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吴敬琏:过度发展重化工业将引发四方面问题 (大家怎么看?) -- 柴皇荣世

共:💬13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吴敬琏:过度发展重化工业将引发四方面问题 (大家怎么看?)

    吴敬琏:过度发展重化工业将引发四方面问题

    邓华宁

    2005年11月19日14:40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本报苏州电 11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中国近年来依旧没能摆脱高指标、高投入、忽视效率的旧型工业化。这是屡次出现经济过热、资源瓶颈收紧、通货膨胀压力剧增的根本原因。

      吴敬琏认为,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在这样的条件下集中力量发展重化工业,显然是扬短避长,妨碍效率提高,会带来四个方面的问题:

      ——要素价格扭曲和政策向重化工业和简单加工工业倾斜,使不少企业放松了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效率的努力,造成原材料、燃料资源的高度紧张。其结果就是,贫瘠的自然资源无法支撑高资源耗费的粗放增长。

      ——增加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中国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新增劳动力需要在城市工商业中就业。重化工业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很差,重工业部门每亿元投资提供0.5万就业机会,只及轻工业的1/3;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安置300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万人。

      ——阻碍服务业的发展。2001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3.6%,不但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0%),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5%);近年来不升反降。

      ——引发短期和长期的金融问题。首先是投资与消费结构扭曲,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GDP中用于投资的占10%至20%,中国为40%至45%,引发的短期宏观经济问题是,产能增加过多而国内最终需求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投资效率日趋下降。在过量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撑的条件下,无效投资意味着使银行系统潜在的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积累。

    • 家园 第三产业的收入归根结底是有制造业决定的.

      不发展重工业就不可能提高真正提高国民收入.

    • 家园 产业结构升级和馒头艺术化

      不是很清楚吴说话的背景,只抽象地说说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些个人看法。

      不能静态地比各产业产值的百分比。这产业结构升级好比是吃馒头,一个人能吃的馒头是有限的,即使先用馒头喂猪,然后再吃猪肉,也只需要有限的馒头。但是馒头能做成的样子,吃馒头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是无限的。所以当面粉的数量不是个问题了,就得发展第三产业了。

      面粉的产值下降了,但你还得弄来那么多、甚至更多的面粉来。面粉不是不重要了,而是你不缺了。这个产值和重要性的对比,从一定程度上是近代经济学和当代经济学价值理论变化的一个反应。

      所以说,你要是说我们得开始琢磨怎么把馒头做得花哨了,你得先想想你有没有足够多的面粉—不管你是从哪儿来的。

      还有两个相关的问题:一个是你得考虑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愁没有馒头吃了,这一方面是平等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容量的问题;另一个是什么时候开始考虑馒头艺术化,是等到面粉堆成山了呢,还是麦子在田里的时候就开始琢磨。

      怎么解决问题,就复杂了无数倍了,大概不容易在这种聊天的地方说清楚。

    • 家园 重工业与服务业:互斥还是前提条件?

      这恐怕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所在。

      赵晓:跳不过的重化工业阶段 外链出处

      “服务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居民消费为主的服务业;另一类是为第一、第二产业以及为第三产业自身服务的产业,是以产业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其中,第二类服务业是整个服务业的主体,其规模主要取决于制造业的规模、结构。”

      樊刚:中国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外链出处

      “重化工业本身吸取的劳动力可能有限,但是与重化工业相关的上下游各行各业,包括机械制造业、原材料生产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却大大多于重化工业本身。”

      说白了就是“跳跃式”发展行不行得通,如果未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技术构成的图景和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那几乎肯定是跳不过去的,发达国家产业的发展顺序有其内在合理性,乱跳是要摔跟头的。

      不过,是不是说另一种现代化方案就肯定存不存在了?也未必。但这个东西一定得有实在的蓝图才行,比如何种新技术,何种社会组织方式是怎样根本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的。光说可能性是不够的,要有可实现性。中国现在是否做好了全面超越的各项准备?我看远没有。现在先在这个方向上多做准备工作,准备将来择机突破,我觉得还有些可能性。

      我觉得要反对两个倾向:一个是把话说死,只有发达国家现代化方式的华山一条路,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匡算一下,这条路基本是死路;二是在准备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跨越,因为这基本上只能是失败,而它的失败只能使人们对各种“可能性”再也不敢问津。

      • 家园 到具体的项目就是运十了,跟着别人跑永远没有成熟的那天

        del

      • 家园 献花.

