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不死鸟导弹(AIM54A)战绩的问题 -- chela

共:💬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不死鸟导弹(AIM54A)战绩的问题

    刚刚拜读了晨枫的原创《永远的雄猫》,里面提到了不死鸟导弹AIM54A的战绩为零,而我在几个月前看过的一篇关于伊朗空军的文章里,看到他们使用F-14所取得的战绩里,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不死鸟的功劳。

    本想回在原文下,但是分数不够,所以特把部分原文转帖如下,仅供参考。另外,其他部分也很有意思,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

    引用地址: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5-07-26/1046308642.html

      ◆ AIM-54A不死鸟空空导弹

      关于伊朗伊斯兰空军的AIM-54A不死鸟空空导弹,国际观察家们的一般看法是伊朗伊斯兰空军由于无力供应配件,因此在两伊战争开始不久后,他们的不死鸟就无法再使用了。还有一种奇怪的传言,说美国格鲁门公司的机械师在伊斯兰革命之后不久就将AIM-54A悉数破坏等等。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作为F-14A的主要武器,AIM-54A不死鸟空空导弹在两伊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F-14A击落的上百架伊拉克飞机中,至少有一半是用AIM-54A击落的。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AIM-54A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一个击落敌机记录就是由伊朗飞行员在1980年12月2日获得的——这是美国人的记录,实际上,很有可能在1980年初伊朗飞行员就用AIM- 54A击落了第一架伊拉克战斗机。

      在两伊战争中,伊朗伊斯兰空军的雄猫飞行员对于AIM-54A不死鸟空空导弹的使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每架F-14A在出动执行战斗任务时一般携带四至六枚AIM- 54A,当遇到伊拉克空军双机或者四机编队时伊朗飞行员就使用不死鸟进行攻击,一般在击落其中一架战斗机后,就能迫使伊拉克战斗机编队中其余的战斗机返航,但是也有F-14A将整个伊拉克战斗机编队全部击落的例外情况。在这一阶段,伊朗雄猫飞行员对于AIM-54A的使用是全方位的,他们在距敌机短至 15公里,远至120公里的各个距离上都曾发射过不死鸟。而且他们都是在海上的空战中使用这种导弹。除了五次例外,被不死鸟击落的伊拉克战斗机都是低飞的目标。另外在使用中,伊朗飞行员还发现了一些问题,AN/AWG-9雷达的高脉冲重复频率工作模式似乎存在问题,因为在这一模式下发射的AIM-54A无一击中目标。另外AIM-54A的保险也有问题,因为有几次导弹在击中敌机后都没有爆炸,然而这个问题并不影响伊朗伊斯兰空军的战果,在这几次空战中,虽然没有发生爆炸,但AIM-54A沉重的弹头所造成的冲击力已足以将伊拉克战斗机撞坏。

      从1984年至1986年初之间,关于AIM-54A胜利记录的报道很少。在这一阶段,由于导弹数量的减少,在出动执行任务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的F-14A一般只携带两枚不死鸟,有时甚至只携带一枚。同时,伊朗飞行员在实战中发射的AIM-54A都是在极短的距离——相对于其标准射程——内发射的,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伊拉克空军的强大电子干扰常常使F-14A的AN/AWG-9雷达失灵,只有在极短的距离上,AN/AWG-9才能有效地发现伊拉克战斗机,因此伊朗飞行员别无选择,只能在15-30公里短距离内发射AIM-54A。从1984年起,伊拉克空军调整了战术,他们的战斗机不再以两机或者四机编队的形式出动,而是动则出动十二机编队,要么就是十四机编队,这样大的编队使伊朗的F-14A不敢轻易对他们发起挑战,而且即便F-14A击落了编队中的一架战斗机,其余的伊拉克轰炸机和战斗机也不会返航,而是继续执行轰炸任务,这样一来,F-14A的拦截就失去了意义。

      第三阶段是1986年以后,从这一年以后,不知是伊朗的AIM-54A消耗殆尽,或是因时间太长而失效,还是其他原因,总之伊朗伊斯兰空军的F-14A在出击时很少再携带不死鸟。从1986年底到1988年初这一段时间里,伊朗F- 14A取得了很多战绩,但是在报道这些胜利时,伊朗方面很少提到所使用的武器,要么仅仅只是说“用导弹击落”,要么干脆不提。目前可以确认的由AIM- 54A取得的战绩,只有在1987年1月15日击落米格-25以及当年7月2日击落伊拉克空军王牌飞行员“天隼”雷耶尔等寥寥几例。

      ◆ 沙场血战

      关于伊朗F-14A雄猫战斗机的实战记录,一直没有确切全面的报道。因此我们只是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报告和文档中搜集到其中的一部分,远远还不够全面。

