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熊猫搭配施琅,当然没人敢要 -- 大尉

共:💬16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熊猫搭配施琅,当然没人敢要

      空投、偷渡、行李夹带,还是绑在飞弹上打过去?熊猫要是送不出去,短信取名钱都没办法交待。鼓捣那么多天,起了两个台湾人龙应台未卜先知的名字,你倒是把熊猫送过去才能交账啊。虽然大陆人很会送礼,能把钞票叠得奇形怪状放进月饼盒子里,或者在麻将桌子上把钱递出去。但是中秋节还早着呢,而把扁拉过来打麻将又很难操作,再说熊猫也不能折成现金……这事运作起来很困难了。

      当然了,漏掉了一种方式,熊猫还可以坐在施琅大将军的战船上,威风凛凛地开过去。

      这就是眼下有关台湾的最热闹的两件事了。前一件,是我朝送给台湾的奇珍异宝,说轻了是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说重了就是俺们的和亲公主。不过台湾人显然很不识相,送到家的熊猫不,送上门的公主不娶。后一件事就是我们突然发掘出一个长期以来被历史教科书冷落了的大英雄,真是像发掘出马王堆古尸一样伟大的考古成就啊!它的出现,让那些胆敢给熊猫不要的家伙明白了,300年前腐朽堕落的满清王朝敢打一场统一祖国的战争;19世纪荒淫无耻奴隶制尚存的美国敢打一场统一祖国的战争;今天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中国,俺们一样敢于"不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文章来源: 春秋中文网 熊猫搭配施琅,当然没人敢要 MnSche〗

      熊猫搭配施琅,这叫什么?恭喜你答对了!这就叫"恩威并施"。一个朋友在他的博客里写到"老袁一生做了两件事:尊儒入宪和复辟帝制。这也是中国权谋者所能追求到滴最高境界 "套用这句话,"恩威并施"也是自古以来向往权力与厚黑美学的家伙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历来最成功的奴隶主对待奴隶;最成功的资本家对待雇工;最成功的皇帝对待太监;最成功的黑帮老大对待马仔,用的都是这一手。时间久了,这也成了许多中国人──不管他有没有机会──心底非常向往的一种感觉,无论是对别人恩威并施还是被别人恩威并施。

      所以熊猫搭配施琅就是一件很成功,很有面子的事了?不过这显然不太切合实际。首先"恩威并施"并不是什么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很多人根本不鸟你这套,认为这样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其次,现在已经不是黑暗腐朽的封建王朝了。再次,既然同属于一个中国,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都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皇帝与太监,大哥与马仔那样的关系。所以既没有"恩惠"的资格,也没有"威吓"的权利。你对和你平等的人玩弄领导艺术,势必遭到人家的反对,他会觉得你很不诚恳,表现得盛气凌人。

      熊猫去做什么?施琅又去做什么?为什么施琅会和熊猫同行?满脸青春痘的爱国者们会很容易地给出他们的答案:拥护统一的靠左边站,准备到动物园去看熊猫;反对统一的靠右边站,准备挨施琅大将军的刀……OK!问题解决了?!

    〖文章来源: 春秋中文网 熊猫搭配施琅,当然没人敢要 1zxUHF〗

      这纯粹是单细胞动物的思维!根本不要说在2000多万人之中,不要说在偌大的城市、高楼之中,即使是一个作为社会最基本组成单位的普通家庭里,可能祖父和孙子是明天准备被请去看熊猫的"贵宾";而孩子的父母则是施琅大将军准备斩杀的"敌人"。也许当年从大陆过来的祖父刚刚说:"两岸的气氛缓和了,送熊猫过来毕竟不是坏事",儿子就把电视遥控器递到父亲的手里:"看看他们在宣传一个怎样的英雄吧";也许儿子刚拉着母亲的手,说想要到台北的动物园去看熊猫,母亲就会蹲下来问儿子:"如果熊猫是想要杀死妈妈的人送来的,你还要不要看?"你怎么将他们左右划分?你不要以为施琅的敌人不会在只有熊猫的日子里带上家人流连在动物园里;你也不要那么自大地认为"不会"有这么一天:只想着熊猫的人们会站到"敌人"的一边一起反抗施琅的赫赫武威……

      无数这样复杂微妙的关系构成了今天我们每天挂在嘴上,却难得认真去设身处地想一想的台湾,构成了今天能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找到的真实的社会。说它简单也很简单,实在比不上我国千年传下来的厚黑经典;说它复杂也实在是复杂,那么高深精厚的厚黑学永远也别想真正理解它。

      龙应台在她的《请用文明说服我》里已经把这个意思阐述得很清楚了,重要的不是什么熊猫,重要的是我们究竟能拿出一个怎样的态度?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恩威并施,刚柔相济,作了这么多年的天朝子民,我们能够适应,把它当作艺术;但是没有受过厚黑文化熏陶的人理解起来的确有困难。他们会觉得你根本不会以真正的面目示人,认为你不断地变换面孔,认为这样的态度实在是难以信任的。

      卡兰索

    • 家园 俄对电视连续剧<屎克郎大将军>的看法--

      意淫!

