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业余修练者的功夫抉择! -- 北斗

共:💬36 🌺3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业余修练者的功夫抉择!

    如果你是一个个人爱好者,想健身和自卫。那么就很有可能选择中国功夫。

    如果你有强烈的不安全感,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选择中国功夫。

    如果你有强烈的自尊和想在任何情况下不受别人的威胁。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选择中国功夫。

    同样,如果你有强烈的暴力倾向,希望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冲突,你也会很有可能选择中国功夫。

    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只有中国的传统功夫,才叫中国功夫。

    但是北斗不以为然,即使柔道,跆拳道。等发源于日本韩国的搏斗技术,也是可以称为功夫。而且,他们都和中国的功夫沾点边。

    如果是业余来进行功夫修练。那么我首先推荐,大家选择日本的柔道。

    柔道的好处是,两人的对抗,可以很快的使你忘掉搏斗的危险,能够培养与暴力对抗的勇气。而且可以感受到力量的初步的运用。

    次选,可以推荐,中国式摔跤。也就是快摔。在两人搏斗时,基本就够用了。而且和一般人,甚至一些小小的高手,也基本不在话下。

    原因是,摔跤和柔道,可以练出人的横力来。这样在搏斗时基本能处在优势的地位。

    如果你想很快在搏斗中战上风,快出战果。学了马上就能用。那么,推荐去学散打。不要多学。学三个月,或者两年,就可以了。再长也没有必要。如果你够聪敏。两年,散打基本可以毕业了。

    当前,跆拳道比较流行,对,这是我接着推荐的东东。和跆拳道可以同时考虑的有拳击。学这两个东西,可以上手快。也不用多长的时间。但是比散打要长点吧。不过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学了上属的东西不过瘾,或者你确实喜欢从武道里能悟出点什么,要么你对中国的功夫喜欢的要命,不学就不能自己。那么我就只好推荐你学中国的传统功夫,主要是内家的三拳。心意六合也可以。

    学这种非常传统的东西,一定要做好思想的准备,可能会有一点牺牲。只有靠你的持续的热爱来维持你的修炼。所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不过北斗提醒的,如果你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且经济实力有限的话。北斗反对你修练中国的传统功夫。

    因为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有更多的价值选择。而功夫并不在其内。中国功夫在全球化的商业洗礼中,只是一个奢侈的非主流选项。

    这是一个过来人的真实的想法,

    在前年,有一个在河南上大二的学生,给北斗打电话,想学功夫。北斗很负责任的告诉他,先安心学习,然后找一份好工作。如果有多余的力量。那么可以考虑来找北斗。

    这也是台湾廖白老师的话,先顾好现实的问题。理想是美丽的。但只有现实主义的大脑才能实现。

    毕竟,能够实现自己的梦,只能是少数人的幸运。

    北斗以此文,来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

    通宝推:明心灵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讲得挺好的,有生活的历练和思考在里面
    • 家园 网上看到的,觉得挺搞笑

      中国武术迷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全盲阶段:对于各种神功奇术深信不疑,认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样的高手不仅在古代比皆是,在今天深山野林里仍然存在。

        第二阶段——大半盲阶段:认为黄药师欧阳峰那样的高手和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那样的绝世武功估计是虚构出来的,但是少林高僧,武当道长,太极大师等仍然武功绝世,只是不太愿意出手而已。

        第三阶段——半盲阶段:觉得现在的武林大师们都名不符实,多是骗子。但是杨露禅,霍元甲,孙禄堂这些人当年仍是武功绝世的高手,只是后代们不争气,学不好而已,况且好多武功由于各派太保守或祖师爷觉得太厉害不肯传人,已经失传了。但是在今天,龙哥和截拳道,特种兵,中南海保镖仍然是武功盖世的,只是他们不太出手,一出手则一两招击毙敌人。

        第四阶段——脱盲阶段:真正的世界顶尖武术高手,都是在职业化产业化背景下,用科学合理的,艰苦严格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专业搏击手”。搏击手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只能来自于艰苦训练,长期实战!擂台上胜负是速度,力量,意志,技术,体力,经验等综合因素对抗的结果。

