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说朝鲜 -- yuanjiangni

共:💬7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也说朝鲜

    都说朝鲜穷,我没看见过,可是听见过。大学刚毕业,就在中关村找了一工作。某个现在夕阳西下的大公司,it起家,无非当年就是大家攒电脑。后来又出了什么其他的衍生产品等等等等。待遇不错。钱不多。自打89年大老板跑了之后----嗯?哈哈,都知道是哪儿了吧。。。换了新老板,穿着官衣的。钱就不多发了,一切比照国企,基本上。私底下当然还是发,不像原来那么明目张胆的了。中午伙食那是一向的好,5天换着花样吃。

    某日,吃红烧鸡腿,中午。我吃到后来吃不下了。剩了半个。结果东北区的总儿---北京话都叫总儿~~~带着拐弯儿的音。他跟我说:吃喽吃喽,别糟蹋。那时候也年轻,那总儿也是打牌输了照钻桌子没什么架子的人。嬉皮笑脸扯淡了两句。和他一起走到外头抽烟。那总儿叫老夏。老夏剔着牙说:你们年轻,没吃过苦。。。我就以为他老哥接下来就又是回忆自己当知青偷萝卜的故事---听了好几遍了。

    他皱着眉毛跟我们几个年轻的说:跟你们说个真事儿吧。几年以前,寻呼机正火的时候。有一天,我们那儿接待了俩客户,精瘦。进来也就说明白了,朝鲜军队的。像咱们这儿军区一样的单位。想买套寻呼机设备,那时候,寻呼机还是赚大钱的买卖。接下来无非是谈合同,吃饭。那时候也是刚起步,没什么洗澡桑拿的脏事儿。。。

    说个题外话。老夏同志绝对是气管炎的好榜样。北京人,东北分公司当总。管理水平咋样不知道,就知道这边儿的坏小子去了,吃饭肯定是找好的吃,天天小酒儿喝着。去哪儿玩儿老夏也用自己那桑2000拉着,沈阳扑大连,周末2天带着大家旅游。就是管着年轻的,不让出去耍。刚开始有跟他提的,拐弯抹角的说:您看,我都来1个多月了,做项目。是不是您给介绍个地儿我。。。。老夏脸一耷拉,革命教育马上跟上。没半个钟头你别挪窝。敢把不服挂脸上马上就给总部打电话说让总部换人。相比之下,其他分公司老总一般看时间长了都跟大家说哪儿哪儿哪儿洗头不错,洗脚不错,桑拿不错。。。

    老夏后来犯事惹着别人了,给折腾回北京来了。说起来他真是厚道老实,没心眼子。全国各地那么多分公司,连着好几年,就他东北业绩好。贸易为主的公司。实话实说。分公司老总那就是1手遮天。业务来了,不进分公司,进了自己老婆小舅子的公司,又有谁知道。。。只有他,老老实实的干活,挣工资+年底的业绩奖金。。。总之吧,这么一搞,等于把别人都得罪了。高层咋斗争的我是小p不知道,反正就知道他被弄回北京了。挂副总闲着,干点不咸不淡的。比如代理挪威一家公司的卫星通讯设备。

    后话了,他回北京以后,组织上就安排了我和其他俩人给他当手下了。卫星电话那能好卖吗?没关系没路子。他老哥就是1个地方1个地方的生磕。电力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等等等。我跟着跑都烦了。看不见阳光plus未来呀。这样半年多,我就辞了。后来,98年突然大水灾,听原来同事说老夏的卫星电话当年卖的别提多火了。基本上,一个水文站配一个,据说。

    反正,他回北京,给我当头的时候,我每天听见他到了单位先给老婆打电话,就几个字:喂,嗯,我。嗯,到了。没事儿。中午:喂,嗯,我。嗯,吃了。下午下班前:喂,嗯,我,嗯,买什么?等会儿,我找支笔(写字),写字完了。嗯,行,你甭管了,我接xx去(孩子)

