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 -- 燕人

共:💬54 🌺16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

    点看全图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是最近听同学推荐才去下载来看的。有几分感慨。我认为一个导演,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是通过作品人物和情节间接表现出来的。电影史研究者会说张艺谋在《活着》(1994)与《我的父亲母亲》(1999)中间的时候处于创作低潮,所以拍摄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作品。这话对。但是他选择了偏远农村的教育作为题材,而且完全使用剧中人物的真实身份参演。这是很了不起的。

    点看全图

    张艺谋这部作品相当于纪录片,因而有了历史意义。20年后看这部电影,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百度地图上看,当年的拍摄地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镇宁堡乡水泉村,是位于丘陵之间的狭窄的黄土地带,如今四周都是绿色山地之间的旅游度假区,可见工业发展后通过旅游业反馈农村和农业。

    点看全图

    电影的真实性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业余演员最需要的是自然而然。演员们都很敬业。孩子可能相对容易表现自己。成年人包括吴老师,村长,火车站广播员,电视台门岗,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各人的作风。张艺谋特别的镜头是一个小饭店的业主,给流浪的张同学饭吃,很有人味,也有现实打算。这个镜头与主题并无关系,但是给电影增加了真实感。相对较差的是电视台的台长。

    点看全图

    女主角才13岁,表现的形象我猜测是她本人的倔强性格,所以不需要表演,只要自然。看她和调皮的张同学之间的关系,让我想起小学时代女同学坐在老师的位子上管理其他同学的样子。在电视台采访镜头中主持人多方诱导,大概想听到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她真情流露,泪眼婆娑,说“把我急死了”。这个镜头太真实了。

    点看全图

    魏同学做这个临时老师,是因为村长许诺付给她50块钱。看村子里破旧的校舍和设备,可以想象50块钱的价值。吴老师临走时叮嘱魏同学好好做,他多给10块钱。这个叮嘱成为13岁的魏同学的最高指示。当村长的行为,尽管观众看到是合理的,但是与吴老师的叮嘱相反时,魏同学坚决地反对,包括不让体育特长女同学进城,自己进城去找旷课的张同学。

    点看全图

    水泉村的教育现状是令人不安的。魏老师作为无资格的代课老师,只能在黑板上写课文,让学生们抄写。这算是语文教育。后来魏老师发动同学计算力工工资和汽车票关系那段镜头,可以算作数学教育。也可能魏老师自己也不会算。但是显然多数学生都在想这个问题,因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学校在水泉村这个贫困地区,是个奢侈品,也是必需品。电影中关于课堂教育的内容,让我联想起2015年香港票房第一的《五个小孩的校长》。

    点看全图

    电影导演选择拍摄任何镜头。张艺谋选择了拍摄在简陋的学校平地上升国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镜头,体现了公民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外国人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张艺谋说他因为这个镜头而退出1999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豆瓣上有他给电影节主席的信:

    【 “尊敬的雅哥布主席阁下:

       我决定将《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这两部影片从您那里撤回,不参加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因为我觉得您对这两部电影有很严重的误解,这种误解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我的这两部片子都是关于爱的主题。《一个都不能少》表达了我们对孩子的爱心和对我们这个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现状和未来的忧虑。《我的父亲母亲》讴歌爱情的至真至纯。这是人类共同拥有、颂赞的情感。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阁下竟以“政治”的理由对影片加以指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政治或文化的偏见。

    长期以来,我一直非常热心和积极地参加戛纳电影节。戛纳在我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像世界上许多其他导演一样,能入围戛纳常常被我们视为荣誉。但今天,我决定退出是因为我对贵节珍视艺术的宗旨产生了动摇。我很遗憾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一部电影的好与坏,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但我不能接受的是,对于中国电影,西方长期以来似乎只有一种“政治化”的读解方式:不列入“反政府”一类,就列入“替政府宣传”一类。以这种简单的概念去判断一部电影,其幼稚和片面是显而易见的。我不知道对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导演的作品您是否也持这种观点。

    我希望这种歧视中国电影的情况以后会慢慢改变,否则它不仅仅是对我,而且对于所有的中国导演,包括后继的年轻导演们的作品都是不公平的。

    您的朋友

    张艺谋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八日】

    非此即彼的二极管思维哪里都有。

    《一个都不能少》获得中外若干电影奖项,在IMDB上的观众评分是7.7。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有个细节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这部电影的投资人是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我在想,当张艺谋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有没有人说他拿外国人的钱给中国抹黑。

