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买车历程 -- Swell

共:💬41 🌺2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Lexus RX的外号是大妈买菜车

        中国超市停车场里一堆。。。

        • 家园 加拿大偷车贼最爱之一

          加拿大近年被偷最多的车第一本田CRV,第二Lexus RX,第三福特皮卡。据说是今天被偷,明天就在去非洲的船上了。跟美国偷车榜风格不太一样,美国被偷最多的车型有一多半是小车。

        • 家园 当年不是总结过“得大妈者得天下”

          想让大爷掏钱实在太难了,但是让大妈掏钱就容易多了。

          我记得好多人买lexus给我讲的就是:安静真安静;小格子多,放化妆品方便;看着顺眼;开着稳当;自动化。。。

          我就感觉:开着好肉。

        • 家园 我们这边华人超市高档一些的多是bba,

          雷克萨斯和阿哭拉有也不多

          • 家园 分地方

            有一段经常出差纽约和中西部一个小镇,两个区房子价位相当,在纽约这个区算中下,房子都是百岁的老破小,连车库都没有,结果晚上街边停满了BBA,中西部那小镇在当地算中上水平,豪车却很少,要么日本车要么皮卡。

            显然大城市要靠车来撑面子,大农村没必要怎么划算怎么来。。。

        • 家园 这个老兄每次说米国,就让人觉得他不在米国
          通宝推:newbird,
    • 家园 我经历过一个转变,中美的汽车文化也走向不同方向

      若干年前,我在国外的时候,对汽车文化的感受,更多还是在“移动力”,毕竟很多事后他们的公交系统是真不方便,但停车又很方便,所以车会带来巨大的体验改变。

      由此向上再进阶一下,豪华感、加速度、操控,这些多少都还是和“移动”这个主题本身有关。

      与性能相对的另一个极端,RV,除了某些定居在固定RV里的人,主要也还是移动生活。

      -

      而现在在国内,汽车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现在国产车经常会给你配个大屏幕,让你投屏看视频和电视;给你整个大电池,让你野营的时候可以烧饭煮咖啡。

      这些功能与其说是“移动”,不如说是“停下来”的文化。

      而国内的基建又比较好,曾几何时有过买非承载式越野SUV的想法,后来愈发感觉,不特地找野路,基本没用武之地,到哪都有马路,目的地都有餐饮,且最起码有连锁的快捷酒店。

      RV则又是另一种情况。国内近年来RV也开始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有支持RV的营地,但我就举一个例子,你可能就会感受到国内外RV文化的差异:我曾看到有一对老夫妻,RV停在海边公路,拿下来一个大音响和大屏幕,组成了一套K歌设备,还放了几把椅子。不知道他们是想自己唱,还是要搞营业活动,或者是和老伙伴们约好的集体活动。这又是一种“停下来”的文化。

      也正因为这种区别,所以国内基本上很难拍美国一个主流的电影题材:公路片。拍出来的那几部,也有点怪怪的感觉。

      -

      另一方面,国内有完善的产业链,所以内饰品质很高——真皮座椅什么的又不是高科技;还有新能源加持,新能很强。

      之前买的德系车,不是M S AMG,零百6秒多,对那时的国产车是碾压级别的水平,国产车当时能整个10秒的车就不错了。而现在有了电机的加成,以及内燃机一定程度的进步,6.X秒的车在国内都不能算是卖点,你不整个5秒4秒3秒开头的,仿佛都在友商面前抬不起头。

      所以现在的国产车,或者说厂商希望主推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各种真皮座椅、比德系日系大的乘坐空间、能联网有实时地图还可投屏的大屏幕、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还有3-5秒左右的加速性能,价格还横跨在日系到德系非性能版车的水平。

      唯一缺失的,大概就是设计和品牌力了。

      所以中国的小K老K,一路的选择也会和美国的小K老K截然不同。背后体现的两种汽车文化,不知将继续各自发展,还是在未来殊途同归,随着汽车本身的发展,变成同一种模样。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中国人好像直奔第三辆车

        这个有点像美国大概一百年前的文化,车是一家身份地位的象征。买错了是要丢分的。而且当年美国大家住的其实也都很近,车也不是非开不可。所以也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车的方向盘是镀铬的,光的像镜子。夸张的前脸之类的。后来慢慢往工具上靠了。

