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转述与读解及其他:《我的1919》 -- 荞麦花开

共:💬30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转述与读解及其他:《我的1919》

    转述与读解及其他:《我的1919》

    荞麦花开

    转述:

    昨天下午逛学校期刊阅览室,发现《大众电影》2006年第5期上有黄健中导演的一个专章,其中涉及《我的1919》的文字有两节,第一节全是关于主演陈道明的(P29)。我想《大众电影》这玩意儿网上一般看不到,所以就赶忙问同学借了纸笔,把涉及陈道明的部分抄了下来,回宿舍打好后发到网上来(以下是具体内容):

    陈道明接受顾维钧这个角色前,曾询问谁导演这部戏,这对他很关键。答曰:黄健中。他点点头,表示信得过。不过,他还是向黄健中发出了两个疑问:

    其一:你准备将影片拍成什么样?

    其二:是你自己有信心、有激情,还是作为一项任务,不得不拍?(“任务”,荞麦注:本片是国庆50周年的献礼片。拍成后,官方评价很好。广电总局主管电影的副局长赵实对本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作了很高评价)

    黄健中的坦然与真诚使陈道明相信他付出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良心和使命。

    影片最后一场戏,陈道明十分看重。他认为,影片结尾的发言绝对不能慷慨激昂。顾维钧在和会的每一次发言黄健中都是一次拍两条,一次比较慷慨激昂,一次比较平和地处理。陈道明说,黄导,你最后选择哪一种对我很重要。黄健中告诉他,全部选择慷慨激昂的。陈道明说,如果和会第一次发言你选择慷慨激昂,我希望“拒签”的发言我要冷静些,带有比较沉痛的低调。黄健中说可以。陈道明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台词都没有力量,必须有相当感性化的台词。黄健中说不妨由你来写。所以结尾这段台词就是陈道明自己写的。黄健中一个字也没有改。拍摄的时候,陈道明说黄导我能不能一个镜头一气呵成。黄健中又表示同意。这样这个镜头从他离开座位走到台前一直到发言结束他离开会场,都是一条镜头下来的。

    PS:该文还写道,片中对顾维钧颇有好感的没落贵族的女儿让娜,由当时在法国正处于上升期的女明星萨哈扮演。(荞麦注:我觉得这个让娜演得很好,其表演很有镜头冲击力,远胜过那个毫无神采的许晴。另据偶得来的八卦消息,当时让娜这一角似乎还找过苏菲玛索……呵呵,神往一把苏菲靠在陈道明肩头嘤嘤啜泣的样儿,赶忙打住)

    读解:

    陈能有今天的江湖地位绝非偶然。我又加深了这个感受。按理说这种献礼片你还那么较真干吗(曾询问谁导演这部戏,这对他很关键)。大胆臆测一下,换了除姜文之外的任何一位国内演员,均不可能有此一问(据北电表演系教授林洪桐先生说,“记得姜文说过,我进摄制组的首要任务除读剧本外,就是了解导演。拍《芙蓉镇》时了解谢晋,拍《红高粱》时了解张艺谋,拍《本命年》时了解谢飞。因为我的表演要融入导演风格与导演魅力。”),——一要有那独有的脾气心性儿,二要有那独有的对戏的钻劲儿。有时想,究竟为何如此心仪陈道明?怕不就是这个较真的傻样儿吧?呵呵,煞是可爱(当然,不问这一句也不见得就不是艺术家^_^)。

    下面又来看他向黄健中问的两个问题,咋看咋像电影学院考官考问那些才进导演系大门的楞头青们,可对方也早已是一老江湖了啊。而且您也只是个演员,不是制片人不是投资方不是老板哪不是(后来查了两个当时的报道才知道,黄最早考虑的是用一个能操流利的英、法语的演员,而王若勇生活在美国,顾维钧也长时间生活在美国,容易找到顾维钧的感觉,所以最初考虑的是王若勇。后来“钦点”陈道明出演顾维钧的是总局副局长赵实)。

