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重建1972年7月29日北越上空的空战 -- 阿多尼斯

共:💬15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重建1972年7月29日北越上空的空战

    前言的前言

    这是我所接触到的最详细的一篇研究空战战绩真实性的文章,也是吸引我的唯一原因。对一个不懂越战,不懂现代空战,对雷达,导弹,喷气式发动机,现代飞控和火控系统这些邪恶物体深恶痛绝的人来说,从这个坑里爬出来真不容易。因此,请尽可能的对这篇文章挑错,但愿我的低级错误不足掩盖这一报告本身的意义。

    祥瑞御免, 阿门。

    前言

    现代空战的种种作战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先发制敌”。战斗机飞行员必须用任何手段迫使敌方处于防御位置,使用一种本用于进攻的武器却不得不进行防守,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很难受的事情。尽管战斗机能够很好的执行防御任务,但即使是初上战场的战斗机飞行员也明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30年前,美国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们使用的最佳进攻武器是AIM-7“麻雀”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这种导弹重达425磅,预制破片战斗部重70磅,F-4“幽灵”II的机组可以在任何天气下用这种导弹攻击视距外的空中目标。在美国空军的计划里,“麻雀”是一种非常合适的中距空空导弹,尤其适合对付高空高速来袭的苏联重型轰炸机。

    在随后的越南战争中,F-4机组很快发现,在视距外发射这种导弹对友军的威胁远大于对敌军的威胁,因为这种导弹不具备敌我识别能力。因此,空军和海军的飞行员只能在视距内使用这一武器。他们放弃了AIM-7视距外发射的优势,避免有可能因为某种疏忽做掉友军战斗机。

    1972年,一种新的系统开始装备空军的F-4。“战斗树”系统使得少量装备这一系统的F-4能够将北越米格机的位置清晰的显示在雷达操作员的屏幕上。当“战斗树”系统标定米格机的存在,同时前方又确定没有任何友军战斗机时,F-4机组可使用AIM-7进行超视距攻击。但这仍存在着危险,当空军战斗机进入作战区域时,海军战斗机极有可能从另一个方向接近同一区域,两方使用的通讯频率是不同的。同时,瞬息万变的空战形势让目标位置在最后一刻仍处在不停改变中。天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编队散开时,进攻飞机常常会找不到目标。面对厚厚的战争迷雾,“战斗树”系统并非万灵药。

    点看全图

    装备战斗树系统的F-4D,来自acig.org

    1972年7月29日,美国空军的F-4和北越的米格21在河内东北50英里处的上空爆发激烈空战。F-4击落两架米格,北越米格21则击落了代号扳机4的F-4(一个F-4四机编队的第4架)。官方历史中如此记载这次空战,但参与空战的一些飞行员则有所质疑。他们认为,空战中实质只有一架米格21被击落,另一架被击落的米格21就是扳机4,被自泰国乌汶空军基地起飞,执行扫荡米格机任务的一个F-4四机编队“卡迪拉克”的领队长机“卡迪拉克1”误击,这一战果则被误认为一架米格21。幸运的是,两名“扳机4”的飞行员都安全跳伞落地,随后在河内的北越监狱里呆到终战。

    点看全图

    与7月29日空战相同类型的北越空军第92大队一架王牌MiG-21MF,来自acig.org

    九十年代中期,空军学院一名美国空军预备役上校专门对扳机4的坠落原因进行研究。经过仔细收集资料和判断后,他做出初步结论:扳机4极有可能被友军误击。但是,他也很清楚的说明,他的推断全部来自间接证据,并无第一手材料。2000年,当年扳机4的一名飞行员致函美国空军总参谋长,询问空军学院对扳机4坠落原因的研究进展如何。作为回应,空军总参谋长命令设立一个专家小组,全面重建1972年7月29日扳机4被击落时的战场环境,分析扳机4坠落的原因。同时他也邀请一名第三方飞行专家全面监督整个研究小组的工作进展。

    在空军学院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扳机”项目小组全面进行详细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访问了27名这场30年前空战的当事人,收集了5架F-4的座舱录音带,其中3架是当时三个F-4四机编队的长机,2架则是自击落米格21的战果归属飞机。通过对座舱录音带的分析,对当事人的访问,以及对当时的情报记录等林林总总的资料进行分析,小组最后做出结论:扳机4是被一架米格21击落的。

    重现的当时空战情形告诉我们,这三架被击落的飞机(两架米格21,扳机4)直到最后一刻才发现自己被攻击。但超视距攻击依旧存在着风险,而现代的一整套空战规则正是从大量的此类空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代空战中,“先发制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明的,但具有确定正确目标的能力则对战斗机更为必要。

    理查德.H.霍尔莱

    美国空军历史学家

    点看全图

    一. 研究方式

    官方记录中,1972年7月29日河内东北50英里上空,自泰国基地起飞,代号“卡迪拉克”的一个F-4四机编队与北越米格机交战,领队长机卡迪拉克1击落一架米格21,;稍后,在同一地区护航电子干扰箔片机群,代号“手枪”的一个F-4四机编队中代号“手枪3”的F-4击落另一架米格21。紧随之后,同时护航电子干扰箔片机群,代号“扳机”的F-4四机编队的第4架飞机“扳机4”被一架米格21击落。过去几年中,空军学院的研究对这一官方记录提出挑战,认为当时卡迪拉克1误认扳机4为一架米格21并将之击落。这一代号“扳机”的研究项目全面重建了当时空战情景,希望解决因此产生的疑问并探询事实的真相。

    研究所需的证据来自于多个方面:对当时F-4座舱录音带的分析;对目前仍在世的,参与当年空战的飞行员们的采访,以及对其他知晓事件过程的当事人采访;对已解密和尚未解密的档案材料进行分析,并使用虚拟飞行软件重现当时的空战情景。

