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商品房本是善政 -- 审度

共:💬70 🌺20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方经济萧条的时候房价暴涨

        例如过去两年的美国,韩国。

        中国经济进入萧条,大家担心房价崩盘。

        …………

        数据显示,在文在寅就任总统的2017年5月,在首都首尔购买一套公寓的平均价格为6.07亿韩元;而2021年10月,这一均价达到12.1亿韩元。京畿道下辖27个城市中也有约12个城市平均房价超过历史极值,仁川、釜山、全罗北道等地的房价也都超过了最高值。与此相反,地方中小城市的预售房却无人问津,交易陷入停滞状态。韩国房产交易陷入了两极化的困境。

        …………

        原因

        一,体制问题,资本主义下马太效应有必然性

        二,放水预期,货币贬值预期。

        美国放水(2020),由于货币自由兑换,约等于本国放水。

        三,信息茧房,新闻上播报的是首尔房价暴涨,并不讲其他地区,外人就以为“韩国”房价整体暴涨了,其实不是。对外人来说京沪就是中国了。

        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二三四线在下跌。

        • 家园 崩盘的话房价暴涨暴跌同时进行

          早几年朋友买房投,面临的选择是买有潜力的地方还是买现在旺的地方。我说哪贵买哪。

          经济崩盘,肯定是一个财富汇集的过程,穷的越穷,贵的越贵。经济上行,也是一个财富集中的过程,只不过有上行的增加作用,贵的越贵,穷的也跟着贵。所以,哪贵买哪。

          那么,会不会穷变贵,贵变穷?会。国家规划城市规划发生颠覆性变化。房地产商深度介入城市规划的意义,也在于此。

        • 家园 这次遭遇技术瓶颈和人口下降,难度极大

          如果各方走成放大日本的局面,那只能放手一搏。

      • 家园 已经在了吧?
    • 家园 买新房入户口的意义之大,远超很多人的理解

      买新房入户口,就是允许人民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纵观中国历史,这样的自由是罕见的。这是改开时期最大的优点之一,很多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这样的自由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主席时期的人,出门住旅店需要介绍信。在外省吃饭,除了给钱之外,还要给全国粮票。如果没有全国粮票,饭钱就是按照商品粮的价格。商品粮的价格比统购价格高了好几倍。

      点看全图

      民国时期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比现在还要严格:商铺和工厂等大单位中,如有亲友借宿或暂时寄居,必须按照规定立刻报告当地管理部门。“凡有不受调查及填报不实,或逾期不报者,处一元以上十五元以下之罚金。”

      民国时期城市户籍管理包括经常性的户口和人口登记,居民如有“婚姻、出生、死亡及迁移,不依法令章程报告公安局所者”,要被处以“十日以下之拘留,或十元以下之罪金”。

      点看全图

      周恩来的户口

      点看全图

      邓颖超的户口

      点看全图

      宋美龄的户口

      点看全图

      陈诚的户口

      明清时期的人,准备出门百里之外,就需要到官府去开“路引”。如果离家百里以上又没有路引的人,被官府捉到当偷渡处理。杖击40,不死也残废了。不从关津走的, 一旦被抓就只有死了。

      唐宋的人出门需要申请过所。玄奘去天竺取经,他可是真的偷渡啊。因为官府没有给他批准过所。可见玄奘求取真经的信念多么强,宁愿冒死罪都要偷渡去天竺国取经。普通人可没有这样的胆子啊。

      中国普遍存在的对外地人的歧视,很可能就是因为不能自由迁徙造成的后果之一。

      通宝推:贼不走空,
      • 家园 白璧微瑕

        全文说得很好。只是玄奘的例子是不对的。他不是偷渡。他是有中国皇帝的背书公文的。

        • 家园 真实的玄奘取经

          武德年间,玄奘在长安拜访了从印度来得比丘波罗颇密多罗。这位高僧曾于那烂陀寺出家,在佛学界有极高的声誉。当时并没有佛学专业的学府,放到现在来看,那烂陀寺就相当于佛学专业的一流大学。从这里走出来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通晓大乘佛法、小乘佛法,能够记诵经典十万颂。玄奘虚心请教了这位高僧,意识到印度才是修习佛理的圣地,于是,便更加坚定了西行的决心。《西游记》这本小说里的唐僧遭遇了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几乎成了八戒和悟净的口头禅。在玄奘出发的这段路上,因为在大唐境内,所以前路倒也平安顺畅。况且,玄奘是唐太宗亲自任命的御弟,有了这层身份的玄奘只需亮出通关文牒,就能在大唐境内畅行。然而,现实中唐僧遇到第一层阻碍便来自朝廷,给他带来麻烦的正是这通关文牒。唐朝初期,国家面临的外患还比较严重。为了避免因跨境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所以朝廷禁止任何百姓出境。贞观元年,玄奘几次来到朝廷,向唐太宗申请“过所”(通关文牒),希望能得到这份出境护照。然而,唐太宗并未批准,身为皇帝的他不知道玄奘的宏图伟业,也不会为了玄奘一人破例。

          朝廷的阻挠,并没有影响玄奘的决心。此后,玄奘便寻找时机西行。按照当时的规定,偷渡是一种相当严峻的事。玄奘没有官方批准的“过所”,所以不可能用正常的方式通过关隘。事实上,在没有拿到通关文牒之前,玄奘甚至没有办法离开长安。贞观三年,长安遭逢大灾,朝廷临时允许百姓自谋生路,玄奘终于找到了出境的契机。他伪装自己的形象,混入灾民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混过关隘。只不过,玄奘仅跨越了第一层关隘,离开了长安。玄奘来到凉州时,在这里耽搁了一个多月。因为这里的僧众太过热情,玄奘便为僧人们现身说法。凉州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亦是玄奘出关的必经之路。只不过,当时大唐与东突厥的外交关系比较紧张,凉州都督已下令封锁边关,禁止任何人西行。