      在两伊战争开始阶段,伊拉克空军的主要轰炸目标是伊朗的工业设施,重中之重是石油相关设施,他们希望一举将伊朗的工业基础和石油生产能力摧毁,以毁灭伊朗的战争潜力和经济命脉。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因为这些重要设施都是由F- 14A来守卫的,伊拉克向这些目标派去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通常是有去无回,这个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策略,改为轰炸那些F-14A顾及不到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在战略上一般重要性较小。因此可以说,F-14A雄猫改变了两伊战争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伊朗。伊拉克空军的指挥官曾给他们的飞行员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要尽一切可能避免与F-14A交战,一旦发现F-14向你接近或者探测到AN/AWG-9的雷达信号,立即向相反方向飞走。”而在实战中,伊拉克飞行员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关于这个著名的命令,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在多次与F-14A打过交道之后,伊拉克飞行员以及地面雷达管制员们发现他们探测到的AN/AWG-9的雷达信号听起来很象是一只猫在呜呜地低声叫唤,因此他们推测也许“雄猫”这个绰号就是因此而得来的。

      伊朗雄猫的威力不仅仅左右了两伊战争的结局,甚至影响了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在那次战争中,美国海军的F-14空战战绩甚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已经掌握了AN/AWG-9雷达的参数,因此在探测到AN/AWG-9的雷达波后立即远遁。

      关于伊朗空军F-14A在两伊战争的实战战绩,根据目前所知,至少击落了11架米格 -21、6架米格-23、6架米格-25、15架幻影F.1EQ,1架苏-20、5架苏-22、1架图-16、2架图-22B、1架米-25以及1架 SA.321,其中大部分是用AIM-54不死鸟或者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击落的。需要注意的是,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在设计时的作战用途是用来拦截苏联红海军的远程轰炸机,然而在两伊战争中,其卓越的表现证明它不但具有强大的爆炸力,足以击落诸如图-22眼罩、图-16这类体积庞大的轰炸机,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可以击落诸如米格-21、幻影F.1EQ、苏-20/22这类体积小且灵活的战斗机,甚至具有高速优势的米格-25也不止一次被它击落。被AIM-54A击落的伊拉克战斗机通常都处于己方电子对抗的保护之下,伊拉克空军的苏制和法制电子对抗设备常常能成功地干扰F-14A的 AN/AWG-9雷达,摆脱它的锁定,但是却对AIM-54A无可奈何。

    关键词(Tags): #AIM-54A#不死鸟#伊朗#F-14元宝推荐:萨苏,
    • 家园 那玩意儿1百万一枚,一次带6枚上天不是烧包就是为了照相好看。

      美国后来发展的大黄蜂F/A-18才是几十年经验的结晶,比较对路子。

    • 家园 你说得对,严谨一点应该说是美国海军手里不死鸟的战绩为零
    • 家园 关于两伊战争的文献很少

      这种研究无疑是填补空白式的富有价值。这场混战虽然被称为“昨日的战争”,其实由于常规战的很多特点依然如故,在某种作战环境下的参考价值依然很高。

    • 家园 似乎记得F-14A是不能使用不死鸟导弹的

      没查资料,凭记忆的。

      我记得美国买给伊朗的那批F-14A只能使用麻雀导弹,不能使用不死鸟,而且麻雀导弹在机腹下的排布方式也跟挂不死鸟导弹时的不同。

      挂不死鸟时,是前二后二,四四方方的四枚导弹。但是挂麻雀时,是前二中一后一,其中中一和前二有部分重叠,前二枚导弹的前端位置已接近前起落架。如下示意。

      挂不死鸟时:---- ----

      ---- ----

      挂麻雀时: ----

      ---- ----

      ----

      • 家园 忘了在哪里见到的。

        据说由于其昂贵的价格,两伊战争中,伊朗空军很少使用AIM-54,仅凭雷达信号就可以吓退伊拉克空军,这一现象被伊朗空军发现后,在其他一些机型上安装了模拟器一类的东西,可以发出相似的信号,弄得伊拉克空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是否属实。

      • 家园 我看到的资料好像说

        理论上F-14可以使用6枚不死鸟打击6个不同目标,不过。。。受着舰重量限制,返航的F-14只能带两只不死鸟回窝,剩下的四只小鸟就算不死也只能沉海底了。。。所以一般Navy只带两只小鸟执行巡逻任务。但是作为陆基的伊朗空军就没这个问题了,当时伊朗共定购了714枚不死鸟,但是到开战前只收到了284枚。而且作为F-14的唯一海外买家,伊朗空军的F-14除了某些电子设备外基本和NAVY装备的型号是相同的。

        资料来源:http://www.iiaf.net/aircraft/jetfighters/F14/f14.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