    由黄健中“全部选择慷慨激昂的”可以看出此人水平不高。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戏自然也是一样的道理。从头到尾都梗着脖子一个姿势最后难免青筋爆裂。讲的就是一个要蓄势,一个要有起伏,合起来就是整个戏的“张力和质感”。本来老六曾跟我说陈宝国饱享盛誉的白七绝对不是陈道明的聂总的对手,就因为白七是一部戏里几十集从头嚣张到尾,而聂明宇是大地之下的世界还阴沉沉宽广无比。势过了。刚极易折。亢龙有悔。那么话说回来,我们可以看到陈道明深谙这走戏的阴阳之味。第一次和会,他是先拍两条,让黄健中选择;黄选了慷慨激昂。这个显然是选择慷慨激昂。弱国外交官第一次亮相巴黎和会、这胜利者分猪肉弱国只能闻腥味的大国盛宴,必然得亮一嗓子猛的,借助发言者出类拔萃的个人素质为贫弱的祖国提升发言的亮度和响度。果不其然,顾维钧在和会的第一次发言,声震四座(每一座代表一个国,可以说声震四海了~),使得那些傲慢的列强不得不扶正了眼镜,好好打量打量这个英风劲挺的外交官,——实际上注视的是他背后的中国(闲话一句,“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不但征服了和会听众,而且征服了房东让娜小姐,也征服了看片的亿万观众)。那么随着片子剧情的进展,到最后积弱的中国在和会上终究不得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结局,他顾维钧的冲天才气能挽救什么,旅法民众的集体自焚能挽救什么,什么都挽救不了,只能剩下顾维钧雨夜一言不发的十指独奏,只能剩下最后一场戏——和会陈词的沉郁创痛。因此,黄健中所谓“全部慷慨激昂”毫无疑问应让位于陈道明的“如果和会第一次发言你选择慷慨激昂,我希望‘拒签’的发言我要冷静些,带有比较沉痛的低调”。

    至今我仍深深震撼于两次和会上陈道明那精彩绝伦的表演!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我好似看到了八王,同样的俊朗劲挺,没了那慵懒富贵,多了眉宇之间的逼人英气,看着他耍弄那条狗一般的日人外交官,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左手拿着表向四面展示)。”(这表实际是他捡到,这里借题发挥,顾的机智展露无遗~),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说到这脸上还是笑)。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面孔严峻起来,语调升高),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一个高潮)?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第二个高潮,语气加重,一波比一波高)?!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为这个“盗……窃”之间的停顿叫好!)?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人!)”当时电影里掌声四起,耳边观影现场也是掌声雷鸣,根本分不清哪是哪了,只觉得一团火光在眼前轰然爆裂,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个通体受用啊~(强烈建议以后打日本给我军做战前动员的时候,都给解放军放放这部片子,至少放放这个经典片断,以激士气!)

    再说说最后一场戏。如果说第一次和会的亮相陈道明是一种阳刚劲健的融化力的话,最末的亮相那就是一种同样带着阳刚劲健的凄绝无奈之美(之所以用凄绝这个可能不太适当的词语是因为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中竟是酸酸的,我不否认这里又有陈道明的个人因素~也不知对于观影来说,这是好是坏),只是这个凄绝无奈不是聂明宇最后倒地的那个婉转身姿,不是天启飘飘欲倒的羸弱病体,顾维钧的“沉痛的低调”(陈道明原话)映照的是一个国家的凄绝无奈,或者说、他个人的沉默寓示着一个大国无声的愤怒和创痛(只是觉得最后打在屏幕上的“中国第一次说不”七个字是个败笔。我敢肯定这绝非陈道明之意)。我看到陈道明凝着脸、咬着牙、红着眼,右手成拳抵在那份耻辱的和约上,提起来,顿了一顿,接着一个决断往和约封皮上一敲(看似要敲得重,落下去却轻,想到秦王下令杀无名那一个重若千钧的挥手),最后无限沉痛化为一句淡定却有似千钧的话、向无耻的列强的宣言——“请你们记住 请你们记住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沉痛的一天”,旋即侧身朝会场外走去,甩也不甩主席团那帮鸟人,看也不看那些轰然围上来的各国记者,面无表情、眼神坚定、甩手大步,如同武侠片里的大侠,竟是带股气场般,记者堆不挨他的身破浪分波般散开去……我靠,这一幕简直是地动山摇,牛逼啊……(类似的还有一个:《无间道三》里沈澄和曾志伟第一次会面后沈下台阶那个镜头)

    接着扯:

