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买车历程 -- Swell

共:💬41 🌺2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买车历程

我看有人问:美国人都怎么买车?为什么不买新能源车?中国车那么牛,是不是要是美国放开了,就吊打。

我也不能全回答,试着简单把我知道的说说。

咱们的男主小K,刚生下来就坐着父母的车从医院回到家。普通的小康之家,可能他经常坐的就是妈妈的面包,爸爸的皮卡。心目中自然有了车大就是好的理解。妈妈抱怨老爸的美国车老是小毛病不断,你看我的本田奥德赛就啥事没有。自然心里就有了日本车没毛病的观念。

小K终于上大学了。一年级住在宿舍里,二年级几个死党就决定出去找房子住了。需要车了。小K省吃俭用了半年,终于攒下了500块钱。又厚着脸皮向爸妈要了8000块零花钱,终于可以买人生的第一辆车了。到dealer那看来看去,发现要么买一个日本8,9年新的,要么买一个美国6年新的。想想家里那辆老坏的福特皮卡,觉得还是买个丰田corrola吧。要最低配的,越多东西要修越费钱。 现在手动档不好找了,当年还有特意买手动档的。

小车保养的还挺好,别看快10年了,瞅着还挺新。一般是从租车行淘汰下来的,里程挺高,但是确实没有隐藏的毛病。小K运气挺好,小车开了几年,买菜泡妞找工作,除了常规保养没花大钱。他的好友小D就不行了,买了个福特focus,是挺新,三天两头小毛病。搞的他去酒吧都得和小K赊账。 这里面主要就是要耐用。油钱不是大头,残值也没太大意义。估计在他手里就是最后一手了。最后能换个几百块钱就算不错了。

小K找到工作了,工资一下子有了6,7万。立刻感觉翻身了。这时候再去dealer那里那帮孙子脸色也好了。想想买啥吧?年轻追求玩跑车的来个honda civic,车虽然不贵,但是跑起来一点不拉。 稍微持重一点买个Toyota camery,灰色的。没毛病也没特色。小K家住中部,还是打心里喜欢大一点的车。这不是honda CRV看着挺顺眼的,开起来也很紧凑。 看了几两美国车,确实造型更酷一点,价格更厚道一点。日本车报价不高,但是随便加点什么价钱就上去了。不像美国车,标配就不错。 一般呢,最后应该就是从了日本车了。毕竟钱包有点紧嘛。油钱吗,还过得去。电动车基本就看了一眼,没事居然贵了几万,不是我等穷人能想的。

工作几年,提了两级,算是一个小头目了。也找到了小A,成家了。买个小房,孩子刚出生,幼儿园可是好大一笔钱。 俩人决定原来的车留着,改善一辆吧。 自己的工作的第一辆可以二手卖了。 这时候发现日本车的好了,二手市场挺抢手的,能给自己回个几千块。一下子预算就上去了。大概4万左右吧。 这时候的车的关键是空间。一家人坐进去,后排一定要有空间,最好还能放行李。 驾驶感觉不能太差。从小开车长大的,一踩油门反应不对不会考虑了。 本田的pilot,丰田的highlander常年霸榜。 福特的explore, subaru的四轮驱动也挺有市场的。 有些已经开始想着过过豪车瘾了,买个5年左右的奔驰宝马,一般也看不出来。同样的,够得着买一个电动车了,但是一想,能开大车为啥开这么小一辆。算了。如果美国南部的开始考虑换皮卡了。一般无脑F-150。也有很多选丰田的。本来也不是真的拉货,拉风就可以了。这时候的痛点是车大,价格4万左右。油价省点当然好。所以往往一些混动开始有市场了。电动还是有点偏贵,加上市场还需要培养。有些地方,比如加州,尝鲜的人越来越多了。修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解决都是买保险,7年保修。过了7年听天由命。

