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古诗词一字之差,哪个意境更好? -- 俺老孫

共:💬119 🌺5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古诗词一字之差,哪个意境更好(四)

      叶梦得,宋朝人,自号石林居士,其代表作《贺新郎》一词如下: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问,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蘅皋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另据宋人刘昌诗《芦浦笔记》:

      石林贺新郎词,有“谁采苹花寄与?但怅望、兰舟容与”,下与字去声。汉乐府志:“练时志,澹容与”。颜注:闲舒也。今歌者不辩音义,乃以其叠两“与”字,妄改上“与”作“寄取”,而不以为非,良可叹也。

      两个“与”字重复真的不好吗?“寄取”和“寄与”,哪个意境更好?

      另:《贺新郎》这个词牌也叫《金缕曲》,就是从这首词末句“谁为我,唱金缕”来的吧?

      通宝推:桥上,铁手,
      • 家园 我又来捣乱了

        孙河友,我觉得你被大家带坏了,明明想谈意境,结果都往实境细节上抠,真是一群不识风情的糙汉子。👿

        “谁釆苹花寄取”,本身就不通,“寄”“取”是两反向动作,是故不通,自然就是“寄与”。后人大聪明,觉得两与重字,水平大次,就改为寄取或者认为笔误应为寄取。这种大聪明现在也是很多的,满口科学,实际上是不知哪里小报段子看来的知识观点。

        • 家园 飞流直下三千尺 很写实,疑是银河落九天 很浪漫 -- 有补充

          飞天有意境吧,天宫也是据阿房宫来想的。中国人很维物的,接地气才不荒谬。

          继续带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旅游之地,推荐 李白严选 庐山飞瀑 -- 补充帖

          飞流直下三千尺实景视频,微博上的。雨雾中的庐山飞瀑,庐山可以随时去,此景却不是随时有。

        • 见前补充 4988239
          • 家园 半夜二更美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站洞口观风雨,作对曰:风吹千层浪,雨打万点坑。后面李白说:老二大谬,你又没数过,如何知是千层浪万点坑?一千另一坑,一万另一浪也说不定。吟诗作对要严谨,你看我“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拿尺寸量过,写实。

            带拐?吃我一石头。投石冲破水底天。

        • 家园 你说的很有道理,怎么能说是“捣乱”呢。

          “取”和“与”确实是反方向,从末句“谁为我,唱金缕”,作者写此词似乎是有所“与”的,所以把花“寄与”某个对象,比“取”了自己把玩更合乎全词的意境。

    • 家园 古诗词两字之差,哪个意境更好(二)

      秦观,字少游,是北宋大诗人,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比如那个“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他的《好事近·梦中作》如下: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另据宋朝僧人惠洪的《冷斋夜话》载:

      少游即谪归,尝于梦中作好事近,有云:“…醉卧古藤花下,杳不知南北…”

      “了不知南北”和“杳不知南北”;

      “醉卧古藤阴下”和“醉卧古藤花下”,哪个意境更好?

      • 家园 阴比花更好

        杳字, 不远攸高 河友说得很好。

        花字,我自己的感觉是喧宾夺主了。

        这上下两阙,上阙是热闹的,下阙是清静的,因为睡着了吗:蓝天上云卷云舒,词人在绿藤下了无牵挂地酣睡,如果是有花的话,红紫白黄,太缤纷,就把清静打搅了。只是古藤阴下呢,就比较幽静,睡觉的地方略暗,上面的藤条想来全是绿的,很和谐。

      • 家园 花在前面已经两次出现了,再出来也太重复了

        喝醉了酒,要卧的时候,也应该是找个凉快点儿的地方,哪有专门找个上面有花的地方卧的?

        再联想到这句是被时人认为是谶语(诗写于1095年,秦观卒于1100年广西藤州),自然更应该是“阴”

        百度上杳:

        杳,汉语二级字 [1],读作yǎo,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2]。本义是昏暗;由幽暗引申为极远;由极远又引申为寻不到踪影。

        他在古藤下,说昏暗、遥远都说不上的,而且这个字的意境有点虚无缥缈,偏阴沉,和整个词作略偏欢快的风格不太搭

        “了”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啥额外的意境,只是对当时感受体验的一个描述: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是一种放松、解脱的心态,和前面说的谶语也是相合的

      • 家园 国画中常用紫藤葡萄 寓意吉祥。紫藤花发仲春 花期近一个月

        花盛时叶偏少,叶盛时花渐稀。山中偏凉,春雨、山花烂漫时,估计城中已是紫藤叶茂,也因为城中已暖才能醉卧室外,不然春风仍寒。选古藤荫下。

        下句选“了”,了了然更忘我无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