    反正,就是超级好同志,老老实实干活,老老实实挣钱,从来不说瞎话那种。可惜,净被人挤兑。我记得我那时候在单位没事儿就玩游戏,年轻,手也快,活也不多。三国5,他看见了也不绷脸。就记得他跟我说:有空不如念点英语。。。他不会外语,觉得外事部的那帮小秘书特牛,英语说的滴里呱拉的。因为自己不会就觉得人家能说那么利落是一特神圣的事儿。。。

    严重跑题。。。拉回来继续说

    老夏跟我们说:生意也谈完了。人家给钱也爽快,开始给一半,完事儿给一半儿。酒是没少喝,看俩老哥里头有一个见肉就猛吃,就是那负责技术的人民军军官,一看就知道不像另外一个负责采购的,肯定是老能来中国。生意谈完了,酒也喝了,中朝友谊也吹了,当年当兵那点子事儿也掏干净了。老夏倒是不糊涂。按规矩该问人回扣咋办了。说是规矩。。。中国规矩。。。叹口气

    说起回扣,俩朝鲜人都不言声了。捉摸半天,跟老夏说要多少回扣,弄得老夏差点没辄桌子底下去。人家,要一车皮大米。。。而且不是给自己要,是给整个单位要的。老夏也是喝差不多了,想想不就是大米嘛,粮店随便买就答应了。

    老夏支使底下人批了一车皮大米,问题来了。到了中朝海关,让人扣了。不让过关。老夏人老实,交朋友也多,找几个朋友电话一圈儿,知道哪儿错了:大米算战略物资,不能说出去就出去。这下没辙了。大米倒是要回来了,跟哥们儿的哥们儿一顿饭的代价。问题是答应人家了啊。

    幸亏人还在这边儿,几个人一合计,又掏钱买了车方便面。大米算战略物资,方便面不算。买的时候,朝鲜同志也厚道,老夏做买卖也光棍儿。人家不要那种特fancy的,就要实惠的,老夏又添了点钱,羊毛出自羊身上,反正。给凑够了一车皮方便面运过去了。

    效果特好。后话,打那以后,凡是这种和电子设备,通讯器材有关系的,都从老夏那儿买了。

    买卖做成了,两头高兴。人家就邀请老夏过去,说玩玩儿去。老夏也是孤身在外,护照也有,新马泰剩下的。高高兴兴就去了,走之前,问问熟人,说咱不能空手去啊。得有点东西啊。结果他哥们儿跟他说,什么都甭带,手机(大砖头那种),手表,收音机什么的,都甭带。不是有人接待吗?准备俩大箱子,塞满了午餐肉罐头就成了,见面礼一律送午餐肉罐头。老夏直嘀咕,成吗?

    一礼拜以后,老夏从朝鲜回来了,据他说,就是一减肥之旅。还有不识相的,看见老夏问他那边狗肉火锅是不是比这边儿的好。老夏狠得得的盯着该同志说:狗肉?狗毛我都没吃上!高粱米加大米煮的饭吃了不少,泡菜管够。偶尔有表带儿宽的小鱼儿埋在辣椒堆儿里,比黑心店的重庆辣子鸡里找鸡块儿的难度都大。老夏说自己在沈阳装孙子,有时候客户多,出去吃的多了,就想回家喝粥。他说自己刚过友谊桥马上就找了一饭馆儿大白米饭,墩猪肉吃了个满嘴流油。

    据说,去了以后人家正经让他住在什么军区招待所级别的地方。没女服务员儿,都是小兵伺候着。去过某个小山包,据说是什么什么朝鲜名胜,老夏讲话,没有北京香山高。其间见过俩领导。见多识广的样子,给罐头也不稀罕。倒是其他人,给俩罐头ss的握手,鼻涕都流出来那种。

    烟自己带了,省着抽还凑合。倒是做生意的老毛病,自己掏出一颗,还给别人让一下。这一让就坏了。一般一包烟自己也就抽两三根儿。老夏爱喝点小酒儿,自己那儿还一箱子午餐肉,下酒菜也有了。可朝鲜,粮食都不够,更甭说酒了。还是托那找他的朋友,说给弄点酒来,结果搭着午餐肉罐头,搭着人情儿换回来的白酒他的结论就是:能淡出个鸟来。。。

    场景拉回北京,公司门口。老夏一弹烟屁,总结性发言:穷啊~~~~ 然后看着我跟我说,你就没跟朝鲜长大,吃红烧鸡腿儿还敢剩半拉。我跟招待所吃小灶,烟拉桌子上了,出去一摸兜就回去拿,走过去一看,小战士正把我们吃剩下的菜往自己饭盒里扒拉哪。。。

    通宝推:冰官儿,
    • 家园 好贴!