    F-4座舱录音带

    六十年代起,微型座舱录音设备成为飞机的标准设备之一,在当时作战飞机上这一装置的应用也相当普遍。这一录音设备记录飞行员在驾驶舱里听到的一切声音,包括发出和接收的无线电通讯,内部通讯系统对话,以及警报声响。非常幸运的是,研究小组找到了完好的5盘座舱录音带(卡迪拉克1,卡迪拉克2,卡迪拉克4,手枪1,扳机1),经过30年后他们依旧保存完好,音质和录音长度未受损害。这些录音带记录了整个空战过程中主要情景,和所有关键人物的对话与收发的信息。

    研究小组将这些录音带交给空军安全中心,那里的技术人员将录音带的内容转录并保存在硬盘上。尽管卡迪拉克编队与手枪和扳机编队使用的通讯频率不同,技术人员以出现在两种频率中同样时间段的紧急讯号为依据,整合了所有录音带。这一紧急讯号频率只有卡迪拉克3和扳机1接收到。

    采访

    “扳机”项目组共采访了27名当事人,每位当事人都不同程度了参与了整个事件过程。研究小组用通用问题表和持续联系作为主要采访手段。研究小组希望获得的资料是当事人对当时事件的有关回忆,如果当事人已经对此事毫无印象,采访就结束了。其中15人仍然记得当时的这一事件,其中5人参加了在空军总部的面对面采访,另有4人接受了录像采访,剩下6人则接受了电话采访。

    研究小组共采访了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已去世),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卡迪拉克3的飞行官,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手枪1的飞行官,手枪3的飞行官,扳机1的飞行官,扳机3的飞行官,扳机4的飞行官和武器官,以及指挥卡迪拉克机群的“红皇冠”地面飞行控制官。研究小组采访了“teaball”观测系统的指挥官,这一系统负责观察北越米格机的动向并及时通知美国飞行员。小组同样采访了三名负责全面分析北越上空所有空战的“红男爵”项目的官员。

    (注:武器官指F-4后座负责操作雷达和武器系统的飞行员;飞行官指F-4前座负责驾驶的飞行员)

    研究资料来源

    除了对当事人的采访和对“黑匣子”内容的整理,研究小组更从多个来源收集资料,其中最具重要性的莫过于国家安全局提供的对这场空战的原始分析资料。在小组的要求下,国家安全局解密了数份相关文件,为空战结果提供了宝贵分析资料。国家安全局的语言学家们对原始资料进行翻译和注解,并透过对公开资料和档案的研究进一步分析这一空战情形。国家安全局同样提供了相关的北越文件。

    之前空军学院的初步研究为研究小组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行研究的空军上校已经采访了数名空战当事人并收集了三盘座舱录音带,即研究小组后来分析的五盘中的三盘。尽管他当时没能找到更多的空战当事人,但他的采访记录让研究小组有了更清晰的工作目标。

    阿拉巴马州麦克斯维尔空军基地的空军历史研究局为研究小组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包括“红男爵”项目的大量报告,采访当事人名单,导弹发射分析,以及其他重要的文件和档案。俄克拉荷马州斯克空军基地的空军技术中心则为研究小组提供了大量F-4技术状态的资料。

    进行现场重建工作

    F-4的座舱录音带和目击者的报告,是研究小组进行现场重建的基础。在先进的电脑程序协助下,研究小组得以重建整个复杂的空战环境。空军参谋部的地区战场分析部门为研究小组提供了专门的程序员和分析人员,通过电脑程序完整的虚拟出1972年7月29日当日的空战情景。电脑屏幕上的空战场景是一个变化的三维视图,观察者可以将他调转至任何一个角度来观察战斗是如何进行的。而且,这一程序甚至允许观察者 “驾驶”其中的飞机,感受飞机飞行员在瞬息万变的空战环境下的种种情况,分析当时飞行员所做的决定和采取的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佛罗里达州廷德尔空军基地的第83战斗机武备中队为研究小组提供了AIM-7E-2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的数据资料和虚拟程序,使之能够在虚拟场景中运行。此时AIM-7E-2导弹已经自美国空军的武库中退役多年。

    缺陷

    研究中最大的缺陷,莫过于研究小组始终未能找到卡迪拉克1的雷达屏幕照相胶卷。这一胶卷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在录音带中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亲口说他打开了雷达屏幕照相机,三名被采访者也说他们当时见过这一胶卷冲洗出的相片。但是,不仅空军历史研究局没有这一胶卷,任何一名被访者也没有这一胶卷或冲洗出的相片。这一胶卷对于了解“战斗树”系统的精确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一个问题在于,研究小组无法确定另一个F-4四机编队“追逐”当时的位置。“追逐”编队和“卡迪拉克”编队一样,当时正在执行空中战斗巡逻任务,但他的作战空域在空战战场外以西。在对“追逐1”的飞行官进行采访时,他完全回忆不起当时编队的任何情形,并说明即使有“追逐1”的座舱录音带帮助回忆,他也完全无法回忆当时的情形。研究小组同样采访了两名经常和“追逐1”一起飞行的飞行员,但他们也无法回忆起当时的情况。

    资深专家的监督

    退役的前美国空军少将拉里.L.亨利应邀担任项目监督员,全面监督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他的任务是确保研究小组不受干扰的研究所有可能性。当项目完成时,他做出了关于“扳机”项目小组的独立报告。

    研究资料的安排

    所有用于研究的资料都被运往阿拉巴马州麦克斯维尔空军基地的空军历史研究局,置于“扳机”项目小组的掌管下,包括座舱录音带,保存在硬盘上的录音带转录内容,对当事人录像采访的录像带以及问题收集表,手枪1的照相枪胶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保存在电脑内的相片),空军学院之前研究的报告,以及所有“扳机”项目小组必需的研究资料。

    关键词(Tags): #越南#空战元宝推荐:海天,萨苏,
    • 家园 花~~不过有个地方看的我有点糊涂……

      美空军4机编队是有两个2机编队组成,其中单数机号是长机,偶数机号是僚机。但是在4机编队中拥有最高指挥权的是1号机还是3号机?

