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40年的八路军关家垴战斗,一个问题一直不解望解惑 -- yg1993

共:💬14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40年的八路军关家垴战斗,一个问题一直不解望解惑

    八路军缺乏重武器,就连轻武器的弹药都是能省则省,实际上是缺乏攻坚能力的,当时冈绮大队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为啥还要强行进攻?

    最合理的方式是在冈绮大队撤退途中,行进的时候,找一个地方打伏击,这样的战例38年就搞过,当年的广阳伏击战,129师基本上吃掉了日军满员的两个步兵大队,要不是国民党友军太拉胯,是可以成建制消灭一个联队的。这次的冈绮大队不满员才600多人,正常打伏击的话不用费太大力气。

    另外还有一点,当时的冈绮大队是怎么判断出八路军已经设置了伏击圈?日军行军的时候,是不是会派出侦察兵打前站?

    • 家园 现在回看历史是强攻,当时的战场信息判断可没这么准确

      作战目标已经明确,方案已经制定好,不可能不打一下就停止的,而打了就撤,也不可能一接触就撤兵。

      10月29日23时左右,左权忽然接到日军冈崎大队已占领关家垴和柳树垴的报告。他看了看表,离预定的总攻时间还有5个小时。敌情的这一变化,对八路军的攻击十分不利。原本山路就很狭窄,大部队难以展开,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进攻关家垴就更加困难了。眼下的这一场战斗,很可能是一场恶战。左权不禁有些担心。改变作战计划已不大可能,彭德怀已经下了作战命令,并且一再强调务必要歼灭这股日军。所以左权此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指挥部队去取得这场作战的胜利。经过慎重考虑后,左权决定让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利用黑夜提前发起攻击下定决心后,左权把特务团的团、营以上军事干部召集到指挥所,交代任务:第二营从侧后摸到关家垴山顶,30日凌晨3时发起攻击,除掉山顶上日军的机枪阵地;第三营从关家垴和柳树垴中间突击,斩断两股日军之间的联系,得手后向西突进,摸黑逐个消灭窑洞里的敌人;其他两个营从西北岭插上,防止敌人逃回武乡。左权特别强调,特务团的总任务是掩护兄弟部队按时进入阵地,然后来个中间开花,与兄弟部队配合,一举歼灭敌人。部署完毕后,左权又解释道:我们之所以要在3时发起攻击,是因为敌人在我们的围困下已经疲惫不堪,特别是他们又刚刚构筑完工事,肯定是累得不行,困得不行,我们就要趁敌人酣睡时进行偷袭

      另外一点,这一仗本就是政治仗,当时的设想就是“在进行“扫荡”的一路敌军,通常由500人左右的一个支队组成。如果能趁机歼灭敌军的一个支队,敌人将不得不集中更多的兵力,从而减少敌人行动的次数和范围。”如同后来的血战四平街,当时教员也是作为政治仗去打的,

      能否坚守四平,是能否阻敌北进占领哈尔滨,齐齐哈尔及中长铁路沿线的关键,也是能否顺利建立巩固的北满根据地,进而解放全东北的关键。

      所以很多事,不能简单用后人的眼光去看。

      • 家园 政治仗,敌一个支队钻到根据地中心

        这一仗本就是政治仗,当时的设想就是“在进行“扫荡”的一路敌军,通常由500人左右的一个支队组成。如果能趁机歼灭敌军的一个支队,敌人将不得不集中更多的兵力,从而减少敌人行动的次数和范围。

        1942年3月15日,刘伯承、邓小平在给宋任穷的一封信中谈到这次战斗时,客观地评价:“有同志说,百团大战第三期的指挥错误,这种看法不合事实。因为第三阶段是反‘扫荡’,只有最后应否打关家垴一仗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应该的,不打这一仗,在政治上损失太大,实际上这一仗停止了敌一个大队可以在根据地横冲直闯的局面。”

        1945年刘伯承在中共“七大”发言:百团大战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百团大战的打法,更不是运动战,尤其是阵地战这样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击战争的打法。

        彭德怀自述:

        在敌军扫荡时,日军一般的一个加强营附以伪军一路。我总想寻机歼灭敌军一路,使敌人下次扫荡不敢以营为一路,以使其扫荡的时间间隔扩大,有利于我军民机动。

        还有一个,冈崎大队是攻进了黄崖洞兵工厂的。

    • 家园 可以搜一下相关详细战斗介绍

      1. 是反围剿阶段,战局中不是只有一个冈崎大队,八路军是发现被穿插后调动部队奔袭伏击

      2. 日军有侦察兵,控制行军相关路线的制高点棱线,观察周围动向

      • 家园 那发现日军已经抢占了有利地形,为啥还要强攻?

