚,普鲁托,狂草舞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4)
    家园 续一。 -- 补充帖

    我0几年的时候,看着动辄几十上百亩的地产项目,第一个反应是住这里的人吃风?第二个反应是这不是起房子,是建城建镇。

    中国的房地产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期的操作模式,是买地,起房子,卖出,回笼资金。(现在还有认识这样搞的区域性房地产商,这些人的路越来越窄,不过还是有存在空间。),房子不好卖,破产了的也不少见,这个破产是真破产,倾家荡产的,不是庙破方丈富的那种。传统的房地产不好搞,要处理各种法律法规,官民关系,金融银行,市政规划等事。一官一规划是很多人批评的现象,不是官员水平不行,也不是官员显摆水平,而是其中涉及的利益巨大。房地产商深度介入市政规划,这个也是资本立法之一吧?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续二 -- 补充帖

    国内梁广大八十年代在珠海提出“经营城市”的概念,一直有人批评,至其98年退休时,社会总体评价是失败了。几年后,梁广大“经营城市”的理念,被重新拾起并成就辉煌。

    房地产的的事后面都知道了,在“支柱产业”的名头下,在国家推动建设大型,特大型,超大型,超超超超大城城市的政策下,房地产和金融深度捆绑,一体两面。

    经典段子是这样的:西西河审度手上有1000万,把这1000万送给银行领导审度1,借了5000万;5000万送了3000万给西西河市市长审度2,用2000万拍下了2平方住宅用地;2平方住宅用地,拿给钱行领导审度1,抵压了1个亿,2000万给了审度1,余下8000万,至此为止,净利润2000万——当年真有到此为止的。

    审度1一方面找来建筑公司,包工包料,另一方面,拿到地就开始卖楼花。不管行不行,先收了1亿预收款,通过银行按揭把10亿房款给收了。

    这就是当年的经典段子。

    银行有损失吗?风险很低,功劳很大。现在不还有人说么,现在房地产危机国内银行风险很少,因为有抵压——起码帐面看,是这样的。

    政府有损失吗?没有,功劳大大的,城市市政搞得挺好的呀,投资也上去了,GDP也上去了。

    买楼的有损失吗?没有,真的有楼,还升值了,赚了。这么好的链条,审度同学干吗不玩下去呢?

    建筑公司有损失吗?没有,收到工程款了,给的价还挺高的。

    一时之间,跟着房地产的,都富了,美国算个屁。

    通宝推:自由呼吸F0,心有戚戚,
    家园 续三房子不是白菜 -- 补充帖

    商品房当年是个善政,有相当多的人是反对的。本来有房分,现在要买房。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的概念中,一参加工作,单位马上就有个窗明几净宽敞房子分下来。当年的实际情况,有房子分配的是好单位的待遇,而且是结婚了才有,一般单身狗,只能宿舍。结婚了就有房?结婚只是分房的前置条件之一,还有很多条件的。“宁要上海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当年开发浦东时的一句话,也则面反映了住房的紧缺。这一个问题,很多的资料的。

    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普遍的大有住房是人天然的权利的错误观念。“长安居,大不易”,其实,哪居都不易。房子从来都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产,没有之一,对于一般人来说,人生起一次房子,已经是成功的人了。

    对房子要有客观的心态。有时候想想,那些嚷嚷着没买新房不结婚的,这个观念从哪来的?是不是房地产公司宣扬的?

    上面第一段,是说当年住房囧迫,第二段,是说住房的价格本身就不可能很便宜,谁起的都不可能便宜。那么,住房囧迫,发挥社会力量建房,就成了一个相对好的选择。成功的例子是有的:电信,公路,燃气,当然过程也是被骂死。商品房解决了相当多人的住房问题,如果不搞这个商品房,这些问题就是另一个故事了。那么,商品房贵,只解决了有钱人的问题,穷人的没解决。是的,房子是重大资产,穷人没那么多资金,购置不了这个重大的资产,所以没商品房住。那么商品房对买不起房穷人的居住条件有没有起到改善作用?肯定有,买房人空置出来的房子,就能起到改善穷人居住的作用。

    如果商品房制度一直谨守本意,起房,以合适的价格卖出,这个合适的价格,我觉得大约是当地当时人均年收入的二三十倍吧,那是不是一个善政呢?