      我发现文章中“扳机”和“卡迪拉克”两个编队中,3号机似乎才是整个4机编队的长机,扳机3曾经命令扳机1改变队形(20秒钟后扳机3的飞行官呼叫扳机1:“到右边来,有飞机在跟着我。”但扳机3立刻发现跟着他们的是“手枪”编队而不是米格机,因此12秒钟后他呼叫扳机1:“OK,扳机1回到左边(保持队型)。”);卡迪拉克3是联队长,而卡迪拉克1是中队长。究竟是只有这两个编队是3号机长机?还是普遍现象?又或者1号机还是3号机长机并不是根据飞行员的阶级和职务而定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卡迪拉克1攻击米格(西),是被卡迪拉克2和卡迪拉克3都目视确认了,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看见……总觉得很奇怪,僚机不是应该在长机侧后吗?

      虽然后文有说“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说了一句意义不明的话“Guide……No”或者是“God……No”。“扳机”项目小组怀疑,这句话是他发现头两枚AIM-7发射受挫时震惊的话语,或者是对他的僚机,卡迪拉克2此时的位置发出的惊叹。原本和卡迪拉克1并肩飞行的卡迪拉克2此时自卡迪拉克1左边前出约1/4英里……”这样也许可以解释卡迪拉克2比卡迪拉克1位置靠前所以可以看见米格(西),但是卡迪拉克3难道也是在卡迪拉克1前面的位置?那么这样就应该是卡迪拉克3先攻击吧?全文里似乎一直都是卡迪拉克1在主导攻击……

      • 家园 Cima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

        美国空军四机编队里1号机是领队长机,整个编队的队长,无论是条例还是惯例,这点是确定无疑的。但怎么 “扳机”和“卡迪拉克”编队里3号机看上去会特殊捏?

        这点要从越战时美国空军一直被诟病的“流动四机”编队方式说起。“流动四机”编队以两架并肩飞行的长机(1、3)为编队核心,两架僚机(2、4)在左右紧密伴随飞行,为长机队提供掩护和扩大视界。攻击时,除突发情况(如扳机3忽然看见一架米格21从面前飞出),对目标追踪和攻击,长机队占据第一优先顺位,这就是为何卡迪拉克1始终主导攻击的原因。这一编队的意义,就是全力保证长机队的攻击和安全,相对两架僚机则处于缺乏掩护的位置。因此,北越的米格机通常直接对2、4号机下手——没人掩护可怜的僚机。扳机3呼叫扳机1“到右边来”和“回左边去”,是因为在突发情形下(以为后面是米格),附近能最快支援他的就是一直并肩飞行的扳机1,他的僚机扳机4这时候的位置不适合掩护他,甚至不确定在哪儿。“流动四机”编队远不如海军的“松散平行”编队合理,空军在越战后没少挨骂。其实“流动四机”编队防萨姆导弹相当有效,不过被它的缺点给掩盖了。

        “卡迪拉克”编队则有种VIP编队的味道,不然为何叫“卡迪拉克”不叫“赛欧”呢?一个中队长加一个联队长,官阶上够档次,实战能力上则要仔细掂量。中队长基本都是顶尖飞行员,不然镇不住手下那帮无法无天的老鸟们,联队长,嘿嘿,未必。办公桌坐久了,也要有点实战经验不是?好了,5月和6月的“后卫”行动已经把北越防空部队和空军打的淅沥哗啦,7月的行动相对风险少了很多,联队长正好亲临战场参加战斗,配备的僚机也是全联队最好的飞行员。毕竟是实战,编队指挥权还是要交给最有经验的中队长。

        卡迪拉克1始终没有看见自己击落的米格,我认为是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位置上的错觉。锁定这架米格时,雷达屏幕上显示为“迎头攻击”位置,但由于航速较低和米格机方向变化,发射导弹时这架米格机已来到卡迪拉克1的偏左侧。由于高度比米格机要低,同时错误的认为米格机在迎头位置(由于没有雷达屏幕照相胶卷,并不确定当时雷达屏幕上如何显示的),他们从座舱里看出去的方位也许是错误的。空中战机位置瞬息万变,“手枪”编队离“枣椰子”和“棕榈”编队那么近,一个机动后就一下子看不到他们了,更何况在大概的位置目视搜索。

        其次,对“战斗树”和“红皇冠”的信赖。自己的雷达和地面的控制官都明确告诉他,这是一架米格。因此卡迪拉克1不会浪费时间用目视确定后再发射导弹。虽然在目视距离内,由于具体方位不明,要目视找到还是需要时间,浪费几秒钟足以让米格机逃逸了。

        “卡迪拉克”编队其他F-4看见这架米格,我认为是某种巧合,或者他们看到了正确的方位而卡迪拉克1没有。卡迪拉克2前出1/4英里应当是在第1枚导弹发射前后。

    • 家园 亲王殿也在河里走动的 小心起反作用
    • 家园 不得不问:这个是翻译作品么?

      还是完全自已收集材料的原创?