        老彭脑袋一热不要紧,成千名八路军战士丢了性命,而且当时左权是参谋长,他没有拦着?

        • 家园 这个因果不成立啊

          有利地形被占了就不打了。。。。。

          • 家园 老彭没领会太祖的军事思想啊

            太祖讲话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明明当时已经造成了攻坚部队的巨大伤亡,可是彭帅还下死命令进攻,这就是他的不对了。

        • 家园 【原创】有些仗必须打

          如果让冈崎大队全身而退,会极大助长敌人气焰,对我方士气也会造成很大打击。敌人一个大队就可以深入根据地的腹心,占领兵工厂,还不会付出多大代价,那以后敌人的扫荡会更加猖狂。

          关键词(Tags): #关家垴之战 彭总通宝推:真离,
          • 家园 你说得对,要从历史的高度看历史,长文兼回yg1993 -- 有补充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问题,就是历史上,中国如何军队进行征伐的,日本鬼子亚久汉学也是没白研究的。但是肯定不够,他们忽视了中国人的反抗特性。

            历史以来,大部队征伐,地方因为皇权不下县,地方上是自己的独立的反抗军部队,或者是乡团民团。这不是靠个人勇武决定的,也不是大部队可以完全解决的。

            所以,日军过后,有民团、溃军、小股国军、地方军、还有我军。关键是如何整合这个力量,谁来整合这个力量,如果没有下到农村的我军,一般这个任务是国军来做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对人民的蔑视,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他们也蔑视这种操作,这是国内革命战争国军的虚假胜利导致的。

            其实,在国内革命战争中,我军的这种特性已经给我军带来了力量,只是大部分军阀都看不到,蒋介石是有一些感触,但是很可能是更考虑苏联因素,所以重视红军的存在。即便是我军的朋友张学良将军也不那么确认我军的能力,是非常认同我军和鬼子干。其他反蒋力量,更多的是恶心蒋介石,我就是要和红军合作恶心你中央军。

            这就是蒋介石统一中国不集中的历史后遗症。所谓统一只是形式统一,根本没有做到心悦诚服。

            当然了,这个也确实有好处,大家都知道,抗战,海外华侨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海外力量就很少很少,几乎漠不关心。

            这个正统性持续到了80年代,大家都懂得。

            这里面绝对有欧美势力大的原因,也是西西河中舔美派的最根本原因,但是,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舔美的确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这也是要牺牲一定的代价的,这个代价在建国初就是几亿人头,中国的人均寿命绝对可以直追印度了!!!这可是几亿人的死亡,是,现在印度追上来了,但是时间已经过去!!!比我们慢了一代人!!!

            即便是邓时代的舔美,也导致了中国死亡率大大提高,因为邓小平采取的就是皇权不下县的治理方式!!导致的结果自然就是几十年人均寿命不提高。这不是很离奇的现象,而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只不过,由于舆论的洗脑,今天的孩子根本不知道8、9十年代的悲哀!!!

            在他们的牺牲下,我们在今天享受了轻松和美好,这不是无缘故出来的成果!!!

            回到话题,经过百团大战,这是我党大规模的显示我军力量,由此整合了北方抗战的力量,得到了一些国民党军的支持和信服,当然了,百团大战究竟做到什么程度合适,是另外一个话题。

            显示了我军的抗战决心,也显示了我们的力量,也显示了我军的军事技巧,而基于历史,蒋介石可以选择所谓的政治技巧,即所谓虚假谈判,在这个时期,我军得到了国民党的部分支持,蒋介石当然不可能真心支持我军,可他得考虑苏联的因素。

            苏联是基于实力不得不支持国民党,基于理想还得支持我军。我军也是借势。但是问题在于,周总理始终相信蒋介石的能力,对我军不够自信!更强调帮助苏联支持国民党!!!这是台湾不能收回的根本原因!!!并非我回答不了你yg1993!

