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晚期明军的嗜杀与无能 -- 天空不空

共:💬265 🌺1228 🌵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始亡于重八

                      重八只是把蒙古打跑而已,连重创都算不上,然后面明朝两百多年都在给重八擦这个屁股,除了清朝,站在中原王朝的角度,中原王朝打游牧民族,唯一比较成功的,就是汉唐了,汉唐的特点是东北,内蒙,新疆,三条线一起打,别管具体战役的胜负,先打起来,拼国力,让游牧民族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然后游牧民族,要么服软,要么就远遁,朱棣的横扫漠北,也就是看着热闹,实际上,由于大明没办法控制新疆,始终让蒙古有喘息的机会,在新疆休养生息之后,再接着跟大明打,后来蒙古休养生息的地方越来越多,可以在华北修养,可以在辽东修养

                    • 家园 朱棣之才,胜于建文百倍

                      如果不是朱棣迁都北京,你觉得明朝能支撑多少年?276年肯定到不了

                      • 家园 朱棣基本上保住了一个完整

                        的农业文明,但拿游牧文明和渔猎文明没办法,

                        • 家园 成功治理游牧民族的唯有汉与唐,但后患很大

                          都是先打,再允许一部分少数民族内迁。以至于河套辛辛苦苦打下来,成了游牧部落的繁衍之所。

                          羌和南匈奴都是汉朝治下的附庸。但羌族在东汉屡次反叛,南匈奴在晋朝反叛。

                          唐太宗灭东突厥,把残部安置在河套,最终东突厥反叛复国。安史之乱时,灵州汉人被抓去当兵,游牧民族趁机灭掉了河套汉人,甘肃以西汉人全部逐步胡化,直至朱元璋时代才恢复汉化。

                          清朝联姻蒙古,尊崇藏传佛教,重用汉族官僚,但是坚决打击西蒙古和穆斯林。

                          咸丰同治回乱,汉人被回族杀死超过千万,自甘肃以西几乎成为回教国。

                          通宝推:独草,氵氵,
                          • 家园 米喇印,丁国栋这些格底目派的卫所军官真是可惜了

                            他们这批人算是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认同最强的回回了。结果因为反清被屠杀殆尽。这样的回回军官烈士很多,就连广州的岭南三忠也是回回。

                            明朝的回汉通婚,回汉同化干得还是挺不错的,以至于回回都有“官至五品必叛教”的说法了。

                            清朝西北的宗教政策,真是比明朝差太多了,搞得新教老教全反,汉回互相仇杀,真是长治久不安。

                            一堆嚷嚷西域的,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明朝陈诚的《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看了以后的感想是,这是同一片地方吗?玄奘笔下水草丰茂的西域诸国到了明朝,一堆都在黄沙底下。到明朝中期,传统的和田-民丰-且末-若羌-敦煌商路已经完全断绝了。

                            西域的荒废不仅仅明朝头疼,访问明朝的帖木儿帝国沙哈鲁使团同样在嘉峪关以西感到苦不堪言,据盖耶速丁描述从哈密到玉门之间“大部分道路都是穿过大沙漠,每隔一天或每两天才能得到水”。

                            不要说西域了,甘肃的明军也天天挖沙子,河西这地方在汉朝是养马的基地,到了明朝,人吃的都不够了。没有土豆番薯之类的耐旱作物前,人口基本上只能局限于在关中,陕西布政司一天到晚喊一省之力供应不上榆林,宁夏,延绥,固原等等边镇的粮饷。张掖在明朝时候也只能维持在几千户的人口水平上。

                          • 家园 看朱世巍说,汉人养马水平太次

                            因为耕地用牛,所以汉人农业社会养马完全没有经济效益可言。哪怕大统一王朝,凑个几万骑兵都得靠倾国之力。朱棣有三万精锐骑兵,就可以吊打十几万包括较少骑兵的朝廷兵马主力。李世民靠三千骑兵,就击溃了窦建德十万大军。李如松靠四千骑兵,就骑脸碾压在碧蹄馆设伏的五万日军。与此相比,后金八旗有六万骑兵,成吉思汗有十几万骑兵。因此,一支万人以上的骑兵力量在中原是可以决定江山归属的。

                            比起汉人来,欧洲人发明欧式重犁,用马耕田。早点不知道,但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有三百万匹马,沙俄有两千万匹。这是东亚这边完全没法想象的数字。要中原王朝有这养马水平,哪里还用担心什么草原民族。蒙古帝国的伟业也早就由汉人王朝实现并且延续下来了。