      如果是翻译能否给个出处?多谢。

    • 家园 说实话,看得我很晕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七:结论 part 2(完结)

      对“卡迪拉克1击落扳机4”这一论题的详细检验

      在这一部分,“扳机”项目小组详细验证了之前的9个怀疑观点和问题,每一个观点的正确和错误都得到了详细解释:

      1.只有2架米格21起飞,1架落地。但记录击落的却是2架。

      尽管国家安全局的资料显示,有两架米格机自福安机场升空,但这一资料也并未否定米格机同时自其他机场升空的可能性。卡迪拉克1的座舱录音带里清楚的显示,“战斗树”系统至少探测到了两个米格机群升空。“红皇冠”的信息也清楚的说明,他们也探测到至少两个米格机群升空。三名“老鹰”编队的机组成员目击了米格机群在海上向他们发射了4枚导弹,而“红皇冠”更通报有米格机因燃油不足降落在kep机场。

      2.手枪1确认击落一架米格21,因此手枪1不可能击落扳机4。

      这一结论是正确的,不仅是手枪1和手枪3的飞行官,“手枪”编队的其他飞行员也确认这是一架米格。但是,手枪1的照相枪胶卷在发射导弹前耗尽了,因此这架米格并未被拍摄下来。

      3. 扳机4尾部遭到的损坏更像是美制AIM-7E-2导弹大威力战斗部造成的,而非战斗部更小的苏制AA-2“环礁”空空导弹。

      这一论断是不正确的,完全根据另外的经验,即有人曾经目睹一枚AIM-7导弹击中一架米格21时,造成了十分类似的毁伤效果。为此,“扳机”项目小组采访了一名在越南有300次以上战斗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他曾经目睹过一枚AA-2“环礁”空空导弹击中过一架F-4的尾部,同样炸掉了这架F-4的尾部,飞机也立刻失去控制,造成的毁伤效果与“扳机4”十分类似。

      4. 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很差劲,武器官则过于急躁,迫切希望成为美国空军在越南战场的首个王牌。

      一名被访者形容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是一名差劲的飞行员,但其他曾与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共同执行过任务的被访者一致认为,他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和编队领队。事实上,这架米格21是卡迪拉克1的第二个米格战果。他的首架战果是在一次超低空追逐战中,这架F-4在50到100英尺的超低空高速追赶并击落了一架米格21。“扳机”项目小组邀请了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前F-4飞行员们听取了卡迪拉克1的座舱录音带,他们认为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唯一的问题在于,他过分依赖他的后座武器官。不过,由于整场战斗是在卡迪拉克1的视距外发生的,依赖操作雷达的武器官提供信息和指引无可厚非。

      5. 只有卡迪拉克1和手枪1发射了自己的武器,不可能是其他友军飞机发射武器击落了扳机4。

      扳机3同样发射了一枚AIM-7E-2导弹,而且执行“野鼬鼠”任务的“老鹰”编队发射了数枚“百舌鸟”和标准的反辐射导弹,“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在外形,大小,颜色上和AIM-7一模一样。

      6. 扳机4并非被萨姆-2防空导弹或防空炮火击落的。

      基本正确。攻击“手枪”编队的3枚萨姆2导弹是在扳机4被击落前90秒发射的,但是,有1枚萨姆2导弹在扳机4被击落前14秒发射,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看见了这枚萨姆2并呼叫:“一枚导弹,另一枚萨姆。”所有被访的当事人都回忆,当天的防空火力并不猛烈,不过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在“卡迪拉克”编队与米格机交战前1分钟呼叫,前方发现高射炮火力。一名被访者回忆,当时防空炮火射击了扳机4弹射出的降落伞,而扳机4的飞行官则回忆,当他弹射跳伞并缓缓降落时,北越的高射炮弹在他身边嗖嗖的乱飞。虽然有可能,但很明显高射炮火并不是扳机4被击落的原因。

      7. 卡迪拉克1和他的目标当时夹角为0°,但扳机4正好在他的机头指向位置。

      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在锁定目标时认为处于“迎头攻击”的位置,但他的导弹发射报告则显示双方夹角为0°。但是对导弹发射时间和双方航速以及方向的分析,包括对米格机航向的目击证词,都清楚的显示当卡迪拉克1发射导弹时,他处于侧向攻击的位置,和目标成90°夹角。

      8. 当他们脱离战斗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指示飞行官射击另一架飞机,随后发现是友军飞机。这更显示了武器官过于急躁。

      并不正确。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确实催促他的飞行官准备朝一架误认为米格的F-4开火,但这一错误的判断是由飞行官首先做出并通知武器官的。当他发现这是一架F-4时,他立刻停止朝攻击位置的机动,并未开火。

      9. “红皇冠”分辨敌我的能力并不可靠,正是“红皇冠”和卡迪拉克1之间的混乱才将扳机4当作米格。

      所有曾在乌汶空军基地服役的被访者都被要求对“红皇冠”分辨米格机和友军飞机的能力做出评判,他们无一例外的认为“红皇冠”非常可靠和值得信赖。不过其他空军基地的前飞行员对“红皇冠”的能力评价不高,研究小组认为这一差异在于,其他空军基地的飞行员和“红皇冠”配合作战的经验并不多,更多时候是把“红皇冠”当作简单的早期预警中心。“红皇冠”的前控制官对于这一系统持续追踪米格机的能力评价并不高,但他“百分之一百确定”他们认定的米格,就是米格。比德尔号的船长同样对“红皇冠”分辨敌我的能力保持高度的信心。

      结论

      卡迪拉克1并未击落扳机4

      1. 扳机4在右转时被击中,而卡迪拉克1的目标则是自右至左的飞掠编队机头指向位置;

      2. 根据综合座舱录音带提供的信息,卡迪拉克1发射的导弹在扳机4被击中前至少11秒钟就已爆炸;

      3. 扳机3的飞行官和扳机4的武器官同样发现了尾随扳机4的那架米格21,两架F-4都试图采取防御机动;