        目前还没有看到吴的发言更完整的版本.也许他是有前提的也说不定.

        说白了就是“跳跃式”发展行不行得通,如果未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技术构成的图景和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那几乎肯定是跳不过去的,发达国家产业的发展顺序有其内在合理性,乱跳是要摔跟头的。

        不过这句肯定是要顶的.

    • 家园 不是学经济的,但是不同意这个观点

      中国的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肯定不慢于重化工业,接下去的问题是,没有了廉价的原材料和加工机械,下游工业无以为继,服务业无以为继。照搬美欧日本的情况没用,他们把很多初级原材料和简单机械转到类似中国这些地方来了,从中国采购比自己生产的成本更低,当然往“更高层次”发展,但是中国到哪里去“觅”这些便宜货呢?只有自己生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不会减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和50年代的中国和以前的苏联不一样,那是以牺牲轻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为代价,来发展重化工业,中国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要说国家投资偏向重化工业,那也许不错,但现在中国的轻工业和服务业根本不需要国家投资,一有商机,民间资本和外资早就蜂拥而至,轮不到国家来投资。

      • 家园 中国的重工业刚开始起飞, 发展空间还大得很.

        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是不多, 但也并不特别少, 而且总量大种类全. 说老实话, 世界上除了俄罗斯以外没哪个国家是真正的自然资源丰富. 中东的油, 澳洲的铁, 美国的煤, 智利的铜, 都是单一种类优势. 同德国日本比起来, 中国的资源禀赋甚至还要好一些, 而重化工业则差得远了, 人均产值和消费量都低得多. 现在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 主要是居民收入不高导致内需不足. 换句话说, 不是重化工产品太多了, 而是人们没钱来买这些产品(或其最终产品).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正处在半山腰, 轻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纺织/玩具/小机电/...), 接下来的路重化工业是主角之一. 未来经济增长点中估计是健康的房地产, 汽车, IT电子三个行业挑大梁, 他们都要建立在强大的化工机械光学产业基础之上. (教育和医疗恐怕还不行, 这两个领域关系到社会稳定, 而且中国非常缺乏这两方面的人才资源技术, 完全市场化必然会导致价格飞涨,贫富分化,民怨大增,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可能必须大力干预来保障公平.)

        另外服务业也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发展. 象在东北鼓励下岗职工去摆摊, 但大家都穷, 你服务我, 我服务你, 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除了教育医疗这样不得不支出的服务业, 老百姓的消费一般偏好于实际物品. 普通人有了余钱, 他们更愿意先买台数码相机而不是先出门旅游.

        以上还只是纯经济方面的原因, 如果再考虑到战略产业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那就更谈不上中国的重工业"过度发展"了, 路还长得很.

        不过我并不是完全反对吴敬琏的话, 他的一些观点我不赞同, 他的一些措词用语也不恰当, 但他的话里也有有道理的地方. 他说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中, 重工业阻碍就业和服务业比较牵强, 但关于技术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则的确是存在的. (还有消费不足, 上面已经谈了)

        要素价格扭曲和政策向重化工业和简单加工工业倾斜,使不少企业放松了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效率的努力,造成原材料、燃料资源的高度紧张。

        在过量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撑的条件下,无效投资意味着使银行系统潜在的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积累。

        最近的这波投资热潮同政府采取的刺激政策关系很大. 在需求面, 政府放开和鼓励房地产, 高涨的价格抬高了建材需求. 而在供给面, 政府管制了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 这给钢铁,铝材,塑料等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引发了这一轮投资高潮. 从摆脱"98通缩"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政策有积极意义, 但2002年以后其消极面越来越明显, 于是才有宏观调控.