    通宝推:张燕,acton,桥上,多余6569,普鲁托,
    • 家园 据说张曾自我评价《一个都不能少》是他最好的电影

      我也这样看😁😁

      不过王朔对此很有意见😁😁

      标题

      我觉得张艺谋近年的创作受一种强烈主观意图支配,那就是想讨人——讨所有人喜欢。近期他对媒体的谈话中很是流露出左右逢源后的自得和能继续“活着”的自信。生存当然是重要的,要付出代价,但要小心——再小心,像做小本生意,不要把本钱搭光,仅仅会“活着”,算不得什么说得出口的本事。张多次讲《一个都不能少》是他最好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是“返璞归真”,他的严肃相和正经劲儿使人不得不相信他这样讲的诚意,假若这是真的,那我就要相信这之前的另一个流言了:他过去影片的态度都是别人教的,是潮流的产物。进而得出结论:他一直就是一个投机分子。

      感觉这么多年来,批评张艺谋几乎成了一个文化领域的政治正确,谁都觉得他不会讲故事,谁都认为,他只晓得向外国人献媚,或者讨好观众

      就我这种欣赏水平低的人很喜欢,说出来要遭骂的,比如觉得《满江红》比《流浪地球2》更好看😁😁

      通宝推:南宫长万,
      • 家园 王朔有自己的想法

        张艺谋自己编剧能力不强,早期的作品都是跟人合作,莫言,苏童,余华等,都是八十年代所谓主流文学作家。

        王朔也是八十年代风生水起,正好赶上了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跟郑晓龙、冯小刚他们那些人弄了几部热门电视剧,一下子成了大众文化的代表人物。其实王朔最初出名是以通俗小说的题材、反主流宏大叙事为突破口的,但市场经济开始后,他就成了主流了。

        王朔这话应该是说张艺谋之前的片子还是有表达,有“批判”意识的,尖锐的。但恰恰是这些片子遭到主流评论界和大众的攻击,认为他贩卖中国文化阴暗落后的一面,所以国师可以说是从成名起一直被骂到现在,而且那时候都是文化界内部人士骂的最凶,所谓笔杆子。当下这些年轻网民自以为自己很有话语权,以为在网上骂能骂倒张艺谋,这是把自己的影响力想的太高了,也太看不起以前的评论界。

        张艺谋的转变,应该说确实是从跟张伟平合作开始,从《有话好好说》,到后来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包括《幸福时光》,大概后面三部就是王朔讨厌的,那种普世情感、人间大爱,温暖了,和睦了,失去锐度了。

        问题是王朔怼天怼地自己也没有找到一条新路,除了给冯小刚提供了几个本子大卖,他自己的理想一点没有实现,本来他是从通俗起家,后来好莱坞大片进来了,港台进来了,还珠格格之类大火,人家专业搞通俗的,把他秒的啥都没了,王朔就崩溃了,出国去思考人生,按他的话说:“哭都哭了好几年。”

        而张艺谋的不易之处就在于此,八十年代起来的那批文化精英,从第五代的影视,到绘画比如陈丹青,到音乐比如刘索拉,陈其钢等,几乎都是成名后出国。只有张艺谋没有缺席任何一个时代,并在每个时代都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并且不断引领潮流,二十年前《英雄》激活电影市场,印象系列以山水实景结合歌舞表演激活当地文旅产业,以奥运会开幕式弘扬东方艺术震惊世界,这里面任何一项拿出来给一个人都能吹一辈子。让人震惊的是这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可怕的是,他似乎还有潜力没有穷尽。

        再说到《一个都不能少》,这应该是每个导演都梦想拍出来的电影,所有演员都是非职业的,情感饱满状态真实,最大程度去除了“演”的成分。单从表演层面,我认为近几十年能够相提并论的只有贾樟柯的《小武》,但王宏伟毕竟也是专业的,所以后来的《站台》就启用韩三明这样的非专业演员,也部分是“去除表演”这样的执念造成的。

