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革命家余谦(浮世人物速绘之一) -- 悠思南

共:💬13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革命家余谦(浮世人物速绘之一)

          

            1

    余谦死了,家乡来人告诉我。

    是那个专门走在干部前面冲锋陷阵的余谦吗?

    是的,就是他!他的死可以算得上我们那里一件大事。

    是呀!简直可以说一个苦难时代的集结,但愿他的死也带走这个时代的苦难。

             2

    余谦这个人,在我们那个地方算得上小有名气。

      甚至有时候大人用来吓唬小孩:你若再调皮,喊余谦来揍你一顿。这往往很有效果,几乎所有小孩都知道自己的父母揍起来总是有所保留,而余谦却丝毫不会手软。

      我们谁不知道余谦的儿子总是伤痕累累,鼻青眼肿。其实大人这样吓唬小孩的时候,自己也往往心有余悸,恨恨不已。他们自己或许才真正遭受过余谦的痛加鞭打。

    余谦这个人块头并不是高大魁伟,但是任你再高大的汉子站在他面前也会怯懦三分。他似乎有一种与生具来的剽悍暴戾之气,面容恰如史泰龙,用所有人的眼睛作搜索引撑也搜索不到一丝笑容。

      他走在路上,无能男女老幼还是肩扛手提之辈都会绕道而行。实在无法回避,那就只好停下来让他先行。

    余谦虽然是个农民,有田有地,却很少摸弄锄头犁呀之类的农具。手里经常随身捎带一根杂木棒,那根结实的杂木棍行走山路时既可以打蛇,进入村庄时打退农家的狗,革命工作时用来驯服那些顽固的堡垒。

      我们经常看见他一个人穿行在村庄农舍,有时候还可以看到他后面跟着一大队干部。这时候,我们心里就咯噔咯噔,赶紧把家中的鸡鸭牲畜细软转移,该逃离的逃离,该躲避的躲避。

    在我们的眼里,余谦比干部还干部,比权威还权威;在干部的眼里,余谦比革命者还革命比战友还亲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先锋队员。

    几十年来,干部换了一轮轮,余谦始终保持着“先锋队队长”的美誉。几十年也保持者不变的本色: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党的教诲,胜过母亲。除了工作上偶尔同农民打打交道,平时绝不同农民多相往来。迎来送往的都是些干部和先锋队员。

    追溯他的生平往事,没有大起大落,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中的脉络,他的命运恰恰与共和国的一些命运相连。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为战士,工作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为党为国家贡献了一生。余谦的一生完全是是伟大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是正确的一生,他始终坚持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自始至终坚定不移站在党的立场上。

    余谦能够从众多的农民当中脱颖而出,也完全出自他那天生的革命热情以及对共产主义对党的无限忠诚。要不是晚生几年,他也许可以成为更伟大的革命家。幸好赶上如火如荼的入社,仍然在革命的浪潮中风光了一回。

    一开始余谦的觉悟就空前绝后,比起他那些乡亲来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最值得大书特书可以载入史册可以在余谦将来的墓志铭中雕刻下来的莫过于共产主义时代那些丰功伟绩。

    与余谦年龄相仿及其长者谁能忘记那个时代——革命公社的建立。

    当时好些富农以及小农意识很强的农民对入社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这对于快速步入共产主义时代来说简直成了绊脚石。对于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的工作组来说无异虚度光阴。改造思想先从改造肉体做起,于是斗争大会应运而生,革命的急先锋余谦同志勇往直前,举起棍棒扫向那些革命道路的绊脚石毒草毒苗。

    很快许多村子相继加入共产主义的公社。轮到本族本村,一个远房兄弟尤其执拗不驯,余谦以一种赛包公的大义灭亲随手从院子里采下一大束荆棘,扒光他的衣服,尽力抽打,那个叫余功的本家兄弟也顽固的可以,尽管杀猪般嚎叫也不愿入社。

      余谦自然不会输给一个正在革命改造的对象,坚持着。直到余功的背部全部扎满了荆棘,血迹模糊像一块油炸的扣肉,他的老婆苦苦哀求答应入社才放下荆棘。经此一战,工作组顺利拿下一块硬骨头,士气高扬。余谦的名气一下传遍了整个公社,哪里有困难,哪里有余谦,只要有余谦,工作就迎刃而解。

      余谦得到了工作组大力嘉奖,成了一个编制外的临时干部,在此后的年岁里,为了共产主义革命为了党的事业发挥着大大小小的作用,今天去某村割资本主义尾巴,拔光那些自留地的毒苗,明天某村巡逻打死那些偷吃集体稻谷的野鸡野鸭。凡有风吹草动,必有先遣部队。

             3

    我那个时候刚刚几岁,正是歌唱伟大领袖毛主席……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以及各家各户鸡鸭小心的时代,对于余谦除了一种恐惧外,还没有厌恶之情,可是后来的亲眼目睹让我大跌眼镜。

    以前在集体,余谦是不用劳作,分产到户后不得不下田劳作。然而不久,余谦又得以丢下农具参加伟大的革命,为共和国的税收征费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竭尽心力。

    邓氏实行包产到户后,或由于农具的分散或由于劳动力缺少或天灾人祸,一些家庭往往难以缴纳繁多的公粮,税费,就采取赖皮拖拉甚至抗拒不交。于是对党对国家无限忠诚的余谦有了用武之地。这一来使我有幸验证了伟大文学家白居易杜甫式的描写。他们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惜背下载道的怨声诅咒的骂名,其中的牺牲其中的艰辛又哪里是我们这些成天杞人忧天之辈所能理解的。

    可怜这些农民又偏偏总想生儿子能够扛得起打谷桶。于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又落在余谦和干部的肩膀上。没办法,穿堂入室,催缴罚款、有钱拿钱、无钱抬谷子,没有谷子搬东西、抬家具、赶牲口、拆房子,逮住男人孕妇就地腌扎等等手段全部用上。

      那个年月里,真称得上十室九空,只要有超生早生的媳妇就有逃难的家庭,也就有不速之客的造访。而这一切的行动都是余谦和他的战友打前锋,也需要他和战友们多方去侦探,今天人口不至于爆炸多少与这些伟大的革命战士当时的宏伟奋斗离不开。

              4

    有时候我听乡亲们谈起余谦,大家都咬牙切齿。才也有人说不能怨他,这是政策是干部的命令。但是大家一致认为他比干部还难对付,一是他熟识情况,大家都瞒不过他,二是他剽悍凶猛,充满暴力。这不能不使我想起狗这个词。可是狗是不会咬熟人,他却专门寻找熟人下手,因为这是他的专长。我陷入深思,始终无法琢磨透彻。对于余谦这个人更是不敢仰视,他那种革命精神深沉的目光尤其令人生畏。

      这种畏惧感染着我,即使他的儿子我也不敢接近。这个在家庭里饱尝拳头的同学也异乎寻常的喜欢斗殴。从他身上我分明看到他父亲的影子,后来这小子果然走监狱里打了个来回。相对于他父亲来完全成了另外一种类型。

    家乡人告诉我,余谦死后,这小子带了一大帮兄弟将丧事办的体面而又隆重。

      那些生前受过余谦教育的乡亲也大都参加了葬礼。

    关键词(Tags): #革命家余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