    “陈道明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台词都没有力量,必须有相当感性化的台词。黄健中说不妨由你来写。所以结尾这段台词就是陈道明自己写的。黄健中一个字也没有改。”这个果不其然,又证实了我看片时候的猜想。想当初看康熙正大光明殿陈词和八达岭陈词这两段,就已经很感到陈道明人戏合一的台词冲击力了(联想到张学友人歌合一的2002演唱会版李香兰),以至于不得不猜测陈戏中很多经典的台词都是他自己整的。他演戏像杜甫,构思得很深,剧情的前后发展、环境变化、人物关系,无不融会考虑,且章法严谨,等到实拍的时候,在他事前设定的框子里,他还会有临场的出离。林彪当年指挥部队,谋划之深沉我军将领无出其右,而战场形式瞬息万变,钟伟一个师长,最后指挥起林彪来了,林彪就调整战役部署让其他纵队来配合钟伟打。大胜。开总结会的时候林彪还说,要敢于打随机应变仗,要敢于打违抗命令仗。话说回来到陈道明,很多台词不是编剧的,不是导演的,是演员陈道明的(这里估计又有所谓关于“做人的品格”、什么“指手画脚”之类非议了,事实上我们作为观众的当然只认结果,如果演员陈道明的比导演的还好比编剧的还好,那么他陈道明的也就等于这个戏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像林彪当年越级指挥到师,有人说小话,林彪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提前通知到第一线,争取到一分钟有时胜过一个师,胜利是纲,其他一切都是目),而等到实拍的时候连他的都不是了,已经出离他了、成另一个他的了,如资深娱记何东评陈道明的话“人戏分离”了。

    “拍摄的时候,陈道明说黄导我能不能一个镜头一气呵成。黄健中又表示同意。这样这个镜头从他离开座位走到台前一直到发言结束他离开会场,都是一条镜头下来的。”嘿嘿演戏写文围棋都是一样,死活一口气,印象最深的是《康熙王朝》最经典的一场戏正大光明殿陈词是一气呵成,中间导演陈家林没叫停也忘了叫停;还有《冬至》最后陈一平疯了爬到塔楼上,陈道明戏后对记者说当时已经灵魂出壳了,幸亏导演没叫停,否则要是突受惊扰一个失措掉下来的话,那就没命了,呵呵这也是个一气呵成啊。

    庶几可谓神矣。

    其他:

    一、关于顾维钧

    顾维钧是上海嘉定人。小时候就是一个聪明早慧的少年,11岁就开始向往革命。16岁留学美国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演讲题目就是《觉醒了的中国》。他在美国读8年外交政治, 博士论文就写《外国对中国政府的权利要求》。他27岁任中国驻美公使。中国参加“一战”,第一个建议的人就是他。1918年春顾维钧在美国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认为由于美国的参战这场战争协约国必然要胜利,协约国战胜之后必然会有一次和平会议,那么在这次和平的会议上,中国应该提出什么呢?顾维钧参加巴黎和会谈判之前,甚至在前往巴黎的路上,已经非常清楚中国应该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些问题,应该得到什么。

    有人说影片过分放大了顾,其实他只是主角身边的一个小人物。他事实上不能算作是一个小人物。巴黎和会后期,陆征祥托病住院,顾维钧一力承担起了和谈重任。当然,作为曾经的袁世凯英文秘书,他的英语水平是代表团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拒绝签字也确实是顾维钧的主张。之后他在世界外交界声名鹊起,9.18事变之后,他还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了李顿调查团,还出任过国民政府总理职务。

    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经过36次谈判,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无可奈何地一步步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在这次会议上负责山东问题并最终虎口夺食的,正是33岁的顾维钧。

    历史真实事件与这部影片最大不同是,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从外交角度来看,中国代表不到场也属于一种拒签方式,只是不如到场戏剧效果强烈,电影需要提供一种直观形式,观众需要亲眼看到自己的代表当场拒绝签字,看到当时外国人的震惊或失望的表情,从而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在顾维钧的回忆录中,描绘了他对于当时的签字仪式的想象:“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椅子上一直空荡荡无人时,将会怎样地惊异,激动。”“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历史也是用想象的方式记载的。

    PS:现实中的顾维钧帅呆了,是有名的京城三公子之一。

    ——由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陈道明并未过度美化顾维钧。无论从气质、学识,还是造型上。顾本身就是如此出色的一个人。有的朋友说这部影片在他身上堆砌了太多中国的代表意义,他一个人牛似乎整个中国都牛了。不过我觉得正因为如此,影片的悲剧感才更加浓烈。因为“他一个人牛‘似乎’整个中国都牛了”,但实情是你把这头牛看得越大,你最后的失落也越大,因为客观存在的那头牛,它始终只有那么大。

    二、“表现顾内心的矛盾和忧虑”不足?