    • 家园 如果纯为了防身不如练拳击

      传统武术在训练拳法方面是一个弱点。

      在距离感上,传统武术因为对练的不够,往往弱点很大。

      而拳击训练,在距离感上掌握的会快一些。一般几个月的正规训练,一般性质的防身,就足够了。

      传统拳法,更多的是理趣的层面上。

      不是传统无高手,而是传统里面高手出来的有点慢。

      当然,也有快的,快的离谱。但不容易遇到这样的老师;遇到了,老师也不一定教。

    • 家园 我想学六脉神剑
    • 家园 【注意】回北斗兄。

      如果你是一个个人爱好者,想健身和自卫。那么就很有可能选择中国功夫。[对头]

      如果你有强烈的不安全感,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选择中国功夫。[对头]

      如果你有强烈的自尊和想在任何情况下不受别人的威胁。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选择中国功夫。[对头]

      同样,如果你有强烈的暴力倾向,希望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冲突,你也会很有可能选择中国功夫。[对头]

      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只有中国的传统功夫,才叫中国功夫。

      但是北斗不以为然,即使柔道,跆拳道。等发源于日本韩国的搏斗技术,也是可以称为功夫。而且,他们都和中国的功夫沾点边。[呵呵,功夫不等于中国功夫,理念不一样]

      如果是业余来进行功夫修练。那么我首先推荐,大家选择日本的柔道。[???有场地?有钱?有朋友一起练???未必]

      柔道的好处是,两人的对抗,可以很快的使你忘掉搏斗的危险,能够培养与暴力对抗的勇气。而且可以感受到力量的初步的运用。[非也,合气道也许,但绝对不是柔道,我还是推荐太极拳]

      次选,可以推荐,中国式摔跤。也就是快摔。在两人搏斗时,基本就够用了。而且和一般人,甚至一些小小的高手,也基本不在话下。

      原因是,摔跤和柔道,可以练出人的横力来。这样在搏斗时基本能处在优势的地位。[我还是推荐太极拳]

      如果你想很快在搏斗中战上风,快出战果。学了马上就能用。那么,推荐去学散打。不要多学。学三个月,或者两年,就可以了。再长也没有必要。如果你够聪敏。两年,散打基本可以毕业了。[我还是推荐太极拳,好好练,一样能出战果。]

      当前,跆拳道比较流行,对,这是我接着推荐的东东。和跆拳道可以同时考虑的有拳击。学这两个东西,可以上手快。也不用多长的时间。但是比散打要长点吧。不过三年也就差不多了。[我还是推荐太极拳]

      如果你学了上属的东西不过瘾,或者你确实喜欢从武道里能悟出点什么,要么你对中国的功夫喜欢的要命,不学就不能自己。那么我就只好推荐你学中国的传统功夫,主要是内家的三拳。心意六合也可以。[对头]

      学这种非常传统的东西,一定要做好思想的准备,可能会有一点牺牲。只有靠你的持续的热爱来维持你的修炼。所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不过北斗提醒的,如果你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且经济实力有限的话。北斗反对你修练中国的传统功夫。[虽说穷文富武,也非绝对。]

      因为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有更多的价值选择。而功夫并不在其内。中国功夫在全球化的商业洗礼中,只是一个奢侈的非主流选项。[非主流,但不一定奢侈,呵呵。]

    • 家园 昨晚看了许久有关“横”力,十字源方面的贴

      昨晚看了许久有关“横”力,十字源方面的贴。

      夜里练习完,回去睡觉时,想到心意里面“十字裹横”的劲路,感觉开始懂了。

      说两句,求证一下,顺便感谢一下北斗。

      “竖”“横”互根,为十字劲,可出“桶”劲,“浑圆劲”。道理上应该有阴阳的关系。那个在心脏附近的“源”还体会不到,有机会找魏老先生的书来,看了再参。

      • 家园 给兄台参考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一)