            这也是第一阶段我军迅速扩军的原因,随着我军的支持,全国的思路一致,蒋介石势力大了,那些原来同情我军的抗战势力由于国军的正统性,又心思乱了,汪精卫和日本鬼子也是基于历史和强力收买这些势力,也由于日本鬼子扫荡的原因,抵抗有点衰落,这些势力开始左右摇摆、投机,真正的抗战力量也开始彻底精简整合、凝聚,大浪淘沙。

            这也是我军真正通过抗战走向国家军的历程!锻炼成金。这个时候我们的队伍经过不断的战斗和牺牲,成长了起来,虽然还有一些游击习气,但是也是优秀的国家军了,并不比缅甸和印度国军差多少,装备是有差距。

            在这里,正如大家看到的,红军我军共军已经确实有了争雄中国天下的能力。当然了,抗战结束,蒋介石如日中天。全国各种力量还是都看好蒋介石,尽管大家都知道国民党必然要剿灭我军,但是大家都心里含含糊糊的支持蒋介石。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军、毛主席经历艰苦奋斗总算把周总理带上了溜光大道!!!

            因为苏联确实支持我们谈判,但是谈判是需要战争胜利的,周总理则是招安思想,以为有苏联的支持,蒋介石不能将红军怎么样,其实,当然不是。不是将我党弄死,弄个半死是必须的,一个思想,一个军队,一个政党,等等等。中国共产党只能成为吉祥物。

            有了胜利才能谈判,和谈判导致胜利,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分歧!!!严重分歧。

            在这里,我军的行为就很分裂,有的地方一直在打,有的地方一直在逃,比如苏中和中原的区别!!当然还有我一直批判的刘邓大军的行为!!

            我只能认为,毛主席的操作是对的,能战方能言和,而不是反之。我也只能认为毛主席的想法确实是正确的。

            这个半吊子重庆谈判成果,当然也是有效的,这个有效显然是因为毛主席而不是周总理,起码毛主席对于东北根据地的构思就是正确的。而不是周总理的一城市为主。

            东北我军是接收了土匪,还有其他地区一些飞中央军国军的起义,比如赵寿山、孔从州、高树勋,还有东北潘朔端。

            等等等,这些人的确是厌战,但是也有投机,而周总理因为顾及多多,居然不进行更充分的改造,也是遗憾。其实,如果我军战斗更充分一些,坚决一些,他们也未必就必然叛逃。投机嘛,不寒颤。

            东北我军叛逃损失尤其大,第一批整合的各种武器都被国民党炸了!!这点是尤其可惜的!!

            因为,现在我基本判断,以毛主席的能力整合这些队伍,提前布局,兼顾谈判,应该会取得更有利的状态。

            因为全国大多数人对于北方自治还是赞成的(屈服于苏联),只是很多人对我军战斗力信心不足,由于周总理的骚操作,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传统政治日常基操,我军没有取得好的成果,也是导致了一部分依附于我军的势力,反蒋势力(对,又是我),又犹豫了。高树勋部的叛逃尤其显现如此。

            不管怎么说,就是这个导致了延安保卫战,毛主席不得不秀操作。结果当然是有人学会了,粟裕,有人不想学,刘邓。等等等。

            在这里,毛主席用我军自己的力量加上部分在抗战中收编的民团、游击队等等,加上反蒋力量,这股力量肯定不如解放战争后期,但是对抗远在西南的国军,也不是没有机会,我想毛主席还是会胜利,这个时间差,毛主席会充分利用,可惜周总理看不到这个机会。这就是中国历史的传统各方势力逐鹿中原的基本状态。

            可以竞争接收日军投降,这个在很多地区我军就是这么作的。是周总理强令我军必须听从国民党的指挥的,否则早就进军东北了!!等等等。

            这里面必须要进行有牺牲的大战,比关家垴估计还要厉害。

            学史增信|浴血奋战奏凯歌——记新四军受降日军洼田旅团

            发布时间: 2021-04-26 08:57:49 阅读: 199 打印 关闭

            华丰镇地处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部,向南望去,几座东西走向的山连成一道天然屏障,北边不远处,柴汶河静静地流淌着。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重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75年前,正是在这块土地上,新四军迫使日军洼田旅团缴械投降,泰安地区的日军就此全部肃清。75年后,泰安日报社记者循着红色足迹来到这里,寻资料、访后人,探访那次振奋人心的受降行动,重温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

            http://www.ny.gov.cn/art/2021/4/26/art_70320_10290301.html

            其实这类受降也不算少,但是确实不是太多。我军有规定,听从国党中央指挥。

            1945年10月21日,苏联突然采取行动,带兵封锁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因为国民党请求美军军舰向东北运兵,这就触犯了苏联的禁脔。