      4. 当扳机4被击落后几秒钟,扳机3就用导弹攻击了冲到他的航路前面的那架米格21。

      一架米格21击落了扳机4
      大量的证据支持了原先的历史记录,扳机4在1972年7月29日被一架米格21击落。

      卡迪拉克1击落了一架米格21

      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关于卡迪拉克1战果的目击证词是非常可信的,他对卡迪拉克1战果的目击认定,和手枪3对手枪1战果的目击认定具有同样的真实程度。

    • 家园 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六:结论 part 1

      三. 结论

      支持卡迪拉克1战果的目击证词

      目击者证词

      1.在卡迪拉克1发射导弹前,卡迪拉克2看见一架米格自右至左的飞掠编队前方,并一直看见从导弹发射到击中米格。

      这一情况清楚的记录在三盘“卡迪拉克”编队的座舱录音带中,在回航的途中,他在无线电里说他“想(卡迪拉克1)有了一颗星星(涂在机身外表示击落一架敌机的胜利星)。”“扳机”项目小组十分重视这一信息,因为这一通讯是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主动发出的。“扳机”项目小组确信,他是在十分肯定的情形下发出这一通讯的,因为这一通讯同样被他的顶头上级,飞行中队长(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和飞行联队长(卡迪拉克3的飞行官)所接收,等于在他们面前用自己的信用做保证。在对他的采访中,他同样十分确定,他见到一架米格21,在蔚蓝的天空中自右至左的掠过编队前方。他说道,当时卡迪拉克1发射的两枚导弹在他面前急速左转,让他觉得这两枚导弹一定失去了控制,但随后他立刻发现这两枚导弹工作正常,并一直看着他们追上并击落了那架米格21。当采访者问他,对于卡迪拉克1击落这架米格21能够给予多大程度的肯定,他回答道:“当时我如此肯定,现在我一样肯定。”“扳机”项目小组认为他的证词可信度是非常高的。1972年7月29日前,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执行超过100次战斗任务,其中约50次是搜寻米格机的任务。由于“卡迪拉克”编队的特殊情况,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和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是联队里最优秀的飞行员,因为他们担任飞行中队长(卡迪拉克1)和飞行联队长(卡迪拉克3)的僚机。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是一名极为出色的飞行员,在越南战争期间,他曾长期担任战斗编队的领队长机,并被抽出作为克拉克空军基地的一线战斗值班飞行员,只有空军的顶尖飞行员才会被安排的位置。而且,很早前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就离开了空军,似乎是由于对空军的制度和安排非常不屑的原因。“扳机”项目小组确信,没有任何压力让他为了维护任何人而隐瞒事实。

      2.在卡迪拉克1发射导弹前,卡迪拉克4同样看见了这架编队前方的米格21。

      在座舱录音带记录和对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的采访中,同样确认了这一情况。但是,在对他的采访中,他并不十分肯定,尽管他回忆,当时天空晴朗,太阳在他们背后,非常适合观察远距离上的小物体如米格21。

      3.卡迪拉克3的武器官看到“两只大鸟”自右至左的飞掠编队前方。

      尽管他并没有使用“米格”这样的词语,从他的声调变化中可以听出他认为这是米格机,而且他随后催促他的飞行官一旦做好准备就发射。

      4.“红皇冠”确认“卡迪拉克”编队正在与米格机接战。

      在采访中,当时的地面控制官说,他已经无法确切的回忆起这一事件的详细情况,但是,他十分肯定的坚持,如果他告诉“卡迪拉克”编队这一西部机群为米格机,那么他们就是米格机。在对比德尔号的船长采访时,他十分支持“红皇冠”地面控制官的意见,对“红皇冠”分辨米格机的能力保持高度的信心。

      (这一点并不奇怪,1972年7月19日,比德尔号曾在“红皇冠”协助下抵抗5架来袭的米格机,并用防空导弹击落一架,用5英寸和3英寸高炮击落第二架(未确认)——译者)

      对战场情况的重建

      1.“卡迪拉克”编队所交战的雷达屏幕上的敌机自右至左的掠过编队前方。

      无论是对座舱录音带的分析,还是三名目击者的证词,都确认当时米格机群自右至左的掠过编队前方。而且,所有的“卡迪拉克”编队飞行员均一致肯定,卡迪拉克1在攻击过程中方向舵基本水平,并非采取某种急剧右转的方式使得瞄准的目标显得自右至左。研究小组的结论是,这架被击落的米格机在卡迪拉克1的侧向,并非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在座舱录音带里所说的“迎头攻击”。出现这一差别的原因是,当卡迪拉克1刚锁定这架米格时,这架米格刚刚放弃了对电子干扰机群的攻击,大幅右转向相反飞行,试图脱离后方 “手枪”编队的威胁。而且,当时“卡迪拉克”编队的飞行速度仅有500节多一些——这一情况在座舱录音带里得到确认——使得卡迪拉克1抵达攻击位置时,实质在进行一次侧向攻击。如果卡迪拉克1要保持迎头攻击的位置,那么他的飞行速度必须是当时速度的两倍以上。这一侧向攻击的结论同样与导弹发射报告相矛盾,因为导弹发射报告中确定目标与卡迪拉克1的夹角为0°——实质是一次尾追攻击。不过,导弹射程等一系列设定数据所完成时,清楚的显示这并不是一次尾追攻击,除非目标是固定的。这样,很容易让人得出另一个结论:卡迪拉克1也许瞄准并锁定了一捆高反射度的箔片集束。事实上,如果不是“卡迪拉克”编队机组成员一致认定确实有米格在这个位置上,并有座舱录音带和目击证词作为证据,研究小组也许会认为卡迪拉克1锁定的是一捆电子干扰箔片集束。因为从拦截的角度和速度上看,以及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和飞行官始终没有在目视距离内发现这架米格,都很容易让人认为,这两枚AIM-7导弹最终击中的只是一捆电子干扰箔片集束。(不要问我这段话到底什么意思,我自己也昏头涨脑中……)