        通宝推:Swell,燕人,
        • 家园 其实我也挺失望的

          能一路拍出“活着”这种电影,到“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感觉就有点走下坡路了,之后的“英雄”对我而言多少就有点失望了:一个拍出“活着”的人搞一个这种“罗生门”的大型模仿秀? 我的感觉就是作品失去锐度了。过去让你看完了很堵的那种感觉没有了,一口高浓度白酒下肚,喉咙如刀割,胃里升起一股热气的感觉没有了。好像一杯调好的鸡尾酒,酸甜可口但是喝完就忘了。

          很多年后,我又看贾柯章的作品,又有了点当年张艺谋的影子。用镜头讲故事,对观众不妥协。

          当然,那是年轻的我。现在我认为这些都是好电影。 好导演也不能一直火力全开的输出。我是希望张艺谋继续创作,多留下一些作品就好。

          • 家园 从《英雄》开始,张艺谋就对电影失控了

            自《有话好好说》,张艺谋的电影都是张伟平在投资。

            当初因为张艺谋与巩俐分手,导致市场不看好,《有话好好说》的资方突然撤资。张伟平救了张艺谋的急。

            后来《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虽然没赚到钱,张伟平仍然继续投资但不干涉电影拍摄。

            2001年《卧虎藏龙》大获成功,张伟平用武侠片冲奥打动了张艺谋,请大明星拍《英雄》,大赚特赚。张伟平开始涉入张艺谋的电影拍摄。

            《黄金甲》本来定的小王子是黄轩,结果硬给张伟平搞成了周杰伦。后来的《三枪》让张艺谋对演员的挑选完全失控。

            接着的《十三钗》张艺谋对剧本都失去决定权,贝尔和倪妮的情感戏被张伟平生加进去。

            张艺谋是成也张伟平,败也张伟平。

            • 家园 这个事情还真得补充一下

              《黄金甲》本来定的小王子是黄轩,结果硬给张伟平搞成了周杰伦。

              虽然我也不喜欢张伟平,但这个事我听到的版本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黄金甲当年用周杰伦,应该是谁都没想到,因为周杰伦自己的《不能说的秘密》还没拍,黄金甲算是首次触电,谁都不知道他能不能演。

              用周的原因我当年听的版本是,因为原定的那个演员见迟迟不开机,跑去演海岩剧去了。张伟平气不过,发誓要找一个最红的男明星来演,就找到了周杰伦。

              至于那个跑掉(被换掉)的人到底是谁,可以肯定的是,不是黄轩,下面是网上报道:

              2005年,黄轩19岁,刚上大一。

              那时候,《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组选角,黄轩有幸被副导演选中饰演影片中小皇子的角色。

              这个机会对于黄轩来说,无疑就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能与张艺谋大导演合作,是多少演员梦寐以求的,何况是一个刚刚上大一的表演新生。

              于是,黄轩格外的珍惜这次机会,前后带妆试戏整整试了半年有余,副导演也承诺他说这个角色非他莫属,但是需要保密。

              但是直到这部戏开拍,他才知道,这部戏导演临时改了框架,加了周杰伦进来,因为要与周杰伦拉开年龄差,小皇子的角色需要14岁的年轻演员来演,所以19岁的黄轩被踢出了,最终小皇子的角色由秦俊杰饰演。

              无独有偶,小皇子的角色没演成,导演却找到黄轩,让他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首映礼上伴舞,所以,黄轩最后以一名伴舞的身份出现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

              这里面“临时改了框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人设换了,还有就是周那个角色原来没有,临时加的。如果是后一种,那么周挤掉了黄的说法可以说是部分成立的。

              但从网上,确实能找到某演员放弃黄金甲去演海岩剧的消息,而对应的周的角色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是叶项明:

              而且叶项明曾错过两次不错的好机会,05年他被海岩导演选中,出演《五星大饭店》的男主潘玉龙,当时他都准备签约了,但学校不放人,他要去拍的话,还要交一定的费用,后来这个角色就换成了张峻宁,这也是他的一部代表作。

              在大二的时候,叶项明也获得了参演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机会,当时该电影的副导演去他们学校选演员,叶项明是所有试镜的演员当中演得最好的,之后他就被带去见了张艺谋导演,张艺谋对他非常满意,把他定为电影二皇子元杰的第一候选人,并让他做好身材管理的准备。

              但后来因为其他原因,这个角色换成了周杰伦,当时张艺谋导演也觉得挺歉疚的,问起过他好几次,网友也感慨,如果当时他演了二皇子,会不会现在已经火了,毕竟作为新人,能参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这个事业起点并不低。