    《我的1919》我一共看过三次。后两次都是在学校看的。此片是爱国主义教育片,学校一到什么重大纪念日,就拿出来给学生放。还记得当时看片的情景,陈道明一出场,女生就尖叫;到了在巴黎和会上慷慨陈词,“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个此起彼伏的尖叫和雷鸣般的掌声就更不用说了;到了顾维钧为国事委屈,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暴打围殴,陈道明那个狼狈,浑身是血,眼镜破裂,衣衫破碎,头发凌乱,我却看到银幕上陈道明一言不发,面无表情,薄薄的镜片后写满了淡定,身边的女孩尖叫声又起,“好酷啊!”——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窃以为陈道明这时的酷,去形存骸,已然酷过了聂明宇的黑衣墨镜皮手套;而到了片末,陈道明散发白衣,薄薄的镜片苍白的脸,一个人默默弹钢琴,琴声如诉,顾维钧脸上却无丝毫表情,仿佛哀莫大于心死,痛到深处已不知痛了。——觉得陈道明这家伙催泪功夫着实了得,他坠一滴泪能把观众的心打得湿透(比如聂明宇、八贤王),一张全无表情的脸同样有此效果。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克说,“顾维钧形象最大的不足在于,既然这部影片是以他的叙述为主线,就应该更更多地展露他的心理活动,表现他的内心的矛盾和忧虑。只有更多地利用旁白进行内省,才能使其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毕竟他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叙述人。”旁白多好还是少好暂且不论,我仅就胡先生这句“既然这部影片是以他的叙述为主线,就应该更更多地展露他的心理活动,表现他的内心的矛盾和忧虑”表示一哈个人看法:陈道明表演内心戏的特点往往不是上窜下跳,而是充分借助某些道具(他演技上最突出特点之一就在于充分利用道具,详情请参见在下其他帖子),再配以细腻丰富的面部表情(《中国式离婚》里面跪求妻子一节)或者特意设计的质感很强的持续流动的一系列动作(一直感到这是舞台功底好的演员的强势。他们举手投足很有舞台味。比如我非常喜欢的焦晃,他跟陈道明在这点就特别相似。其“似枯实腴”有类陶诗的表演风格和陈道明含蓄内敛细水长流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陈道明还有很多爆炸感十足的戏,这个感觉焦老爷子就逊点儿了)来表现。这是他展现内心戏的一个特点(陈在《黑洞》拍完后接受采访时说“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无语’”)。我们看《黑洞》里聂明宇是这样,《中国式离婚》里宋建平是这样,《冬至》里陈一平也是这样……这是陈道明独有的带有中国传统水墨神韵的焦枯留白式的表演风格。那么回到本片,我认为陈道明对表现顾维钧“内心的矛盾和忧虑”实际上已做得很好(会不会更好当然无从知晓)。就比如说弹钢琴。其一是这个道具,其二是你看他弹钢琴时的衣着、发式,其三是你看他弹琴时的动作变化、表情变化(动作上先是左臂趴在琴盖上,只右手五指在琴键上无聊奈的拨来拨去,心灰意冷了;后来感情渐渐渗出蔓延,就是双手击琴,投入了;再后来拨着一根火柴看,火光映亮他苍白的脸,注意看这时他眼中依稀有泪光闪动,哀莫大于心死,心毕竟还没有死,还有泪啊,还有泪光啊)。不着一语,尽在琴中。万千戏味,可谓足矣。(这个道具设置该有陈道明本身的体验在里面:他自己曾说,家里靠阳台天窗边有一架钢琴,不开心的时候就弹上一曲,推开天窗就是明亮朗朗的天空。也记得《黑洞》里面,聂孤独寂寞的时候,喜欢把自己关在暗室之中,拉上一段手风琴,悠扬的琴声仿佛从那个熟悉的文革时期飘来了……)