    • 家园 台湾人民应与北京人民或上海人民是对等关系。

      说: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都是平等的关系,明显原则性错误。

      过去、现在、未来,台湾是也只能是省级行政单位。

    • 家园 总而言之一句话 想找借口很容易

      但是 一条真理就是

      想不动刀兵就从中国割出一块去的时代

      早就过去了

      轰炸德国的时候是没办法区别谁是希特勒的忠实信徒 谁是反对纳粹的仁人志士的

      所以 我们很抱歉

      只能如此

    • 家园 满清荷兰联军进攻郑明的史料

      满清当年是怎样战胜郑明水师的?这个问题一直未有明确的答案,有的人以为是郑明水师不堪一击,有的人以为是“满清”军威声名远振,还有的人认为是清水师提督骁勇善战,带着这个问题我翻看了一些清代史籍(请注意,这些史籍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满清严格的文字审查后公诸于是世东西,有些干脆就是满清的官样文书),其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原来满清之所以能战胜郑明水师,居然是勾结荷兰红毛外寇的结果!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史料,请大家自己观看吧。但为了使更多的人能看得更清楚,我将原来没有标点的史料打上了标点。其中关键词用***号提请大家注意。

      《清史稿•圣祖本纪一》:

      (康熙二年)三月,***荷兰国遣使入贡,请助师讨台湾,优赉之。

      (康熙二年)冬十月壬寅,耿继茂、施琅会***荷兰师船剿海寇,克厦门,取浯屿、金门二岛,郑锦遁于台湾。

      《清史稿•耿仲明子继茂传》:

      时明将郑成功据金门,窥伺闽、浙,继茂既移镇,与总督李率泰协谋征剿。康熙元年,成功死,子锦代领其军。上命继茂相机剿抚,继茂疏报 :“自顺治十八年讫元年,招降将吏二百九十、兵四千三百三十四、家口四百六十七 。”其后成功弟世袭、兄子缵绪及所置都督郑赓先后出降,复得将吏七百有奇、兵七千六百有奇。二年十月,继茂与率泰督兵渡海克厦门,水师提督施琅以***荷兰***夹板船来会,乘胜取浯屿、金门二岛。锦与其将周全斌等走铜山,复入犯云霄、陆鼇诸卫,总兵王进功与战,大破之。三年三月,继茂复与率泰及海澄公黄梧合军,自八尺门出海克铜山,锦以数十舟走台湾。捷闻,上嘉其功,复增岁俸千金。十年正月,疏陈疾剧,乞以长子精忠代治籓政,上允其请。五月,卒,谥忠敏。

      《清史稿•石调声传》:

      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征福建,耿精忠降,而郑锦犹踞金门、厦门,陷海澄。正色自以闽人习海上事状,因陈水陆战守机宜,言 :“福建负山枕海,贼踪出没靡常。宜择官兵习於陆者分布要害,使贼不得登岸;水军自万安镇顺流直下金门,塞海澄以断其归路。贼自厦门来援,则从金门掩击。更请蠲除沿海边地杂派,设法招抚,善为安置,则贼党自散 。”疏入,诏加太子少保,调福建水师总兵,擢提督。时议檄调***荷兰国***船进取厦门,正色疏言 :“***荷兰***船迟速莫必,延至三四月,风信转南,即难前进。今新旧鸟船俱集,臣与抚臣吴兴祚决计进讨,臣率水师直攻海坛,兴祚率陆兵为声援 。”

      《清史稿•施琅传》

      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时成功已死,其子锦率众欲犯海澄,琅遣守备汪明等率舟师御之海门,斩其将林维,获战船、军械。未几,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等攻克厦门,敌惊溃,琅募***荷兰***国水兵,以夹板船要击,斩级千馀,乘胜取浯屿、金门二岛。叙功,加右都督。三年,加靖海将军。