              叶项明先后错过了《五星大饭店》《满城尽带黄金甲》,然后在06年他签约了一家唱片公司,还去国外进修过唱歌跳舞,也发过专辑,当过王心凌歌友会的嘉宾,但比起歌手,他更喜欢表演,他学的也是表演,所以在08年,刚好那时候他也毕业了,就重新以演员的身份回归。

              当初也有人认为放张艺谋鸽子的人是张峻宁,因为演了《五星大饭店》,那时候海岩剧还是非常火,放弃张艺谋选海岩也不是不可思议。

              不过再查资料,还有一个人更对的上,黄宥明:

              黄明 弃演《黄金甲》王子不后悔? 星运指数:★★★☆☆

                电视剧《河流如血》在一些城市热播了,看到此剧的人对剧中男女主角印象极深,标准仍然是精致、漂亮。饰演陆保良的黄明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很阳光,眼神也很有“杀伤力”,圈内很多人都说他很有潜力。黄明为了演海岩剧竟然推掉了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王子角色。拒绝《黄金甲》的邀请,对还不到20岁的黄明来说是个大考验。对于当时的心情,黄明说:“我根本没考虑那么多,就是姐姐说《河流如血》的剧本好,我就选了这个戏。”

                原来,《河流如血》围绕着弟弟寻姐的线索讲述了姐弟情和一个家庭五六年的变迁。要演出对姐姐的感情,这对于黄明来说真是“手到擒来”。 早在海岩准备把自己的第九部小说《河流如血》搬上荧屏时,剧组就在为寻找扮演陆保良的演员犯难了。海岩的意思,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同时拥有着灿烂的笑容和忧郁的眼神的男演员。剧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秘密选角,千挑万选,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他们几乎都快绝望了,准备再次起用《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中的周一围来出演。然而最终,“起用新人”的传统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北影大二学生黄明。

              这里的黄明就是黄宥明,整体上这个新闻跟当年的传闻最对应的上,而黄宥明、叶项明、黄轩都是85,86的年纪,当时二十出头,而周杰伦那时候26岁左右。再加上黄轩的一段叙述:

              现在的他还是不能忘却,最让他记忆犹新的就是 《满城尽带黄金甲》换角风波,在采访中他曾这样说道:“《满城尽带黄金甲》对我打击挺大的,其实剧本最初只有两个王子,人物格局像《雷雨》一样,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周杰伦是后加进来了。当时弟弟的角色19岁,我大一,年龄刚好。

              所以这个事就变得复杂起来了,现在网上还能找到另外的一些故事,比如张伟平和周润发的矛盾:

              为了确保票房,他甚至拿出4千万的酬劳,请周润发来演,而女主角则请巩俐来演。那个时候,黄轩这个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但是却很出色的男演员,扮演了一位王子。但是,在万事俱备,即将开始拍摄的时候,张卫平横插一脚,打乱了张艺谋最初的计划。张卫平看出张艺谋的不满,他说:“周杰伦那么红,你用不着他。”你非得用更多的钱?“也得换一种方式。”张艺谋没有生气:巩俐才是她的女主角。除了周润发,还有什么人能管得住她?至于王子的人选,我会好好想想。

              张伟平的声音带着哭腔。巩俐身上的气势,实在是太强了,一般人根本就无法掌控。尽管周润发的价钱很贵,但是他的咖啡身份和影响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张卫平无法理解。他爱财如命。

              06年时,张艺谋这才拉来了3.6亿。拍《满城尽带黄金甲》,直接4000万请来周润发,结果拍摄期间搭档张伟平和发哥“千起来了”。周润发让制片人张伟平给安排房车,为了避免引发争端,张伟平还是照办了,花费2万一天租赁了一台豪华房车。一天2万块,就为了上个厕所,实在不值得,发哥也没有让妻子来住,这就浪费了很多钱。后来,在皇子的选角上,张艺谋选择了比较便宜,演技又不错的黄轩。可是张伟平却不同意

              这两段新闻写得乱七八糟,首先黄金甲成本不可能有3.6亿,它的票房都没有那么高。其次周润发的4千万片酬可能也没有那么多,千万应该有的。

              最初请周润发来的时候,张伟平都是恭维话,什么发哥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偶像什么的。后来交恶,我认为这段文字里写得应该大体是真的,因为确实有发哥拍戏发嫂要陪同的传言,而当时黄金甲确实租了房车这都有报道。