    三、两个女人

    许晴那个太弱,看不出丝毫意义,不说也罢。

    而让娜这个,有朋友对靠安排外国女人爱上中国男人来体现民族自尊心的手法非常不欣赏。对此我只想说一句话:哪个女人不爱上如此完美的顾维钧就没有天理了。更何况是陈版顾维钧。

    我们又来听听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克先生的看法:“以女性的爱慕之情来表达作者的倾向性,是故事影片的叙事策略。这部影片中安排让娜爱上了顾维钧也在意料之中。但是,爱情并没有真正发生,因为顾维钧摆出一副不解风情,坐怀不乱的神情。在电影中处理感情可以有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但唯独以一方情有独钟,一方不解风情最为笨拙。……但是没有感情回报仍然不可理解,作者白白浪费了题材本身提供的机会。人们能够想到的最常见的情节可以是,顾维钧本来也想娶让娜为妻,但是担心有了法国夫人,不能在外交事务中站稳中国立场,只好放弃,这虽然是俗套,但总比毫无反应更好。”胡先生说了半天,其实就没看清楚片子里一个细节:顾维钧当着让娜的面在书橱上贴上一张图片——上面是自己在国内的妻儿。至于顾此举是有意还是无意,那就是演员陈道明在这幅水墨山水上意蕴深远的留白了。——顾心中对于年轻美丽、富有朝气和正义感的让娜小姐到底有意还是无意,有意的话又有多少意,我们不须通过多少来来回回的眼神、你你我我的言语,而只需瞧一眼陈道明往柜上一贴这么一个动作,嘿嘿他俩该咋样会咋样您猜去吧。——告诉我,什么叫演技?

    四、再侃一哈陈道明的演技特长

    顾维钧在全片的主要行为就是“说”:谋划,交涉,密谈,发言,辩论。本来这类题材中的人物对擅于动感文化的电影相当不适,但我们在陈道明的精彩的台词表演中根本看不到什么不适。一方面陈的台词功底了得,二一个他是撑得住场的演员。

    以前有个道友跟我说,大段的个人表演,还就得要陈道明才能演好。每个优秀演员都有他特别突出的演技特色。陈性格上的孤鹤鹰隼一般的气质,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转,或是不露声色地演练一身的陡然剑气,带点自恋的气质,非常擅长大殿陈词这类大段大段的个人表演,你换个其他的人根本撑不起来,不可能饱满,不可能那么有质感,那么从头到尾都是张力,这张力还有强有弱的。比如说李李姜葛四位,我一直认为他四位和陈的演技是各有千秋而总体难分上下的,但这类大段寡头戏,还非得陈不可。就像慢得出水这类冷幽默还非得葛爷不可。一方面要很强的舞台表现力,抑扬顿挫的台词和有板有眼的动作,流水般连展不断而山峦般起伏有致,还得有极强的可塑性、外形和气质综合起来的可塑性,就像发哥对于小马哥的可塑性、对于许文强的可塑性一样(可塑性这个东西严格说来也不好说,似乎也难以归为纯粹的演技,我身边就有人说发哥披个风衣叼根牙签就成演技了,那F4头发一甩怎么就不是演技了?他就只是个摆酷?……呵呵这个打住)。合此二者为一,方能成就陈版顾维钧这个不可替代的角色。

    当年有人非议陈道明这第一个影帝,我就想到冯小刚姜文的话:什么叫最佳,“非他莫属”就是最佳。顾维钧就非陈道明莫属,他凭什么不该拿这个最佳男演员?

    五、顾维钧还可以更好

    至少陈自己这么认为。

    当年陈道明凭顾维钧拿华表金鸡双料影帝,非议还不少。

    对此陈道明表白:“大家都应该明白,中国有一批必须这样存在的影片,并不是因为艺术的需要,而是社会的平衡。顾维钧这个人物其实也有他存在的价值,在中国历史特别是民国史上,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事件在国际舞台上都很少有。”

    陈道明也承认,这部片子不怎么吸引人,除了题材限制之外,也有自己创作的原因,如拍凡尔赛和会,本来应该在凡尔赛宫拍,但因为没钱,于是只能找一个私人庄园来冒充。“所以,中国电影拍不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观众都只看效果,里面的难言之隐,就不好深谈。”

