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公有制带鱼的生产效率 -- 斩鞍

共:💬42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两句儿

      看了老兄的的文章和跟贴,觉得老兄不但对经济学理论有研究,而且好像实际操做过一些案子,是属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

      你反对计划经济,可是,自由竞争就一定好么?没有围墙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你说,WTO是咋回事么?

      产权是可以寻利,可是,产权也有反作用啊.台湾大地震后,有很多地方修不起来,就是因为产权的问题.业主觉得不能赚钱或是无力经营,就不会投入.比如一些房地产小区,因为修了公路或是地铁而升值的,但是,开发商能自己修公路或地铁么?

      而且,产权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难.就像您所举的例子,谁捕捞的带鱼产权就归谁么?

      计划经济最被大家指责的就是政府干预,但是政府干预也有合理的一面,这你也说了.但是生产资料(资源)掌握在个私手里究竟是好是坏,这怕是还没有人能说清.科斯是一派.萨穆尔森是派.但是要自圆其说,也难啊.

      • 家园 答复

        “你反对计划经济,可是,自由竞争就一定好么?没有围墙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你说,WTO是咋回事么?”

        不好意思,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我没看明白。不过有两点,有围墙的市场里没有真正的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必然有趋向垄断的趋势,所以需要政府干预保持良性的市场环境。

        例:微软和反托拉斯法。

        WTO是怎么回事?也是两点,WTO是以降低贸易壁垒为目标(说明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很严重),WTO是一个协商机构,不是地球政府,所以干预能力很差。要理解WTO现状,可以看看MRANDSON的世界经济系列和最近的香港大会报道(多哈回合很有代表意义)。简单说,WTO在实现全球自由贸易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产权是可以寻利,可是,产权也有反作用啊.台湾大地震后,有很多地方修不起来,就是因为产权的问题.业主觉得不能赚钱或是无力经营,就不会投入.比如一些房地产小区,因为修了公路或是地铁而升值的,但是,开发商能自己修公路或地铁么?”

        这里也涉及两个环节:一是成本效益分析。二是交易成本。举个极端的例子简化理解:

        我们假定上海地铁三号线沿线五公里范围有一百万人口,所有地铁效益可以平摊到人,每人因为使用地铁而获得每年一百元的利益,地铁使用寿命三十年,利率为零。那么按理说只要地铁建设费用低于三十亿,就该造地铁。可是这三十亿的费用如何收取呢?是不是确实每个人都一样评价他的个人得益呢?如果有不同意见发生,收取费用本身(交易成本)的代价就十分高昂。即使还是可以收取,可能官司打完,三十亿也只拿到十亿,这样的话,地铁修建成本只要超过十亿就不能造了―――成本高于效益。我国在大型项目上的成本效益分析是做得非常差的,包括三峡这样的项目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最多只做到财务分析这一步。

        “而且,产权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难.就像您所举的例子,谁捕捞的带鱼产权就归谁么?”

        产权的开发是个渐进过程。比如海洋捕捞,船是你的,打的鱼就是你的。近海可能不行,水面会被承包。但近海鱼以前也没有产权,是鱼的生产供应关系推动之下才出现的。所以,产权问题要和具体的社会经济现实结合起来看,确实比较复杂。

        “计划经济最被大家指责的就是政府干预,但是政府干预也有合理的一面,这你也说了.但是生产资料(资源)掌握在个私手里究竟是好是坏,这怕是还没有人能说清.科斯是一派.萨穆尔森是派.但是要自圆其说,也难啊.”

        计划经济被指责的不是政府干预市场,而是政府计划取代市场,这是本质不同。

        目前,就我所知,理论界比较主流的看法是产权私有有利。当然了,我是门外汉,SAMUELSON关于产权的论述还不曾看过。不过COARSE和DEMSEMTZ的一系列讨论可以奠定产权经济学的基础,如有兴趣不妨一阅。

        但是我以为,产权是公有有利还是私有有利非绝对,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对于转型期的经济来说,私有制并非万应灵药,因为一个配套的法律和人文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建设和完善。比如说,考虑到现在私人企业贷款、合同保障、出口程序和税费等因素,很有可能集体企业或者小国有的运作效率比私人企业更高。但这与理论上私有产权比较有利其实并不冲突。

    • 家园 快把标题改了吧, 已经转过来了
    • 家园 动摇了百年以来的一个理论基础

      人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人的需求和欲望是不断变化而且无止境的,所以按需分配永远不可能实现。当乞丐是做梦天天吃烤红薯,而有了烤红薯又想吃肉喝酒,有了酒肉又想海味。

