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随便议论] 军事小说中的军人形象 -- 避水金睛兽

共:💬16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随便议论] 军事小说中的军人形象

    正在看亮剑, 很多人说好看,确实好看。战斗部分写的精彩,就算从没上过战场的人也能看出一身冷汗,有一种冷冰冰的血腥味,很过瘾。

    就是人物,怎么又是一个出口成脏的愣头青。我看的唯一两部军事小说,另一个是我的太阳,里面的关山林也是这个样子,粗野,没文化,及富战争经验,心理素质超群。在看了这本越发觉得中国军人形象,正面的军人形象已经是雪糕模子一样的定了型了,虽然很过瘾,难免遗憾。

    难道就没有儒雅一点的军人? 还是本鸟此类小说看的太少?

    这两本是都挺好看的。正看着,先写这,回头聊,

    • 家园 那是因为写作的自己层次低,所以真正高明的东西他写不了。

      深思中国文化的问题,还在于对传统文化继承不力。当然不是墨守成规,融汇变通,因人而异,那是易经的学问了。毛晚年看的是易经,佛经。花你的问题。

    • 家园 高山下的花环,就不错

      当年读了一个通宵。我看里面的人物和战斗描写,都挺好

    • 家园 del
    • 家园 【文摘】从网上别处看到这么一贴,转来供参考

      ----《亮剑》中的八路军形象令人难以接受

      近日,央视黄金时段抗战革命历史电视剧联袂上演。《吕梁英雄传》刚刚落幕,《亮剑》又闪亮登台。对于《吕梁英雄传》我已经写了一篇《求真让“吕梁英雄传”成为抗战影视作品最好的一部》,给与了充分表扬。《亮剑》开播以后,刚刚看了三集,却感到有点不对味,也谈点看法。

      从《亮剑》开头的几集看,这部电视剧还是下了功夫的,好看,抢眼,情节生动,节奏紧凑,战斗场景紧张激烈是没得说的。然而,正因为好看、抢眼、吸引人,其中隐含的倾向性错误问题对观众的误导就更厉害。这个问题就是,该剧中的八路军队伍中充满了“匪气”和“侠气”,严重缺乏了毛泽东同志缔造的人民军队的正气。

      我们看到,《亮剑》仅仅播放了3集,就多次出现了八路军的一个正规战斗团数次在战斗中违抗上级命令的情节,而且给与赞赏的夸奖;多次出现了八路军旅团领导干部端着酒碗大口灌酒的画面,不但干部私下喝,还许愿部下打胜仗后奖励烧酒,甚至出现了集体列队在旅团首长的带领下喝酒,摔碗的镜头;多次出现了八路军从总部首长、师旅长、团长等领导干部都大喊大叫,乱发脾气,讨价还价,争功抢功的情节,就连戴眼镜的旅长也经常不能把持自己的暴躁情绪。

      该剧特别不能令人容忍的是主角李云龙,哪里像一个经历了长征的八路军正规部队的老团长的样子?他不但经常喝酒,违抗命令,大喊大叫,还口口声声自称“老子”,对下级口口声声“弟兄们”,对上级口口声声喊绰号,对同级轻蔑看不起,甚至与对团政委在革命队伍中的作用都给予排斥。这个李云龙,如果脱掉身上穿着的八路军装,就是活脱脱一个土匪头子,梁山泊好汉。我看这个角色如果换一身行头,放到《英雄》《十面埋伏》和那些现代武侠片中去也会胜任的。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从缔造的那一天开始,她的领袖们就认真进行了新型军队的创建工作。从毛泽东作出《古田会议决议》开始,人民军队就形成了一整套党指挥枪的原则: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反对军阀作风,人民军队爱人民,官兵团结等等,在延安我党我军还对干部们进行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可是,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既然是一个从鄂豫皖走出来的红军指挥员,又多次因为违抗命令几上几下受过处分,不但一点都没有汲取教训,还经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夸耀自己。哪里是一个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领导干部的形象?当年,国民党反动派曾经诬蔑共产党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是“共匪”,是“土包子”,是“流寇”等等。结果事实告诉中国人民,共产党的军队并不像反动派描述的那样。怎么今天我们的电视剧却要迎合当年国民党反动派的诬蔑不实之辞去塑造那样一个“大老粗”“土包子”浑身匪气的文艺形象呢?

      这是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文艺创作倾向。我发现,已经不止在一部影视剧中出现我八路军、游击队动辄端起酒碗灌酒表现豪气,动辄就把我军军事干部描画成发脾气,大喊大叫的大老粗,动辄就把我军的领导干部描写成讨价还价,争功抢功的军阀土匪。如此下去,怎么得了?问题还在于,这样的影视作品还经常被誉为好评如潮,收视率屡创新高云云。

      抗战胜利60年了,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如果我们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不能从真实性的高度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将会对没有切身感受的后辈人产生严重的误导。因此,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反映在文化创作领域中单纯追求画面效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历史事实,不顾文艺作品社会效益的倾向。决不能把戏说、武侠、言情、无厘头等等表现手法带入革命历史正剧中去。否则,越是所谓“好看”,越是误导严重。

      • 家园 强烈 同意

        觉得里面的楚云龙 简直就是一个土匪,但是我一直很奇怪一件事情,他们(另一个是关山林)文化程度如此之低,为什么能打胜仗呢?难道真的是将士用命,不怕死吗?我真的非常疑惑,因为文中讲的国军,不仅军官素质高,而且装备真的是没办法比,我真的非常疑惑,若是作者为了效果,故意拉大差距,另论。若是真的话,我就说什么也想不明白了。怎么赢的呢?或者说打成怎么样才算赢呢?

        而且我还发现,里面的将军多少都有写东北口音,我好象从来没有听说过东北有这么多将领,其他的方言似乎消声了。这也是为了效果吗?

        • 家园 消消火,消消火

          有个小错误,里面的两人,是李云龙,楚云飞。

          大学里面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打不好仗,作者已经借赵刚的嘴说出来了。

          《亮剑》已经有很多人把它定义成军事武侠小说。从“武侠”角度看,小说这么写也没什么。如果要硬抠历史,那金庸古龙的小说全都要不得,那些侠干的事情完全就是漠视法制规范。侠只存在于春秋战国这种群雄争霸时期,到秦汉一代,就已经没有侠存在的社会基础。

          你就只当这篇小说是在对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劣根在加以鞭挞,有什么不可?

        • 家园 在下也同意转贴中的言论

          近几年的电视剧胡编乱造,歪曲戏说愈演愈烈,从中国古代历史到中国现代史实,实在让人生气。

          如果说在1960年代的样板戏宣传为当时的政治目的走到一个极端,让人反感,难道现在为了当前的短期利益就要走到另一个极端?真是矫枉过正。

          我最担心的,经历过历史的人在渐渐消失,而后来人,如果不花时间精力去探索历史,真的会以为过去就是象电视滥剧那样胡编乱造和歪曲戏说,严肃地说,那些电视剧是在误人子弟,误导未来。

        • 家园 多数应该是南方方言,多少人听得懂呢?

          长得标致,说话秀气,那是政委啊。

    • 家园 你可读朱苏进最好的军旅小说【醉太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