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应和铁老大:谈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四大” -- dreamflyer

共:💬20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应和铁老大:谈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四大”

    一部小说受不受欢迎,关键在它好不好看,耐不耐看。

    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好看又耐看;梁羽生的小说卖弄学问,是耐看不好看;黄易的小说场面很大,又有儿童不宜,是好看却不耐看。可以肯定的是,许多年后,仍会有人追看金庸小说,但看梁羽生、黄易的,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如果还要加一个前提,那就要看是哪些人爱看?——即小说的读者层。不同程度的读者,对小说的看法往往截然不同。如果叫中学的男生选当代四大名著,金庸一个人恐怕就要占三席;让女生来选呢?琼瑶阿姨肯定会上榜,金庸则名落孙山。但如果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大学文论教授和职业作家们,那么金庸、琼瑶两个人都会郁闷而归。

    中学生们看的是热闹,职业选手们看的是门道,但不同的读者层,拥有不一样的话语权。

    如果一部小说,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觉得它又好看,又耐看。那就是经典了!

    《西游记》好看在哪里?——语言!

    作者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语言上的小技巧像肥皂泡似的冒个不停!让人看了捧腹不已。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对主要人物的刻画相当出色,次要人物,如那些老妖小妖,也是写得天真可爱!单个事件的描写,如孙悟空和车迟国三个道士比试手段一节,同样写得一波三折,妙趣横生!

    如果说这本书的缺点,那应该是在布局上。看过的人都知道,后面的妖怪和前面的妖怪怎么差不多?问题是,换一个人写能成吗?流浪汉似的旅程,九九八十一难,都要凭空想出来。作者能弄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三国演义》好看在哪里?——场面!

    按现在的标准来看,《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描写其实不怎么样!都是“扁平人物”:“诸葛之多智类妖”,曹操一奸诈就浑身上下找不到一根好骨头!——人家就要问了,他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怎么写出来的?

    但这本书的历史场面却的确写得天下无双!你看看“赤壁之战”,战前的部署,小冲突;各类人等的勾心斗角,战争的宏大场面;战后的残局……与之相比,《水浒传》里的“三败高太尉”之类,完全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

    《水浒传》好看在哪里?——人物!

    宋江是好人还是坏人?鲁智深是粗人还是细人?像宋江这样的人,在《西游记》、《三国演义》中有几个?

    《水浒传》中能够出现宋江之类的“圆形人物”,表明中国传统小说的一个突破,从脸谱化到个性化。我们知道明清时期有无数的公案小说、侠义小说,但都没有明显高于说书人的水平。人物的脸谱化,往往是一大束缚——尤其是你在没有本事弄出《西游记》的语言,或者《三国演义》的场面描写的情况下。

    读者不是傻瓜,文学素养再低的人。粗看几眼,也会把《狄公案》之类的丢在一边,津津有味地看起“武十回”和“宋十回”。当然,金圣叹也有夸大,一百单八个人物,哪里能够有一百零八副不同的面孔?这个难度,不见得比《西游记》的“九九八十一难”容易啊!

    至于《红楼梦》,那是没得说的,十项全能选手!中国第一部拥有现代技巧的小说。如果你看过一两次,就可以明显察觉出其它三部和它的巨大差距!当然,这是从文学的角度说的,你如果只是喜欢看故事,我也没有办法。但很多人都就是喜欢看故事,小说在不断进化,读者的水准却原地不动!

    所以台湾人排的名次很有道理:《红楼梦》一枝独秀,其它四个是《水浒》、《三国》、《西游记》、《金瓶梅》。

    《金瓶梅》我没有看过,年轻时有耐心有兴趣看。领导上说了:年轻人看了要被毒害!现在比这“毒害”百倍的都看过了,却又失去了看大部头的耐心!这是一个很大的憾事。不过,我以前看过另外一部大部头——李百川的《绿野仙踪》,这本书内容芜杂,什么都有。我当时觉得有几节描写世态人情的特别精彩,对这个李百川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才知道,抄的!抄那本书呢?——《金瓶梅》!