      人是自私的。有的理论不承认这一点。的确通过洗脑可以让大多数人变成压制私欲的机器,少数觉醒者成了异类被清洗,但是不可能永远欺骗下去。

      好文章,能把道理讲的透彻,深入浅出,比我上学时的教授们强多了。

      • 家园 你的做假帐很有意思,很好看

        我以前老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财务会有一些那么愚蠢的要求,现在恍然矣……看来不作假帐的单位实在是稀罕。

        其实无斋主人比我解释的简洁得多。尽管激励问题是个天大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中也还不是主要问题,还是要给信息问题让位。就算人人都是活雷锋,社会主义一样建设不好,因为计划是做不出来的。

        嗯,也不是绝对做不出来,要是技术极大进步了,有一天大家都被芯片拴在网络上,那是有可能D。

        • 家园 经济可以预测,微观经济行为不可知

          对于有长期数据统计,起作用变量较少的经济行为是可以用模型预测。这里的预测只是表示可能性较大而已,而不是必然。而对于微观经济,尤其是个体的活动,是不可知的。即便是用多快的计算机,也无法猜透人们的具体想法。比如说购物,消费者受干扰的因素太多了,比如环境、摆放位置、价格甚至促销员的口音、漂亮程度。我的专业是最无用的投入产出,实际上即便在计划性很强的一些大企业里也失去了市场,而采用模拟市场或实际市场。

          经济是准科学,而不是科学。经济规律是可以分析,是基于过去的数据的模拟,而不是可以再现或者多次试验重复的。比如说凯恩斯主义曾经在美国成功,而没有再次成功,同样在中国也没有成功。

          比如说,在微观一点。在营销活动中,我曾经成功地主持过一个漂亮的战役,而陕西的同行基本上拷贝了我的方案,却效果平平。再往后,另一个品牌也在同一个市场实施类似的方案,甚至价格比我还低,可依然不行。

          我国的经济从定性分析转向定性分析,目前是有些太过了。数学手段越来越高深,模型越做越大,变量越来越多,变得四不象了。我的本科是物理,我永远认为物理才是最漂亮的,简洁、直观、准确,比如欧姆定律、万有引力、光电方程、薛丁锷公式,这才是真正的科学。而数量经济越来越像是中国的武术,改称杂技表演了。

    • 家园 献花!给你凑凑分!
    • 家园 总算有时间来冒个泡

      先说说私有制会产生的后果:

      渔民会把带鱼打光,然后养鱼;或者霸占渔场;或者损坏其他渔民的渔具。总之就是垄断了,然后少提供带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带鱼带到最大价格,取得最大利润。

      这一切好像正在或已经实现了。

      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基本问题,商品的真实价格是多少。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单位生产时间决定的。

      “工资是只有三四十,我们厂长撑死了也就八九十”说明了每个人单位时间创造的物质是相差不大的,是公平的。

      全国人生产的东西就是那么多,收入也是差不多,您想吃带鱼就买带鱼,想吃草鱼就买草鱼。这里的问题是到底大家是喜欢带鱼多些还是草鱼多些,带鱼多就分配多几艘船去打带鱼,草鱼多就多打草鱼。这个资源分配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容易解决。当然无论怎么分配吃带鱼和吃草鱼的都会有人不满意,嫌带鱼或者草鱼打少了,价格升高了。 这段是说社会主义的分配问题。这种分配方式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就是如果少数人生活水平高的人放弃或者失去了高水平的生活,并不能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有可以感觉到的提高,因为这些人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太少太少了。相对的,放弃这种分配制度,可以在牺牲绝大多数人很少的生活水平就可以是少数人的生活水平有质的提高,从而产生另一种分配制度好的假象。 所有这些,都是如何分配,整个社会的总物质增加了吗,没有。

      楼主认为奖金和荣誉不能提高生产效率,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在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方面,使用奖金还是荣誉的方式要看劳动者的思想素质。但无论如何,不管是计划还是市场,归根到底还是用荣誉或者奖金的方式来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多劳多得,这是公平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了,说一千道一万,你技术搞了,船大了,冷藏技术进步了,船上加工技术发展了,人民就能吃到更多更好的鱼。

      那么是计划还是市场能够更加好的发展科学技术呐。我认为是计划经济公有制,教育产业化是我的一个反例。不过这是个大题目,欢迎网友讨论。

      • 家园 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

        是你无法作出一个符合实际的计划,微观层面上单个公司

        或许在短期内是可能的,但是宏观层面上,以现在的技术

        手段是办不到的。此外,创新、发明是无法计划的。

        这也就是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无一例外是短缺经济,

        一方面是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错估某种需求

        而导致资源浪费。

        • 家园 计划经济一部份的原因是如此

          另一部份的问题在于搞计划免不了要有个 "主管单位", 这个单位又往往 (或必然) 是个官僚机构, 而官僚的行政效率往往又有点那个啥. 也就是说, 计划经济面对了计划本身就不可能十全十美, 以及计划与执行的官僚体系两个问题. 和市场经济不同的是, 当计划经济的计划本身不好时, 并没有随市场状态浮动调整的调节机制.