                            • 家园 说汉人农民不会养马这是胡说。

                              明朝淮西不是出来一批骑兵将领?明清两代河北 山东一直是养马而且民间习武的,晚清的捻军全靠马。明朝一直是重视蒙古人,一个人头2两银子,女真人才1两,说明努尔哈赤崛起前,蒙古人威胁比女真人大,但是蒙古部落一般也是打不过带几千家丁武装的总兵的。努尔哈赤成功的训练出来几万家丁级别八旗,所以努尔哈赤一辈子除了宁远以往,胜率是100%!,努尔哈赤又没有打出来像成吉思汗、李世民那种复杂组织指挥大战,就是八旗军事素质高,是他自己练兵的结果。他的练兵模式就是李成梁的家丁培养模式。明朝后期真正能和八旗对抗的是 早于努尔哈赤出现的戚家军,可惜的是戚家军一个是被明朝自己杀光了,一个是后期养不起,军官凋零也不会带了。

                              • 家园 他主要是和欧洲比

                                说中原这边养马的数量无法和欧洲比,马少是因为农业水平被欧洲人超了过去。马少的结果是骑兵规模上不去,所以打不赢。

                                至于戚家军,他很不看好。说火绳枪不适合在北方作战,而且戚继光的骑兵经验也不行。还说他设计的车营也属于没卵用的东西。

                                • 家园 车营不仅仅明朝人在用,沙俄也用了很久

                                  俄罗斯起家的关键战役——莫洛季战役,就是靠车营才打赢的。

                                  实录里面明军也有一大堆几百人靠车营打垮几千上万蒙古人的战斗。

                                  步兵对抗骑兵,最困难的是阵型的调整,古人说百骑环绕,可裹万众。

                                  步兵行进间调整阵型可比骑兵换突击路线复杂太多,也很容易出各种状况,壬辰战争时期,明军骑兵就能抓住机会突击日军鸟铳兵,日军连枪都来不及开。在出了沿海堡垒,日军在平坦地带,被明军具装骑兵反复几百几百收人头。

                                  火门枪,火绳枪的时代,光靠步兵长矛,挡不住大批骑兵的。

                                  我们北边的邻居光靠马撞也能把步兵的武器全部消耗掉。

                                  针对茫茫多的骑兵,16-17世纪,在燧发枪,三磅炮,六磅炮,线列步兵这套作战体系成熟前,面对远超自己军队数量的骑兵,车营的掩体是必需的。

                                  通宝推:真理,
                                • 家园 戚继光本来是想拉十万人扫一把东蒙古

                                  张居正觉得费钱,否掉这个决策,戚继光是想一把扫一次,打出几十年威风,然后进行招抚。说明戚继光的综合指挥战法应该是可以干蒙古人的。当时女真两个人头抵一个蒙古人头时候,也就是女真人只有0.5个蒙古战兵战斗力。

                                  不是简单一个车营就能如何,需要步兵、骑兵、车兵配合行进,协调打击的。袁崇焕后来搞了一个车营,差不多是徐光启提议的试用版,但是这个万人车营在友军坐视不管情况下,硬抗八旗主力几万人轮番冲击下,还有红衣大炮对轰情况下,硬抗一天才崩盘,全军覆没。

                                  徐光启搞得高科技火器部队,因为一只鸡哗变,然后跑皇太极那边去了,随后变成攻击明军利器。所以不能说火器不行。

                                  • 家园 大凌河的车营不是袁崇焕搞的,是张春宋伟在永平训练的

                                    这个车营用的是己巳之变后永平迁安等地的幸存者募军而成,战斗意志确实很强,在部分车营被攻破的时候还能组织反击。不过明军战前没想到后金有了重型红夷炮,车营自带的火炮的射程比不过重型红夷炮,骑兵又逃了,那就没法打了。

                                    袁本人早在己巳之变时候就进了诏狱了。

                                    通宝推:范进中举,
                                    • 家园 兄弟补充的到位
                                      • 家园 宁锦之战时候明军车营表现也不错,在宁远和城中守军互为犄角

                                        后金这时候没红夷炮,也打不下来,但是这样的战术胜利已经于大局无补了。

                                        宁锦大战前,辽西的军队连三岔河都不敢过,坐视朝鲜和东江被后金主力倾巢而出打残,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宁锦时候虽然后金攻宁远锦州失利,但也把新修的大凌河和塔山给拆平了。