        魏老師常說:「太極功夫人人都有,人就像花骨朵,平常人也一樣,只是沒開開。」2星期前,吳昭本老師到台北停留一下,約我出去聊天。後來聊到武術,他答應找個時間把整套【八卦棍法】教給我。過去日本人曾出百萬台幣邀請他去日本教拳,他都沒答應,以前他傳授給我的都是單招單式,經過我自己摸索了好幾年,有一回朋友請我到保一總隊(保安警察第一總隊),去跟維安特勤隊隊長劉守德談武術。劉隊長是我多年好友,因為隊中有幾個曾經也是我的學生,所以就先看他們操練,然後再討論武學。因為保一總隊裡武術教官中,有我老師盧文錦,也有幾位老朋友,我不願去搶人飯碗,所以當時我只針對棍法聊了一下,劉隊長聽得津津有味,十分欣賞,他邀請我去教授棍法,我告訴他我尚未完全學會,但我可以去問問傳授我棍法的吳老師。於是我跑去找吳老師,問他願不願意去教,他說不願意,原因是這棍法太容易傷人,不能亂傳,不過後來他也總算願把整套教我了。當時閒聊間,我也跟吳老師談起我最近所學的太極揉手,也跟他試了試手,他十分訝異,他說:想不到中國大陸還有這種如此細膩,而完整的武術,他當下鼓勵我繼續研究練習。吳老師是太祖、猴拳、八肘、單雙頭棍真正的高手,他跟我亦師亦友,既然他都有此胸襟去容納不同的武術,也認同楊家真傳太極,可見這樣的東西的確是有它獨到的內在。【太極揉手】沒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練,當年汪師爺不過只傳授了幾十人,而魏老師也只教了一些人,所以同門的人實在很少,加上那個時候汪師爺很保守,以致傳承下來的東西有限,早年他只教楊澄甫前輩所教的八五式,直到晚期他才願意把老六路、楊家太極心法和用法傳出。\r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二)

        李孔延老師是國內情治單位退休下來的,後來在嘉義高中教書。李老師他在武術、射擊方面都稱得上是一流的。我過去是跟李老師學習少林拳,而李老師現在卻改練太極拳。我曾在六、七年前去找過他,因為當時李老師要上來台北,而沒機會和他深入探討武學。這次我專程到嘉義去找李老師,他目前是鄭子太極的傳承者,功夫練得很好,雖然已經七十二歲了,但看起來卻只有五十幾,我們很深入地探討太極拳,我也將北京汪永泉、魏樹人老師系統的楊家太極拳對李老師做了一番解說。李老師讚嘆說那真是十分受用的好東西,給了他很多啟發。李老師是個真正的太極拳高手,實戰經驗很豐富,技術層面更是有目共睹,我當時還怕說,那麼冒昧地說了一堆東西,感覺上有點在關老爺面前耍大刀,於是我在臨行前跟李老師連聲道說抱歉,但沒料到,李老師卻跟我說:我那麼掏心掏肺地傾囊相授,他改天還要到台北來找我,到時一定會再和我好好聊聊。希望自己很快也能再與李老師相見,和他好好地來切磋一下太極拳的應用技巧。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三)

        魏樹人老師傳授給我的:拳架就有短架、二十二式、長架、八十九式,其他還有像是太極功(練神、意、氣)、十三勢、揉手(包含理論、架構、心法、勁法)以及太極訣。

        為了有別外面所傳的「楊家太極長架八五式」,故還原為原來的「八九式」,雖然與「八五式」在招式名稱一樣,但是其動作、方位、用法卻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是是健侯公所傳下來稱之為「八九式」的老六路。倘若將其中重複招式刪減掉,真正來說,【老六路】也只有三十式。而汪師爺所傳楊家太極拳,當中揉手勁法裡面就有所謂的【六杆】及【七槍】之勁法,汪師爺曾說健侯公傳承時失傳其中一槍之勁法。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四)

        魏樹人老師系統的楊家太極【單鞭】,有鞭、有掌、有弓弦、有蹺蹺板、有球,弓有手弓、腳弓、背弓、身弓和側弓...等,勁法有輕靈勁、月牙勁、滾勁、錯勁、折勁、磨勁及搓勁...等,意念上有陰陽、有開合相寓、有曲直相求、有快慢相勻、有方圓相生、正偶相化、兩膊相繫、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內外相合,其重意不重形、變化運用存乎一心,我只注重掌意,不管掌形。\r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五)

