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高文谦文章的通病大致有二 -- 菜九段

共:💬1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高文谦文章的通病大致有二

    高文谦文章的通病大致有二,一是以常人的心态去描述周恩来,一是尽管占有材料,仍然摆脱不了文革思维,或曰后文革时期灌输的一整套思维定式,比如罗是林加入文革必须打倒的先决条件。

    平心而论,周占着的这个位置对他个人来说,只有干活的份,没有享受的利,要以我等寻常百姓,这种活不干也罢。但党内斗争的模式是,革命到底,你不能善终,即将被打倒。张闻天在庐山上说,被国民党杀头不可怕,因为可以当烈士;而被自己人打倒,则将遗臭万年。陈云在六二年党内清算毛主席大跃进错误时,坚持不在最高级别会上发言,理由是,他还要保住自己几十年的党票子(这个时间也可能是庐山会议之前)。所以,周恩来也是千方百计避免被自己人打倒,以保持自己的晚节。君不见,刘少奇尽管平了反,但头上的那个光环到底不那么鲜亮,他那个叛徒问题总是讲不清嘛。其实叛徒又怎样,应该看他是为共还是为国做的事多少而定。只要为共产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即使叛变十次又如何。可是,中国是个不讲理的地方,中国人民也一贯头脑拎不清,他们根本不懂,斗争中落到对方手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次没有被抓住,才是奇怪的事。那么被抓住之后,无非是两条路,一是受得了拷打,一是受不了拷打。血肉之躯,赁什么非得受住拷打。如果毛主席落到敌人手里试试,没准投降得比侦都快。只是没有发生的事,说不得。但将心比心,也是应有之义。当年,王明因为上海的环境险恶,生怕被俘,才没命地逃到俄国云的。他丢下一句话就是,如果被抓住,一打,很可能会当叛徒。所以,当叛徒在皮带之下,不能看得太严重。否则就会犯下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毛病。

    为什么说周恩来一定要避免被自己人打倒,而不是贪恋权势、贪生怕死呢。一是他有的只是干活的权,没有吃香喝辣的权;二是他根本不怕死,即使为了一个普通人,他也随时愿意先送了自己的命。这方面的材料多得是,用不着菜九在这里废话。

    如果认同菜九的上述观点,就会看出高文章中的毛病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之常情是,到手的东西决不放过。但菜九要在这里多问一声,周又到手了什么。高某掌握的材料超过菜九,但得出的结论却 落了俗套。由此可见,人的思维定势危害不容小视。高文附后,菜九要睡午觉了。再见。