            1、大连运兵的交涉

            为打破僵局,蒋介石决定放弃大连登陆,指示熊式辉和蒋经国,为绝对保证国民党军队葫芦岛、营口登陆和由山海关至沈阳的铁路运输,要“与苏军方面切实商洽”。

            而在熊式辉、蒋经国与马林诺夫斯基交涉的同时,中共东北局负责同志彭真也与苏军当局进行秘密协商:

            协商中“友方(苏方)力促我派兵阻击(在营口、葫芦岛一线国民党登陆部队),我(彭真)当即告他,我们的部队都是新兵,主力尚未到,决不可能完成该项任务,请其运用外交力量并给我们以运输便利,他只答应设法将蒋军登陆时间迟滞十天左右”。

            彭真令营口方面吴克华的一个团征集该处2000名新兵,坚决给登陆军以打击,迟滞其前进。

            这样,苏军刚从营口与葫芦岛撤出,中共的部队便随后跟进,实际上苏军与中共军队配合默契地把这两个口岸作了移交。

            苏军明确表示,不希望出关的国民党军队与中共军队冲突,实际上是海路、陆路都不愿让给国民党军队进来。

            迟至10月23日彼得洛夫约见蒋介石,答复他18日的要求:

            “苏联政府不可能同意中国军队在大连港登陆,因为根据中苏条约的规定,大连是纯商务港。履行条约不应从破坏它开始”。“斯大林大元帅完全同意苏联政府的这一立场”。

            彼得洛夫打出斯大林的牌子,意味着大连登陆交涉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蒋介石也毫不客气地指出:

            “大连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中国不能让自己的军队在这个港口登陆的话,那么,这意味着破坏中国的主权,从而也就违背了中苏条约。”

            这是自中苏订约以来,蒋介石第一次对斯大林说出重话。

            他再一次以他个人的名义向斯大林提出请求,斯大林应该理解他的处境,“如果我们不能使自己的军队在大连港登陆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顺利地向满洲地区调动军队,并从苏军手中接收这个地区”。

            10月27日,美国军舰运国民党军队抵葫芦岛,中共部队从岸上射击,美舰被迫离去。美军总部遂将其军舰驶往葫芦岛一事通知苏联大使,并嘱其转达驻东北苏军当局。

            几天前,美舰前往大连直接与苏军当局接洽,碰了一鼻子灰。这回再次交涉,苏军也不买帐。

            而且,美军每插手一次,事情就糟糕一步。

            当熊式辉要求苏方按协议,取缔营口非政府军(八路军)的武装,并派联络员偕同接收各省行政时,对方则以“有干涉内政之嫌,将引起美国之非议”为理由一口回绝。

            “将引起美国之非议”是苏方对蒋介石处处离不开美国的做法的一种轻蔑和讥讽。

            10月29日,杜聿明抵达长春,会见马林诺夫斯基,坚持对营口、葫芦岛两个港口,实施武力侦察,强行登陆。

            但由萧华率领的山东登陆部队和先期出关的冀热辽部队完成了合编,控制了从营口到安东的海岸线。国民党军队强行在营口登陆,也像在葫芦岛一样被击退了。

            11月3日,杜聿明和美国第七舰队代理司令巴贝同乘美舰脱尔号亲自到营口、葫芦岛一线“侦察”,中共出关部队早已严阵以待,杜聿明放弃了登陆企图。

            熊式辉根据他出关一个多月与苏方交涉的体会以及各地实际状况,感到接收东北十分困难,于11月5日报告蒋介石,建议东北接收另酬办法。

            苏军模模糊糊其实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基础了,可惜彭真和周总理等城市派过于幻想,没办法,这就是差距。