        中国可能在确实像你说的,车也许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主力工具。公交,地铁那么发达,干嘛给自己找不自在。这种周末主要使用的属性就强化了车内生活的要求。彩电冰箱煮咖啡。我看还有很多电动车强调午睡功能,也是很特色了。

        车这个东西成熟市场都有很多文化的。日本的kcar,欧洲的高尔夫都是外来车企很难适应的。美国就是极致的工具属性。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多花点钱买好点,就跟别人问你自行车为什么不配一个真皮椅似的。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我以前也这么想,但tesla对我有些影响

          我很讨厌model3,内饰简陋,没有驾驶员的仪表,只有一个大屏幕。但这样的设计,从某种角度,就像iphone一样,带动了包括国内在内的所有汽车设计风格。如果美国人和中国人都能接受tesla,那是不是说明这种文化可能会在遥远的未来交汇?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十几年前,日本人在本土卖的手机和外部很不一样,日本手机往往比外国手机要强大很多,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功能。当时人家的说法就是,日本人在手机上有自己的生态,这是日本的特色。可然后呢?还不是被iphone杀得片甲不留。

          所以说不清楚,谁知道呢。

          另一个角度,其实就像其他制造业一样,一旦被国内掌握了,都有可能产生“白菜价现象”。5年以前,买BBA100万级别的车,是切切实实可以获得更多的,但现在,十几二十万的车已经配置丰富了,30-40万的车几乎应有尽有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抹消了高端车意义”的演变,可能也是汽车“极致工具化”的一种形式吧。

    • 家园 美国汽车市场的G点

      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例子。的确,我也不是什么爱车懂车之人。完全就是以一个普通用户加观察者的角度来写的。稍微总结一下呢就是。

      美国人大概一生有三辆车(数目上不止,但是类型上有三类)。第一类是学生/青年时代,主要是二手车。而且还是二手里面性价比车。基本上八千到一万多左右。性价比的意思就是用这些年能不能买到年数比较低,里程数比较小的车。比较低的意思是10年一下,比较小的意思是16万公里。同时的希望买来车之后最好别修,一口气开到报废。除此之外那基本上是什么也不能再要求了。所以配置低是好事(同等价钱可以买到更实惠的里程),车简单也是好事(简单就不坏了)。总之就是cheap, movable, low-repair. 你一看,日本车简直是精准打击到了这几点。我怀疑他们故意生产一大批,先给租车行,然后让他们流入二手市场。这个第一辆车其实非常重要。人的驾驶习惯都是年轻时候养成的。开惯了日本车,再开一些美国车就感觉很肉。 我是反过来,开惯了美国车,再开日本车觉得油门不踏实,不敢踩。

      这也是说为什么再好的车,也要培养市场。你二手车市场为零。他都不知道你是谁,怎么买?

      第二辆车是年轻刚工作阶段。有钱了,但不多。还是追求性价比。这时候预算到了2万到3万左右。可以买一辆新的轿车,也可以买一辆3年新的SUV(很多pre-owned,和新的基本一样)。 这时候对配置有一定追求了,一般比较受欢迎的是皮椅, 音响,自动座椅。所以把加钱升配置要精准的卡到这些点上。特别是皮椅。 日本车还就是比别人会卡点。与此同时,大家也越来越想开大车。想开大车又没钱,厂商也很难办啊。一个是卖pre-owned,把车先给租车行,然后拿回来卖。另一个就是小车拉皮。CRV拉的很成功,大家纷纷有样学样。 SUV是越做越小。大概就是把后厢升起来就算SUV了吧。同时也有了一些分化,一些爱炫的同学已经开始买穷人版的跑车了,什么civic啊,美国的野马啊。其实也开不多块,音效比速度重要。

      第三辆则是事业有成之后了。取决于成多少了。几乎没成,那往往就是买一辆实打实的大车,三排座,家庭成员多了,坐得下了。或者搞一个皮卡,那东西价格从3万到十万都可以。 小成,就是那些伪豪华。我常听的就是“俺也去试奔驰了,发现就是没有lexus好”, “俺的林肯,和总统用的一样“,”不鸟宝马,就喜欢我的凯迪拉克“,好吧,所以说这车主要目的是自尊呢。 大成,往往就是奔驰宝马保时捷了。 保时捷算是一个比较鸡贼的品牌,给你几个不太贵买车标的机会。