      2.大量证据显示,不止一个米格机群参与了这场空战。

      卡迪拉克1在开启了“战斗树”系统的雷达屏幕上曾发现过3个米格机群,“红皇冠”则持续追踪至少两个米格机群的航线,扳机4的武器官所看见的,掠过他的6点钟方位的米格机很明显不是手枪1所击落的那架米格。而“红皇冠”警告“卡迪拉克”编队,出现在海面上袭击“老鹰”编队的米格机群也很清楚的说明,至少有两个以上米格机群参与了这场空战。“红皇冠”曾建议“卡迪拉克”编队和“追逐”编队返回攻击在kep机场附近的米格,这架米格由于缺乏燃油最后降落在kep机场。尽管国家安全局的资料显示,那架幸存的南部米格机群的米格21最后降落在福安机场。

      相关档案文件

      1. 证实卡迪拉克1于1972年7月29日击落一架米格21的情报资料;

      2. 第7航空军发布的关于给予卡迪拉克1一架米格21战绩的公告;

      3. “红男爵”项目组给予卡迪拉克1在1972年7月29日击落一架米格21的正式记录。

      一架米格击落扳机4的证据

      1.在扳机4被击落前,扳机3看见一架米格在扳机4的后面。

      在无线电里扳机3呼叫了这一情况,并立刻实施大幅横滚,以至于令发动机超负载。

      2.当扳机4被击落后,扳机3看见一架米格21冲到了他的航路前面。

      无论是在1973年对“红男爵”项目组进行复述,或是30年后对“扳机”项目小组进行复述,他都完整描述了这一情况。

      3.卡迪拉克1距离扳机4太远,不可能击落他。

      即使在发出“距敌8英里”的呼叫时卡迪拉克1就锁定了扳机4,以卡迪拉克1当时的速度,他也无法在47秒内抵达合适的攻击位置。而且,所有“卡迪拉克”编队的机组成员都回忆,当时扳机4坠落并燃烧的地点离他们的交战空域很远。

      档案文件

      1. 北越地面防空部队汇报,一架米格击落了一架F-4。

      2. 北越空军给予阮进森少校于1972年7月29日击落一架F-4的战果记录。

      3. 河内军事博物馆里有关阮进森少校当时击落这架F-4的图文说明。

    • 家园 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五:分析 part 4

      任务结束后的情况

      降落后,“卡迪拉克”编队的机组进行了任务完成简报。所有7名在世的“卡迪拉克”编队机组成员都接受了“扳机”项目小组的采访,在采访中他们都回忆,当时在任务简报中,各个机组有关卡迪拉克1的一架米格21战果的证词并无任何冲突。而且,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清楚的回忆,在数天后乌汶基地的美国空军总部要求他进行详细的任务汇报。卡迪拉克3的武器官也回忆起,当时他被要求把雷达屏幕照相胶卷和座舱录音带交给空军战术办公室。卡迪拉克3的飞行官正是第432战术侦察联队的联队长,但他也未能回忆起当时对此事进行过任何调查。“扳机”项目小组采访了第7/13空军总部作战处的两名前官员,但他们也未能回忆起当时对此事进行过调查。其中一名曾任第7/13总部副司令官,他回忆起当时确实对这一战果的有效性进行过一些“关注”。“扳机”项目小组确信当时空军总部一定对此时进行过调查,但没有找到任何正式的相关记录。合理的推断是,这一调查最后认同了“卡迪拉克”机组的汇报,确认卡迪拉克1击落一架米格21的战果。

      “手枪”和“扳机”编队来自塔克里空军基地的同一中队,中队长就是手枪1的飞行官。在“扳机”项目小组对他的采访中,他并未对“扳机4”的损失做出任何抱怨,也同样说明他并不知道当时是否对此事进行调查。扳机1和扳机3的机组同样回忆,关于扳机4是否是友军火力下的牺牲品,当时并没有任何激烈的争论。

      一名乌汶空军基地的前飞行员在采访中说道,负责“红皇冠”工作的一名和他私交甚好的官员,曾在1973年告诉他,当时扳机4是被友军飞机误击的,但他的上级命令他不得在报告中提及此事。但是,当“扳机”项目小组采访这名“红皇冠”的前官员时,他回忆当时并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特殊情况,而且他并不知道当时是否有关于扳机4被友军误击的争论。“红皇冠”的另外两名前官员也回忆,当时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争论。所有三名官员都声明,没有任何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压力迫使他们隐瞒关于任何与此事或其他事件相关的信息。

      另一次有可能针对扳机4可能被误击发表质疑的场合是在“后卫”行动结束后,乌汶基地的美国空军指挥部举行的检讨会议上。这一会议的目的是检讨“后卫”行动的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扳机1的飞行官列席了这次会议并为29日的行动做出简要汇报,根据他的回忆,并没有任何人质疑是否是卡迪拉克1击落了扳机4。

      最难解释的部分,莫过于这样一个问题:当时究竟有几架米格机升空?国家安全局的资料分析清楚的指出,当时福安机场升空两架米格21,其中一架被手枪1击落,另一架则击落了扳机4。这一分析并未包括任何另外的米格机群,但“红皇冠”的记录显示,“红皇冠”多次通报发现一个以上米格机群,而两名被采访的越战美国王牌飞行员则说,北越空军惯用的战术之一,就是自邻近的机场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下起飞米格机偷袭,以免美军截获其无线电通讯并了解其存在和位置。

