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送外卖差点儿送出人命的俄罗斯小妞 上 -- 萨苏

共:💬51 🌺9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送外卖差点儿送出人命的俄罗斯小妞 上

    这是看夏翁《送货记》招的。

    夏翁是在美国送外卖,日本送外卖之类的生意也很火,送外卖是苦活可收入不菲,留学生打这行工的不在少数。但送外卖几乎出人命的就不太多,无独有偶,我认识的一位俄罗斯小妞安娜,送寿司就差点儿送出人命来。

    这俄罗斯小妞安娜也是来日本留学,在我的一个朋友小许家认识,她们俩曾经在一个寿司店打过工,作的工种,就是送外卖。小许在那儿干了两年,安娜小姐,就干了一天,还差点儿出人命。

    这件事小许和安娜绘声绘色的讲给大家,差点儿又出人命。

    怎么回事呢?

    小许一直在家叫做“千秋”的寿司店打工送货,这个店很古老,据说历史可以上溯到楠木正成组织保皇党游击队,因为古老有特色,人气很旺,照顾它的主要是大会社,大家族等等有势力的顾客,送货上门为主,比如日本关西有名的政治家神崎武法,就是专门叫她们家的寿司,一叫,就是几万块钱的,买卖很兴隆。

    安娜和小许在一个语言学校学习,而且祖上都是布尔什维克,话里话外亲近起来,听说小许在打工送寿司,就请她给介绍一下,也想打份工。

    小许就介绍了,而且一面试就通过,女老板说你教她摆寿司,带她看一趟,第二天就来上工吧。

    这里面就要说说日本人的特点了。日本从内心其实并不是很开放的一个民族,它崇尚欧美,但对欧美文化的利用属于轧柠檬类型的,轧出汁来,柠檬扔掉。所以日本人普遍外语较差,而且对和欧美人打交道比较怯懦。我们公司的一个黑人兄弟走在大阪的街上,发现日本人经常从背后远远象看大猩猩一样看他,感觉十分新奇古怪。兄弟的经验,今天的中国人民这点上要开放得多,别管你是黑的白的还是花的,来我的摊上照宰不误,说开放,日本人今天要学习中国人呢。

    言归正传,因为对欧美人不熟悉又好奇,一个白种女孩子来店里打工,女老板大概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所以面试的时候很痛快。

    小许就带着安娜送了一次外卖,让她看看。

    回来,安娜很自信,还有点儿兴奋。

    为什么呢?要说一个店能够创下牌子,必然是有特色的,比如“千秋”,它送外卖的车上单配司机,送货的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而且身着和服,到地方不能走,要帮助人家把寿司在不同的瓷盘中按照种类方位摆好,配上碧绿的紫苏叶子。最后鞠躬而退,古雅而又东方风情。

    安娜兴奋就是因为觉得干这个活居然可以穿和服送货,太酷了阿!欧美女性,对于东方的服饰,比如旗袍啦,和服啦,多半都有特别的喜爱,要知道好的和服几百万一套呢,安娜一个穷留学生,哪儿买得起?看电视只能吞吞口水罢了,她觉得这回终于可以过瘾啦。

    第二天安娜正式上班,女老板叫人给安娜梳上配和服的发式,然后就挑了一套给她穿好出发。

    这时候就出问题了。

    安娜生得明眸皓齿,金发高鼻,尤其一个冰蝴蝶的体型,凸凹有致,堪称性感美女,和大多数俄罗斯姑娘一样,走到哪儿都不免引人回头。这时雪肤碧眼梳上日本发式别有一番风韵,大概《红楼梦》里面的外国美人就是这样的形象吧。但是,这和服就怎么穿怎么不对劲。

    敢情这和服,是给东方美女设计的。

    女老板帮安娜穿和服,小许也在旁边帮她忙活,两个人折腾了半天,额头见汗,依然看来十分别扭,冷不丁小许听见女老板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日语。

    翻译过来,就是 –

    “这丫头的胸怎么这么大啊?!”

    [待续]

    关键词(Tags): #外卖#俄罗斯#和服元宝推荐:履虎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其实,鼓着两个排球穿和服,更能吸引眼球!

      大家YY一下,紧身的和服,围着两个大排球,稍微一弯腰一低头,嘿嘿,男士们,尽情地释放你们的鼻血吧!