          幸好有当地的僧人帮助,玄奘逃出了玉门关。结果出了玉门关,还要过五座烽火台,玄奘刚到第一座烽火台就差点被守关士兵射死,又幸好当时的守将是一个佛教徒,暗中帮助玄奘,过了五座烽火台。

          没想到,等着玄奘的还有茫茫如海的莫贺延碛,传说中的流沙河。流沙河里只有流沙,没有沙和尚。

          一路上,没有什么师徒四人,玄奘只一个人西行,他的几个有名的徒弟都是取经回来之后收的。

          学完佛教归国的时候,官府赦免了玄奘当年偷渡的罪。

          他上表唐太宗请求回长安,等了8个月才被允许,玄奘为了表明态度,从敦煌回长安,一路上随时报告自己的行踪,听候朝廷发落。

          玄奘回到长安后,很快就被唐太宗叫去了洛阳,在皇宫的仪鸾殿内,唐太宗与玄奘进行了一连数日的密谈。然而,二人谈的并不是佛法,因为此时的唐太宗依然更崇尚道教,相比佛法,唐太宗显然对玄奘掌握的西域地理和国情更感兴趣,唐太宗劝说玄奘还俗,入朝做官,还想带着他远征高丽。这些请求简直就是对玄奘及其信仰的一种侮辱。

          第三,玄奘一直生活在统治者的监视之下。

          玄奘请求去少林寺翻译佛经,唐太宗当即拒绝,唐太宗忌惮玄奘的号召力,必须把玄奘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只允许玄奘在长安城的弘福寺译经,还要派皇家护卫守门。

          而且,玄奘在翻译带回来的佛经之前,还按照唐太宗的吩咐,先完成了《大唐西域记》,又将《道德经》翻译成了梵文,可见,他们君臣之间并不和谐。到唐高宗即位后,对玄奘的态度更加不友好,派出六臣专门监视玄奘,直到玄奘圆寂,在他的葬礼上,都没有朝廷官员出席,可想而知,玄奘活得有多难。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人民对“背井离乡”的恐惧源远流长啊

        也许人类并非天生就害怕出远门,是千百年来的制度桎梏了大家的想象力,然后内化成了自己的潜意识。并由此衍生出“人离乡贱”等很多配套理念。

        按你的描述,古时候背井离乡,有死之徒十有三的感觉了。大概就是如果你不是升官赴任、公办出差、乡试赶考之类光明正大的理由出去了最好当天就回来。

        徐霞客是不是背景深啊?

        这个理由——徐母心胸豁达,通情达理,积极鼓励徐霞客放心远游——有点扯。

        李白那种呢?

        到处“摩岩石刻”,是不是唐宋这方面放得比较开?

        至于“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就显得很搞笑了,你说出真相,以后故事都没法编了,几千人,没有路引,只能各找各妈啊。

      • 家园 你这逻辑,真是感人

        人口自由迁徙和买房入户都能扯在一起,也是醉了。

        如果规定,即使买了房入了户,但出门照样要开介绍信呢?

        如果规定,不管有没有房入不入户,只要有身份证,就允许全国到处跑呢?

        人口能不能自由迁徙,只和当时的社会法规有关系,规矩怎么定就怎么来,就这么简单,扯什么买房入户呢?直接取消户口制度它不香吗?

        你是房地产开发商派来的吧?

        • 家园 买房入户等于承认外来人在本地的合法身份

          这才是从根本上,从法律层面上允许了人员自由迁徙。

          这个逻辑很难理解吗?

          • 家园 你是想把自由迁徙的概念

            定义为户籍吗?也可以,那就说说户籍。

            如果你定义,户籍可自由迁徙,才是法律意义上的自由迁徙,那么解决办法包括且不限于:

            1,因婚嫁发生户口迁徙

            2,因亲属关系投靠发生户口迁徙

            3,因工作/读书需要发生户口迁徙

            4,因人才引进/积分落户等特殊政策发生户口迁徙

            5,因购房发生户口迁徙

            ……

            ……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户籍管理操作,实际上,各个地方政府,出于自身需要,还会制定各种各样的户籍政策和制度,不一而足,比如,现在为了抢人,又发明了“学历落户”,以及,国家鼓励中小型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就说你讲的买房落户,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大概在2000年左右开启,但买房可落户的政策并不是马上就有的,而是有一个过程,各个地方的执行和落地,在时间上和细节上千差万别,最重要的是,在2000年房地产兴起之前,难道户口就不能迁徙了吗?你是不是想说,那时候的门槛高,限制多,不便捷,没自由,要说门槛和条件,房地产开发商可就不困了,至于户口迁徙自由,我正想说,大杀招就是,干脆直接取消户口制度。

            说到底,人口能不能自由迁徙,不管是现实意义的还是法律层面的,就是当时当地的社会管理制度所规定的,户籍制度只是其中一种,而户籍制度本身也一直在不断演变和调整,还有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户籍概念,当然,那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人口流动管理,只是制度设计不同而已。

            所以,能把买房落户和人口自由迁徙挂钩,除了说明逻辑感人之外,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房地产开发商派来的。

          • 家园 买房才能迁徙,这叫自由吗?

            你要说多了一种合法迁徙的渠道,这个我没意见,你要说自由迁徙,过分了,即使计划经济那个年代,也有跨地区调动工作的情况,这也是合法迁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