            11月15日上午11时25分,一架美国军用飞机监控苏联从旅顺驶往大连的轮船。苏军立即起飞两架歼击机追赶美机,美机开火,苏机还击,美机逃走。

            这一事件正发生在美舰为国民党向旅大运兵期间,被苏联视为挑衅行动。双方发生多次交涉。

            用美国轮船运兵一节遂被取消。

            当时蒋介石曾考虑,对东北采取停止接收的决策:

            “一面将我们(国民党军队)的部队集中平津,坚守榆关而以锦州为前进据点;一面将东北问题提出联合国公断,同时公诸世界舆论,课苏俄以应负之责任。”

            这样,国民党在关内有充分的实力,可以控制华北全局,东北问题交国际交涉,以暴露苏联独占东北的企图。

            但是,因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牵制,这一决策没有坚持下去,在东北问题上继续走钢丝。

            关于经济合作谈判问题,应由两国政府进行讨论,不属于行营工作范围。

            蒋经国传达给苏联的信息是:

            行营撤退,接收东北失败,责任在苏军,不在行营;中国政府决不反苏;苏方不要将经济合作谈判与接收东北联系起来。

            最后蒋经国要求:

            苏军当局协助在满洲地区建立由当地居民组成的警卫队和警察队伍;帮助机场接收中国飞机,苏军司令部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苏联政府同意中国通过铁路和海上调动军队。

            对蒋经国的指责和要求,苏联参赞米克拉舍夫斯基一言不发。

            但就在东北行营撤离长春,国民政府和美国共同对苏联表示不满的时候,驻东北苏军已撤到沈阳一线,沈阳以南已无苏军。

            “苏联政府接受中国政府所表示之愿望,同意苏联军队自东三省延期一个月撤退,即延期至1946年1月3日为止”,于是中苏达成第一次苏军延期撤退协议。

            苏军撤到沈阳一线后停止了撤退。

            拿到延期撤军协议,苏联的对华外交又取得了主动。

            就在中苏达成延期撤军的当天,苏联塔斯社发表了记者于11月28日发自长春的电讯,将国民政府要求苏联延期撤军的内幕公开曝光。

            该电讯称:

            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表示,“倘若苏军于原定时间撤离满洲,中国政府将面临着极端困难的情形。因为那时候,它不能将自己的军队运到,或在满洲建立民政”。

            苏联正是鉴于这种情况答应中国要求,延期撤军。接着,该电讯解释说,八路军之所以能够进入东北,完全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在苏军撤退之前没有按时抵达的结果。

            周总理还沉迷于国共重庆谈判,以为苏联和国民党美国会主动给北方我党呢,这是错误的思路。这个时候,总理还在谈论裁军呢!

            归根结底还是很多资料来自官方的不合理设置,导致了洗脑,思路严重出现了问题就好比庐山会议。

            如果按照官方思路严重处理彭老总,就不可能是这样的后果,而会和主流舆论说法一样,庐山会议就撤了彭老总所有的职务,这与事实严重不符合!!!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一)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报告人刘少奇。

            (二) 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人邓小平。

            (三)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报告人周恩来。

            八届一中全会

              1956年9月28日召开。

            会议选出了新的中央机构: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八届二中全会

            1956年11月10日至15日召开。

            会议除了讨论目前时局、一九五七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粮食和主要副食品(猪肉和食油)等问题外,同时提出了要在全党开展整风。

             

            八届三中全会(扩大)

            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召开。

            会议基本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重申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

             

            八届四中全会

            1958年5月3日召开。

            全会为八大二次会议作准备,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向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报告。

            八届五中全会

            1958年5月25日召开。

            会议增选了林彪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增选了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增选了李富春、李先念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决定出版《红旗》月刊。

            1959年4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他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由刘少奇继任的决议。

            八中全会(1959年7月2日~8月16日)

            刘少奇提出,成绩要讲够,缺点要讲透。

            1959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对彭德怀的《意见书》中的观点逐条批判。

            7月24日,刘少奇要求起草小组尽快改出《记录(第三稿)》,争取提交会议通过,形成正式文件发下去。

            7月26日,毛泽东又以《对于一封信的评论》为题批印了东北协作区办公厅干部李云仲反映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问题给他的信。

            7月30日 ,迫于当时形势,杨尚昆在小组会上也不得不违心地批判彭德怀。

            7月29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宣布中央关于召开八届八中全会的决定,议题是:(一)经济建设指标问题;(二)总路线问题。