    • 家园 俄罗斯美女没接触过

      大学时接触过个意大利血统的美国美女,的确是……

      反正这么说吧,夏天俺不敢单独和她一块呆,那个T-shirt一传,俺坐旁边不用三分钟鼻血肯定出来。

    • 家园 不对呀萨呀!!

      这个工作不用辞呀。我们可以这么做呀。走的时候先不给勒上,先上车,等车到了地方,在给勒上,你也说了,用不了五分钟就搞定了。然后等待完事了快点出来,在给解开不就没有什么事了吗?

    • 家园 【原创】送外卖差点儿送出人命的俄罗斯小妞 下

      我们小时候大街上要有人两眼发蓝那多半是饿的,由此可见欧洲地区古代没有中国富裕,要不怎么我们都是黑眼睛他们有好多蓝眼睛呢?

      安娜两眼发蓝不是饿的,那是勒的!

      人家一咬牙愣用一块布一把大别针把自己勒成太平公主了。

      要说现在小姑娘折腾自己的本事,您不服是不行。还拿旗袍说事,兄弟在北京曾经陪朋友去做旗袍。裁缝师傅没八十也有七十五了,据说给宋美龄裁过衣服,看看我那排骨精朋友大摇其头,死活不肯下料。回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能丢手艺阿,穿旗袍讲究“九翘三曲”那才美,现在的姑娘都把自己饿得跟国际难民似的,你让她怎么翘?怎么曲。。。

      安娜的问题和我的朋友排骨精正好相反,但这种精神是一致的。

      话说安娜披挂整齐走出来,欧洲美女穿东方和服,的确别有一番风韵,女老板挺满意,说:“那你们出发吧,拜托啦。。。” -- 说起来寿司店老板毕竟不需要太多的现代文化,比如数学方面水平不会太高,否则算算安娜那两个排球的体积和压缩率只怕当场就会跳起来。

      安娜走路已经不太利落,磕磕绊绊的,是小许扶着她上车的 – 小许说我还以为她不会穿木屐呢。

      我说小许你呆阿?你学IT的博士好歹也是数学相关学科,看不出问题来?

      小许说 -- 冤枉阿,我不是也。。。说了一句看看安娜的胸再看看自己,好像也明白这么大的差别如此理由很难自圆其说,嘿嘿笑两声不再说什么。

      车子上了大街,小许觉得安娜好象有些不对劲,人打蔫,脸色白得厉害,问她,她说没事没事。小许琢磨自己可能看错了,人家是白种人么。

      到了第一家客人那里,敲门,寒暄 – 日本人规矩多,就送个寿司这一点儿事“劳您久等啦。”“失礼了,给您添麻烦。”“一直受您的照顾。。。”一大套 – 想想这也是日本的民族性,话说得多又不收钱,就像日本料理都是东西少得可怜盘子碗儿却倍儿大一样,说明日本人骨子里满精明 -- 反正盘子碗儿你又不能吃下去。

      客户特别热情 – 送寿司的居然是洋鬼子!而且还穿着和服!中国人好奇心重,日本人也一样。这是个会社社长请客,这边安娜小许摆寿司,那边主人客人一大帮看猴子似的盯着安娜,几乎看直了眼,连帘子后面都有些女眷和孩子在探头探脑。安娜的关注率不低于林青霞了。

      摆好了寿司要走,人家问安娜 – 能和您合个影么? -- 嘿,小许说从一进门那安娜也不磕绊了,脸也不白了,精神焕发,大大方方和人家合影,老的少的,丑的俊的统吃,还写下电子邮件地址让人家给寄照片来。

      说一句,日本的送货没有小费,整个一个穷折腾。

      安娜自己说这照片要是寄回家去那就震了,要写十张纸的信来作说明。看来这俄罗斯丫头天生好出风头。

      如此一个中西合璧的美女,小许也看着有趣,上得车来拉着安娜聊天,她却有一搭无一搭,又开始打蔫。

      送了三家,每一家都轰动万分,看得出来安娜十分得意。

      第四家比较远些,路上堵车,小许和安娜并排坐在后厢里,小许托着腮帮子打盹,安娜接着打蔫。好容易过了路口,安娜忽然长身站起来,表情古怪,张开嘴手抚胸前。小许一惊,问她:你怎么了?安娜看看她,笑笑摇摇头,然后用一个天鹅湖般的优雅动作,两手一张,优美地倒了下去。

      安娜说当时并没觉得有什么难受,只是眼前蓝色的星光闪烁,此伏彼起,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小许吓得尖声大叫,伸手去拉安娜的手,只觉双手冰凉,指甲盖都变成了紫色。探探鼻息,竟是若有若无。

      日本司机闻声停车,一看此景也是大吃一惊,日本人墨守成规的毛病马上发作,第一个动作就是打110。

      小许一把拉住 – 你干吗?日本司机:叫急救车阿!小许:叫急救车干什么?日本司机:送她去医院阿。小许:干吗不用你的车直接送呢?你开的不是车么?日本司机:噢,对阿!

