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胶东传统面食】抓及,巧果,糖火烧 -- MacArthur

共:💬14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胶东传统面食】抓及,巧果,糖火烧

    后天就是七月七,乞巧节。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幽会,地上的小姑娘们忙着乞巧,求织女赐福,自己能有一双巧手。那些已经拥有了一双巧手的妈妈们呢,就在家里给孩子们做各种好吃的。在胶东,属于七月七的面食有抓及、巧果和火烧。

    抓及(俺也不知道这词怎么写,听音辨字)是所有面食中用料最为讲究的。前面讲大花饽饽时说了要用油糖鸡蛋等等,但是对于饽饽,主料还得是面粉,至少占九成。然而对于抓及而言,面粉相对于其他用料的比例就大大下降,基本上能到三比一左右。油糖鸡蛋自然样样不可少,鸡蛋相对要多用,而且必须要蛋黄。因为抓及作好后要下锅烙成金黄,所以白不白就不在乎了,因此如果酵母用得不好而面发酸的话,适当加点碱面也是可以的。

    抓及面必须得硬,所以活面时水要少放,因此活好的面要放在温度高的地方“醒一醒” -- 所谓“醒”其实就是让面团在温度高的地方在水和酵母的作用下发一发,水越少越不好“醒”。胶东三面环海,印象中小时候即使到了七月七也不怎么热,不象这二年动辄就上三十多度。所以有时候在室温下半天也发不开,耽误功夫,必要得时候还得把面盆座在炕头烧把火烤一烤。炕头的温度要控制好,面盆盖好后还要用棉被捂一捂,保保温。有一年老妈要俺给锅底下添把火。俺边看书边烧火,也不知道烧了多少根玉米秸 -- 直到老妈冲过去一把把面盆给抱出来,开盖一看,嘿嘿,底下的已经开始微微发黄变焦。得,直接烙火烧了...

    “醒”好了的抓及面开始揉,这个揉的过程中也可以自由发挥,印象中老妈曾经往里加过葡萄干,碎核桃,芝麻等等,反正喜欢吃啥就加啥。把面团作为一个整体使劲揉,揉到面团中的气泡尽无,揉到面团组织均匀,用手捏着富有弹性时为止。家里有半大小子的这会儿一般都会被拉上来操作。对于村里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个很苦的差事 -- 出力揉面倒在其次,主要是每次上面板操作之前必定会被老妈揪去洗脸洗手剪指甲,黑爪子不用肥皂洗三遍不许进来...

    大面团揉好后,要用一条超级大擀杖把它擀开。上文说到家里的超级大面板一米半,嘿嘿,其实还有条一米半长,胳膊粗的超级大擀杖跟它并列在一起。这玩艺儿,俺直到五年级才能抡得动。小时候看水浒里武松抡着哨棒打虎,对于哨棒的直观印象就来自于这条超级擀面杖。上面说了,抓及面很硬,所以即使用大擀杖,也必须得把全身的重量都压上才能把面团擀开。富有弹性的面团往往在你松开的一瞬间,会在你眼皮底下慢慢向回收缩,这时要眼明手快,及时擀上,否则就算你是武松,也奈何不了这么有韧性的面老虎...

    面团最好能擀成方型的面饼,而且最好是菱形的,一个到一个半巴掌厚。这时老妈提着大板刀出场,一刀挥过去,擀好的面饼上被切开一条笔直的缝,然后沿刀缝平行,约一巴掌宽处再来一刀,这样切下去,把面饼变成宽条。下面再切,就要沿跟切缝约60度夹角开切,这样就切出一块块菱形的面块。有时候为了美观起见,老妈还给俺一段白线绳,用它在切好的抓及表面勒出一道道交叉的十字线...

    大锅下起小火,锅内薄刷一层花生油,然后把切好的面快拍到锅内。这是最考较功力的地方 -- 火候掌握不好,要么半天烙不熟,烙成死面疙瘩,要么就是手忙脚乱,翻起这个糊了那个,最终烙了一锅黑炭... 俺老妈烙出来的,嘿嘿,向来是表面金黄,泛着闪亮的光泽,掰开看,里面蓬松柔软,散发着香喷喷的热气,一点都不输给西人烤出来的蛋糕...

    巧果的制作过程和抓及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把面饼切成手指肚大的面丁,然后下锅烙 -- 或者说炒,因为太小了,干脆就象炒花生一样翻炒一下。炒出来的成品是一盆香香甜甜,表面还很脆的面果儿。上大学那年老妈给炒了一大兜,带上去学校舍不得吃,一天抓两把,剩下的撂床下纸箱里。过了两天忽然在袋子上翻出了个破洞,才发现已经被老鼠顺着香味光顾过了,大怒。

    至于火烧,这个不独胶东特有,全国各地都有。单说说俺们那里的糖火烧吧。其实做法和馅饼的做法很类似,只是馅是用红糖和面粉和出来的。包裹好了之后要小心擀,擀不好的话一面厚一面薄就等而下了... 烙的时候也要小心,馅饼里面有气,往往容易烙出个大鼓包,这时要用长长的大头针把鼓包捅个眼儿,让它消消气儿。

    七月七前后,小孩跑到别人家玩,多半会给两块抓及,一兜巧果(女孩必给)。糖火烧嘛,嘿嘿,就看你乖不乖了...

    元宝推荐:紫色风信子,
    • 家园 既然是传统饮食,后面一定藏着文化

      感觉“抓及”应该象是烤饼、锅盔、馕一类的面食,只是味道要丰富许多,毕竟那些用料摆在那呢,在那个年头还是挺金贵的。

      因是专为七月七乞巧节准备的,觉着还是应该有些说道和故事的。

      猜想这“抓及”是否为“抓髻”,也就是抓髻娃娃。这是个吉祥喜庆的民间神话形象,经常在剪纸中出现。典型的样子,是一个梳着抓髻的男孩,一手举鸡,一手捧兔。公鸡司晨,三足金乌代表太阳,所以是代指阳性,玉兔自是代表月亮,是指阴性。抓髻娃娃主生命与繁衍,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征,用来配合乞巧节,倒也合适。切成菱形大概就是表征梳髻的形状,不过抓髻娃娃多见于陕西、山西及河北的部分地区,山东是否有这样的民间形象就不知道了。

      女孩必给的巧果,自是希望女孩子心灵手巧了,还有的故事中说,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女孩就叫巧儿。糖烧饼大概就是甜蜜、团圆的意思吧。以上就是随便一猜,还得劳驾老麦回家问问。

      • 家园 有可能吧

        抓髻娃娃这个说法还真没有听说过,听您这么一分析还真象那么回事。

        胶东民俗从山西,民间传说元末明初大海啸山东半岛被荡平,后经明政府从山西大量移民才得以繁衍开来... 所以有些从山西带过来的风俗也不稀奇...

    • 家园 不能看了

      再看键盘湿得没法用了

      • 家园 送糖火烧一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北京大顺斋糖火烧,咱山东糖火烧一个顶人七个大...

    • 家园 难度比较高。

      看来无法无师自通。

      • 家园 Grace JJ 是高手

        这里的关键在于配料和火候掌握 -- 偏偏这两个环节俺都没有参与过...

        其实无师自通也无不可。俺老妈当初也不会,但是她喜欢琢磨,看过别人烙的抓几,自己就回家琢磨着来,试验几次就成功了...

    • 家园 同志们,同志...们,火烧会有滴,抓及也会有滴

      把地址留下,等俺老爹、老娘做好后,俺用特快专递给你们送去家乡人的心意,出口创汇嘛,双赢啊,哈哈

    • 家园 快七七了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