              后来跟剧组不睦,可能周也确实有责任,不是为张辩护,周在后来的赤壁一样也闹出了负面新闻,孤证不证,而且是港圈出来吐槽周,也不会是偏见,应该确实有周的问题。

              当时这部电影在开拍前一天,原定的主演周润发突然辞演,要知道这部剧吴宇森准备了三年,周润发的突然辞演受到了众人的关注,据港媒报道,周润发方提出了上百个要求,其中片酬就要求4000万,片酬是《黄金甲》的三倍。于是该电影的国外保险公司直接拒绝周润发出演该片。

              但周润发表示是自己主动此言的,主要因为是剧组迟迟不给剧本,而且还要求他讲国语,也没有给清楚拍摄的时间表,因为担心不能很好的诠释出周瑜这个角色,这才主动辞演的。根本和片酬没有关系。还好当时梁朝伟帮了吴宇森一把,这才有了后面的票房大卖。

              在周润发澄清之后,随即就遭遇打脸,导演张振辉就出面进行反驳。张振辉在80年代,曾经和吴宇森合开过电影公司,而且那个时候周润发的很多代表作,都是两人的电影公司投资的。所以说两人应该算得上周润发的恩人。

              张振辉首先说了剧本问题,他表示剧本很久之间就给了他,而且当时周润发还提出了修改意见,两人还讨论了剧本中的角色,同时按照周润发的要求进行修改。

              关于片酬问题,导演也给出了解释,据了解当初周润发之所以辞演,主要原因是和公司在价格以及条件方面没谈好。当初制作方给出的是500万美金以及全球票房分红。但周润发却不同意,要求给4000万片酬而且必须是一次性付清。双方协商很久,周润发才答应可以先给一半。

              片酬的问题虽然协商好了,可周润发却拿出了整整50多页的合同,一共有100多条要求。如果按照周润发的要求来,一天拍摄时间顶多4个小时。而且保险公司以及制片方不同意其中的一些规则。之后双方僵持不下,周润发才提出辞演。

              除此之外《黄金甲》的制作人张卫平也出来吐槽,称当时拍摄的时候,周润发耍大牌,开拍后临时要求剧组提供房车,一时间周润发的人品遭到怀疑,忘恩负义以及耍大牌等更是成为了他的标签。在舆论的重压下,周润发出来道歉这件事情才得已结束。

              多年后吴宇森接受采访,提到这件事表示当时确实很难过,因为当时电影的投资方冲着周润发投资的,可看到周润发辞演后便撤资了,束手无措之下吴宇森用国外的房子抵押获得了100万美金,这部戏才得以继续拍摄。我们这才看到了这部经典的《赤壁》,不知道多年后周润发想起这件事,是否觉得对不起曾经的恩人吴宇森呢?

              我猜测原版是这样,原来只有两个皇子,二皇子黄轩,黄宥明,叶项明都是竞争者,本来黄宥明最有希望,但是他跑了,那么顺位黄轩。

              但是张伟平一直觉得周润发的片酬太高,又过气了,觉得性价比不高,因为张坚持用也没办法。然后觉得周耍大牌,加上剧组原定的黄宥明跑到海岩那去了,头脑一发热觉得被鄙视了,于是无论如何非要加一个大明星进来,张只好妥协,于是周杰伦来了,改剧本,成了三皇子,黄轩就没戏了。

              不过张伟平确实不是善茬,当年张艺谋老爹就说张伟平面相不善,你和他共事肯定要吃亏。后来因为《金陵十三钗》冲奥失败,加上他想塞某个演员被张艺谋拒绝,以及片子投资太高票房没回本,二张就反目了。在后来张伟平举报张艺谋超生,老谋子还交了巨额罚款。去年三胎政策放开,张艺谋的老婆陈婷还发微博“提前完成任务”,疑似讽刺张伟平,这也算是另一段公案了。

            • 家园 这是《霸王别姬》里说的戏霸吗?

              他让谁演谁就演。

            • 家园 昨天看了香港2012年的《低俗喜剧》

              对投资商对电影制作的影响做了极端低俗的喜剧化表现。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老话不是这样说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