      全朝鲜就两个胖子,这个国家能撑到现在一靠中国二靠思想控制。

      朝鲜人民一年有两次可以吃上豆腐,金家爷俩的生日,咱们给他们送上几火车大豆。

      今年可能是不会饿死人了,朝鲜人也很多有骨气的,我没少招待朝鲜人,吃相难看的不少,也有注意自个儿面子的。北京有个朝鲜公司叫小白水,偷运的物资如果咱们帮着过关,他们给的钱也不少。

    • 家园 80年代中期前朝鲜日子还是比咱们好过的。

      人家的武器、机械卖的相当好,后来亚洲各地搞开放,朝鲜脑子一时没转过来,一拉就拉下了

      • 家园 没有的事,80年代朝鲜轻工业界参观学习团来上海

        都对口安排在轻工业局各公司招待所住下,别的不知道,到我妈公司的是咱妈安排的,个个巨能吃,人人大力神,最后工厂给了些“加班费”,公司还没准备好要给些啥饯行礼物时,里面一个会汉语的说了,你们给大团结,我们自己去买得了,于是打公司预支了一笔钱,派车安排他们采购些小礼物回来报销,结果他们每人都从小贩那儿扛了一大袋乡镇企业做的晴纶衫裤回来了,连那大袋子都是小贩送的,钱是没超标但没发票,结果只好从公司门市部想辙。

      • 家园 好过的是金家父子,不是朝鲜整体。

        卖武器的钱大多进了金家的小金库。

        老百姓的每月口粮定量不比我们60年代高多少。

        军队也好不到哪里,堂堂朝鲜人民军空军空总的参谋接受我们访问团的赠送的铅笔、电池,都当作宝贝——他们自己都用不起(也没有)。

    • 家园 说个更狠的

      先送朵花

      话说80年代末的时候中央广播电台也有几个所谓的朝鲜专家(其实就是送来培训的).大家关于朝鲜贫困的印象也就是从他们那里来的.不说他们回国带什么东西了,单就有一次一位老兄从朝鲜探亲回来,居然衣服是用缝衣线系在一起.问之,曰乡人贫困,所以把扣子也都留在家里了.

      听说最近朝鲜情形大为好转,希望这样的生活也最终走入历史

      • 家园 朝鲜的毛病和咱们改革开放前一个德行

        农业和轻工业搞得忒烂,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这一方面是体制、技术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也和朝鲜山地多、平原少、可耕地少、气候较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客观情况有很大关系;自打日据时代朝鲜半岛南北的产业分工就是:北方搞工矿业、南方搞农业养活北方。

        其实朝鲜的条件还成,最起码搞矿业是很不错的。我的一个师兄在辽宁有色地勘局下属某勘察单位,驻丹东;他们找金矿、奇了,鸭绿江北岸死活就找不着什么大矿、富矿,找到个百吨级的矿就把他们乐的……南岸、朝鲜那边,随便一找就是个千吨级大矿,把他们眼红得不行了。

        所以朝鲜的铜很便宜、每年大量出口换取外汇(多数情况下,金银铜是伴生的);朝鲜最缺粮食的时候,从丹东倒腾一船粮食过去、能换回一船紫铜,一来一往、利润起码在十倍!不过如果正常地走海关就不行了,利润全被双方海关吃掉;所以当年丹东有些胆子大路子广的,专干来回走私粮食紫铜的买卖,饱饱地赚了一笔……

        今年据说朝鲜粮食收成不错,配给标准可以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