        楊家太極拳是門學問,這二十多年來,我到處追尋、練習中華武術,直到十年前碰到魏樹人老師,我才真正全心投入,我告訴自己再也不用找尋了。每次北京行,無論是技巧、理法還是心法,總給我更多、更深的體會,但這些都必須經年累月,透過練習,在對手身上來體用,以達融會貫通。我的智慧不夠,天份又不好,所以領悟的時間要比師兄弟長些,且時常走偏門,但魏老師卻師從來沒說我資質駑鈍,每次他都很有耐心,反覆解釋、為我示範,有時沒達到他的要求、標準,怕煩擾他,想急著離開,魏老師卻不讓我走,老人家說,你們台灣離北京那麼遠,來一趟不容易,練好了才走,如此良師,讓我心存感念。我碰過無數的楊氏太極拳家,卻沒見過真正的高手。當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許尚有高人,我沒緣碰見,但是我遇過唯一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的就是魏樹人老師,他的搭手及應用境界當今兩岸三地武術界無人能及,真所謂【出神入化】,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讚嘆。明年底,魏老師還要出一本書,大家有福了,願老天幫忙,魏老師鴻願就是再寫兩本書,把楊家太極真傳寫出來,因為前兩本書莫約只寫了四成楊家真傳功夫,還有很多沒公開,有空再聊。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六)

        我是個武痴,過去學過十多種拳術,但讓我深深著迷的卻單單只有汪師爺和魏老師這支系統所傳承的楊家太極拳。最近我一個學生把我所教授的楊家太極拳理、理論、心法以及應用整理總共一百多篇的文章,我至今尚未過目,希望能找出個時間來好好地檢視,看看其中有沒有遺漏或是不全的地方。因為魏老師教我太多東西, 很多我仍在體會、研究當中,裡面許多拳理及應用都跟我所接觸過的其他武術大不相同,所以必須要花更長的時間、更加投入才能有所收穫。要是將來能將這些學習心得予以順利發表,我猜想這很有可能會造成武術界莫大的衝擊。壽關順老師接觸過此門技藝後,也鼓勵我,希望我能趕快將它學好,他叫我不用再到處去追尋武術了,因為全中國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東西了。我曾三次拜訪上海壽老師,最近我也邀請他來我位於珠海的家中做客,我們常一起研究、探討武學,壽老師說我跟魏老師所學的楊式太極拳是屬於高級的理論和技巧,所謂尺、寸 、分、釐、毫,這種太極拳已經到達毫勁,真是巧而妙。壽老師也跟我聊到武術綜合應用上的技巧,我很冒失地將我所學現醜給壽老師看,壽老師說因為兩岸複雜的政治及文化環境的關係,我能接觸到這麼多的武術,實在難能可貴。各種武術多都有其優點與長處,中國傳統武術要是沒有科學化的訓練和經驗,可能難有大成,就實戰面來說,我多少也有所體會,真正有心人可以找我研究,只要是行家,隨時歡迎,但是切莫耍心機,希望大家能誠心相待。過去一位洪性縱鶴拳高手,屢次找我試手,接連兩星期,連試兩次,我只柔化,沒有出手,後來旁邊朋友提醒他,人家郭老師十幾分鐘都沒出手,你還硬要試嗎? 又有一次,我在教拳,他恰巧經過看到我,於是他走過來跟我寒暄握手,他說:聽永和老林說你練得很好,話沒說完他的雙手就一陣猛打,幸虧我練了幾十年,修養也還好,連試兩回合,他都無法得逞。後來我把他叫到到旁邊,跟他說現在我跟您玩散手,我連續出了幾下拳,他嚇得不敢跟我再試了,後來只要看到我就遠遠的躲開。但是事情還沒終了,此人又跑去煽動我師兄李存枝,跟他胡說我要找他挑戰,害得當時惹出一場風波。後來此人有次被我碰到,我把他臭罵了一頓,他竟然說:那道歉好了。一句道歉萬般無事,只要道歉,什麼事都沒了吧,為了這句話,我差點要動手揍他,抱歉,本來不應該談論這些事,但我是凡人,也有脾氣,大家互相尊重,不要耍心機、手段,隨時歡迎賜教,謝謝!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七)

