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清代学海一勺:“凛然节出鲁连雄”——朱舜水 -- 姑苏冷月

共:💬13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清代学海一勺:“凛然节出鲁连雄”——朱舜水
    • 家园 今天才发现没有内容,补上

      朱舜水,名之瑜,字鲁屿,晚年号舜水,明末清初著名大儒。浙江余姚人,明末著名爱国学者。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西元1600年。

      浙江余姚山川秀丽,大儒辈出。朱舜水之前,有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朱舜水同时代,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朱舜水比黄宗羲年长十一岁,与黄宗羲、顾炎武学名相仿佛。但由于其为人少年深藏若虚,不好交际,年长后流亡海外,因此毕其一生,与黄、顾二位大师交往不多,与其他东南学者也少有交往。朱舜水学名于有清一代默默无闻,这也是原因之一。

         朱舜水生于明末没落官宦人家,少时就学于大儒朱永佑。为学精研六经,为文宗法唐代陆贽,喜读史,亦擅兵法。朱舜水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少即有学名,世谓“文武全才第一人”。然而由于晚明政坛腐败黑暗,因此朱顺水虽然“有识者期以公辅”,却慨然绝仕进之路。

         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明亡。旋即清兵入关,平定北方后,武力南下,力图一统中国。时南明朝廷马士英把持朝政,仰慕朱舜水学名,征召其入仕,被朱舜水断然拒绝。清兵南下后,烧杀掳掠,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屠城血案,江南百姓奋起抵抗。当此国家危难之际,朱舜水先生毅然出山。当时朱舜水尚且只是一个普通贡生,与南明浙江兵部侍郎王珝结为知己,以舟山为基地共谋反清大计。朱舜水奔走日本、安南,经营海外十余年,斗志不减,对南明反清武装力量帮助很大。1659年,张煌言帅部于东南沿海登陆,同时郑成功率领水师沿江而下,说陆两路并发,锋芒直指南京。这是南明灭亡后,明朝残余武装力量对清朝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在这次战役中,朱舜水也参与其中,率军“克瓜州,下镇江”,试图与张煌言会师。是役,朱舜水身先士卒,率军杀敌,战无不胜。然而,由于郑成功的目光短浅,盲目率部屯兵南京坚城之下,贻误战机,导致最终行动失败。张煌言被俘,郑成功败走台湾,朱舜水无奈之下,流亡日本,借兵复国。朱舜水先后五次到日本借兵,都没有达到目的,最后一次,清兵攻克舟山,朱舜水断绝了归路。当时清政府力行“留发不留头”,朱舜水誓死不剃法,因此留在日本。

         朱舜水流亡日本长达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朱舜水一直不忘复国大业,常常于海边西望故国,遥拜痛哭流涕。然而,一直到他去世,朱舜水再也没有机会回归故里。

           流亡日本的二十四年,于朱舜水先生而言,是饱偿亡国之痛的二十四年,然而,这二十四年的历史,对于日本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改变了朱舜水先生漂泊海外的命运,更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进而对整个人类的历史,有着莫大的,却鲜为人知的作用。

           朱舜水先生流亡日本,最先到达的是长琦。当时正值日本禁止唐人留居近四十年时。长琦大儒安东守约仰慕朱先生学名,更钦佩其孤傲忠贞的人格,后来曾作诗称赞朱舜水曰“远避胡尘来海东,凛然节出鲁连雄”。出于对朱舜水的仰慕和钦佩,安东守约亲自将朱舜水先生接于家中以师长事之,并联合长琦各方人物,联名请求政府的优待政策,使得朱舜水安居日本,广播学说。安东守约还将自己的俸禄分一半供养朱舜水,作为讲学的资本。在安东守约的帮助下,朱舜水的学术在日本发扬广大,学生遍布日本岛内,最著名的除安东守约之外,还有出色的历史学家、《大日本史》的作者安东守约,日本儒学古学派的奠基人、江户时代著名哲学家伊藤仁斋,德川家康的孙子、日本政治家源光国,以及江户时代著名经学家山鹿素行、木下顺斋等等。

         舜水先生为学讲求实效,不尚空谈,注重实际,主张学必有所用;同时,舜水先生学识广博,于学问无所不窥。其学术博采众家所长,尝谓“千金之裘,非集于一狐之腋”,博通经史,最喜《资治通鉴》,长于《春秋》;道德上,主张忠君爱国,推崇苏武、文天祥的伟大人格。正是凭借不尚虚华的学风、扎实严谨的学问和刚直崇高的人格,朱舜水先生的学术于日本发扬光大,影响深远。当时的日本学者以师事朱舜水为荣,比拟为“七十子之事孔子”。

