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建议】【原创】还是用西汉的官职比较好,见内文 -- 任爱杰

共:💬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建议】【原创】还是用西汉的官职比较好,见内文

    下面是西汉的主要官职。主要根据《汉书》的记载。有些官职前后改了几个名称都一并列出。括号里是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职务。有些官职找不到对应的现代职务。例如水衡都尉管的事非常之多,从皇家园林到商业到铸币都管。如果译成皇家园林总管兼商业部长兼铸币局长就太长了。所以用现代的内政部长代替了。但是在有些国家里,内政部长其实还是特务头子,这就又不是水衡都尉的职权了。再例如司隶校尉在武帝时设立,主要任务是追查巫蛊,和监督高级官员的奸猾行为,因此可以译成特务总管。但是在后来的演变中又成了司法部副部长。

    另外,这些主要官职都有下属官职,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从品级上来讲,除了荣誉官职,这些官职的品级都差不多。而且文武官员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版面的限制,只好用两列来将就表示文武之间的关系。

    不过如果用现代官职来对应的话,级别还是可以看的比较清楚的。斑竹如果愿意,可以自己订一些级别,也可以把汉朝的二十级勋位用来作为级别。其级别如下:

    一 公士

    二 上造

    三 簪袅

    四 不更

    五 大夫

    六 官大夫

    七 公大夫

    八 公乘

    九 五大夫

    十 左庶长

    十一 右庶长

    十二 左更

    十三 中更

    十四 右更

    十五 少上造

    十六 大上造

    十七 驷车庶长

    十八 大庶长

    十九 关内侯

    二十 彻侯。

    西汉主要官职表:

    荣誉官职

    太师

    太傅

    太保

    列侯

    实际官职

    文官 武将

    中央核心

    相国/丞相 (总理) 太尉/大司马 (国防部长)

    御史大夫/副丞相/大司空(副总理) 前将军 (军委委员)

    奉常(宗教和宣传部长) 后将军(军委委员)

    博士(国务委员) 左将军(军委委员)

    太中大夫(国务委员) 右将军(军委委员)

    中大夫 / 光禄大夫(国务委员)

    谏大夫(国务委员) 郎中令/光禄勋 (近卫军司令)

    五官中郎将(近卫军军团长)

    左中郎将(近卫军军团长)

    右中郎将(近卫军军团长)

    虎贲中郎将(近卫军军团长)

    骑都尉/西域都护(近卫军军团长)

    仆射(近卫军军团长)

    各部部长(九卿)

    廷尉(公安部长) 卫尉(宫廷卫戍司令)

    太仆(交通/畜牧部长) 中尉/执金吾(京畿卫戍区司令)

    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外交部长) 护军都尉/司寇(武警部队司令)

    宗正(皇族事务部长) 城门校尉(首都卫戍司令)。

    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农业部长)

    少府(财政部长)

    将作少府/将作大匠(工业部长)

    中央其他官职

    司隶校尉(司法部次长)

    典属国(藩属事务部长)

    水衡都尉(内务部长)

    野战部队

    中垒校尉(近卫军师长兼西域军区司令)

    屯骑校尉(近卫军骑兵师师长)

    步兵校尉(近卫军步兵师师长)

    越骑校尉(近卫军骑兵师师长)

    长水校尉(近卫军蛮族骑兵师师长)

    胡骑校尉(近卫军蛮族骑兵师师长)

    射声校尉(近卫军弓箭师师长)

    虎贲校尉/轻车都尉(近卫军战车师师长)

    奉车都尉(国防军战车军长)

    驸马都尉(国防军骑兵军长)

    地方官 地方军事职务

    右内史/京兆尹(首都市长/市委书记)

    左内史/左冯翊(首都市长/市委副书记)

    主爵中尉/都尉/右扶风(首都副市长)

    监御史/刺史/州牧(省长)

    郡守/太守(地委主任) 郡尉/都尉 (地方军区司令)

    县令/县长(县长) 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地方部队团长)

    太子属官

    太子太傅

    太子少傅

    太监系统

    将行/大长秋 (宫廷总管)

    詹事/长信少府/长乐少府(皇族事务总管)

    中常侍(太监首领)

    • 家园 【建议】推行“卖爵令”,用积分来买官
    • 家园 建议:每个官职应该有名额限止,按分数上升或下降。
    • 家园 不错。可以考虑。相国和太尉就不要了。不然10个总理和国防部长

      恐怕要出问题。

      西汉的将军头衔这么少?

      • 家园 倒不如说后来的将军封得太滥了

        汉承秦制,大多数官职都是从秦朝流传下来的。而例如后来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伏波将军”等等都是临时性或荣誉性的封号,并不是常设官职。例如李广的实际官职是卫尉(宫廷卫戍司令),出征时则被临时性的封为骁骑将军。和他一起出征的公孙敖的职务是大中大夫出征时则临时性的封为骑将军。这种封号多少只是反映了其管辖的部队的性质。例如“车骑将军”其部队大概是车兵和骑兵混编部队,“伏波将军”一看就知道是海军统帅。

        即使是我在表中列出的前后左右四将军也经常是空悬的职位。将军一词在西汉主要还是指挥员的意思,而不是后来的级别称呼。

        至于相国和太尉,我认为还是要的。相国,太尉,御史大夫是被称为“三公”的三个职位。袁绍后来不就标榜自己是“四世三公”吗?

        • 家园 将军头衔的少,是否和压制尚武习气以鼓励文治有关呢?

          汉还算强悍,以后就渐渐不行了。三国还好,东西晋可说一塌糊涂

          • 家园 至少在宋朝以前还不是

            在宋朝以前,文官和武将的区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很多人都是上马能战,下马能诗的角色。而任什么官职也只是一时一地的事。武将固然可以当文官,文官也可以当武将。秦朝的名将章邯出征前就是少府(财政部长)。汉朝公孙敖出征匈奴前的职务是大中大夫。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就更加著名了。

            魏晋南北朝是文武分家的开始。魏晋风骨的代表人物阮籍当过步兵校尉。这人的文章很好,武功如何大家可想而知。到了后来,一般士大夫当然更加等而下之。这一点在北朝表现的不明显,但在南朝表现的很突出。南朝士大夫继承魏晋以来以终日无所事事,成天胡说八道为荣的风气,当然尚武不起来。

            不过,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统治者和一般民众都没有发展到重文轻武或者崇文厌武的程度。所以来自北方的隋朝和唐朝建立后,尚武的风气事实上得到了恢复。不过自唐朝开办科举之后,文学成为当官的终南捷径。而中原地区连续几代没有经过战乱,武将的地位就更加低下,再加上唐朝非常喜欢用外籍兵团,本国人就算从军也多半是当炮灰的居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就是初唐才有的气象了。

            宋朝承唐朝之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开国皇帝以下又大力推行文臣领兵制度,这才彻底把重文轻武给制度化了。

            • 家园 宋朝只是在制度上完善了重文轻武的趋向,但民间的尚武风气依然很盛

              我觉得真正让中国失去斗魂的是明朝,尤其是八股科举。

            • 家园 精彩。隋唐多多少少还是受了北方民族的影响。之前也和战乱有关

              但是从治国的策略上来看,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一系列的制度都是为了扬文抑武,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到隋唐的时候实现。

              如果没有五胡乱华,这个实现恐怕就要提前了,比如在晋的时候。

              如果当时实现了,还真不知道是富是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