工作十五年了,小K变K总了。虽然工资翻翻了,但是两个孩子,又要换房子。小A也琢磨着老公发达了,自己提前退休了。所以瞄一瞄凌志,雷克萨斯,林肯,凯迪拉克。奔驰宝马入门级的也可以,反正最后一次了,预算来个8万吧。这车主要就是用来增加中年人的自尊心的,油钱当然不用考虑了。取决于发达程度,小达一般就凌志和雷克萨斯了。 大达一般就奔驰宝马了。电动车在这个级别确实有很好的性价比了。就看买家的认可度和个人喜好了。很多年轻时就喜欢跑车的往往这时候弄台电动。他才不在乎环保呢,偷偷晚上上高速上体会一下加速的乐趣。自动驾驶? 那玩意,我连巡航都不开,怎么能把命交到那些写软件的人手里。他们啥德行我还不知道。

又过了一些年,老K也退休了。俩人决定好好出去玩玩。直接换了一辆RV(房车)。也有用皮卡拉房车的,但一般还是一体的比较好。也有退休离海边比较近买条二手船的。自己的豪车给儿子,或者卖给dealer了,反正也不值多少钱了。再玩一些年,这些东西也当了,住养老院去了。

通宝推:wild007,闻弦歌,桥上,翼德,
家园 凌志就是雷克萨斯哈
家园 呵呵,Swell原来对车并不太熟悉,

几个车名都写错了。

还有,原来美国工人素质是差点,10年前美国本土还生产Focus的时候,已经说福特轿车生产的标杆在长安而不是美国,国内的福克斯质量看来是好过美国。

家园 不是这么翻译吗?

雷克萨斯: Lexus

凌志: Accura

又改了?

家园 现在美国车也不是那么差了

一直没买个日本车。。。

买个吉普,现在有个 Tahoe 。。。也不觉得多要修理。

换的都是耗材。。。

家园 美国汽车市场的G点

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例子。的确,我也不是什么爱车懂车之人。完全就是以一个普通用户加观察者的角度来写的。稍微总结一下呢就是。

美国人大概一生有三辆车(数目上不止,但是类型上有三类)。第一类是学生/青年时代,主要是二手车。而且还是二手里面性价比车。基本上八千到一万多左右。性价比的意思就是用这些年能不能买到年数比较低,里程数比较小的车。比较低的意思是10年一下,比较小的意思是16万公里。同时的希望买来车之后最好别修,一口气开到报废。除此之外那基本上是什么也不能再要求了。所以配置低是好事(同等价钱可以买到更实惠的里程),车简单也是好事(简单就不坏了)。总之就是cheap, movable, low-repair. 你一看,日本车简直是精准打击到了这几点。我怀疑他们故意生产一大批,先给租车行,然后让他们流入二手市场。这个第一辆车其实非常重要。人的驾驶习惯都是年轻时候养成的。开惯了日本车,再开一些美国车就感觉很肉。 我是反过来,开惯了美国车,再开日本车觉得油门不踏实,不敢踩。

这也是说为什么再好的车,也要培养市场。你二手车市场为零。他都不知道你是谁,怎么买?

第二辆车是年轻刚工作阶段。有钱了,但不多。还是追求性价比。这时候预算到了2万到3万左右。可以买一辆新的轿车,也可以买一辆3年新的SUV(很多pre-owned,和新的基本一样)。 这时候对配置有一定追求了,一般比较受欢迎的是皮椅, 音响,自动座椅。所以把加钱升配置要精准的卡到这些点上。特别是皮椅。 日本车还就是比别人会卡点。与此同时,大家也越来越想开大车。想开大车又没钱,厂商也很难办啊。一个是卖pre-owned,把车先给租车行,然后拿回来卖。另一个就是小车拉皮。CRV拉的很成功,大家纷纷有样学样。 SUV是越做越小。大概就是把后厢升起来就算SUV了吧。同时也有了一些分化,一些爱炫的同学已经开始买穷人版的跑车了,什么civic啊,美国的野马啊。其实也开不多块,音效比速度重要。

第三辆则是事业有成之后了。取决于成多少了。几乎没成,那往往就是买一辆实打实的大车,三排座,家庭成员多了,坐得下了。或者搞一个皮卡,那东西价格从3万到十万都可以。 小成,就是那些伪豪华。我常听的就是“俺也去试奔驰了,发现就是没有lexus好”, “俺的林肯,和总统用的一样“,”不鸟宝马,就喜欢我的凯迪拉克“,好吧,所以说这车主要目的是自尊呢。 大成,往往就是奔驰宝马保时捷了。 保时捷算是一个比较鸡贼的品牌,给你几个不太贵买车标的机会。