        关键在于这样的政策是政府给企业的"火鸡大餐". 企业既不需要关心市场也不需要关心成本, 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资金上项目. 而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国有银行, 风险由国家信用承担, 出了坏帐由中央财政买单. 另外这样的政策让企业认为只要政策不变就稳赚不赔(的确如此,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这使企业不仅没有风险意识而且也没有技术创新改造的动力. 钢铁业就是个好例子, 中国现在钢铁产量比美日加起来还多, 但汽车用钢板等高端产品仍需进口.

        吴敬琏在苏州讲这些话, 显然是针对一些地方政府投资热情高涨, 对宏观调控有抵触而言的. 当然投资热情本身没什么不好, 但如果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也不承担风险和责任的话, 这就成了免费的午餐了. 不包括外资的话, 此轮规模投资热潮的技术含量不太高, 难以用"战略产业"来简单地形容. 对于半导体,机械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等行业, 国家进行政策扶持是合理的. 而对于粗放型和技术水平低的工业, 则应让市场主导, 既企业要靠自身的力量到金融市场上融资, 到产品市场上销售. 这样才能让企业自我负责, 自我承担风险, 同时让市场"逼迫"企业进行产品技术效率的升级, 实现真正的发展.

        所以说, 中国的重工业不是不要发展, 而是要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 发展是共同的目标, 问题在于, there is right way to do it, there is wrong way to do it.

      • 家园 重工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重工业可以大量吸纳劳动力,特别是高学历劳动力,对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更何况,重工业是国家的脊梁,没有重工业就没有国防,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国家安全,也就无所谓经济。

        经济学不是帐房先生算帐,只算进几个钱,出几个钱。

      • 家园 精!寥寥数语,点破关键!

        重化工永远都是国家的骨头,目前的情况是发展的还远远不够,相当时间内不存在“重化工过度发展”的问题。我们搞改革开放,正可以利用民间和外国资本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国家投资当然要偏向重化工。重化工一头牵着国防工业,一头罩着下游工业。只有重化工搞上去,才是大国强国,才有自立自强的本钱。谁不相信的,可以参考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的历史悲剧。

        《中国钢铁工业在国民党统治黄金十年的衰落》

        http://view.cchere.com/article/523358

        《抗战期间可怜的钢产量意味着什么》

        http://view.cchere.com/article/523801

        老吴已经开始糊涂了。我宁愿他不是为人代言的说。

    • 家园 我本人是经济学外行

      只是觉得他的第一点

      要素价格扭曲和政策向重化工业和简单加工工业倾斜,使不少企业放松了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效率的努力,造成原材料、燃料资源的高度紧张。其结果就是,贫瘠的自然资源无法支撑高资源耗费的粗放增长。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需不需要发展的问题,不是发展过度的问题,而是怎么发展的问题。粗放增长不好,那么改进增长模式好了,不能得出不需要增长的结论。

      • 家园 第三产业与重化工业的关系

        在怎样程度上需要重化工业产品的支持?

        能否以扩大重化工业产品市场前途的方式增加就业?

        即使以外国为参照系。减轻对重化工业的政策倾斜是否就必然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此消彼长的吗?

        重化工业目前尽管弊病多多,它的前途是否就不需要关心?吴文指出了弊病却未提供解决方法,发展第三产业也好,减低对重化工业的投入也好,不能改变重化工业粗放增长的现状。也许是文章叙述重点不在于此,但这些问题可能不得不关心,或许老吴另有高见,拭目以待。

        最后我认为吴文对使用西方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系衡量中国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论证不足,

        以上疑问完全可能是因为本人经济学常识不足所致。本人近十年来读过的经济学著作总计仅一又三分之一本,即大学教科书一本和萨缪尔森经济学三分之一本

        望高人赐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