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财富背后的罪恶--我所认识的老板是如何发家的(一) -- 大嘴的哥哥

共:💬79 🌺1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财富背后的罪恶--我所认识的老板是如何发家的(一)

    前天俺写了一个帖子,说起以前认识的汕头陈老板是靠着借朋友的车子做抵押,在地下赌场赢了一大笔钱,建了一个工厂,开始发家致富的.

    一些朋友从道德角度予以了评介,俺认为这些评论都是很对的.只是俺觉得我们还应该从潮汕所谓的红头船精神--也就是不甘贫穷,敢于冒险的民俗考虑一下,或许这样能多一些理解?

    潮汕先民们向往幸福的生活,前后三百年以来,多少人告别妻儿老小,告别父老乡亲,远走他乡以图发达,有的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孤注一掷地驾着一叶扁舟,漂洋过海.他们的足迹遍布南洋诸地,他们吃尽千辛万苦,什么事情都愿意干,什么事情都敢干,只求衣锦还乡,耀祖光宗.

    在他们中间一些优秀的人率先荣归故里之后,曾经的那些苦难不再被提起了,发财的这些人造起高楼,并且宴请了所有的乡邻,他们的事迹在酒酣耳热之际广为传诵,不断激励着下一代人的财富梦想.

    在这样的时刻,还有谁去理解巴尔扎克说的每一笔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的所谓深深罪恶呢?

    呵呵,俺说多了,像是在替陈老板这类不讲道德规范之流辩护了.其实,俺没有说他做得对,只是希望大家理解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因素:)

    今天,俺要讲另外一个故事--一个陕西人是如何空手套狼成为亿万富翁的?

    跟赌博无关,跟潮汕人也无关.

    俺先去喝口水:)

    关键词(Tags): #财富背后的罪恶
    • 家园 财富背后的罪恶--我所认识的老板是如何发家的(八)

      俺八岁的时候,不是跟小伙伴一起撅着屁股爬在地上玩弹子,就是流着口水缠着大人讨吃零食,再不就是上学背书写作业,整天无忧无虑,没心没肺.

      反正残酷的生活因为有祖辈和父辈这么两重天远远地隔着,好象与已无关,根本就想不起来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每天吃的用的都是怎么来的.

      现在人们都说童年是美好的,其实,俺想这种所谓的美好,不过是小花朵躲在温室里面,没有经历过风雨飘摇的那么一种感觉而已.

      小学时候有一个范姓的女同学,就住在俺家附近,姐妹六个,父母是双职工.那时侯那么点钱怎么养得活一大家子人啊,所以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她们姐妹不是糊火柴盒,就是干点其他的.看得出生活是极其贫苦的.

      不过,她们姐妹读书成绩都是非常好的.这可能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阿仰曾经说过,那时侯他们家有兄弟四个,父母是农民,家里真正是穷啊.别人家还能吃个红薯什么的,他们有时候能吃什么呀?吃别人吃剩的红薯皮,吃别人家不要的菜帮子!

      后来阿仰发财了,这个家伙一口气在村里造起一座大工厂,还另外造了五处房子,兄弟四个加上父母,每人一处.谁叫阿仰是老大呢.

      可是,别人都觉得他是疯了,有点钱就这么折腾呀?我想,其实,这种疯狂举止何尝不是对过去岁月饱受屈辱的一种尽情的宣泄啊;又何尝不是对当年贫穷恐惧得至今仍在心悸的一种表现啊.

      所以,当年才八岁的他已经过早地知道了生活的艰辛,已经过早地懂得生活的责任了.

      那时侯,经常有送戏下乡或是放电影什么的.因为广东人有着喝糖水的习惯,所以八岁的阿仰在村里每次有这种活动的时候,就收拾家里的茶杯,在道路旁边摆起小摊,专门卖糖水,就这么一分钱一分钱地赚着,贴补家用.

      从此,阿仰开始了他的商业之涯:)

    • 家园 财富背后的罪恶--我所认识的老板是如何发家的(七)

      陈先生跟李嘉诚是同乡,是有着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的潮汕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个仰,依照风俗,大家都称他为阿仰.

      其实,就到现在为止,在北方做着凉果蜜饯生意的朋友提起他依然记忆尤新.尽管他已经多年不在圈内了.

      大约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阿仰在河北至山西一线做凉果蜜饯的批发生意.

      蜜饯是潮汕人善于制作的传统小食品,阿仰是深得要义.他到了北方以后,就地取材,因为北方没有梅子,他就把北方特有的酸杏--特别是新疆的白杏作为果胚,以粤东的古法腌制,开发了众多产品,曾经风靡一时."情人梅"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廊坊的一处食品批发市场站稳脚跟以后,便组织了很多的潮汕人经销他的产品,向着北方各地的市场进军.他则专门负责生产,成为北方最大的蜜饯供应商.

      一时之间,北方到了杏子下市的时候,都有极多的经销户过来找阿仰,上门送货.因为杏子的收获也是有大年和小年之分的,一年多,一年少.多的时候,满大街都是烂杏,谷贱伤农;少的时候,大家争相收购,挤破头也不怕.

      毕竟,一年的果胚都要在这么一个月内全部收集起来的.

      渐渐的,阿仰成了北方这个圈子里的大哥,每年的收购价格由他来定了.他说八毛就是八毛,说一块就是一块,北方几个省全部一样,牛X啊!

      ......

      汕头跟潮州之间有个叫澄海的地方,这个地方近代出过不少在东南亚一带富甲天下的大佬家族.记得俺曾经去参观过一个叫陈慈篁(huang)故居的旅游景点,陈氏故居有九百九十九间房,号称岭南小故宫.

      这个陈氏家族真有钱啊,据说在泰国有几家银行,还有其他一些产业.为了衣锦还乡,决定在故乡造一处房子,所有建筑材料全部从海外采购.当年为了运输这些建筑材料,硬是从海边开始,开凿了一条几十公里的河道.这处房子造了差不多二十年还没造完工,结果就赶上解放了.

      土改的时候,打土豪,分田地,据说陈家的什么家什家具等浮财就分了四个县的贫农家庭.文革时期,祖坟又被红卫兵给掘了.所以这家人家到改革开放以后,任凭干部怎么平反抚恤怎么优惠招商,其后人是死也不肯回家乡半步.怕是太寒心了.

      说到分浮财,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年的农会主席是最后挑了几个没人要的黑杯子,平时就这么扔着,偶尔拿出来喝喝茶.在八十年代,不知被谁发现了,送去鉴定才知道是宝物啊.犀角杯!最后被故宫博物馆收藏了.

      阿仰说自己就是这个陈氏家族的一个远房亲戚.

      前几年的时侯,我差不多有七八个月都是住在阿仰的家里.曾经听他的一个伯父说:陈家后代好象人人都是天生就有着经商的天赋,不比李嘉诚的脑子差啊.只是没有做到他那么大的家业而已.

      阿仰的伯父指着阿仰对我说:你知道吗?他八岁就会做生意了!

      呵呵,俺喝口水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