特斯拉更鸡贼,”白菜价买高档跑车,不光省钱,还显得你环保有范“。 当然现在它价格下探,已经处在第二辆,第三辆之间了。在比如说加州价格已经很有竞争力了。加上太阳能的推广,每年已经实实在在的省油钱了。潜力很大。 但是我认为它的问题恰恰是在第一辆。别说它了,就连prius这种成熟的省钱车都有这个问题。我买一辆快十年的车,电池价值占了大头,电池坏了我怎么办? 最直接的打法就是电池车的新车价格下探到一万美元以内。直接抄家。 等你开好电车了再买第二第三辆。不太直接的打法就是给电池的健康一个明确的预期,这车电池还能坚持5万公里,过期之后听天由命。基本上电池就是当年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中国市场的确有一个巨大的鲶鱼效应。让全世界观察一下长时间,大量的电动车到底如何。 我估计再有一个7,8年,如果效果就是好,那其他市场会彻底跟进。自己家可以装太阳能,自己家挖不出油田,这个本质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家园 我经历过一个转变,中美的汽车文化也走向不同方向

若干年前,我在国外的时候,对汽车文化的感受,更多还是在“移动力”,毕竟很多事后他们的公交系统是真不方便,但停车又很方便,所以车会带来巨大的体验改变。

由此向上再进阶一下,豪华感、加速度、操控,这些多少都还是和“移动”这个主题本身有关。

与性能相对的另一个极端,RV,除了某些定居在固定RV里的人,主要也还是移动生活。

-

而现在在国内,汽车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现在国产车经常会给你配个大屏幕,让你投屏看视频和电视;给你整个大电池,让你野营的时候可以烧饭煮咖啡。

这些功能与其说是“移动”,不如说是“停下来”的文化。

而国内的基建又比较好,曾几何时有过买非承载式越野SUV的想法,后来愈发感觉,不特地找野路,基本没用武之地,到哪都有马路,目的地都有餐饮,且最起码有连锁的快捷酒店。

RV则又是另一种情况。国内近年来RV也开始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有支持RV的营地,但我就举一个例子,你可能就会感受到国内外RV文化的差异:我曾看到有一对老夫妻,RV停在海边公路,拿下来一个大音响和大屏幕,组成了一套K歌设备,还放了几把椅子。不知道他们是想自己唱,还是要搞营业活动,或者是和老伙伴们约好的集体活动。这又是一种“停下来”的文化。

也正因为这种区别,所以国内基本上很难拍美国一个主流的电影题材:公路片。拍出来的那几部,也有点怪怪的感觉。

-

另一方面,国内有完善的产业链,所以内饰品质很高——真皮座椅什么的又不是高科技;还有新能源加持,新能很强。

之前买的德系车,不是M S AMG,零百6秒多,对那时的国产车是碾压级别的水平,国产车当时能整个10秒的车就不错了。而现在有了电机的加成,以及内燃机一定程度的进步,6.X秒的车在国内都不能算是卖点,你不整个5秒4秒3秒开头的,仿佛都在友商面前抬不起头。

所以现在的国产车,或者说厂商希望主推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各种真皮座椅、比德系日系大的乘坐空间、能联网有实时地图还可投屏的大屏幕、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还有3-5秒左右的加速性能,价格还横跨在日系到德系非性能版车的水平。

唯一缺失的,大概就是设计和品牌力了。

所以中国的小K老K,一路的选择也会和美国的小K老K截然不同。背后体现的两种汽车文化,不知将继续各自发展,还是在未来殊途同归,随着汽车本身的发展,变成同一种模样。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中国人好像直奔第三辆车

这个有点像美国大概一百年前的文化,车是一家身份地位的象征。买错了是要丢分的。而且当年美国大家住的其实也都很近,车也不是非开不可。所以也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车的方向盘是镀铬的,光的像镜子。夸张的前脸之类的。后来慢慢往工具上靠了。

