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马鸣萧萧 -- 南山贼

共:💬46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马鸣萧萧二

      但是历史上中国的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个说起来就不好意思了。由于中国长期采用的是自由放养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国古代的马种和现在的原生马种差别不大,目前我国的原生马主要有蒙古马系、西南马系、河曲马系、藏马系、哈萨克马系,其中哈萨克马系长期游离于主流乘役马种之外,就是传说中的大宛良驹了,虽然体形高大轻快但却不是咱们老祖宗轻易能弄到的宝贝,当年李广利费了那么多人命也不过换来3000匹,而且由于庞大的原生马种群的回交退化,这三千宝马的血统没几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样说起来我们的培育技术实在是落后的可以,想那纯血也不过是三匹优良阿拉伯种马的后代严格自交出来的。

      中国古代主要的边患依次为犬戎、林胡、东胡、匈奴、柔然、鲜卑、突厥、吐蕃、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洲,这其中大部分控制区域都位于蒙古高原和中亚草原上,只有少数在青藏高原起家,那么我们说说几个以重骑兵著称的民族骑的大概是什么马,这些马到底怎么样?第一个以重骑兵形象出现的是鲜卑人,根据考古发现鲜卑人的祖庙——某某山洞就在大青山,看来他们骑着的九成九九是蒙古马了,另外一个一出现就披着重铠的是女真人,我们姑且算女真人使用的是蒙古马吧,其实鄂伦春人使用的鄂伦春马可能更符合女真起家时的马种情况,但是女真打败契丹后,想必夺取了不少契丹马,作为蒙古一支的契丹人使用蒙古马大家没意见吧?而且作为中国占绝对种群优势的原生马种,其他马种很难不被蒙古马同化掉。

      首先说体态,蒙古马平均为300kg左右,体质粗糙结实,体躯粗壮。头大而较重,额宽平,眼眶突出,耳小直立,鼻梁平直,鼻孔大。颈宽平短厚,多水平颈(其实这样的马实在说不上好马,速度肯定快不了)。甲低而宽厚,肩短而较直,胸中等宽深 ,背腰平直略长(腰长的马适合挽用,长距离骑乘容易疲劳,蒙古马还算好,加上它们忍耐力比较强,所以能够保证蒙古军队长距离机动),腹大,多草腹(也是草包肚子,这是散放马的特征,因为很少会有精料给他们吃,不过这也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特点)。四肢粗壮,筋腱发达,蹄质坚硬(作为草原马这点很难得,估计是因为蒙古草原干旱少雨,地面坚硬的缘故,鄂伦春马作为山地马可能蹄质更坚硬,否则没有蹄铁的情况下很难保证长期的骑行,这个鄂伦春马是蒙古马中的一个分支,我单独介绍一下)。皮厚毛粗,鬃、鬣 、尾毛丛密。毛色复杂,以骝、青、黑、栗、兔褐毛居多,白章极少。

      ■蒙古马平均体尺(cm)

      性别   体高   体长   胸围  管围

      公    130.8  134.0   157.3  18.3

      母    127.9  131.8   151.4  16.9

      ■蒙古马性能特征

      蒙古马的役用乘挽驮性能较好,且持久力强(这一点被无数资料证实)。例如1903年在北京至天津间用38匹蒙古马举行的120km骑乘比赛记录,冠军马为7h32min(合16公里每小时,换马的情况下一日夜奔袭240公里看来是可信的),前100km用5h50min(合17公里每小时)。农业区的蒙古马双套拉胶轮车 ,载重1.5t,日行15-20km,可连续使役。蒙古马最大挽力平均为300kg,其骑乘速度平均1000米1分21秒(要知道纯血也不过54秒,阿塔哈克马不过1分05秒),160 0m为2min22.6s(合40公里每小时,这相当了不起了,不过不知道骑手体重多少),2000m为2min39s(合45公里每小时,这说明蒙古马在中长途的优势),3200m为5min13.4s(合36.7公里每小时),10000m为14min52s(这个数字本人不予采信)。一般骑乘日行8h 可走75-100km。 蒙古马适应性强,能适应恶劣气候和粗放饲养管理条件,终年群牧在草原上,严冬大雪,无棚圈,无补饲的条件下,仍能刨雪觅食。蒙古马具有“上膘快,掉膘慢,抗病力和耐力强,合 群性好”等优点。所以游牧民族要到秋天马肥膘壮的时候入侵。重骑用蒙古马我还真找不到蒙古马的负重速度,但是30千米的冲刺速度差不多。

      鄂伦春马:产于内蒙古东部鄂伦春自治旗及邻近的黑龙江省数县。品种分类属于蒙古马系统,但别具特点。是擅长登山又具雪地滑坡特殊行为的狩猎用马。可供骑乘、运输、缺少草料时可以以肉食充饥(看到了吧,谁说马是吃素的,不过据说马要是吃了肉性情会更凶暴,眼睛都会变红)。成年公马体高129.8厘米,长133厘米,胸围159.8厘米,管围18.2厘米。性情温顺,步伐矫健,山地乘驮能力强,快步20千米/小时,狩猎一天,归猎是连同猎物负重达175-220公斤。成熟晚6-7岁结束生长。女真人要是用这个可能重甲骑兵时速20千米大家看怎么样?

      元宝推荐:萝伏,
    • 家园 我跟藏族朋友吃涮羊肉

      是位女士,在北京工作很长了,习惯还是有点独特,她搛起肉不拿进锅涮,而是直接蘸调料就吃,我寒了半晌!

      • 家园 悄莫声的对萝伏兄说一句

        我经常见此类女士...

      • 家园 可能在家里习惯了

        藏族传统杀羊吃肉都是吃生的,一边揉羊皮一边吃生肉,寒呐,和鄂伦春人差不多了。那些风干羊肉、风干牛肉其实也都是生的。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到了内地这么生吃可不成了,咱们这羊肉能和高原上的绿色食品比么,非吃出病来不可。

        • 家园 鄂伦春人暂时没接触过,

          不过一次去黑龙江,倒是在赫哲人所在的同江呆了几天,他们吃的大马哈鱼也有生吃的做法,类似生鱼片,只是把鱼切成寸方的块,好像有一道什么加工程序,变得半生不熟的,吃着很爽,喝酒也痛快

          • 家园 怎么感觉萝伏到处吃饭喝酒呢

            鄂伦春人吃生鹿肉的,好像现在吉菜里也有生拌鹿肉。赫哲族不仅吃生鱼,他们还吃生鱼子,黄鱼肚子里的子个个都有黄豆大小,一边拌着做鱼子酱一边就开吃了,看得我直犯恶心,过一会儿两杯白酒下肚咱就啥都敢吃了。

    • 家园 唯有西藏的风干牦牛肉可与之媲美

      这个和马无关了,记得哪个名家写过藏式风鸡做法,动刀,开膛,塞上香料挂起来,鸡还在咕咕叫。想想瘆人又不能不佩服他的手快。

      日本现在经常有马肉卖,竟然是生吃,也很特别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