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金刚川》里的防空战,本来可以拍得更好 -- 忘情

共:💬4 🌺2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金刚川》里的防空战,本来可以拍得更好

    作者:忘情

    《金刚川》的故事主线,围绕着1953年7月金城战役期间,为保证人员和作战物资通过金刚川上一座木桥源源不断送上前沿阵地,志愿军工兵第10团第3连及高炮部队与美军战机展开炸桥和修桥斗争展开。其中最为劲爆的战斗场景,主要集中在高炮部队的防空作战上。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大片,战斗场景的设计及服装、道具乃至战术细节,是决定其究竟是“良心制作”还是“粗制滥造”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影片刚刚公映,笔者并不打算就此深入探讨《金刚川》在这方面的得与失,只是想向读者介绍一下相关背景知识,权当为即将走进影院的读者提前暖场作功课。至于影片质量究竟如何,还是得读者观影后自行作出判断。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跨过鸭绿江的部队,除了38、39、40、42军,地面炮兵第1、2、8师外,还有一个由志愿军总部直辖的高炮团。这个团装备有36门老掉牙的日制88式75毫米高炮。其中有1个营12门高炮被留在鸭绿江边,负责保护丹东鸭绿江大桥。剩下2个营进入朝鲜后,因为数量太少,加之88式75毫米山炮性能过于落伍,战场上鲜有建树,因而在1950年年底前,入朝的2个炮兵营都奉命回国换装。

    朝鲜战场上,美国空中力量肆虐,尤其是其对我后方交通线的集中打击,给志愿军后勤供应造成了极大困难,对地面战局施加了重要影响。鉴于受主客观条件所限,志愿军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力量掩护,因此加强地面防空力量成了保证后勤补给线畅通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抗美援朝期间,我军共将5个野战高炮师,共计21个城防高炮团、10个独立高炮营、5个探照灯营、2个对空监视团和1个雷达营投入保卫后方补给线的战斗。另外还组建了64个步兵师属独立高炮营,负责掩护前沿重要目标。

    志愿军的野战高炮师通常由1个85毫米高炮团和2个37毫米高炮团组成。每个团由4个8门制高炮连和1个编有16挺12.7毫米德什卡高射机枪的高机连组成。而步兵师属独立高炮营由2个6门制高炮连和1个编有12挺12.7毫米德什卡高射机枪的高机连组成。以上是指满编状态。实际由于战损及技术兵器需要修理等原因,志愿军各高炮部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因此即便到了战争末期全军已基本实现了苏械化,但高炮部队仍会利用缴获的少数20毫米、40毫米高炮补充装备缺额。具体到1953年金城战役,志愿军将不少野战高炮部队加强给位于战线中部的第20兵团。因此在通往前沿的我军浅近纵深里,两种编制的高炮部队往往混在一起作战。

    因为单炮火力强度不够,命中率很糟,因此在掩护重要目标时,高炮部队通常以营为单位作战。如果遇到地形难以展开,或是需要得到掩护的重要目标太多,我防空力量不敷使用时,也会以连为单位作战。高炮连是高炮部队能实施集中统一作战的最小单位。因为只有连级才拥有对空观测技术手段及解算射击诸元和决策指挥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些,再勇敢的炮手也只能是瞎打一气,白白浪费弹药并暴露自己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高炮连作战时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常由单炮组成环形阵地。连部的对空观测器材及指挥中枢设在阵地中央。因为指挥通讯手段落后,37毫米高炮环形阵地的直径通常在百米以下。这样配置的好处是各炮的射界均很开阔,便于将全连火力集中到某个重点方向。如果地形不许可,也可以排为单位作三角形配置,但排与排之间距离太远的话,就难以统一指挥和集中火力了。鉴于当年志愿军引进的苏制高炮均无雷达探测手段,如果是夜间作战,高炮部队必须与探照灯部队协同作战。

    具体到掩护桥梁这样的战术目标,必须在桥梁两端都配置有高炮部队。因为敌机航路通常是顺着桥梁中轴线或与之形成一个不大的夹角,以此获得更多的投弹、扫射机会并提高命中率。而作为博弈的另一方,高炮部队也必须配置在敌机可能的航路附近,以获得更多的射击机会。此外,像《金刚川》里这座岩里桥是木质结构,桥长不过50至60米,在敌机飞行员眼中属于点目标。美军空中力量对这种性质的目标,通常不会出动大、中型轰炸机实施中高空水平轰炸,因为那样的话效率太低,而是会派出战斗轰炸机、攻击机实施低空、超低空接近,攻击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投弹,还有机载火箭弹和航炮射击。后两种攻击手段实际上效率更高。

    保卫岩里桥这样的目标,苏制85毫米高炮因为操纵相对笨拙,反应慢,火力密度不足,加之所需阵地面积较大,因而难以胜任。当时志愿军装备的苏制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炮虽比较适宜保卫这类目标,但也应得到高射机枪的加强,以弥补高炮对利用地形掩护超低空接近的敌机反应不及的短板。二者之间的分工是,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炮负责对以1500至2000米的目标实施打击,高射机枪开火距离是500至1000米。如此方能让不同的防空兵器火力有效衔接,对敌形成梯次打击。