中国可能在确实像你说的,车也许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主力工具。公交,地铁那么发达,干嘛给自己找不自在。这种周末主要使用的属性就强化了车内生活的要求。彩电冰箱煮咖啡。我看还有很多电动车强调午睡功能,也是很特色了。

车这个东西成熟市场都有很多文化的。日本的kcar,欧洲的高尔夫都是外来车企很难适应的。美国就是极致的工具属性。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多花点钱买好点,就跟别人问你自行车为什么不配一个真皮椅似的。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我的长安福克斯,已经开了15年了,还在服役中

现在开的少了,年中有二手车平台估价2千块,没卖。开了这么些年,除了油耗大些,其它都还好。

家园 我以前也这么想,但tesla对我有些影响

我很讨厌model3,内饰简陋,没有驾驶员的仪表,只有一个大屏幕。但这样的设计,从某种角度,就像iphone一样,带动了包括国内在内的所有汽车设计风格。如果美国人和中国人都能接受tesla,那是不是说明这种文化可能会在遥远的未来交汇?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十几年前,日本人在本土卖的手机和外部很不一样,日本手机往往比外国手机要强大很多,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功能。当时人家的说法就是,日本人在手机上有自己的生态,这是日本的特色。可然后呢?还不是被iphone杀得片甲不留。

所以说不清楚,谁知道呢。

另一个角度,其实就像其他制造业一样,一旦被国内掌握了,都有可能产生“白菜价现象”。5年以前,买BBA100万级别的车,是切切实实可以获得更多的,但现在,十几二十万的车已经配置丰富了,30-40万的车几乎应有尽有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抹消了高端车意义”的演变,可能也是汽车“极致工具化”的一种形式吧。

家园 我周围的人都把Lexus叫凌志,国内的朋友称之为雷克萨斯

有朋友把Accura成为阿库拉,国内叫讴歌??

家园 九十年代Lexus品牌初创的时候,香港的翻译就叫凌志

大陆就直接照搬了。

那个时候这个品牌没有正式引进,结果到了两千年代初,引进大陆的时候正式名称是音译“雷克萨斯”。其时“凌志”这个名称在大陆已经深入人心了,很多人都觉得很可惜,就有传言说是“凌志”这个商标被人抢注了,更有甚者说是被吉利(还是比亚迪?不记得了)抢注了……😁

这个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类似的事情后来在英国的莲花品牌上真实发生了一次,Lotus品牌在中国叫“路特斯”,因为中文名称“莲花”已经被抢注了,属于一个马来西亚公司……😅

家园 普锐斯电池坏了基本不用想

换个原装电池才两千多,这车机械部分原装日本货再开五年毫无问题,平均每年四百美元比买新车划算多了。

所以换不换电池只取决于未来五年是否想开新车。

家里三辆日本车,一直想等电动车再成熟一些再换,结果就一直拖下来。而这三辆车还真不坏,目前总年龄50岁总里程50万公里,开销仍然只是日常磨损,机油轮胎闸皮雨刷这些,去年唯一的意外花费是一辆车的尾门撑杆坏了花了几十美元换了新的。。。

通宝推:夜如何其,
家园 楼主的社交圈也挺怪的

周围朋友,很多人确实第一甚至第二辆选择日本车,但大多数人一旦升级,10有八九都选德国车。这几年开始也有买特斯拉的。雷克萨斯和阿哭拉很少有老中买,有几个基本上也是香港来的人。

我对日系车的印象就是保值,自己一辆也没买过,只是长途开过同事的靠骡拉,车速上到120公里,明显的感觉车身不稳,有点风就能吹偏的感觉。关车门就是pia的一声。还有一次租了辆rav4,高速上感觉不到抓地感,好像就是在滑动的感觉。

自己前前后后换了6辆车,5辆美系车,一辆瑞典车,都还算满意。

家园 是不是年龄相关?

国内老辈人最初(九十年代初)接触的翻译应该是凌志。

不过那会这些豪华车都是学校门口画报上和香港录像给孩子们意淫的,没谁真的想到自己能买。现在到处都是广告,叫雷克萨斯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