        【揉手】是楊氏太極拳的綜合應用,有些我過去曾在楊氏太極揉手研究區裡有談過,【揉手】運用到很多勁法、心法、用法,實在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說清楚、講明白,最好的方法就是當面研究、討論、試手、切磋。昨天我到禪武家聊武術,禪武的大師兄是我好朋友的朋友,我們認識許多年了,過去經常交流切磋。他拿過無數次國內及國際性武術比賽冠軍,是個武術奇才,而禪武也很有智慧,我們昨天針對太極的基本理法、用法與架構做了很多探討,也互相體會應用。\r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八)

        魏老師所教的【剛】、【柔】,強調【剛】是集中,【柔】是分散,分散催集中是「肘意」,集中摧分散是「靠意」,兩端一端接集中,一端接分散,由中間通出,橫豎找,就是所謂的「肘靠混合勁」,有好幾種變化,應用,所以我說這一派太極跟很多楊氏太極不大相同。

        關於拳架,魏師所教,除了雲手是以腰帶肘外,其餘三十六式都是以肘帶腰,這與大部分人所練的太極又有很大的差異。像這樣的太極功夫若沒有親身體驗,而只用語言和文字解釋,實在很難表達其真義,因為我學的是「技擊架」,更明顯可以感覺楊家前輩的智慧。

        在盤架子時,意在先,意要比形最少要快上半米,以意領形是剛開始,但這意要在空處,別在你或對方身上,才不會應用時產生阻礙,所謂【避實就虛】、【以虛帶實】、【以虛領實】、【以虛摧實】,楊式太極大部分的用法,都是在盤架子中,不斷體驗,再用「揉手」來檢驗你盤架子是否正確,練拳時好像有對手跟你對練,.應用時卻又好像沒有對手一樣。所以我說練拳架四個基本要訣:起始、運行、終點、變換,有時間我做給大家看,應該會給您們一些啟發。\r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九)

        我父親是台南人,自幼給人當養子,隨養父遷居嘉義縣鄉下朴子,母親是朴子人,賢慧婦女,我是個標準鄉下孩子,我養祖父是個武術高手,叔叔也喜歡運動,自幼從他們學了一點拳擊,初中時再跟他們學了一些擒拿術。上了高中,我開始跟李孔延老師學少林拳,大學時期北上,在台北學習跆拳道,後來又跑去學空手道,大學三年級,我和蘇昆明老師學螳螂、八極、陳太...等武術。大學畢業先當了一年的體育老師,後來就開始教跆拳道,一面教一面學習太極拳,前後總共跟了12位太極拳老師。後來自己還跟了盧文錦老師學詠春拳,也跟陳正明師伯學了點鶴拳、八卦,跟吳昭本老師學了點太祖、八肘、棍法,跟大陸壽關順老師學形意拳,萬老師學八卦掌,直到現在我認為每一種武術都是好東西,都有它的優點,有都有很傑出的高手,隨著年齡慢慢增大,我現在五十三歲了,每天練習楊氏太極拳,在放輕鬆、找舒服當中體會太極拳的奧義。\r

        跟魏老師這十多年來,給我對太極拳有了更深的體認,也對我以前所學武術,有了更巧妙的運用,可惜老師住北京,雖然我十年來去了二十多趟,魏老師也很用心教導,可是我天賦有限,努力也不夠,所以可能還是有不足之處。這十多年來.除魏師外,上海孫式傳承壽關順老師也指導過我孫派武術,我倆從師徒變朋友,最後成為兄弟,常常一起研究、探討武術,尤其壽老師是我五十多年來所見過最好的損傷、整脊大師,我住他家裡好幾趟,看過無數別人無法處理好的傷害,經過他調理,無藥而癒,我也介紹很多親朋好友,都讚不絕口。

        我平常也練習裴鳴宇、鄭恩普二位師爺傳承下來的東西,那些都屬於古老內功心法和古老養生功。我是跟陳正明師伯學習的,稱得上是救命功夫,因為十五年前,我參加武術比賽,不小心報錯量級,我當時減重降了快二十公斤,差點就死了,血尿不止,中西醫全都束手無策,我躺床上半年多,準備等死,後來遇到陳師伯,.教我古老心法,竟然無藥而癒。但是陳師伯不再教武術了,可我又喜歡武術,所以我當時痊癒後還是到處找真正好的武術,直到找到魏老師。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十)