      特斯拉更鸡贼,”白菜价买高档跑车,不光省钱,还显得你环保有范“。 当然现在它价格下探,已经处在第二辆,第三辆之间了。在比如说加州价格已经很有竞争力了。加上太阳能的推广,每年已经实实在在的省油钱了。潜力很大。 但是我认为它的问题恰恰是在第一辆。别说它了,就连prius这种成熟的省钱车都有这个问题。我买一辆快十年的车,电池价值占了大头,电池坏了我怎么办? 最直接的打法就是电池车的新车价格下探到一万美元以内。直接抄家。 等你开好电车了再买第二第三辆。不太直接的打法就是给电池的健康一个明确的预期,这车电池还能坚持5万公里,过期之后听天由命。基本上电池就是当年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中国市场的确有一个巨大的鲶鱼效应。让全世界观察一下长时间,大量的电动车到底如何。 我估计再有一个7,8年,如果效果就是好,那其他市场会彻底跟进。自己家可以装太阳能,自己家挖不出油田,这个本质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 家园 普锐斯电池坏了基本不用想

        换个原装电池才两千多,这车机械部分原装日本货再开五年毫无问题,平均每年四百美元比买新车划算多了。

        所以换不换电池只取决于未来五年是否想开新车。

        家里三辆日本车,一直想等电动车再成熟一些再换,结果就一直拖下来。而这三辆车还真不坏,目前总年龄50岁总里程50万公里,开销仍然只是日常磨损,机油轮胎闸皮雨刷这些,去年唯一的意外花费是一辆车的尾门撑杆坏了花了几十美元换了新的。。。

        通宝推:夜如何其,
        • 家园 落后了呀

          我04年的手工造双环来宝,用足15

          年,近30万公里,屁事没有,最后被一个拖头撞尾一辆砼车拦腰,车上三人,司机腰椎压缩性骨,后排一大一幼没事。02年的奇瑞风云,开了12年30多万,有点屁事,车窗升降器换过两个。04年的长安羚羊,开了8年,功勋车,30多万,没事,后来作为备用车谁要谁用又跑了几年。现在13年比亚迪s6,有点屁事,一个是冲洗发动机仓上得山多终遇虎,把换档器弄环了。然后把时替带开断了,这个不知了该赞还是访批:从坪村点高速就左觉不对,低速车速不稳,进到东莞感觉高速也不稳了,最终跑了两百七八公里快到家了才趴了锅,这个不能算车不行,之前两个月去换机油,车行师傅就说时规带得换了;第三个是接连两天差不多同一时间在同一个位置同样的方式撞同一个水泥墩,这个要赞,碰撞点是右前轮翼子板上方,水泥墩撞偏,车子后弹,也就车漆裂了。

          北纬河友呀,双50不稀罕了。

          看来看去,目前这个楼回贴的人,以驾驶1000公里为标准的话,谁都没我开的车型多。这么说吧,14年上芜湖,刚好朋友新买了个奇瑞E5,手动,我坐,开了八九百公里,评价是不比卡罗拉手动差多少。E5是5万3,卡罗拉12万多。

          当年看报导说美国3,5000美就能买到汽车,新的,现在轮到中国了。至于4,500美元的二手车,中国目前3,5000千块钱的二手车还不少的,得益于年审,绝对不会除了喇叭不响啥都响。

          工业国的福利就是工业品便宜。电动车之前,虽然曲折反复,国产汽车其实大势在升,本田神车飞度13,4年就由原来的13万多拉到七万多了,阿哥种田(雅阁本田),凯美瑞(佳美)一度拉至17万多有交易,甚至我还有个同事14万买到了凯美瑞,说都没人信。

          至于现在新能源,也听我说打到10-20万多,现在低到10万以下了。刀片电池出来后我觉得可以买了,看着迭代太快了,现在的s6用着跟新的没啥区别,就继续。当时对照了大众探岳,丰田冠道,本田CRV,比亚迪S6,CRV最差。

          坊间一向说中国没有车文化,其实是有的。中国的车文化是:车只不过就是工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