    • 家园 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四:分析 part 3

      当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锁定西部米格机群时,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立刻询问“红皇冠”:“收到,另一个目标在机头前方8英里处,是否为米格?”7秒钟后“红皇冠”给予答复:“肯定,目标为米格。啊,现在他的方位是046/5。”这一046/5方位更证实了米格机正处于右转位置,位于卡迪拉克1机头稍偏右的方向。4秒钟后,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判定他们正处于“迎头拦截”的位置,此时他在雷达屏幕上观察到,西部米格机群这一瞬间正处于向南飞行并转向西方向的位置。尽管如此,由于“卡迪拉克”编队的航速不高以及西部米格机群的方向持续变化,“迎头拦截”中F-4和米格21的夹角也在大幅缩小中,事实上“卡迪拉克”编队花了47秒钟的时间才从和米格机间8英里的距离缩短到1英里,平均航速为537节。

      “红皇冠”在发出“046/5呼叫”7秒钟后继续呼叫道:“看上去估计有3架米格在你的030/3方位。”对距离的估计大约有2到3英里的误差,对GCI雷达而言很正常,很明显此时“红皇冠”正在追踪西部和南部米格机群,这两个机群正处于“卡迪拉克”编队的前方,紧贴着“手枪”和“扳机”编队的尾部。6秒钟后,“卡迪拉克”编队抵达对西部米格机群的攻击位置,这架米格机正处于编队的90°正前方。2秒钟后,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看到一架米格机正自右至左的飞掠编队正前方,并呼叫道:“一架米格在1点钟方位,卡迪拉克,1点钟方位。”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和卡迪拉克3的武器官同样目视发现了这架米格,正自右至左飞掠编队的前方。卡迪拉克3的武器官在事后的采访中对此极为肯定,他强调他的“飞行员的眼睛”确认这是一架米格。

      当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呼叫发现米格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告知他的飞行官:“OK,可以发射。”卡迪拉克1计划发射4枚AIM-7E-2导弹,通常的发射动作是两发齐射,当时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扣住发射钮,松开,再扣住发射钮并暂时不松开——一种快速发射导弹的方法。按照发射顺序,第一枚发射的是左翼前挂架的AIM-7,但这枚导弹脱离挂架后火箭发动机未能点火,坠落在下方的丛林中。第二枚发射的是右翼前挂架的AIM-7,但这枚导弹未能响应。机组了解到这是一枚坏弹,因此火控系统“跳过”了这枚导弹。6秒钟后,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指示他的飞行官:“发射剩下的两枚。”第一枚导弹于13时18分51秒成功发射,两枚导弹发射时大约距米格机3英里和2.5英里,全程飞行时间为13秒和11秒。

      两枚导弹正常的飞向计算中与正在自右至左飞掠“卡迪拉克”编队3英里前方的米格机的交汇点,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全程观察了这两枚导弹的飞行直到命中。第一枚导弹于13时19分04秒爆炸,第二枚于13时19分09秒爆炸。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在采访中十分确定,这两枚导弹击毁了这架米格,并说道:“当时我如此肯定,现在我一样肯定。”卡迪拉克3的机组在当时的事后记录中证实了这次击落,但在“扳机”项目小组的采访中,他们并不十分肯定这两枚导弹击落了这架米格。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在当时的座舱录音带里说道:“这一(导弹)爆炸干掉了他们(米格)。”但在多年后“扳机”项目小组的采访中,他说他只在导弹发射前看到这架米格,并未观察到这架米格被导弹击中。他的回顾基本是根据对米格机的位置估算得出的。

      在第二枚导弹爆炸前1秒,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说了一句意义不明的话“Guide……No”或者是“God……No”。“扳机”项目小组怀疑,这句话是他发现头两枚AIM-7发射受挫时震惊的话语,或者是对他的僚机,卡迪拉克2此时的位置发出的惊叹。原本和卡迪拉克1并肩飞行的卡迪拉克2此时自卡迪拉克1左边前出约1/4英里,这一位置令卡迪拉克1觉得他的导弹将对僚机造成威胁,因此卡迪拉克1急速左转以保持AIM-7的正常追踪模式。不过这也令卡迪拉克1和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产生同样的错觉,即卡迪拉克1在发射导弹后立刻剧烈左转导致导弹工作不正常。

      在卡迪拉克1的导弹爆炸后5秒钟,手枪1击落了南部米格机群的一架米格21。6秒钟后南部米格机群的米格21长机击落了扳机4。13秒钟后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在无线电里说他看到“一只大鸟”正在燃烧,随后武器官在无线电里说:“山脉上有一次巨大爆炸,有人在那里坠毁。”

      当他们撤离战场时,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误认友军的一架F-4为米格21并试图发射一枚AIM-9E导弹击落他,但他在抵达攻击位置前醒悟这是一架友军F-4。当“卡迪拉克”编队撤离战场时,“红皇冠”发出4次无线电通报,通报他们对kep机场附近一架米格21的追踪,其中三条通报是关于这架米格21燃油不足。这些信息和国家安全局提供的福安机场2架米格21起飞,1架返回的资料并不矛盾。

      当“卡迪拉克”编队返回时,“红皇冠”向他们发出一条不寻常的警报:海面上有米格机,“老鹰”编队的老鹰3和老鹰4已经与之接战。不明飞机袭击了老鹰3和老鹰4,并向“老鹰”编队发射了4枚空空导弹。

