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佛学初步之一什么是佛 -- 淡淡微风

共:💬146 🌺1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

        经典力学里面那个三维欧几里德空间观念,广义相对论早就不这么说了呵。

        根据现代宇宙论,宇宙是有限的,但没有边缘,也没有中心。

        多重空间,就是超弦理论啦。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物理的最大热点,很有希望解决最终统一四种相互作用力的问题。上次一朋友给老道科普了半天,听得晕晕乎乎的。简单的说是这样的。我们所在的这个时空并不是四维的,而是高维的,比如十维,十一维,具体多少维说法不一,现在的实验手段还未能证伪。可观测的普通物质只分布于高维空间中的一个四维时空曲面上,同时高维在极小的尺度上紧致化(塌缩),导致了我们所观测到的这个四维时空曲面,而高维高能下的对称也演变为四维低能时空中的对称破缺。

        物质无限可分的说法是老毛的假说,现代物理里面就没这个说法。夸克理论里面的夸克跟所谓层子完全是两回事。

        • 家园 :)多谢道长!

          我的感觉,反正大家都是猜想,很难说谁对谁错,也很难谁说服谁:)

      • 家园 微风老师,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

        之间是个啥关系呵?

    • 家园 【原创】“指月”再探

      引子

      先讲一个笑话。路人问某甲,邮局怎么走? 某甲答曰:“沿此河岸前行500米,右转上大桥,过桥后左转,前行一个街区,邮局在您右手。” 路人道谢离去。孰料20分钟后又回来了,忿忿道:“你差点把我给害了,那座大桥离这儿明明是520米,如果我按你说的500米就右转的话,我就会扑通一声下河喂鱼了!”

      接着讲几个故事。

      (一)“指月”再探

      某乙问某甲,月亮在何处?某甲举臂指道:“此处!” 某乙遂见月。但且慢,如果我们将某甲的手臂与食指定格,仔细考察其连线的外延,多半不会恰好指向月亮,而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如果某乙将视线仅仅集中在那条连线上,那么多半会错过了月亮。

      某乙又问佛陀同样的问题。佛陀有一架带脚架的天文望远镜,他将望远镜角度调好,让某乙凑上去看。佛陀告诉某乙,不要看镜筒本身,而是应该透过镜筒作观察。于是某乙清晰地看到了月亮。

      某丙知道了这件事,就对某甲说:“以后若有人要找月亮看,如果你没有装备带脚架的天文望远镜的话,那么请不要向他指出方向,因为你手指的方向多半是错的!”

      (二)盲人见色

      一个自小失明的盲人某乙,到处向人请教“白色”是什么样的颜色。开始有人告诉他“白色就象鹅毛一样的颜色。”某乙一听,就用手触摸鹅毛,得出结论“原来白色是毛茸茸的。” 后来有人告诉他,“错了,白色怎么会是毛茸茸的呢?白色应该象雪花一样的。” 某乙一听,在下雪时感受雪花,又得出结论“白色原来是冷冰冰的。” 再后来,某乙碰到另一个盲人某甲,某甲告诉他:“我虽然没见过白色是啥样的,但我知道只有治愈眼疾,才能亲自体会白色,这才算数,以前您所认为的‘毛茸茸’、‘冷冰冰’都是错误的知见。我恰好知道一个大医院的院长释医生,医术高超,妙手回春,我正想去就诊,您想不想同去?” 某乙踌躇不决,于是某甲舌灿莲花,辩才无碍,极力鼓动某乙同去就诊。终成行,两人目疾皆得愈,遂知何为白色。

      起初某乙问人何为白色时,问到某丙,某丙默然无言。后来某丙听到某甲在劝说某乙一起去看医生,大呼:“不可说,不可说! 甲兄您自己也是个盲人,不知道何为白色,怎么能讲解清楚?‘白色’超出了语言文字阐述的义理,您一开口必然就错啦!”

      (三)攻读博士

      一个上小学的小孩某乙,抱定目标将来要做科学家--要拿到博士学位,再当教授。某乙的父母请了某甲当家教。某丙闻之,耻笑道:“某甲他自己都没有博士学位,怎能调教出个未来的博士?岂非误人子弟乎?这家教一定要博士来做才行的呀!”

      关键词(Tags): #指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佛是了悟一切的“那个”,

      这一切,包括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和不能感受到的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所有,佛无悲无喜无力无为,却又以渡尽众生为大欢喜,以终有众生不得渡为大悲哀...直到世界的尽头,宇宙的尽头...

      可是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宇宙,佛说,一切如梦幻泡影....

      所以,在一个意义上说,佛是最彻底的唯物者.

    • 家园 经常在文化走廊见您,我也是那里的,也信佛。
    • 家园 【原创】佛学初步之(四)佛学的时间观

        这篇东西本来已经写的差不多,但是在为了确认一个观点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想再仔细些查证清楚,很可惜,水平有限,一直确认不了,所以就耽误到现在。我把问题放在下面,如果有朋友了解的话,还请不吝赐教。

        这个问题就是:牛顿力学那个时期的时间观是什么?