        開合相寓、方圓相生、正隅相化、曲直相求、快慢相勻、兩膊相繫、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內外相合,統稱為楊氏太極九大理法。配合八勁、七槍、六杆,由「橫豎找」,進而「點中求」,由有意到意淡,最後空入自然。太極拳本是一種實戰武術,到後來卻變成現在的推手及養生功法,實在可惜。希望有機會,我可以把我跟魏老師十多年來所學,跟大家介紹,給太極拳友一種另類思考。

        練習楊式太極拳剛開始要先求平準(也就是橫豎),所謂「立身中正」,然後在定靜的基礎上(心靜、形定),在鬆、散、通、空的必要條件下,才能開始學拳,一切以意領形(意在先),重意不重形,明瞭進、退、顧、盼、定的真正涵義。九大理法必須有基本認識,八種基本勁法也應該明白,配合三才、五行,才能開始學拳,這才是正確的途徑。

        楊氏太極拳的正統老六路,其與外面所傳不同之處,是它完全是「以意領形」,練到程度,連自己形體怎麼做都不管它,也不知道。每一式中包含著很多轉折、變化、應用,就連每一式與每一式間的銜接,也有很多沒有名稱的轉折、變化,所以我跟湖南長沙劉應文六師兄(中國全國推手冠軍)都覺得老六路有奧妙,真正是好東西,好好來練,會發覺裡面有很多內涵。它是技擊架,也是養生架,兼具實戰與養生效果。

        太極拳八種勁有個小故事,魏老師以前教我,問我想學什麼,我說想先學八種勁,掤、履、擠、按.採、列、肘、靠,先學單一勁,再學混合勁,這樣就跑了北京三趟。第一趟學完就回上海、台北,到處找人試,學完三趟發覺普天下太極拳高手好像不多了,於是乎我越學越有興趣,就這樣一搞就搞了五、六年,同時也把老六路拳架學了起來。但後來才知道錯了,應該要先學基礎理論、心法、應用理論,才能開始去學勁法,這樣才對,有了理論基礎再去碰拳架、揉手,最後靈活應用,由明勁、暗勁入化勁。倘若沒有理論基礎,肯定會浪費很多時間、精力,而且會一直在學習、改正,完全不明白合理的理論,這樣實在太辛苦了。楊家九大理法.每一種都是合理、巧妙,且變化萬千,最高境界一切合乎自然。魏老師所教勁法很多種,有空再談,學好了以後,空手還得要能打出鞭勁、杆勁和槍勁。揉手心法多,而且其中滿是巧妙,它結合心理學、力學、生理學,除此之外,它也含藏著易、道、佛學,老祖宗早就明明白白告訴了我們,只是我們沒有用心發覺罷了!的我學生最近把魏老師所教的理法和心法內容粗略整理,共有一百多篇,其中闡述了上千種理論及應用,都跟王宗岳拳論非常符合,有空我會寫在我臺灣網站上,謝謝。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十一)

        開合相寓、正偶相化、方圓相生、曲直相求、快慢相勻、兩膊相繫、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內外相合,是所謂太極訣。雖每個門派、每個太極老師各有不同解釋,但一理而貫之。學習汪、魏傳承的太極拳訣,合理、巧妙、實用、且變化萬千。理解九大理法,練習楊式太極拳,要循序漸進,方不致於偏差,且不容易被人誤導,不因為觀念、原則錯誤,而引起身體受到傷害,輕鬆自在。且練習楊家真傳太極拳須先明瞭理法,才能開始學拳。而不是先學拳再來研究理法,應該是比較正確途徑。

        楊家揉手功法,包含心法、手法、勁法、兵法,理法之多,難以記數。最基本的就有數十種,包含了意在先、十字錯位、背貼氣、球碰壁勁法、錢投鼓勁法、鐘身、鐘鎚、點中求勁法,內容都是所謂的意氣之功。再結合滾、錯、折、磨、搓五大勁法,加上六大鎚法,以及鞭、杆、槍勁法,成為一種特殊的技擊應用體系,有別於推手,一般外面極少流傳。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推手就是揉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簡單來說,揉手就是楊氏太極拳的綜合應用,內含許多技擊技法,實戰意味濃厚。