    第二章 (3) 毛发动文革的谋划

    作者:高文谦 转贴自:网友jiangcore扫描 点击数:425 文章录入:北国之春工作室

    第二章文革之初的“保持晚节”心态

    毛发动文革的谋划

    为了发动文革,毛泽东施展权谋,故布疑阵,做了精心

    的部署,在政治上采取“联林、拉周、整邓、倒刘”的策

    略,对处于中央一线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化争取,打拉结合,

    以“层层剥笋”的手法向刘少奇步步进逼。

    在发动文革的问题上,毛泽东从舆论准备、组织措施乃至军事部署都作

    了精心的筹划。深谙兵不厌诈一类用兵之道的毛一方面不断放出风声,制造

    自己快要见上帝,将不久于人世的假象:同时又把当年在延安整风期间所写

    的批判王明路线的九篇文章(其中有夸刘和批周的内容)找出来,在中央核心

    圈内传阅,故意迷惑对手。另一方面,毛又大讲“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的

    问题,大造舆论,有意在党内制造要出大事的紧张空气。

    与此同时,毛泽东暗中放出江青作为炮手,在上海秘密组织对新编历史

    剧《海瑞罢官》的批判,作为向刘少奇势力控制下的京畿地区发难的重磅炮

    弹。就这样,文化大革命很快便在紧锣密鼓声中拉开了序幕。

    对党内各种力量的纵横捭阖中,老于权谋的毛泽东采取了“联林、拉周

    、整邓、倒刘”的策略,对处于中央一线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化争取,打拉结

    合,以孤立主要的对手刘少奇。

    毛泽东知道自己在党政系统中已被架空,唯有依靠林彪所掌管的军队才

    能与之争胜。他看出刘少奇也在积极插手军队,暗中排挤林彪,拉拢在军中

    掌握实权的贺龙和罗瑞卿,公开散布罗是国防部长的接班人。而罗自恃在中

    央有毛本人和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人的支持,也不大把其它人放在眼里

    ,与林彪以及军中其它老帅的关系日益紧张。为了在政治上做倒刘的大文章

    ,毛决意利用林、罗之间的矛盾,拉林打罗,反制刘插手军队的企图,以确

    保军队在最后摊牌中站在自己这一边。

    林彪本来就是毛泽东多年精心扶植起来的心腹爱将,现在更成为他与刘

    少奇较量中所主要依靠的力量和为他保驾护航的“尊神”。为了换取林彪的

    支持,毛对林彪关心备至,格外迁就,不仅在发动文革的问题上与林彪互通

    声气,而且在倒罗的问题上形成默契。就在罗瑞卿即将大祸临头的前夕,毛

    还特意让罗向林彪传话:“要他好好养,要养得像七千人大会的时候一样,

    能够做三个钟头的报告。”【7】而林彪也正利用这一点,趁机开出自己入

    伙文革的价码――拿掉不肯为其所用的罗瑞卿。毛明知罗对自己一贯忠心耿

    耿,勤于任事,不过此时由于在政治上有求于林彪,所以默许了他倒罗。

    此外,为人多疑的毛泽东这时也发现罗瑞卿跟刘、邓、彭很紧,让人不

    大放心。特别是当发现罗瑞卿在转载姚文元评《海瑞罢官》文章的问题上态

    度暧昧,和彭真暗通消息后,毛认定罗不是自己的人,于是导演了一九六五

    年十二月上海会议批罗的一幕。毛本人亲自出马,指罗“个人独断”,“阳

    奉阴违”,是个“野心家”。这样,为了毛、林之间的这笔政治交易,罗瑞

    卿便成了文革祭坛上的第一个牺牲品。

    在毛泽东发动文革的格局中,周恩来是在政治上争取和借用的力量。毛

    一改五十年代后期因“反冒进”问题而逢会批周的做法,对周竭力拉拢,软

    硬兼施,力图借重他在党内的影响和地位来达到钳制刘少奇的目的。毛十分

    了解周一直在为三十年代追随王明路线整了自己而惴惴不安,因而利用在中

    央核心圈中传阅当年在延安整风期间所写的批判王明路线的九篇文章(其中

    有两篇是专门批周的)时,特意笔下留情,对周网开一面,专门加写了一段

    批语,说总理是功大过小。【8】

    毛泽东的这一手十分老辣,兼具笼络和威慑两方面的作用,既教周恩来

    感念毛的宽宏大量而知恩图报,又迫使他不得不在政治上小心翼翼,唯毛的

    马首是瞻,否则老账新账一起算。与此同时,毛又有意在政治上采取重大动

    作之前,事先向周吹风打招呼,比如在倒罗的问题上,就个别和周通了气。

    当然毛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周打招呼,其中是有选择的。对周既不同于林

    彪,也不同刘、邓,更多的是点到即止,让周自己去领会。

    对邓小平,毛泽东打算采取“整而不倒”的作法。毛十分恼火邓近年来

    在政治上曰益疏远自己而跟着刘少奇跑,因而决心狠狠整他一下。但邓毕竟

    有过一段在中央苏区和毛一道挨整的经历,而且也有魄力和手段,毛很看重

    这一点,为此多年来一直刻意培养扶植,和林彪一样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所

    以毛并不真想打倒邓,只是想教训教训他,因而始终对他与刘有所区别。这

    既是出于在政治上对刘少奇势力分化瓦解的需要,同时也还有更深一层的考

    虑一暗中对林彪预留一手。晚年的毛疑心极重,对任何人都怀有戒心,包括

    他眼下最亲密的政治盟友林彪在内,邓便是毛准备日后对付林彪乃至周恩来

    的一张王牌。

    为此,毛泽东在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专门找邓小平谈了一次话,要他和

    林彪搞好关系,配合他在人事上的新安扫。据邓榕在回忆邓小平的文革岁月

    一书中讲,邓按照毛的意思,找林彪谈话,结果只谈了一次,两人就谈崩了

    。【9】谈崩的原因书中没有提及,依笔者的揣测,恐怕是林彪看出毛此举

    的用心,有意不肯转圜。即便如此,毛后来在文革中还是始终顶住文革派的

    压力,坚持要把刘、邓两人“拆开来”,对邓小平的批判适可而止。

    至于对刘少奇,毛泽东更是施展权谋,故布疑阵,虚虚实实,在政治上

    打诸如“中央出修正主义”和“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一类哑谜,让人们对