            7月31日、8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两次开会,在小范围内清算彭德怀的历史总账和思想根源。但是会议情况都及时地向各小组传达,推动了大范围对彭德怀的斗争。

            8月2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开幕。

            8月10日,小组会上有人(谁啊)揭发周小舟在7月23日毛泽东讲话的当天晚上,在黄克诚处讲过“主席像斯大林晚年”的话。

              有三位职务只低于毛泽东的官员找到毛泽东,坚决要求把彭德怀清除出去。毛泽东后来让了一步,同意拿掉职务;但反对“清除出去”,坚持要保留彭德怀的政治局委员以及元帅身份,而且待遇不变

            全会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2]

            《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决定》

            《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3] (公开见报)

            《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4] (公开见报)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1] (公开见报)

            全会决定撤销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4人分别担任的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职务,保留他们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以观后效。(庐山会议实际处罚)

            八届八中全会公报没有提《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2] (真离注,此为黑毛者指责毛主席迫害彭德怀的重要证据和处罚,也没有见报)

            《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决定》(也没有见报)

            《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

            八届二中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8月17日),会议决定:撤销彭德怀的国防部部长和中央军委委员职务(实际处罚),任命林彪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部长。

             8月24日,毛主席建议分期分批为右派分子摘帽和赦免一批确实改恶从善的战犯等。

            9月17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摘掉确实悔改的右派分子的帽子的指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特赦确实改恶从善的罪犯的决定》。

            1959年国庆节前夕,彭德怀搬出中南海,移居吴家花园。(这里不是监狱)

              彭德怀被罢官之后,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谈他今后的打算是,读一点马列主义著作,做一些社会调查,参加一些劳动,以自食其力。毛泽东对前两条表示同意,对第三条则认为他年纪大了,不必了。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罢官,他在迁往京郊的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前劝告景希珍、綦魁英(秘书)、赵凤池(司机)等工作人员离开自己--他不愿影响上级组织对他们的提拔任用,但是景希珍等三人坚决不愿离开,表示要永远追随彭德怀。

              彭德怀很快巡视了一番前后院子,接着给他的“家庭成员”分了工:他与景希珍和警卫班负责打扫前院,綦魁英、赵凤池、浦安修和其他几个人包后院。继而又宣布了住房分配方案:老两口住前院南屋;吃饭、会客、娱乐设在北屋;綦魁英、景希珍住西屋;赵凤池及其他人员和警卫班住后院。

              吴家花园空房不少,彭德怀紧缩住房,留下东屋给外单位备用。他对工作人员讲,这里比永福堂住房宽大多了。在永福堂,彭德怀住的三间北屋,也不过50平方米。三间南屋住着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两间东屋住着彭德怀一直抚养的侄女彭钢和著名将领左权的遗女左太北。

              庐山会议后,撤销了彭德怀在军队内的职务,但仍保留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党内文件照发,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照常通知他参加,不过彭德怀照例请假就是了。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彭德怀有什么事都是通过杨尚昆这个办公厅主任向中央反映。

            1960年,中央指示全党高级干部都要批判地学习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中央党校党委从2月25日到7月12日,用近5个月的时间连续学习讨论了20多次,彭德怀每次都参加,从不缺席。

            1960年10月至12月,彭德怀还参加了校党委关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学习讨论会,连续28次。

            在11月的一次讨论会上,彭总联系实际谈到“左”和右的问题时,表现出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的政治魄力。

            八届九中全会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同志关于一九六○年十一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报告,并且通过了相应的决策。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李富春关于一九六○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报告,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1年9月19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到农村去做调查研究。请求中央允许他先去湖南故乡搞三个月,了解农村情况,明年春天再去山西太行。

            他将信交给杨尚昆,请他代转毛主席。

            10月5号,杨尚昆主任给他来电话,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彭德怀到哪里去都可以,半年也行。”

            因为彭德怀安排綦魁英留守,杨尚昆特意派中央办公厅的金石做彭德怀的临时秘书,还从北京医院抽调一名护士做保健工作,又给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通了电话,对彭德怀的衣食住行做了安排。

            1961年10月30日,彭德怀和临时秘书金石、警卫参谋景希珍、司机赵凤池、卫生员吕少俊一行5人从北京出发去长沙。

            他到长沙后,湖南省委书记胡继宗向他介绍了有关情况;在湘潭,由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接待。