        所謂「意氣之功」,是指以意領形、重意不重形、意在先 ... 等等,剛開始時意比形最少,且意念要比形先走半米以上,意領形跟。慢慢的,進而不管形,不知道形怎麼走,所謂「己不知、人難知」。由有意、刻意,至意淡、自然、無意,應物自然。所謂氣,是指氣機、氣勢、內外相合,練到程度時,重外不重內,老前輩常說「在氣則滯」,不能管體內之氣,因為刻意要將體內東西逼出,這樣做太慢了。以養生來說,培養內氣是件好事,但在技擊應用上,管氣,則太慢了,也容易僵滯,所謂捨不掉力氣,長不了意氣。意氣是經由不斷的練習而鍛鍊出來、培養出來的,然後經過合理的運用,在得機得勢的情況下,產生適當的效果,由無到有、有變多、多入簡、進而應物自然,最後再入放空的境界。所謂真空妙有,這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r

        所謂三道氣圈,是意氣之功,它是由練習拳架、揉手、太極功,自然生成的,練習拳架時,從起式開始就是在練習這三道氣圈。在拳架練習過程中,不斷地訓練平圈、立圈、斜圈、小氣球、大氣球、集中、分散、旋轉、聚集、消失,從起始、運行、終點、變換,這些拳架練習過程中,在定靜中運\轉、變化。練習太極功時,神、意、氣的訓練也是不斷在練習這三道氣圈。練習揉手時,要是沒有這三道氣圈,這些基本概念及三道氣圈的皆無法巧妙結合、應用,揉手就無法有所成就。舉凡種種都是與三道氣圈有所關聯,這是汪永泉師爺晚年傳下來的,並不是魏樹人老師獨自發明的名詞,因為早期很多學生沒學到,以致外面有許多奇怪的說法,很多汪師爺晚年所教學生目前尚都還健在,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求証一下,這些人包括像是齊一、王平凡、王詰、盧志明...等人,我在北京就聽到很多奇怪說法,我也都求證過了,魏樹人老師所傳都是老一輩楊家所留下的真法。

        所謂三道氣圈,就是(肩圈、腰圈、骻圈),它可以連結起來應用也就是三連架,屬於養生架,也可以分開獨立運用,稱為六斷架,屬於技擊架,結合立圈、斜圈、直線、斜線、曲線、構成一個立體的運\轉,再結合天、地、五行,經過適當的練習,就會變成有用的武術。

        三道氣圈是意氣之功,它會隨著練習者投入的時間、用心的程度,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巧妙,捨掉力氣,氣會越來越強,到老都還不斷進化,這些東西從魏老師身上很明顯可以感受得到。魏師六、七年前曾經對我說,以前輸很多人,後來只有兩位還無法應付,去年那兩位也可以應付了,從1995年到2003年,看到魏師從七十三歲一直到八十歲封山,他的功力不斷進步、突破,更加深我學習的心,原來真正的練對的話,到老都可以不斷轉化、突破、這就是楊氏太極拳可貴的地方。

        郭正勳老師 隨筆錄 (十二)

        老六路整套拳架打下來總共有八十九式,但扣除重複的動作,剩下來為三十七式。早期楊家傳出來給大眾學習的是養生架,也是簡易架,稱做為八五式。汪師爺早期也是教養生架,晚年因為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請,把中國古老的東西留下才教授傳統的八十九式老六路,它屬於六斷架,是楊家技擊架的一種。整套拳打下來要四十到五十分鐘,所以在外面一般很不容易看到。魏師晚年把老六路重複處減去,成為三十七式,以因應社會大眾需要。