         朱舜水于日本广播春秋大义,伸君臣之礼,明华夷之辨。其学说的重心,则是大义名分,忠君爱国,为日本民族的凝聚,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资源。由其得意门生源光国、安积觉主编《大日本史》,深得朱舜水先生学说精髓。这部书申明忠君大节,重新反思了日本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伟大精神传统,被视作日本民族的《春秋》。

           正是在朱舜水先生的学说影响下,日本民族开始反思长达数百年的“幕府”制度,开始了对儒家学说的认真学习和研究。以忠君爱国思想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形态,也是在《大日本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后来日本明治维新之际,有识之士提出的“尊皇攘夷”、“尊皇捣藩”的口号,就来自于朱舜水先生。对于朱舜水先生对日本的贡献,梁启超曾经有过很高的评价:“舜水以极光明俊伟的人格,极平实渊的学问,极诚挚和蔼的感情,给日本全国人以莫大感化。德川二百年,日本整个变成儒教的国民,最大的动劳实在舜水,后来德川光国著一部《大日本史》、专标‘尊王一统’之义。五十年前,德川庆喜归政,废藩置县,成明治维新之大业,光国这部书功劳最多,而光国之学全受自舜水。所以舜水不特是德川朝的恩人,也对日本维新致强有很大的影响。”

        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82年,朱舜水于日本大阪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朱舜水并非著作等身的学者,其专著仅有《中原阳九述略》一部。舜水先生逝世后,其弟子整理其书信、文稿编为《朱舜水先生文集》二十八卷,后又有《朱征君文集》十卷。清末,日人稻叶岩吉将上述二本参校合刊为《朱舜水全集》。民国初年,浙江人马浮据以删定厘为《文集》二十五卷、《释奠仪注》一卷、《阳九述略》一卷、《安南供役纪事》一卷,总为《舜水遗书》。后中华书局将舜水遗著重加校点成《朱舜水集》刊行。

        

      元宝推荐:履虎尾,
      • 家园 朱舜水先生心中的家国是汉之衣冠,否则他宁可客死异乡。

        如题。

      • 家园 姑苏兄请进

        昨晚看的马虎,经楼下几位提醒,发现问题。

        姑苏兄啊,请自己修改一下吧。

      • 家园 日本历史上的顶峰怎么可能是以军国主义为代表的纳粹时代捏?

        文章是好文章,但是南辕北辙,姑苏的观点不敢苟同,也不能默认,战争无论如何都是灾难和罪孽,特别是为一己私利发动的战争,没有辉煌的道理。

        芦沟晓月照年年,细数雕狮认凯旋。

        壮士英魂沉碧玉,香车情侣共云肩。

        唯心可化恩仇直,漫语难藏善恶偏。

        还望樱花洵烂处,绯红轻曼血泯然。

        • 家园 好诗

          不惮年少为国忧,

          局促常悲类楚囚。

          怀谨能轻身外事,

          衣冠难改旧风流。

          横刀燕赵谁屠狗,

          牧笛潇湘我饭牛。

          羡煞昔年陶朱令,

          回转天地入扁舟。

          狂生无礼,尚乞见谅。

          • 好诗
            家园 您的帖子昨天看了~~~想不到今天有了这番变化~~

            ~~献花~~为您的行动~~为了其他人维护河里良好气氛的不懈努力~~

      • 家园 【注意】如果作者是日本人我不奇怪

        作者要是中国人,我真想骂人了

        "明治维新后的一百余年,是日本民族最为光荣的历史。正是在这一百年中,日本民族不仅迅速摆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惨绝人寰的民族压迫,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其国力之盛,于二战之时势如破竹,将百余年以来征服世界未尝一挫的欧洲白种人驱逐出亚洲,并在二战之中以一岛国迎战二十六国而所向无敌,锋芒最盛时,吞并了整个东南亚,武功赫赫,为日本历史上的顶峰。"

      • 家园 不喜欢最后一段关于日本的文字,希望作者改一改。

        本来想砸蛋的,不够标准,只好提醒一下。

      • 家园 好文章,长知识!
    • 家园 此篇怎么无内容?

      请冷兄再贴一遍。麻烦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