            11月3日,彭德怀就到了他的家乡湘潭县乌石大队为民生产队彭家围子村。

            彭德怀这次去湖南,历时50多天,最后整理了5份调查报告。

            1962年2月春节时,伍辉文、刘子正去看望彭德怀。

            彭德怀回京以后,看到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的文件,前部分并不想要求平反。

            1月27日,刘少奇在大会上讲话,说:因而,“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

            彭德怀对此非常气愤,立即打电话给杨尚昆:“请转报主席和刘少奇,郑重声明没有此事。”

            事后,彭德怀还向人表示,看了刘少奇的讲话,很不舒服,书读不下去,觉也睡不好。

            彭德怀本来打算春节以后再到太行山老解放区去看看,搞些调查研究,现在这个样子不能去了,去了人家不好办。

              之后,彭德怀立即动手把自己的一生经历、是非曲直详细地写了一个书面材料,要求中央予以审查。这就是后来所谓彭德怀翻案的《八万言书》。

            6月16日,彭德怀到中南海把这份材料亲手交给我,我(杨尚昆)按照他的要求,印发给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各同志。为了郑重,《八万言书》印出清样后,派人先送给彭德怀,请他校阅后再正式印发。

            1962年7月,刘少奇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责彭德怀翻案。

            1962年9月,在北京召开八届十中全会和随后的国庆13周年活动(包括政治局会议),不再通知彭德怀参加。

            八届十中全会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

            八届十中全会决定成立“彭德怀专案审查委员会”,对他进行全面审查。

            1962年9月27日中共第八届十中全会决定

            撤销彭德怀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

            撤销黄克诚、谭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1965年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撤销副总理职务。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几张图片,说明抗战后我军的优势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见前补充 4965347
          • 家园 所谓日军一个大队不敢深入根据地,是彭总的想象

            当时八路不是兵力不足,是缺乏弹药,毕竟大刀红缨枪只在特定情况下有用。

            最早看《董存瑞》,才知道八路军缺子弹到了那个程度,不得不弄些东西挂在身上冒充子弹。

            后来日军一个中队就能统治一个县,一个满员的中队300多人,可以时不时下乡扫荡,电影《平原游击队》就是,那里面还是艺术性描写,实际情况更严重。

            43年下半年华北日军开始收缩,不是八路军打的多好,是日本在太平洋吃了败仗,不得不调兵去南洋,八路军这才缓了一口气。

            后来老彭在延安被人骂,不是没道理的。

            40年以后,日军的扫荡确实要比以前更疯狂了,你说的不对。

            其实百团大战开始那个阶段打完以后,及时收手就行了。

            • 家园 有时候一旦开打,啥时候收手就不能由一方说了算

              [URL=网址]其实百团大战开始那个阶段打完以后,及时收手就行了。[/URL]

              前一阶段的破袭战打完,日军不得马上反扑么,然后就得进入反扫荡阶段。关家垴之战就是百团大战进入反扫荡阶段时打的。

              刘邓后来也为彭总辩护了: “有的同志说,百团大战第三阶段指挥是错误的,这种看法不符合事实,第三阶段日军到根据地报复扫荡必须反击,只有最后应不应该打关家垴一仗的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应该打,不打关家垴在政治上损失太大,实际上这一仗停止了敌人一个大队可以在根据地横冲直撞的局面。”

              关键词(Tags): #关家垴之战 彭总
              • 家园 我说的就是打完第一个阶段马上收兵

                第一阶段打的是正太铁路,这个比较顺利;第二阶段去打哪里忘记了,好像是吃掉了日军在华北的士官教导大队,第三阶段才是日军报复反扑我军反扫荡。

                感觉参谋长左权的责任也不小,毕竟是他具体规划的,最后打成了消耗战,这个太不应该了。

                百团大战最大的负面效果就是引起了日军对八路军的高度重视,多田俊被冈村宁次替换,后者让华北八路军吃尽了苦头。

            • 家园 扫荡是针对日战区,交战区域

              意在控制已有的区域,巩固日战区也就是沦陷区,是治安战。

              关家垴是进攻根据地。根本不一样。

              百团大战是日军不服气,认为有足够兵力就能控制大部分地区。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于是也是打成了消耗战。中国太大,还是有机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