    文革的目标莫测高深。与此同时,为了稳住刘,毛泽东表面上与之虚与委蛇

    ,大摆迷魂阵,假惺惺地表示要“让贤交班”,让刘少奇来挂帅,做主席,

    邓小平做秘书长。【10】暗中则不动声色地采取“清君侧”的办法,将刘

    一步步孤立起来。

    毛泽东先是用调虎离山之计,以“加强三线工作”为名,将彭德怀送到

    西南的大山沟里监管起来,防止刘少奇、彭德怀二人的“文武合壁”。原因

    是刘曾向彭表示过:如果林彪身体不好,还是请你回来当国防部长。这话令

    毛大为紧张,深知彭在军中仍有相当影响,如果真的出现刘、彭合流的局面

    ,刘将在政治上如虎添翼,变得更加难以对付。

    为了哄骗彭德怀离开北京,毛泽东亲自出马,找彭谈话,故意做出和解

    的姿态,表示:真理也许在你这一边,劝说彭去大西南三线工作。接着又如

    法炮制,把彭的副手黄克诚送到山西。与此同时,毛又不动声色地将曾根据

    刘少奇的批准在他专列上安装窃听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调离要害岗位

    ,换上长期担任他本人贴身警卫的汪东兴出掌枢机。在组织上安排妥当以后

    ,毛开始展开对《海瑞罢官》的批判,采取迂回战术,对刘少奇的心腹大将

    彭真开刀,以“层层剥笋”的方式,向刘本人步步逼近。

    【7】罗点点:《红色家族档案≥,南海出版公司,第181页。

    【8】周恩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1年6月18日。

    【9】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第37页。

    【10】毛泽东在听取工作汇报时的插话,1964年11月底,转引自余

    世诚:《邓小平与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41、242页。

    [1]

    • 家园 老兄评得不错。但是大人物和小人物真的有很大的区别吗?

      他们应该也吃饭、喝水、睡觉、上厕所、饮食男女、有私心....当然,他们肯定和我们有区别的,因为每个人其实都和其他人不一样。

      如果大人物和我们如此不一样,以至于我们凡夫俗子的心态和智商根本理解不了他们,我们能理解得了乡长大人博大精深的胸怀吗?县长?市长?省长?部长?总理?主席??到哪一级别我们就开始真的跟不上不了?

      教科书里说,大人物革命者更加高尚,我们回头看看革命的历史说不是;

      老百姓说,大人物比小人物更加聪明,小布什连数都加不到一起来;

      ........

      我是有点疑惑的,尽管大人物们数千年来要我们相信他们可能是天子,龙种....我还是相信我们都是妈生的。We are more alike to each other than we are different.

      • 家园 我想从生理和心理上应该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掌握的信息量不同。
      • 家园 觉得你误解了一些东西。不是他们人特殊,而是位置特殊,简单举个例子

        比如说是一个公司。

        CEO什么的都可以随时撒手不干,另谋高就。更不用说是普通职员了。

        但是,大股东什么的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可能撒手不干。它根本就脱不了身。当然,除非是这些大股东们根本不在乎。

        人都是一样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他们的位置和这个位置上的心态。

        这种区别不单单是在一个国家的范畴上,还适用于各种大大小小的组织。

    • 家园 高占有一点史料,但史识、史才均不值一提。体现了他在

      经史方面的严重不足。所以他的议论是不值一看的。

    • 家园 Re:高文谦文章的通病大致有二

      高文使用着刻薄的语言几乎是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咒骂着毛,却又在多处不得不承认毛对了、毛看得远,有时引用一些虽然流行但不能证实的说法,这就不是基本的治史态度。明着批周,实则内心对周还是很宽容,批毛倒是真的。那两封周的信也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或许其自认为最具杀伤力的可能是那个毛对周病情的批示了,其实不同的人也仍然会有不同的见解,何况这也不是什么新东西。总之,让俺高估了其战斗力与杀伤值,丝毫没撼动俺心中主席的形象。

      • 家园 敢于批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因为胆子大的莫过于敢砸孔庙的谭厚兰了。

        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水平来批评某事某人。做许子将可不容易,做桥玄也一样。李志绥为什么造成那样大的震动,他至少部分的有资格开口来说一些别人不了解的事情;冯友兰为什么把中国哲学简史写的那样好,把孔夫子玩的出神入化,因为他吃透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这两位,一个是有料,一个是有识,恰好代表了两种实施评论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流派。打倒和推翻越高处的人物,固然越能产生震动,但是恐怕对于批评者所需要的功底就更为深厚。否则,那高处的人物便如传说中的佛陀,你一拳打去,只不过穿过了一个虚幻的偶像,在你举着拳头宣扬自己的胜利的时候,如果足够幸运,或许能够得到他在看不见的角落里一个嘲讽的微笑。

    • 家园 分析的有理。周的避免被自己人打倒的心态,虽然有些特殊

      但是也不能算特例。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可以说防范被人内部搞倒是一线贯串。

      原因何在?我想是和有个皇帝这个极权有关。

    • 家园 评得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