    志愿军高炮部队在实战中总结出“打低不打高,打近不打远,打俯冲不打拉起,打接近不打飞离”等战法,而且与苏联、朝鲜高炮部队习惯于在高炮射击远界就开火不同,志愿军高炮部队特别强调近战,强调集中火力歼敌,强调击落一架敌机胜过击落数架。

    苏制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炮是在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基础上发展而来,虽说在一些迷信西方武器的人眼中,此炮“血统高贵”,但它毕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设计定型的,当年无线电近炸引信尚未问世,因此该炮所配弹药只配有触发引信和延时引信,对射击的精准度要求颇高。为提高防空作战效能,志愿军高炮部队在实战中总结出几条经验,即:打低不打高;打近不打远;打迎头接近,不打远离。

    苏制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炮系炮管短后座式自动炮,采用立楔式炮闩、液压制退机和弹簧式复进机,结构简单耐用。火炮装在十字形大架和双轴四轮炮车上。发射状态时,炮车轮离地升起,火炮由4个螺旋千斤顶支撑。后者分别位于炮架前后方和左右两侧。行军状态时,身管向后并锁定在炮身支架上。火炮防盾重约100千克,可帮炮手们挡一下飞溅的弹片。不过因其妨碍观察,且近失弹可能在火炮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爆炸,光挡住来自前方的弹片并不足以保证炮手安全,因此许多炮手均在实战中将其拆除。

    装备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炮的炮班人数为8人,包括班长和7名炮手。班长负责指挥本班并在作战时将连部传来的各项目标参数信息报给本班的三、四炮手。射击口令为“放”,而不是“打”,这是有讲究的。因为“放”字为第四声,是个爆破音,喊出口时无阻滞,能将音量提至最高。而“打”为第三声,无论出口速度还是音量都不及喊“放”。所以高炮部队战斗条令才有如此规定。高炮作为技术兵种,又是集体作战,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细心打磨每个战斗环节才能出战斗力的。哪怕是细枝末节都不能随心而欲。

    37炮班各炮手按一至七的顺序编号,称为一、二、三、四、五、六、七炮手。一炮手坐在火炮右侧座位上,为方向瞄准手,主要负责火炮的方向瞄准。其手轮转动一圈,炮身在圆周方向上转动8.35度。 二炮手坐在火炮左侧座位上,为高低瞄准手,主要负责火炮的高低瞄准。其手轮转动一圈,炮身在高低方向上仰俯3.75度。站在一炮手背后的是三炮手,为距离装定手,主要负责装定目标的斜距离。四炮手站在二炮后身后,为距离装定手,主要负责装定目标的航路、速度。五炮手为压弹手,站在三、四炮手中间负责向装填机内压弹,以保证火炮的连续发射。以上5人在战斗时均位于炮车上。六炮手和七炮手为弹药手。因为条令规定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炮的单炮携弹量为200发。这些炮弹均放在出厂包装箱内。五、六炮手的职责是将码在炮位后方的弹药箱逐一打开,擦去炮弹上的防锈油,装上引信,将其压入5发弹夹中,然后将满弹夹递给站在炮车上的五炮手。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1门37毫米单管高炮需要炮班8人通力协作才能操作。那么,在炮班成员出现伤亡后,高炮是否还能开火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这会让火炮的射击效能骤降。

    历史上最极端的例子出现在1951年11月1日,志愿军第65军所属的独立高炮第31营3连3班在战斗中出现了重大伤亡,除二炮手刘四,炮班其他成员全部壮烈牺牲。20分钟后,身负重伤的刘四从昏迷中苏醒,见敌机群仍在肆虐,便决心单人操作37高炮抗击敌机。他首先爬到一炮手座位上,盯着瞄准镜转动方向轮,找好方向。接着又转到二炮手座位上,双手控制射击仰角,脚踏发射开关,将五炮手临终前压进炮膛的炮弹悉数打出,将1架俯冲中的P51“野马”式战斗机打得凌空爆炸。

    客观地说,这个战果的取得有运气的成份在内,且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中之一:要么是目标的航路、速度与四炮手生前装定的数据大差不离。要么得是这架P51“野马”恰好正朝刘四的炮位俯冲下来,可以忽略其航路和速度变化,也无需装定目标距离,让炮弹迎面朝俯冲中的敌机迎面射去即可。而且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五炮手继续装填炮弹,刘四只能打出一个点射,成败就在此一举。

    也就是说,在单人操炮的情况下,刘四是无法对远离自己炮位或在炮位前方作横向飞行的敌机实施有效射击的。

    以上简单介绍了志愿军高炮防空作战的一些常识。由引可以看出,电影《金刚川》里的高炮防空作战场景,确实做了一些艺术夸张。如果摄制时间更长一点,在道具、演员动作乃至场景细节上下的功夫更深一些,这部抗美援朝大片的镜头写实性,可以拍得更好。

    通宝推:桥上,秦波仁者,PCB,真离,迷途笨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