      《聖祖仁皇帝聖訓•卷十五》

      康熙十八年己未二月甲戍

      先是,海逆鄭錦乗\耿精忠叛,竊據漳、泉諸郡,後耿精忠降,諸郡以次收復,鄭錦屢敗,仍遁入海,而厦門、金門猶為所據。上欲乗\勝蕩平海逆,乃厚集舟師,規取厦門、金門二島,以圖澎湖、臺灣。又以曩時征取厦門、金門,曽用荷蘭國夾板船,特諭***荷蘭***國王,令具夾板船二十艘,載勁兵協力攻取二島。至是奉命大將軍和碩康親王傑書等議奏,戰艦水師未備,荷蘭國舟師又不能預定来会時日,海賊現據海澄、厦門之固,勢難急圖。上曰:“征剿海寇,調發滿洲綠旗官兵甚多,福建經制兵外,又増兵數萬,授水陸提督為將軍以統之,宜乗\此兵力速行進討,若如大將軍康親王所奏,需以嵗月,則供億煩費,必將撤還大軍,海寇何由殘滅?其令康親王会同將軍、總督、廵撫、提督等詳議以聞。”

      三月庚戌,上諭奉命大將軍和碩康親王傑書等曰:“頃因定海舟師少,已特増兵。今***荷蘭***國人為寇所阻,何以不行撲滅?俾得前行音問,既未能通舟師,必不能如期而至,如此則我兵遇有機会,可不俟荷蘭舟師即進剿耶?抑必俟彼船至日方舉事耶?茲以剿蕩海寇,増調師旅,修理戰艦,糜費軍餉甚多,大將軍、王等宜規取厦門、金門,速靖海氛,不必專候荷蘭舟師。”

      《满清一统志•卷四百二十三•荷兰》:

      本朝順治九年,偽鄭成功率舟師攻平安城,荷蘭戰敗,因棄臺灣而去。十年,廣東廵撫奏稱荷蘭國遣使航海,請修朝貢。十三年,貢使嗶嚦哦悦、嘢哈哇惹等到京,其貢道由廣東入。康熈三年,荷蘭國遣“出海王”統領兵船至閔安鎮,助勦海逆,克取厦門、金門,頒敕諭二道,遣官齎賞,賚銀縀至福建,令給付本國人帶歸。二十五年,改定荷蘭國貢道,由福建入奉天。主教深目長鼻,髪眉鬚皆赤,國富土遇。中國貨物當意者,不惜厚資。土産:馬、珊瑚、哆囉絨、織金氊、嗶吱、縀鏡、丁香、檀香、自鳴鐘、冰片、琥珀、鳥鎗、火石、金銀、瑪瑙、玻瓈、刀劍、天鵞。

      按荷蘭,《明史》謂之“和蘭”,其本國在西洋者,去中華絶逺,華人未嘗至。其所恃惟巨舟、大礟。舟長三十丈,廣六丈,厚二尺餘,樹五櫃,後為三層樓,旁設小窗,置銅礟桅下,置二丈巨鐵礟,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千里,世所稱紅夷礟,即其製也。然以舟大難轉,或遇淺沙,即不能動。而其人又不能戰,故往往挫衂,其所役使名“烏鬼”,入水不沉,走海面如平地,其舵後置照海鏡,大徑數尺,能照數百里云。\r

      《臺海使槎錄•卷四•三藩纪事》:

      (顺治)十八年,議取臺灣。三月成功泊彭湖,次鹿耳門。紅夷大驚,成功引兵登陸,克赤嵌城。十二月,圍王城,不下,成功乃使人告之曰:“此地乃先人故物,今我所欲得者地耳,餘悉以歸爾。”荷蘭乃降。康熙元年,成功卒。二年,天子銳意南征,遣人約紅夷,合兵攻島,大兵入,兩島之賊殲焉。\r

      《海國聞見錄•卷上•崑崙》:

      崑崙者,非黄河所繞之崑崙也。七洲洋之南,大小二山屹立澎湃,呼為大崑崙、小崑崙。山尤甚異,上産佳果,無人蹟,神龍蟠踞。昔荷蘭失臺灣,邉海界禁未復,因金、厦二島平,荷蘭掠普陀,毁銅像、銅鐘。

      《欽定满清會典則例•卷九十三》:

      (康熙)三年,以荷蘭國王助兵克取廈門、金門,頒勅諭二道褒奬。\r

      《欽定满清會典則例•卷九十三》:

      (康熙)十三年,荷蘭國王恭進御前方物:瓖金鐵甲、鍍金馬鞍、瓖銀劍、鳥銃、珫藥袋、瓖銀千里鏡、玻璃鏡、八角大鏡、珊瑚、珊瑚珠、琥珀、琥珀珠、哆囉絨、嗶吱段、西洋布、花被面、大氊、毛纓、丁香、番木蔲、五色番花、桂皮、檀香。

      恭進皇后方物:玻璃鏡、玳瑁匣、玻璃匣、烏木飾人物匣、珊瑚珠、琥珀珠、琥珀、哆囉絨、嗶吱段、西洋布、白倭段花氊、花被面、玻璃杯、花石合、白石畫、薔薇露。

      《欽定满清會典則例•卷九十三》

      (康熙)十三年,議準荷蘭國進貢,賜荷蘭國王大蠎段、糚段、倭段各二;花段八;閃段、帽段、藍段、青段各四;綾紡絲羅各十;銀三百兩。使臣二人;每人大蠎段、糚段、倭段、各一;花段六;藍段三;綾紡絲絹各四;銀百兩。標官糚段、倭段、藍段各一;花段三;綾紡絲絹各二;銀五十兩。通事從人段紬絹銀各有差。

      《欽定满清會典則例•卷九十三》:

      是年,荷蘭國王遣陪臣助克金門、厦門,賜銀千兩,大蠎段、糚段、錦段、各四,采段表裏各二十四。又賜國王銀二千兩,大蠎段、糚段、倭段、錦\段、閃段、片金段各五,采段表裏各三十五,遣本部筆帖式齎往,同該督給付國人帶回。

      《欽定满清會典則例•卷九十四》:

      康熙二年,荷蘭國助勦海逆,並請貿易,奉旨著二年貿易一次。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九十八•荷兰》:

      順治九年,鄭成功冦鎮江,敗歸,謀取臺灣。会荷蘭通事何斌逋夷,負遁鹿耳門,説成功以水師從鹿耳門入,與荷蘭相持久,荷蘭戰,屢敗,棄臺灣走。十年,廣東巡撫奏報荷蘭願備外藩,謹修職貢。\r

      康熙三年,大兵渡海攻鄭錦等,進克厦門,荷蘭國率舟師助剿,以夾板船乗\勢追撃,斬首千餘級,遂取浯嶼、金門二島。事由靖南王耿繼茂奏聞,上嘉其功,賜國王文綺白金等物。先是,二年三月,荷蘭遣其户部官老磨、軍士丹鎮、總兵官巴連衛林等朝貢。六年五月,國王噶嘍吧王油煩馬綏極,再遣陪臣奉表入貢,有刀劍八,皆可屈伸;馬四,鳳膺鶴脛,迅速異常。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九十八》:

      乾隆元年,特命裁减荷蘭税額。

      《皇朝通典•卷六十》:

      荷蘭國王遣陪臣助克金門、厦門,賜銀千兩,大蟒段、糚段、錦段各四,采段表裏各二十四。又賜國王銀二千兩,大蟒段、糚段、倭段、錦\段、閃段、片金段各五,采段表裏各三十五,遣禮部筆帖式齎往,同該督給付國人帶回。

      《皇朝通典•卷九十八》:

      康熙三年,大兵渡海攻鄭錦等,荷蘭國率舟師助剿,上嘉其功,賜國王文綺白金等物。二十五年六月,國王遣使請進貢五年一次,並請貢道,由福建入,許之。是年定减荷蘭貢額,賜敕慰諭。乾隆元年,特命减荷蘭國稅額。二十七年,准荷蘭夷商每船配買絲斤綢緞,皆有定額,著為例。\r

      《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康熙)二年十月,(耿)繼茂同(李)率泰督兵渡海,攻克厦門,賊衆\驚潰。水師提督施琅以所募荷蘭國夾板船邀擊之,斬級千餘,乗勝取浯嶼、金門二島,錦\與偽侯周全斌等遁走銅山,復糾賊衆\突犯雲霄、陸鰲諸衛,總兵王進功率兵與戰,斬殺過半,破賊巢於下蔡,逸賊\悉墮水死。

      《渔洋山人精華錄•卷六》:

      《憶戰金門島》“王師大合圍,寒芒生海外。寒芒生海外,真見著狃飛。”

      《荷蘭四馬》“龍種來西極,蘭筋怒不羣。鼓車應待汝,不用籋浮雲。”

      《皇清文穎•卷四十》:

      盛符升《会同馆赋》:“海氛未靖之日,又能移兵助勦。功成夾板之船,所以彤弓載錫,嘉其至而勞其還。”

      陈其年《陈迦陵文集•湖海楼诗集•卷二•荷蘭國入貢歌》:

      一人屈紒立且蹲,血色之罽光璘璘,十指褁革不得伸。

      一人齃鼻皮肉皴,錦襻兩頭穴若囷,以手藏之手不龟。\r

      其餘賤者數十人,相隨市上行逡逡,桃花鬈髮飄魚鱗。

      寶刀切菜兼切銀,俗愛禮數能謹馴,恭敬掀却頭上巾。

      觀者雜沓塡城闉,問事不省顔色嗔,嚶嚘咿啞微鼔唇。\r

      船中貢物錯叠陳,琥珀大者如車輪,珊瑚一丈顔色新。

      沉檀迦楠高等身,有時拉折摧爲薪,白牛香象尤絶倫。

      竹批双耳不動塵,下視凡馬徒狺狺,嗚呼中朝儉德薄。

      海臣不寶珠玉,惟仁親史書。

      康熈六年春,荷蘭之國皆來賔。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一•長鯨歸志入臺也》:

      東寧在南海,邃古所未通。及明爲盜窟,澎湖如挂弓。

      鄭人此發跡,得稱絕嶠雄。晚節竟塗地,有子奡不從。

      遙遙奉天祐,進取志則濃。一敗始改計,覓地圖養鋒。

      輕兵掩***荷蘭***,樵牧及雞籠。自謂欲待時,不學虬髯翁。\r

      此郞雅難制,未肯尸居終。塡海雖不遂,餘部仍洶洶。\r

      適乗逆籓難,覬收漁人功。動猶託故國,思以惑羣蒙。\r

      天子大一統,荒服何不容?得民豈加庶,得賦豈加充?

      所惡附名義,窺伺我提封。璽書下制府,刻日搗賊叢。\r

      七鯤身則險,八槳船自工。閒使時出沒,吹散彼沙蟲。

      沙蟲駭以散,長鯨計斯窮。天威廣無外,海潮送長風。

      自去延平爵,來朝未央宮。澶漫數千里,疆索昭大同。

      《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二千四百二十一卷》:

      康熙三年,荷蘭國遣出海王,統領兵船至閩安鎮助剿海逆,克取厦門、金門,特頒敕諭二道,遣官齎賞賚銀緞至福建,令給付本國人帶歸。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荷兰是欧洲的海上强国,连英国尚且不是其对手,而荷兰的战舰,即中国史料中的“夹板船”,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船,相关史料也有一些记载:

      (荷兰)所恃惟巨舟大礮。舟長三十丈,廣六丈,厚二尺。餘樹五桅,後為三層樓,旁設小窗,置銅礮。桅下置二丈巨鐵礮,發之可洞石城,震數十里,世所稱“紅夷礮”,即其製也。舵後置照海鏡,徑大數尺,能照數百里,其所役使,名“烏鬼”,入水不沉,走海靣如平地。(《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九十八》)

      郑明水师,就是在芬兰外寇与满清水师的双重夹击下而不幸战败的。面对这一幕,使我不禁想起了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大战的那一幕:正当双方打得筋疲力尽之时,埋伏在一旁、养精蓄锐以久的满清辫子兵突然杀出,李自成军不支而溃败。我想,也许当年满清水师与郑明水师决战之时,作为第三方的荷兰战舰,很可能就是用这种十分卑鄙的方式突然杀出而打了郑明水师一个措手不及的。

      此外,还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为了酬谢荷兰人助剿的战功,清政府不但意欲将到手的台湾转送给荷兰人(未逐),而且还公然允许荷兰海寇劫掠我浙江定海县的普陀岛上的和平居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 家园 应该拍个《大将军熊猫》

      电视剧都吓傻的小娃儿,见了熊猫还不得尿炕?我的娘,黑熊他表哥来了。

    • 家园 一个熊猫就吓成这个样子
    • 家园 台胞的小心灵还真脆弱啊,大陆一部电视剧就吓得他们鸡飞狗跳

      施琅可能是长期以来被历史教科书冷落了的大英雄,但知道他的人肯定不少,金大侠的鹿鼎记那是什么普及度。看来台湾情报部门还是太无能了,或者是虽然知道也不敢告诉台湾群众,那书里他们老大老婆被抢,实权人物被人活和打死,按台胞的胆量,还不吓得半数跳海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