    陈道明说演绎历史人物本来就很难,“国内的传记影片基本上是类型化的,大都挂着主题来的,而不是真正在书写历史。历史都是为当今而用,影视作品在演绎历史人物时大多是从意识形态入手而不是从艺术入手,这往往会直接捣毁创作的生命力。所以有些历史人物永远都是演不好的。希望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陈道明笑言自己演戏,“要么是因为自己喜欢,要么是‘为五斗米折腰’,而演《我的1919》,折了腰却并没有米。”

    ——由此,陈道明的粉丝荞麦花开不妨也给出一句笑言:

    陈道明对这部电影的努力经营和最终无力就如同顾维钧对和会列强的努力争取和最终无奈一样:)

    (当然,这个“最终无力”只就他心中对自己的高标准而言;就拍出来的顾维钧一角来看,陈完全无愧当年的双料影帝)

    2006-03-18 南京

    关键词(Tags): #陈道明#顾维钧#演技#我的1919元宝推荐:履虎尾,
    • 家园 狂喜欢 上海人在东京

      那时候年轻 还对中年已婚男子着迷了一阵子呢

      现在在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觉得陈道明和胡军很象

    • 家园 我也很喜欢陈道明

      楼主提到的几部片子我都看过,除了1919,呵呵。

    • 家园 陈道明是个个人风格特别强烈的演员

      从《末代皇帝》到《围城》再到后来的几个电视剧,虽然越来越细腻,但是并没有什么突破。对于角色的塑造有些雷同。

      至于《1919》这个电影,个人认为并不出色,从剧本上就落了俗套。当然,这个和电影的容量有关系,如果是短篇电视剧可能要好一些。

      说起陈宝国,《赤橙黄绿青蓝紫》太早了,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玻璃花”绝对是一个突破。后来演《烈火中永生》,他自己看来是有想法,可惜的是项昆的味道太浓。到了《大宅门》,又回到“玻璃花”的老路上了。

      陈道明的戏路并不宽,这个也是当前演员的普遍问题。

    • 家园 非花不可。

      看电影看到这程度,不服不行:))

      BTW,我对陈道明印象也很不错。

    • 家园 差点漏了

      有几天没上网

    • 家园 好文!送花得宝!

      我觉得陈道明演得最好的角色是方鸿渐,其次就是顾维钧。

      《康熙帝国》和《黑洞》这两部,我觉得剧本和导演都不太好,拍得冗长拖沓。《康熙帝国》貌似正剧,其实是戏说;《黑洞》里面莫名其妙的人和事情太多,而且动不动就来个人物变形的脸的特写,看得人心烦。

      《中国式离婚》,我觉得陈演得不算很好,比不上蒋文丽,电视不如小说精彩。

      • 家园 一点不同意见和骄子兄商榷:

        《中国式离婚》里面,我觉得陈其实比蒋雯丽好。蒋雯丽演的是表皮,陈演的是层次感。比如在镜头前怎么走位,如何运用背影和侧面,这些地方蒋是不及陈的(对于这个蒋自己在采访时也直言)。男人的情感本就大多内敛,相比女演员(蒋雯丽)可用更丰富更外露更明显(不客气说一哈蒋雯丽,剧中她也就是个张牙舞爪上窜下跳)的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来演戏,男演员一般处于一个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相对平淡的“弱势”地位,我们看《廊桥遗梦》里面女的比男的“细腻丰富”吧,《马语者》里面女的比男的“细腻丰富”吧。中外影视都是这样。而陈裹着一身大衣坐在海边码头的石墩上收缩成一团的侧面,送岳父走后那个略带痞子味的手舞足蹈的背影,这些都不是一两个镜头可以随随便便带过去的。这些东西是剧中一道一道看似不经意的“闲笔”中“渗”出来的。陈擅长用这类焦枯留白的手法演绎角色。他把宋建平这个角色的丰富的层次感演出来了。更不必说陈在迪厅里面的狂奔大汗,在要跳楼的妻子面前下跪的魂被抽离,这些细节可是演员表演精华的凝聚。一瞬间的表演,角色立马丰满起来。

    • 家园 好文,花!但陈道明个人以为没达到人戏合一的地步,有时做戏味太重。

      唐国强的雍正,焦晃的康熙更贴近人物。几近人戏合一物我俩忘。这部电影看来要值得一观,又怕偶这老心看不得弱国受欺的惨景。徘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