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注意】群策群力,众志成城――《黑白西西河》书评活动 -- 石璧

共:💬12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注意】群策群力,众志成城――《黑白西西河》书评活动

    恳请各方高手前来助拳。

    诗词歌赋皆可,评论的话至少100字,无上限。

    内容可以是书评、意见、新点子、内容预测或者批评赞扬和对自己角色的剖析等等无所谓。

    文章请在本贴下跟贴,偶将造一目录,一一汇总。

    看书不回,非礼也。请大家支持支持李梅。

    赞助商:

    温相:链接出处

    机会:链接出处

    乔治:链接出处

    河伯:链接出处

    马鹿:链接出处

    大江:链接出处

    柴妞:链接出处

    宁子:链接出处

    王五1:链接出处

    王五2:链接出处

    悲欢:链接出处

    小马哥:链接出处

    雪个:链接出处

    吱声:链接出处

    犀光:链接出处

    Loser:链接出处

    萨苏:链接出处

    过客: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现在再来看看西西河早期的搞笑文章,搞得我一直笑!
    • 家园 新官场现形记

      每天到西西河,发贴子,看贴子,聊天砍山,不是每个贴子都跟,但是哪个板块有了变化,出了什么新鲜东西,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 曾有朋友认为我经历丰富,我的老师则评价我有一双敏锐而便携的眼睛。

      这只是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欢这个话题。

      但是有一个贴子我一直不去开。

      就是《黑白西西河》。

      从看到它那一天起我就决定不急着去开。

      好久了,这样的心情已经越来越少。

      当年有一个人的书我不去读,他的名字叫作王小波。

      当年有一个旧书摊,我每次到他那里都要搜罗过期的舰船和航空。

      人家说你不要找了,还差哪期给我个单子,我帮你收齐了吧。我答应了可是从来没列过。

      图书馆里就有,成册的合订本。

      兄弟你说我发什么神经?

      战场上没有一样是真的完美。兄弟,到了三十岁,你才明白残缺有多么美妙。达扬最有神韵的地方,偏偏是他不存在的那只眼。

      对于文章,我们都是杀手。

      那些美丽而优秀的文字的杀手。那些跳动的节拍和旋律,就是我们手下的冤魂。

      当我们读了水浒,我们便杀了水浒,当我们读了红高粱,我们便杀了红高粱。莫言一生可以写几部红高粱?看了檀香刑,我想他自己也在一样的苦恼。而我们只要一个下午,就可以杀了红高粱。我宁可留下王小波,等待他给我的挑战。王小波死了,他不会有新的作品。我宁可留下他。

      所以我不看王小波,宁可去看小说月报上的狗屁文章。

      直到我饥渴的不得了,忍不住那种难耐的欲望。

      去年夏季的一天,我终于Down下了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界》,接着是《万寿寺》。

      一个多么多变,狡鲒而美妙的王小波,我杀了他,惋惜的看着青铜时代的血染红我的双手。

      我杀了王小波。

      好的书,是用心来读的,可以只需要一遍,比如昙花梦,可以必须要一百遍,比如三国。好文章最后的归宿,总是在你的心里。就象好的杀手,了解他的对手,比对方自己还要明白。杀手的魅力,不在那得手后的瞬间,而正在你伴着对手心跳的那日日夜夜。

      文章也一样。

      我信任支持李梅。

      我没法不信任他,西西河放在那个位置的文章,你说我能不信任么?

      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

      西西河是一个文化的祭坛。

      这个祭坛充满了机智与才华,就象铁与火的世界对兵来说,永远诚信无欺。

      假如有一个兵走出了丛林,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杀出来了。

      假如一篇文章在西西河脱颖而出,那也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出类拔萃。

      所以我不去打开它,我知道他的价值,我知道他的魅力。我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够让我打开它的时机和心境。这年头,能让人信任的好东西,是多么稀少啊。

      上个星期六,我终于打开了这个贴子。打开它,仿佛可以嗅到文中的金戈铁马。

      看了一个小时,我放下打印纸。

      我忍不住破口大骂。

      我要给铁手这家伙写个邮件,我要约出这个什么支持李梅来,当场杀了他!

      非如此,不能表达当时的心境。非如此,不能形容当时的感情。

      您知道,由爱生恨是人生中常见的一种感情,一种本能。

      那么,由钦佩到极点呢,大概就是要取对方性命的那种感觉了吧。

      唉,这或许是一种古代男人的本能吧。

      对这种感觉,从杰克伦敦以后,我们已经陌生。

      写得太棒了!

      好了,就是要说这个吧。

      萨是文科专业毕业,受过一点儿写作训练也作过专业编辑,也喜欢写文章。萨是理科工作,自以为作的还可以所以看不起纯粹的作家 -- 萨觉得好的文章不是写成的,是一种感悟,只有自己有事情干,有事业干的人写出的才能是好文章。萨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又臭又硬。萨自己觉得走南闯北,对人生也算有看法。萨觉得人家评价自己眼睛敏锐而自鸣得意...

      算了,和这老哥放在一起就不要提了。此人的文笔之流畅,对现代官场的理解之深厚,描写之曲径通幽,特别是主人公心灵与人生之感受,令拿笔之时只有惨然。西西河的人物在小说中只是一个符号,真正的价值,在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那种老辣的体验和理解。如果评价,只能说,这就是红尘与大地之子,带一点儿广佬独有的敏锐和自信。回头看看自己,嘿,感觉不过是站在人生边缘的一缕轻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是一种过时的说法,看着这样的文章不想宰了这支主席或者不倾心佩服这支主席的都不配再写这样的题材。

      萨原来也在写一篇现实小说,想试试这方面的能力。看了《黑白西西河》,我把稿子撕了。

      我过去的老板杰克。韦尔奇说过,作第一,或者第二,第三就算了吧。

      在这个领域,支持李梅或许是第二。

      那大概因为没有人敢称第一。

      所以在这个领域的写作将会变得十分寂寥。

      不说人,单说作品吧。

      这部作品给人震撼力最强的,只能给一个粗浅的评价。

      那就是

      黑白两道,时舞龙蛇,刻骨铭心,风华绝代。

      期待着您的后续。

      [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