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说树林子 -- yuanjiangni

共:💬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也说树林子

    看完不忘中国写的文章,想起原来上学时候学internal finc.的课程。专门讲过bretton woods 小树林儿的故事。还讲的挺长。今天有空就出来弄弄斧。大家给闪出个场子,别我滑了手斧子劈谁脑袋上……

    1850-1914 金本位

    故事还得从头说,很久很久以前,大家都是金本位。那时候英国人nb,英国执行的货币政策是最成功的金本位制度。当时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

    原理:

    国家根据国库黄金储备发行纸币。这是最简单的说法。比如,规定1oz 黄金=1个英镑,那么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走进任何一个英国银行,都可以自由用英镑兑换黄金或者黄金兑换英镑。理论上讲,按照政府对含金量的规定,你有1oz黄金就能兑出1英镑,同样,你有1英镑就能兑出1oz黄金。实际上,真正的兑换率和政府规定比价之间还是有小的出入。主要是因为黄金最为贵重金属和实体货物有它的储存费用。Inventory cost.

    很重要的一个词就是proportional.

    比如,英国某年黄金储备增长5%,那么英国政府的货币就只多发行总量的5%。始终保持货币含金量。

    汇兑:

    在金本位体系下,货币的汇率由货币含金量金平价gold parity决定。比如1个英镑的含金量是1个gold parity,1个美元是半个gold parity. 那么1个英镑就兑换2个美元。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需求和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gold point。gold point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输入的范围。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制造价格+inv cost,trans cost=gold exp.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点是制造价格减运费=gold import point。

    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

    来个小图:

    顺差,出口多—〉黄金流入---〉货币增加---〉通货膨胀---〉英国商品物价上升---〉出口减少

    逆差,进口多—〉黄金流出—〉货币减少—〉通货紧缩—〉英国商品价格下跌---〉出口增加

    总结:

    金本位在那个年代真是tnnd成功。不是吹的。那会儿的英镑信誉好的没法比,现在的美元和它比也就是擦pp纸级别。但是,金本位到1914年就失败了。1914年是wwI,再怎么好的货币制度,前提也是货币/交换/国际贸易。到了战时,全完。大家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还做什么买卖?到你家抢去不就得了?和中立国家之间的生意也基本上全都是黄金为基础的交易了。大英帝国虽然日还没落,不过也是下午34点的太阳了。

    前提:

    说完总结说前提,金本位的成功,主要靠:

    1、 工业革命,生产力剩余,大规模国际贸易的要求。

    2、 世界范围内黄金开发增长率和货币需求率基本一致。简单说吧,中国现在要是打算实行金本位,那就非得上天去找金星去了。货币增长率逐年增高,但是没有黄金储备的增加只能使货币含金量逐渐的缩水

    3、 不打仗

    喝口水,继续说

    1914-1917就不提了吧,纯战争,巨大的人员和物质财富损失,等等等等。

    1917年以后,基本上是一个混乱的时期。重要的事情有几件:

    英国的衰败的开始:

    都知道,不多说了,反正是基本上黄金花差不多了。

    二战德国赔款:

    德国签了协议,赔马克。巨额。魏玛政府开始狂印马克。基本上属于英法要多少,俺就给多少,不就是张纸嘛。英法不是傻子,当然不干了。要求支付黄金,德国这个时候无赖嘴脸就出来了。愿赌不服输,要金子没有,烂命一条。反正我已经穷成这样了。法国没辙,最后逼到占了德国的什么地方,阿尔萨斯?洛林?忘了。不查了。反正是逼着德国人干活儿还战争赔款。

    1928大萧条:

    金本位完蛋,国际贸易停滞,各国货币政策在调整阶段。有的坚持金本位,有的在探索新路。坚持金本位的,国际结算时候吃亏。探索新路的也经常摔跟头。反正,1928大萧条就来了。虽然都是萧条,欧洲和美国还是不一样。就跟吃饱了喝斤白酒或者空腹干一斤,感觉当然不一样。美国还不至于萧条到要干革命的时候。1931年,国际资本基本上就开始往美国冲了。欧洲,彻底榨干了。

    1933 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

    1933, FDR上台开始新政,经济问题用经济+政治调整的办法解决。

    1933, 元首也上台了,绝对民主选举获胜,经济问题用军国主义解决。

    1933-1939 疗伤

    1939-1945 比拼内力

    这个阶段,货币政策/经济问题让位于政治/军事。战争的残酷就不多说了。重要的是,1917年苏联成立,1917-1945期间,虽然苏联也受到打击,经历战争和挫折。但是计划经济在短期内对经济的提升还是不能忽视的。5年计划对于苏联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不同的经济体系,苏联并未受到28年大萧条的影响---这么说不客观,只能说影响很小吧。为ww2战胜德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租借物资不能不提。美国人虽然贪,毕竟也算帮忙吧。

    美国,那在ww2可是发了大财,细节不提了。总之,别人家的银子都到他家去了。

    政治上,国际共产主义持续发展,在欧洲,共产党已经不再是地下党派,而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政党。在东欧,更是共产党的天下。说经济不能不说政治。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在二战以后,很可能全部变红。当时的形势是东欧肯定是一片红,共产党有游击队和地下反抗者大部分也直接/间接受共产党指挥。西欧国家,法国,意大利,共产党都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武装派别,虽然后来将武装力量归还国家,采取了民主斗争的策略,但在当时也是属于可疑的势力,很容易倒向苏联或者,至少是另外一种改良的共产主义。南斯拉夫—铁托,希腊有共产党游击队。36年成立的西班牙人民阵线,实话实说,非常左翼。39年人民阵线转入地下(哪里看过,没资料在手,希望知道的朋友补充),共产党的第五纵队也让当时的“资本家代言人”们提心吊胆。除了北欧国家相对而言受战争创伤比较小,而且走一种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以外。整个欧洲都有赤化的可能性。

    来,说正事

    Imf,树林子,马援

    树林子

    树林子的成立主要归功于两个政治家,两个经济学家。

    政治家是丘吉尔,FDR。经济学家也是1美1英,鼎鼎大名的凯恩斯和harry dexter white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rry_Dexter_White

    树林子的主要目的就一个,帮助欧洲恢复经济和秩序,目的还是为了政治服务---遏制共产主义。丘丘和FDR确实是目光远大。看到了WW1的灾难性后果,而不希望在WW2结束后重演。假如重演的话,必然,欧洲大陆将是红色的。丘吉尔提议捆绑3个东西帮助欧洲复苏,IMF,货币体系,还有马歇尔援助计划。

    关于树林子,话题太多,网上能看见。不多说了。捡重要的说

    很重要的一点。树林子不是金本位制度

    从表面看,树林子特像金本位。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可以说是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或者说美元—黄金本位制。但是绝对不是金本位。回头看前面说的金本位制度。美国人的聪明充分体现。首先,美国当时的国民产值和黄金储备绝对世界第一,这个不用说。美国人说,大家都信我吧。咱们定下来,35美元=1oz黄金。但是,美国人并没保证两条

    第一条, proportional。美国人并没有保证美元发行量随着美国黄金储备变化而proportional发行

    第二条, 作为个人,你拿着35美元进美国银行说我要1oz黄金,那是8可能地。黄金和美元的交易只能在各国央行之间进行。

    还是那话,细节请各位网上看吧。条款太多,说个大概。各个参加小树林儿公约的国家,按照国家大小,受战争创伤程度,富裕程度出钱,存在imf。1/4必须是黄金,3/4是该国货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