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形意内功法 -- 绍兴是我家

共:💬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形意内功法

    形意内功法

    张贵发

    形意为内家法,格传为南宋岳飞武穆公所创。著名举师魏风岭为“李氏三杰”后裔,其父为演武探花,任御医,因过继于姑母故姓魏而名仍用冠亭。与其兄李彩亭、李文亭、李耀亭随师李存义在天津创建《中华武士会》,在北京创建《尚武学杜》,先生得其家传,揣摩七十余裁,名扬四海。先生精拳术,尤精内功,善开药及按摩术,由于为人忠厚,仗义琉财,为律门武林耆宿所称赞。

    形意内功法源于道家功法,是道家内功术的三层功夫,其一,练精化气小周天循环法,它包括“无极式”、“虚无含一气、“太极式”、“两仪式”。其二、练气化神大周天循环法,在形意内功法中为“三体式”。其三、化神还虚,由于肌体达到阴阳动态平衡,气血通畅,无论心、意、气、力、掌、拳已达到随心所欲,在无意中而至的阶段,尤其是在自发功中出现的各种形态(包括十二形中五禽六兽一条龙)均达到至高境界故形意拳中称其为“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内功是形意举基本功法,既益于养生又使形骸得到锻炼,而达到阳阳动态平衡,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内外相合、水火相济的作用。通过十数年临床实践与现察,本功法对脑血管疾患、心血管、消化系统及风湿类疾患均有显著疗效。

    1.无极式

    动作:身正,头项要直,两足跟并齐,两足尖向外分四十五度角。不可左歪右斜,前低后仰,身体自然直立,胸微内含,两臂贴身体两侧自然下垂,不可挺胸拨腹,全身肌肉、关节、筋络都要放松,两目微闭,牙齿轻叩,舌顶上腭。呼吸自然,意念上不要集中,排除一切思想杂念,无思无虎,无形无象,无我无物,混混沌沌,一气浑然,无所向意,从而达到心安神宁,神气相通,万物归根。

    2.虚无含一气式

    在无极式基础上以足根为轴,向左转,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左足踵对右脚胫骨外形成四十五度,两臂自然下垂。此势在无极式基础之后产生真一之气。如入云雾一船,若有若无,虚虚似有似无,无中生有,偶尔在丹田中产生了一些微热感时,即会消失,这是从无到有的自然过程,这时微微意守丹田,但不可过之,使所生之真一之气不散而逐渐归根。

    3.太极式

    大极式的练法,是在无极式与虚无含一气势的基础上,两手缓缓移至与丹田相平处,掌心向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掌跟下塌,提肛,舌顶上腭,二目平视前方。呼吸气沉丹田。而意念着意于丹田。随功夫不断深入,丹田里的真气.逐渐充盈.精盈则充气,气生则精生,从而逐渐达到“炼精化气”的目的。此时丹田明显有熟感,直到丹田似有热团翻滚之时即为太极功夫巳成。

    4.两仪式

    在太极式基础上,两肩松开下垂,两肘靠肋,两手抱心,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食指与右手中指平直前伸,右手中指盖于左手食指之上。二指相合,头往上顶,项要直竖,腰往下塌,两胯里裹,两腿徐徐下曲。左脚跟提起,靠在右脚里髁处。此式谓之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名为一气含四象。鸡腿有独立之形,龙身有三折之式,熊膀有项直竖之劲,虎抱头为两手相抱有虎离穴之式。

    两仪式功法,就是“小周天”的功法。小周天的气血循环,是非常重要的功夫,因而被形意毒前辈认为是“缆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之中,返先天之纯阳,退后天之纯阴,复本来之面目,归自己之真性命,而谓之性命双修”的重要功法。此时意念将丹田中热感之气导引至毛际,并达到会阴之后,再由任脉之端,接督脉之始,上通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从而达于脑宫,下行经过上鹊桥(口鼻之间),达中丹田土釜、黄庭,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以上所述为形意内功法第一步功夫——炼精化气的“小

    周天”功法。

    5.三体式(三才式)

    承上式,两手相抱,头往上顶,左脚与左手同时向前进,两手徐徐分开,左手向前推的同时右手向后拉,两手如同撕棉之意,左手宜高不过鼻,胳膊似直非直,似曲非曲,尽量前伸,右手拉回到胁下日月穴。此式要做到肩与跨合,与膝合,手与足合,谓之外三合。肩催肘,肘催手,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身正直立心气稳定,看阳而有阴,看阴而有阳,阴阳相合,上下相连,呼吸自然,气机在体内上中下,头手足全部贯通,其气养乎心意,畜乎丹田,催乎命门,发乎涌泉,运乎全体,达乎四稍,统谓之六合。

    炼气化神,是在练精化气基础上的进一步炼法。也就是大周天功夫。这步功夫,亦即在形意拳中的三体式桩功中进行锻练。下丹田练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故在炼气化神的功法中应着意于中丹田。

    从形意内功法来讲,小周天的功夫是连通任督二脉,大周天的功夫则连贯打通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而三体式功法则是连贯打通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基础桩法。

    以上所说的炼精化气和练气化神二层功夫,均由意念导引。到化神还虚第三层功夫时,因为上二层功夫长时间的锻炼,有较深基础,所以意念导引已经不十分重要而且也没有必要了,真气按正常经络循行如环无端,气血随之贯通全身,随心所欲,无论心、意、气、力、拳、掌等就会达到无意而至。

    ——引自张贵发整理的《家传拳谱》及《形意拳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