                                        皇太极还给袁崇焕写了封信:

                                        “汗致书於袁大人:复书缮毕,方欲遣员往,适有两起逃人由明来报,尔等修筑塔山、大凌河、锦州等语。察哈尔使臣至,所言亦然。我闻知此,即停止遣员往,遂将复书付尔使者■还。至此书中所言,专为修城事。两国诚欲和好,先分地段,从何处为明地,从何处为诸申(即女真)地,各修各地。

                                        尔一面遣使议和,一面急修城垣。前宁远城冻,掘之未堕,自以为得计,遂诈称议和,乘机筑城耳。不愿太平而愿兵戈,乃不易也。纵能加固数城,而其所有城池及田禾,能尽坚固乎?若不息兵戈,则我蒙天眷祐,以北京畀我,明帝遁往南京,其令名如何?自古以来,皆因尔辈文臣,如秀在闺,徒好狂言,招致损兵折将,而虐害国民,以毁帝业。因前臣不道,河东河西地方沦丧,兵将被戮,犹不足戒,而仍愿称兵乎?”(《满文老档下•第三册•天聪元年四月》)

                                        皇太极这个“尔辈文臣,如秀在闺,徒好狂言”评价真是太准了。

                                        如果要在辽西靠修堡垒推进,光是修到锦州远远不够,还得修大凌河,右屯,广宁等地,至少要6-8万左右的机动兵力加上各地10来万守城,这样兵力才勉强够用。

                                        从大凌河一仗来看,明朝当了裤子凑的一年600-800万两银子的辽西只够维持12万兵额,其中大概只有2-3万的机动兵力和4-5万左右的守城军队。

                                        这么估算下来,如果明朝没有一年在辽西投入3000万两(晚明不可能凑得起这笔钱),根本没有足够的军力单单靠筑城复辽。

                                        后金在丁卯胡乱以后,获得了完全的行动自由,为后来的己巳之变铺平了道路。

                                        辽西的投入导致蓟镇,宣大,甘肃,宁夏等地欠饷严重,蓟镇又裁了次军,然后就让后金轻而易举打进来了。

                                        大凌河之战的时候后金的红夷炮就是靠己巳之变时候掠夺的工匠王天相等人造的。

                                        • 家园 东江朝鲜从来就不存在坐视的问题,

                                          毛文龙就是ppt大师,明末的贾会计,永远下周回国,天天pua明朝朝廷的神人。东江唯一可以称的上正面作用,和明朝巨大投入一点关系没有,就是让后金治理下面的汉人逃亡时候有个方向,后金的汉人有个和明朝沟通的通道,但是因为毛文龙自己卡信息,这种通道其实明朝中枢也是接触不到。

                                          毛文龙自己欺上瞒下,年年耗粮饷几十万两银子,而且他这是在明朝血管上插管子喝血。他根本没有任何骚扰作用。

                                          • 家园 你这个有点胡说八道了

                                            因为毛文龙的战绩太好,一直受到质疑。后来是朝廷派袁崇焕去实地考察,认可的!东江军的军饷,是“关宁铁骑”的零头,“关宁铁骑”的战绩,和军饷比起来要笑掉大牙。更糟糕的是,逃跑也就算了,逃跑之前还不焚毁给养,动不动就天量的补给送给满清,直接就是满清的运输大队长,明朝版的常凯申物流,都不用满清到关内抢,物流直达辽东,送到家门口。

                                            袁崇焕在辽东混了那么多年,城外有敌人的时候从未出过城,连野战打起来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更别说自己去指挥了。这和毛文龙带领军队在敌人老巢里杀进杀出,完全是两个概念。没有野战能力的军队,是不可能胜利的,战争的核心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你守着坚城,敌人是打是退是绕,主动性完全在敌,怎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秦桧杀岳飞,还有皇帝批准,有抓捕手续,有审判,是走完了法律程序的。袁崇焕是二品官,毛文龙是一品,两人都有尚方宝剑。崇祯要杀毛文龙这样级别的,都得逮捕,审判,中间肯定还有朝廷大员呈情反对,都不一定杀得掉。袁崇焕是谁,凭什么杀?这么着急杀掉的原因是什么?杀了之后奏报崇祯“文龙大帅,非臣所得擅杀”。你他妈杀都杀了,这是什么意思?毛文龙的冤,比岳飞还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