      “日本人就是死心眼。”小许说,当时他们在神户大街上,周围都在堵车,等急救车来安娜的小命还在不在就不好说了。她也奇怪,这丫头平时又是登山又是游泳,身体蛮好的,这是什么毛病?心脏病?

      小许还真冷静,刚要开车她又把司机叫住,说不用了,她看见路边就有一家医院。

      两个人抬着安娜进去,护士一看别挂号了,马上叫过大夫来,那大夫颇有风度,看来水平不错,一瞧安娜的模样,转身厉声道:快,送急诊室,准备抢救!

      小许他们站在走廊里,就看见护士推着大氧气瓶,跟冲锋似的轱辘轱辘朝急诊室走。

      抢救了吗?

      没用上。

      用大夫后来的说法,进了急诊室,取出听诊器来,让护士解开安娜的衣服听诊。一解开和服护士就愣了。环绕安娜的胸口,一条宽宽的布带束得紧绷绷,上下三排大别针,五公分一排,活象疯人院的拘束衣。护士莫名其妙之下赶紧把别针摘下来,刚摘了几排,剩下的别针吃不住劲儿,嗤啦一下撕了开来 – 没了束缚,安娜的两个大排球象渡边偷的地雷一样,轰然而起。

      大夫护士当时一起喊的是一句话是 --- “天哪 ! ! !”

      一分钟以后,安娜嘤咛一声,缓了过来

      事后大夫给小许说了半天,也没解释明白,中国人和日本人,还是用汉字写吧 – “机械性窒息”。。。欧,憋的阿。

      有了这个基础,以下的解释就好说了。大夫说这安娜就是绑得太紧了,持续缺氧,直到身体支撑不住,不能维持清醒,她还算幸运的,这个绑法人双乳间有个胸腺,如果压迫过甚,会猝死的!

      大夫还说了一句话,她身体好,不然可能还不会昏过去。

      这小许就不太明白了,说怎么身体好,反而会昏呢?萨给她解释明白了。

      我们公司当年有个大戴维,美国人,一米八二,橄榄球队员,体格特别好,去西藏军区总院卖CT。中国人出差好旅游假公济私,其实老美也一样,戴维下了飞机,从旅馆出来就租了路边小摊的自行车,骑了要逛拉萨。

      奇怪的是大戴维上车,却看见那个小贩跟着他跑,还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大戴维的回忆到此为止,因为他随后就从车上一头栽了下去,昏倒。 -- 人家小贩有经验,说你看他那么大的个子,骑的又那么猛,肯定用不了一百步就倒阿,我得把我的车拿回来。。。

      越经常锻炼身体好的,对氧气的消耗越多,所以在缺氧环境下剧烈运动,往往是还没等出缺氧反应,就趴下了。

      安娜把自己绑上本来就供氧不足,在客户家还兴奋折腾,火上浇油,已经处在窒息的边缘了,等到堵车周围空气不好,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事儿出来以后,小许力劝安娜不干了,你一个人在外边,出点儿事怎么办?安娜说对。她虽然喜欢和服,毕竟更珍惜小命。

      安娜自己说:我更喜欢自由的呼吸。

      这就满有俄罗斯风格的哲理了。

      小许送走安娜回来一看,老板娘在那儿眼睛发蓝,搓手跺脚呢。

      怎么回事?原来老太太对放安娜出门起了后悔之心。刚才那三家老客户都来电话,又新订了货,点名要安娜送,显然是还没新鲜够。这小妞儿是聚宝盆阿。

      老太太绕着寿司柜台滴溜转圈,那意思是想把安娜再找回来,琢磨了足有一个钟头,最后说算了吧,老太太说了句日本成语,全是汉字,中国人一看就明白 – “人命第一。”

      说到底开寿司店虽然属于资本主义剥削,逼出人命还是太过分了,这种极端的事情她一个小女子毕竟还有些干不出来。

      [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