        有说是无限时间观,那个时代还没有相对论,也没有大爆炸理论,还没建立起现在这样的宇宙起点理论,不算奇怪。但是在我的印象里那个时代的时间观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在数学模型上是没有负轴的,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也就是“有限的无限观”了,因为真正的无限,应该是负向也是无限才对。

        言归正传。

        世界观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时空的认识。

        佛家的时空观念,简单的说,就是: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量无边。

        读过佛经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在佛经的开头,往往都是“一时”,就是“某个时间”。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人本身不太有时间观念,所以不会特意表明具体的时间,在这方面,中华文化比其他文化都有着自觉性和优越性,除了中华文明,我还不知道有其他文化自觉的系统性的书写和记录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表明了佛家的时间观念是相对性的,任何时间都是“一时”。

        在我们的传统里,时间是一条线,而且是单向的,相当于一个只有正向的数轴。

        大爆炸理论出现以后,就有了宇宙起点一说,那之前如何,现在好象还没有理论,既使是之后,也基本上是个勉强可以接受的猜想,只是从一些宇宙中发现的现象里反推出来,找了一个可以解释那些现象的,类似“凑答案”的理论。

        其实,客观的说,现在关于宇宙的理论都还浅薄的很,离真相应该还差的远,毕竟,我们对宇宙的观察,对物质的了解,还都不够深入。

        我并不是要反对现在的科学理论,我只是说,现在的理论,在解释很多现象的时候,还远远不足以服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出于对科学的感情或盲从,才讲究接受那些解释,毕竟,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科学体系可以接受,而没有选择的可能。

        介绍佛学的理论,也不是想说那就是真理,只是让大家看一看,原来还有一个体系,提供另外一个视角,甚至比我们现在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才得到的科学,那么多人努力才想到的理论,很多地方还要开阔。那些众志成城的理论,还不一定比一个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披着一块毯子,盘腿坐在地上微笑的人,更加的高瞻远瞩,深远透彻。

        在佛学里,时间并不僵化,这个数轴则有反向,甚至不只是数轴,还可以是一个平面,再甚至,可以是三维立体时间模拟坐标。我是已经不明白这样的时间是个什么概念了。这完全超越里我们现有的科学水平和思维水平。所以,还是留给科学以后去证实,到底谁对谁错,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可能。

        我们只要明白,有个人,有种学说,已经完全超越了我们的思维,给出了宇宙、生命的另外一种可能性,给出了一个可能更高明,更超卓的答案。

        佛家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说出了一种不同与众的时间概念,而在于彻底突破了人类以往、甚至以后的时间概念,佛直接把时间的概念给取消了,佛说:没有时间这回事儿。所谓时间,只是人类有限思维的结果。也就是说,时间是人为的用意识想象出来的东西。而在宇宙的真相里,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在我们的思维习惯里,总是会把一样东西安排个位置,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类似物理上的公理,然后再依据这些公理,推导出一系列的理论。而那些公理的来源和成立与否,往往被我们的思维惯性下意识所忽略。

        这也相当于参照物概念,但是我们很习惯于空间上的参照系,却往往忽略时间也是个参照系。对于时间,我们也都是先建立一个基点,然后在按照这个基点,去推演其他。

        时间的第一个点,是我们定义出来的,而不是本来就有的。

        也就是说,时间只是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时间只是我们有限的思维所假想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没有时间。

        但是,在建立时间这个概念以后,时间就成了无法用人力改变的东西,不象空间,是可以变化的。时间,是“心不相应法”。

        佛学关于时间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劫。

        什么是劫呢?就是宇宙生成和毁灭一次,过程用术语来说,就是“成住坏空”,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已。

        如果按照现在的科学观念,就是:从宇宙大爆炸宇宙诞生开始,中间经历成长变化诸般过程,最后多次膨胀收缩直至消亡,算是一劫。

        多少年算是一劫?这就没办法计算了,有人说是一百亿年,有人说是三百多亿,等科学家们努力吧。

        而佛说,我们作为一个人,想成佛的话,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行。

        三大阿僧祇劫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大阿僧祇劫是很多个大劫,很多个是多少个,说法有很多种,我也没办法说清楚哪种对,反正是很多。一个大劫是很多个中劫,一个中劫是很多个小劫,一个小劫又是很多个劫,也有地方说,一个小劫就是一劫。不同的地方说法不同,这里举出这些,只是为了说明一下数量级。 

        所以说,佛眼中的时间,和我们的有多么不同。

      • 家园 不好意思,不大懂

        前面说没有时间的概念,后面说“成往坏空”和劫。比如说唐僧取经经历了81难(假设为经历了81劫),那第80劫应该在第79劫后面吧。另外如果没有时间,难道佛学里的因果能互为因果么?

        俺是佛学白痴,问题如果太白痴了勿怪。

        • 家园 呵呵,这里有些不容易说明白。

          没有时间,在指本体而言,到了具体的物质世界,也就需要假设一个时间的概念出来而为标准,不然岂非乱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