          • 家园 继续探讨

            我们姑且放松41兄提到的那些条件,假定主管单位效率很高,官员们个个操守良好且有能力,下面办事的也克尽职守。即使在这样的理想状况下,计划经济还是会失败的。

            其原因是没有人是上帝能预知一切,谁也无法保证所定的计划一定是正确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在没有有效调节手段的情况下,计划会越来越偏离实际。因此,效率越高反而造成的灾难越大,当年大炼钢铁就是一例,当时的计委领导乃至太祖总理的能力之强,为国为民之心,当年的行政效率也是相当高的,官员们基本都是清廉的,下面干活的普通老百姓更是公而忘私大干快上,结果却是一个大灾难,因为一开始计划就是错的。

            在没有找到一个比市场更为有效的调解手段之前,我以为计划经济有这么个fundimental error存在,怎么搞都不可能成功,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这样的,即使短期内能瞎猫装上死老鼠成功,长期必定是失败的。

            从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中国近20多年的改革的实践来看,最成功的经济制度,应该是市场调节为主,国家调控为辅的形式,其中必然应该存在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 家园 统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点

              结论就会是 "计划性自由经济", 或说是 "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由政府统筹全国整体经济建设计划, 也就是宏观调控. 国家级计划由具备最高专业度的专家 (政府主管单位) 制定, 下面的就让市场自由竞争, 同时也自由调节.

              说到底, 如果计划走到极端, 就如无斋前面说的, 现实上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十全十美的计划, 即使有也无法自行调节修正, 而自我调节是市场制的优点. 上头大方向有误下头还是猛力向前冲, 结果就会导致全国性的资源配置不当, 如大炼钢造成全国性资源浪费. 说真的, 方向错误是计划经济最不应该发生的事, 因为计划经济的原始优点就是专家领导, 免去市场经济下大家一起来的资源误置, 像一窝蜂炒楼之类的事情发生. 市场经济以长期来看是可以调节到均衡的, 但是短期过热还是会发生, 特别是重大投资方向失当造成的资源浪费. 理论上, 计划经济是以专家领导避开短期资源分配不当的问题, 也就是以整体的宏观调控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轴, 让企业与人民在各种经济政策之下以自由化市场机制自行发展.

              事实上市场也不是万能的. 理论或现实上自由市场的均衡是 "长期均衡", 短期一样会有动荡. 这种市场动荡可以理解成市场调节, 不到长期无法均衡. 凯恩斯的名言 "在长期, 我们都死了" 说明了 "长期" 这个概念只存在于理论方析, 现实市场是处于逐渐趋向均衡的调节, 但仍然不是均衡状态, 而任何一样冲击 (如技术创新) 都会打破这个趋势, 让市场再度重新调节. 换个角度看, 持续调节意谓着持续动荡, 而自由市场里无时无刻不在调节, 也无时无刻不在动荡. 把计划订死了不能调节固然不好, 但经常性持续性调节就一定没有成本吗? 当然有! 例如在讨论汇率制度时, 政府专家订出个理想的固定汇率, 免去日复一日的上下浮动调节, 对于发展贸易是有正面意义的. 但如果这个固定汇率偏离现实又过于僵化无法调整, 与现实的偏离度愈来愈高, 那么负面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谁主谁辅是要看现实状况的. 如果市场机制能顺利运行, 那么最好不要有太多来自政府的 "非经济干扰". 如果市场失灵则需要行政手段加以调控. 推到中长期宏观面经济建设的部份, 一般还是政府多于民间, 如基础建设与社会建设 (包含教育) 多半还是政府为主, 特别是重大投资与涵盖面广的项目. 孰优孰劣就看政府或民间谁能更有把事情做好的专业与心态了.

              咳, 比较制度的命题太大, 一时之间说不清楚. 等大拿上玉来吧.

            • 家园 按照以JEFFREY SACHS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观点

              东欧苏联板块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的经济改革一样,都是宪政改革的一个部分。从这个立场出发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还为时过早。

              尽管眼下说俄国东欧的经改会超越中国的成就有点奇怪,不过我确实同意这种观点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改最困难的时期还没有到来,而俄国东欧已经或仍然在经历这个部分,所以现在预测二十年后的情形还是勉强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