    总结一句,“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四大”,是因为它们的文学水准明显高过其它类似小说。看小说还是应该回到小说本身。如果要看历史背景,您不妨去翻《二十四史》;如果要看深刻的哲学内涵,请去买本《易经》和《四书》。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是决定于它的文学因素——即作者的语言技巧,或王朔说的,“码字儿功夫”!

    关键词(Tags): #四大名著元宝推荐:晨枫,
    • 家园 梦飞兄所论

      简捷而精准。花之。

      “宋江是好人还是坏人?鲁智深是粗人还是细人?像宋江这样的人,在《西游记》、《三国演义》中有几个?”

      ----- 一语中的。在这个演义书场就曾发生过对宋江 老鲁的争论,俺都不幸置身其中,呵呵呵...

      “看小说还是应该回到小说本身。如果要看历史背景,您不妨去翻《二十四史》;如果要看深刻的哲学内涵,请去买本《易经》和《四书》。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是决定于它的文学因素──即作者的语言技巧,或王朔说的,“码字儿功夫”!”

      ----- 8错。这五本小说,乃至上百本相对平庸许多的平话演义小说,都是南宋以来逐渐形成、发展的市民阶层的精神消费品,本来属于“俗”物,不属于士大夫阶层名正言顺应该读的东西(经史子集之类的),所以算是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一种属于城市百姓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体。对一个完全不同的文体,当然不能拿什么经史子集之类的写作标准去套,而是应该自有一套标准。就象梦飞兄说的,小说有没有生命力,主要决定于其语言技巧;再高一点的标准就是人物塑造能力。

    • 家园 唱个反调

      四大之所以是四大,是因为实在很难找出跟它们一样长篇大论的旧章回小说了。

      你看大名鼎鼎的《说唐》薄薄的一小本,用来擦PP都擦不了几回。

    • 家园 看老大们真知灼见,不才也斗胆来罗嗦两句。

      《红楼梦》出现以前,《水浒》、《三国》、《西游记》、《金瓶梅》就已经并称当世四大奇书,誉满江湖了。《红楼梦》出现以后,由于国人喜欢凑数字,比如四大才子,四大美人,F4什么的,只好去掉一本。《金瓶梅》过于直露,犯了国人向来委婉的忌讳,只能忍痛割爱了。其实窃以为,《金瓶梅》比《水浒》写的好,《红楼梦》有些风格还是从《金瓶梅》借鉴过去的。

      记得以前有人说过,有这么几本古典名著是应该必读的。《史记》,开一代文章先河,无韵之离骚,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资治通鉴》,以史为鉴,可之兴亡。《金瓶梅》,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奇书,一腔市井悲愤之气。《聊斋》,鬼气森森,然以鬼寓人,不可不读。接下来就是四大名著了。

    • 家园 沙发

      研究<<红楼梦>>的成了"红学",研究它的人,成了"红学家".其他三部好像没有这种"礼遇".

      • 沙发
        家园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还真是那么回事呢

        似乎也的确是红学有家,其他都没有。

        是不是因为掺和红楼梦研究的人都是一些大师,我指的是文学水平上的大师,所以就容易有这个红学家的出现。

        就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大师本身是对红楼梦的确有欣赏,还是因为红楼梦显得更“风雅”一些,所以有人要附?

        • 家园 我的看法

          其它三本书

          民间都有大量的人在搞业余研究

          而且民间对其他三部书的了解程度也远非红楼所能比

          那些靠搞研究吃饭的

          就只好把目光转向在民间并不那么受欢迎(和其他三部比)的红楼了

          一句话

          就是为了显出那些以咬文嚼字为生的'研究者'的高明和与众不同罢了

    • 家园 真是精彩,花
    • 家园 又骗俺一朵花
    • 家园 精辟啊! 花
    • 家园 妙!献花!

      确实我对纯文学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大概这就是我不是很爱看红楼的原因吧。

    • 家园 同意你的看法,送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