    好吧,公租房,我们把其他所有的影响因素先放一边,公租房,不仅公租房,所有的福利,是不是都需要物质财富的支持?有了足够的物质财富,才能有相应的福利。八九十年代,国家财富支持得起普遍性公租房吗?多说一句,公(租)房按我所知起码80年代末就有存在,因为我的一个同学,当年住的就是公租房,大约六七十平方,两房一厅带厨卫阳台,一梯两户六层,有七八栋,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牙是所谓“灰砂牙”,就是在这家里。粤北贫困县。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续四:房地产税是恶行 -- 补充帖

    房地产很快发展成金融房地产,支持者当然是各种理由支持,最有名的就是资金池理论,金融房地产俨然成了定国神器。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金融房地产深度绑架了国家经济,对其他行业造成了深切的伤害,对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

    主流认为,朱镕基的分税制是房地产财政诱因,这么说是掩盖了真正的原因。分税制的缘由和效果不在这里讨论,但分税制并不是房地产财政的真正原因,只是个替罪羊。房地产财政一般说法是分税制中央拿走了部分税收,据说是大头,导致地方事多钱少,不得不搞房地产财政,这个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为什么越是有钱的地方越搞房地产财政?

    八十年代的“改开”,和六十年代“公社化”时的思想我认为是一样的:吃他娘,喝他娘。公社化时,大家家里都不能煮饭,去食堂吃,吃大米饭,管饱,不限量,绝大部分人从未吃过这个爽。陶铸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干活,结果没到过年,就没粮食了,还刚好是青黄不接之时——这是我们那关于公社化时的回忆:饿,很饿。长辈说的“公社化时”是哪一年,具体我并不清楚,是不是就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其他地方不知道,我们那,就是人祸,无关天灾。那么八十年代的“改开”,也同样是把累积的财富分光花光卖光,同样爽了一段时间后急剧陷入财政困难的状况。

    政府财政困难怎么办?卖,卖了还不够,那就“取之于民”。然后就然后了。

    以上是我对房地产急剧发展成金融房地产的原因分析:相当于政府把税权卖给了房地产集团,然后房地产集团收血税。那么房地产税,则更是“取之于民”,是断子绝孙税。

    为什么我认为我国不能搞房地产税?这前有说过,主要房地产税是对我国公民合法财富的剥夺。房地产税现在听起来很令人拍手称快:对抑制炒房,打击万恶的包租公,打低房价——都是骗人的,加价大法在那呢。房地方税不单不能抑制房价,反而更有利于大资本集团的垄断。而且,一旦开征,目前技术上不征税的,随时可以技术上改成征税。我还是那句话:如果开征房地产税,中共向倒台又迈了一大步。

    那么怎么样抑制房地产这个新型式的土地兼并?这几十年的经验看,任何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真正能有效控制的,就是习近平上台后的限购和严控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相对前者,后者被各种手段轻松破解,破解的方法留下一地鸡毛,但总比控不住金融房地产的野蛮生长而一地人血的好。也就是说,真要抑制通过房地产进行土地兼并,中共是可以釆用政策手段的,而不是釆用这种把群众的财产侵吞的方法——有人解释说自用住房不收税,姑且不说这个“自有住房”问题怎么定义本身据说是一个争论焦点,现在说自有不收,后面出现对自有住房不收税口诛笔伐,完全是可期的。

    房地产税,百利于大资本集团,不利于普遍百姓。是个恶政。

    关于房地产的想法,基本说完了,相当反主流,我觉得应该是我对。这一段是添个足,无关主旨,就是吐个槽:我说过一个“擦屁股”问题,当一个人做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他都得把事情按原计划做好,最不济也不能坏事,那么这个人做事会很认真负责。当一个人做事,反正不管结果怎么样,他无需对事情是否按原计划完成,甚至是否结果有利都不用负责,那么这个人会乱来,想到什么就干什么,怎么爽怎么做。前者则是要自己擦屁股的人,后者则是不用自己擦屁股的人。很巧,“改开”主要领导人,都是之前不用自己擦屁股的,基本没做过全面负责独挡一面的军政主官,然后到江,是个自己擦屁股的;胡,本来是个自己擦屁股的,当储备太久,大约是没能力自己擦屁股了;习,是能自己擦屁股的。习后面的,就看是不是能自己擦屁股的了。如果是习惯了不用自己擦屁股的上台,那么就惨了。

    通宝推:心有戚戚,epimetheus,
    • 家园 房地产甚至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经过一个以上周期

      如果把建设,维护,拆迁,爆破,倒塌,清运填埋,等都走一遍,加上其中的多次金融轮回,大致的成本收益就比较清楚了。

      更麻烦或更明显的是,体制从上到下,从利益出发,对社会基础要素的扭曲。

      还没吃完,已经又饿得两眼发绿,迫不及待。这次扭曲什么?空气,水,和平?

      河友说是年龄到了,喝茶看戏,其实都是心中不宁。绝地求生,不好说,不能说。

      该来总要来,反正躲不过,见识见识也算圆满。或许参与一把,实践比闲谈强。

  • 见前补充 4778752
      • 家园 房地产税到底怎么有利于大资本家集团的?