        1995年我開始跟魏老師學楊氏太極拳,我沒參加過正式的太極拳比賽,楊雲中師弟當時對我認識不清,他很聰明,但是跟魏老師時間很短,也沒練很多。我學過十多種武術,碰到魏師真正佩服其品德、修養、智慧,以及他對楊氏太極拳的認知程度。套句上海壽關順老師所說:這種老師,這種太極拳全中國大陸找不到了,還不趕快去追,不用再找其他武術了。朱懷元師伯是個天才,他的天份很高,運動素質超好,也教了不少高手,我到過師伯的場子數十次,也做了很多次交流,探討,朱師伯目前傳授的就是當年汪師爺所留下的八五式老六路。他的學生有人練了幾十年,也練的很好,魏老師所學老六路是汪師爺晚年被齊一、王平凡前輩聘請到社會科學研究院教拳時才傳出,出書時,曾經徵求汪師爺同意,為有別早期所傳八五式,改名為八九式老六路,這是楊健侯師前輩親自教的楊家老架,也因為如此、裡面很多特殊的心法、勁法、用法日後也才得以傳出。老六路二十二式是魏樹人老師被聘到澳洲,短期教學時,將老六路所簡編的套路,以方便教學。\r

        楊氏太極拳揉手的基本應用心法是(集中、分散),在進、退、顧、盼、定的合理基礎上,加上鬆、散、通、空的必要條件,配合滾、錯、折、磨、搓 ... 等手法,結合無形與有形(陰陽),把所有楊氏太極拳的東西拿來做檢驗與應用,很多人誤解,以為有限制的推手就是揉手,這是十分不正確的,兩者在實際應用上有很大差異。

        對於各門武術,包括太極拳來說,每一派都有它自身的優點,也都有其厲害的傳人,所謂代代出高手,也因為如此,中國武術門派才得以傳承至今。每個門派、每個高手或多或少都有他們自己的堅持與特性,大家應抱持著相互尊重的態度來看待不同門派的武術。跟魏老師學楊式太極拳,至今已經滿十年,總算略有所成,在此還是得聲明並呼籲一下,揉手不是推手,它不鬥力、不扭關節、不去硬推、跟頂撞,揉手是集摧、斷、拍、炸 ... 等數十種勁法,加上幾百種心法,強調意比形快、不隨便出手,其速度與威力皆與推手大不相同。但是我看大家對太極拳的印象都停留在把對方打飛,但是這只是太極拳的一種應用,試問,世上那麼多種武術,真正實戰的武術會只是將對手推出而已嗎?楊式太極拳博大精深,因為怕人受傷,把很多用法限制,以致一些鎚法、鞭法、棍法、槍法的勁法都慢慢失傳了。於是乎,大家印象變成了太極拳就是推來推去,帶一些擒、摔,這與真正的太極拳法相去甚遠。

        楊氏太極拳揉手中,不頂不丟是必要條件,沾連黏隨是參考條件,楊氏太極拳有很多勁法,真正應用千變萬化,學習者先學十多樣勁法,幾十種心法,再將這些東西給融會貫通。每一種狀況,不同的對手,用法皆不相同,這些勁法和心法應因敵變化而應用之。真正太極拳勁是千變萬化的,太極心是能容萬物的,我提出一些楊

        楊氏太極拳特殊練法、用法和練習過程給大家參考,照著老前輩傳下來的東西,來慢慢練習。再強調一次,我提出的東西,包括心法、練法、用法,或許與他門派不同,但提供給諸位,只希望大家能夠激發另類的思考方向。大家都談太極拳、太極勁,但是真正太極拳、太極勁又有多少人練到程度?真正能體會到?我只認識楊氏太極拳的一部分,其他像是陳、吳、孫、武、李、郝 ... 等門派都有它的傳承和優點,我無法評論,也沒資格評論。我也追隨過上海孫派壽關順老師學了一段時間的太極拳,彼此經常交換意見,且相互研究,壽老師能有那種胸襟去接受不同門派的東西(魏樹人老師的楊家太極),點明要我好好追隨魏老師,魏師常就王宗岳前輩拳經、拳論要我縱觀整篇,融會貫通,絕對不可咬文嚼字,斷章取義,一討論起來,每次就是兩三天。跟兩岸很多高手交流過後,有了疑惑,再登門請教魏師,十多年如一日,累積了很多心得。談功體、內勁、比我強的到處都是,例如台北的王傑老師、吳昭本老師。談技巧、經驗,我的六師兄劉應文、大師兄陳正信....等,他們一個個都比我好很多,我若是沒有更用心,程度就會越差,離這些人越來越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