        房地方税不单不能抑制房价,反而更有利于大资本集团的垄断

        房地产税,百利于大资本集团,不利于普遍百姓。

        -----///

        我好几次就你这些结论请教过你,似乎跟上文一样,你都只给了结论,给不出论证、说明!

        要说人大代表都家里N套房,所以不可能通过法条收房地产税,这我信!

        美帝乃至欧洲也在收类似的地产税,也没见国将不国……

        现在县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县长都在呼吁干部买房子,政府没钱了会怎么办?肯定不会放过肥肉呀!

        • 家园 简单点吧

          房地产税,必然推高持有成本,鼓吹房地产税的,正是说提高持有成本,导致囤房没利润。但是,我们都知道,成本从来不是孤立的,讲成本不讲售价,没有实质性意义——跟风认为房地产税可以降房租房价的,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常识的呀。鼓吹房地产税的,当然不会提这一点,不加以限制,房价无上限,房租无上限,以资本利益最大化为基准。

          推高持有成本,那么就是谁有钱谁持,请有途径规避成本谁持。必然是小鱼吃虾米,然后又被大鱼吃。房地产开发及租赁市场,反复证明了这个资本从林的基本原则。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想起高中数学的显见,易得

            都是证不明白了直接写……

            你这里的常识呀,必然的,有那味道

            房地产税不是银弹,一发入魂,肯定是要有相关配套政策完善的

            现在的限购都已经让房价涨不动了,还怎么指望房价无上限?

            ”推高持有成本,所有谁有钱谁持有”,这个前提是资本相信能有超额利润,真把房住不炒推进下去,利润少了资本还进?

        • 家园 以前写过

          这里也有。财政依赖于税收,税收锚定产值,产值源于房价,房价又源于什么?理解有很多。比如,这意味着政府只管收税,不用调控房价了。比如,房地产进一步金融化,信托规模增大。再比如……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税费是国家的,官帽是自己的

            照你这思路,地方靠土地财政,也不会控制房价涨呀,那为啥限购政策最后还出来了?保官帽呗

            现在敢进一步房地产上杠杆的,还能走通了?

            似乎你和 @审度 有点陷入过去的思路出不来了

            印花税调节股市涨跌即时效应一般不咋样,但长期看效果还是有的。

            • 家园 限购是中央搞的

              限购是中央强行要求,地方屡屡要突破,小动作不少。

              • 家园 以前的房价是替政府收租,现在还要加上房产税。

                具体的市场表现是两回事,就算没税,太高没人买不还是得降价。

                • 家园 没人买降价是纯朴的愿望

                  而这个愿望早就在事实上被擦在地上按磨。

                  很早之前我就解释过金融房地产集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自己买。

                  审度花100块钱起了房子,没人买。好,简单得很。审度一你来(审度一其实可能完全不知情,不过是五毛钱借了个身份证给人用。),300块钱买我这房子,没钱?没问题,零首付,银行规定10%首付,我审度给。然后按揭,300万到手。300-130,净赚170。审度二,该你上场了,600万买审度一的房……。无限不循环,楼价一路往上涨,充分且必要。

                  炒房最大的吸引力在哪?在于无本万利:零首付,比炒期货还高的性价比。

                  “现代”金融与经典的金融业有什么不同?经典的金融业是服务于工农业,依附于工农业。“现代”金融可以自我孽生与繁衍,完全无需要考虑工农业,自己就能指数级增长。这是根本。任何妨碍“现代”金融业的东西,都该被清除,比如“巴塞尔协议”。

                  • 家园 才发现回错人了

                    我是回复楼上的。他说的那些价格是另一回事。何况已说过信托了。

                    这里说的是房价的构成因素是地价和房产税,而不是一般所说的房价决定地价。也就是你说的房价是怎么涨上去的。关键在于地价(地租)。

                    • 家园 关键在于资本利益最大化

                      比如众所周知的囤地现象,囤了十年地后,起的房子可会因土地成本便宜而便宜?能卖100争取卖200,绝不会卖99块9毛9999。

                      • 家园 我的意思是地价不会便宜,房价可能“便宜”。

                        这种便宜是某一时期的市场表现,但和整体趋势,尤其是地价上涨关系不大。然而地价上涨,有时候是通过你所说的楼价上涨完成的。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现在房子都是降价销售,谁还敢上杠杆,疯了

              当年限购是因为11说话,结果因为恰好碰上金融危机崩盘。

              现在是因为各种因素经济疯狂下滑,试图通过房产恢复经济,这些年出了房地产,某些地方也没啥好的额政策促进经济。

              没啥前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