      点看全图

      图4

      点看全图

      图7

      “手枪”编队的作战

      “手枪”编队为投掷电子干扰箔片的“枣椰子”和“棕榈”编队提供空中掩护。“手枪”编队在投掷干扰箔片机群的西面和后面约22000英尺的高度迂回前进,由于电子干扰箔片机群飞行速度较低,掩护机群通过迂回前进的方式保持高速度,预备与米格机接战。在“手枪”编队进入020方位的目标约2分钟后,地面的北越萨姆2导弹阵地向整个编队的大致方向发射了3枚萨姆2导弹。“手枪”编队看见了这三枚“飞行的电线杆”,并向右下方进行小角度俯冲机动避过了这三枚萨姆2。这一规避机动使得“手枪”编队处于电子干扰箔片机群的下方并开始远离他们,大约处于“扳机”编队的尾部,此时“扳机”编队正在电子干扰箔片机群的东侧进行空中掩护,随后电子干扰箔片机群自手枪1的视野中消失。在13时16分58秒到13时18分36秒间,“枣椰子”和“棕榈”编队投下箔片炸弹并自东南方向撤离敌方空域。当他们投掷箔片炸弹时,在13时17分55秒,扳机4的武器官发出警告:“扳机4,两架飞机在我们的8点钟方位,”12秒钟后他继续警告道:“两架银色飞机在我们的7点钟方位,正飞向6点钟方位,扳机4。”(图4)没有人确认这两条警告。一直在寻找“枣椰子”和“棕榈”编队的手枪1此时将他们重新纳入视野,并下令整个编队向右转180°。15秒钟后一架银色的米格21自手枪1的面前飞出,手枪1立刻锁定了这架米格21并发射1枚AIM-7E-2导弹。这枚导弹敲掉了米格21的整一边机翼,飞机熊熊燃烧并失去了控制。手枪1在“最多有50码”的距离上擦着这架燃烧的米格21飞过,而见证了从导弹发射到命中米格21的手枪3在无线电里呼叫:“Nice shot! Nice Shot!”25秒钟后手枪1听到扳机3在无线电里呼叫“扳机4被击落”,几秒钟后手枪1看到燃烧并坠毁的扳机4。随后手枪1看到两个弹射的降落伞在空中出现,并环绕着这两个降落伞直到渐渐落下。

      紧接着手枪1击落那架米格21之后,手枪3的飞行官发现一枚白色的导弹自他的飞机下方约500英尺处掠过。他并不能确定这枚导弹的类型,唯一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一枚萨姆2。由于此时卡迪拉克1和手枪1的导弹已经爆炸,“扳机”项目小组怀疑这枚导弹可能是1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由“老鹰”编队的F105G发射,攻击萨姆2导弹发射阵地,即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之前看到的萨姆2导弹的发射处。

      “扳机”编队的作战

      由于那3枚萨姆2导弹并非冲他们而来,“扳机”编队几乎没有做出什么规避动作。他们一直保持着编队队型直到掩护的“枣椰子”和“棕榈”编队在第一个目标上空投下箔片炸弹为止。1分钟后扳机4的武器官呼叫,西部米格机群在他的8点钟方位,几秒钟后这一米格机群掠过了他的6点钟方位。20秒钟后扳机3的飞行官呼叫扳机1:“到右边来,有飞机在跟着我。”但扳机3立刻发现跟着他们的是“手枪”编队而不是米格机,因此12秒钟后他呼叫扳机1:“OK,扳机1回到左边(保持队型)。”这两次队形变化使得南部米格机群快速靠近了扳机4的6点钟方位。同时西部米格机群脱离原有航路实施急剧右转,并向西南方向转向试图高速脱离,正好自右至左的掠过“卡迪拉克”编队的机头指向位置,这就是卡迪拉克1锁定并用AIM-7击落的那架米格机。但是,并未被“扳机”编队发现的南部米格机群插入了“手枪”编队的航路,占据了“扳机”编队的6点钟方位。手枪1立刻击落了南部米格机群一前一后飞行的后面那架米格21僚机,同时“扳机”编队进行流动转向航向东方,“扳机”编队的几架F-4同样听到手枪3发出的呼叫:“Nice shot! Nice shot!”(图7)扳机3的飞行官也看到了那架受致命伤并燃烧着的米格21。几乎同时扳机3的飞行官和扳机4的武器官都看到并在无线电里呼叫“一架米格在扳机4后面”。扳机3的飞行官立刻命令扳机4向右横滚脱离,打开加力后燃器并丢弃副油箱。尽管扳机3使用了错误的呼号,扳机4的飞行官还是认出长机飞行员的声音并看到扳机3拉起实施横滚。扳机4立刻加强了转向的力度并丢弃副油箱,但在他能及时丢弃副油箱和实施横滚前,飞机猛然一震,彻底的失去了控制并脱离编队。认识到飞机已经无法控制后,两名飞行员立刻在8000英尺的空中弹射。

      阮进森少校驾驶的米格21在约1500英尺到3000英尺(约500米到1000米)的极近距离上,几乎是AA-2发射的最小距离,用一枚AA-2“环礁”空空导弹自后面击中了扳机4,之后一名北越防空部队军官立刻报告一架米格21击落了一架F-4。降落后,阮进森少校同样汇报击落了一架F-4,北越空军确认了这一战果并给予他正式记录和嘉奖。

      扳机3实施的横滚过于剧烈,以至于瞬间过载达到了10G。自横滚改出后,他见到这架刚发射完导弹的米格21冲到了他的航路前面。扳机3立刻在无线电里呼叫,他正在和一架米格21交战,而扳机4已经被击落。由于他的雷达工作不正常,扳机3先试图发射AIM-9E,但AIM-9E的热寻的头无法感应这架米格21。因此扳机3不得不用“瞄准线模式”发射一枚AIM-7E-2导弹,这枚导弹不出意料的落空了。扳机3尝试发射第二枚AIM-7E-2,但这枚导弹是一枚坏弹,未能脱离挂架,米格21也消失不见了。随后,扳机1,扳机2,和扳机3离开了北越空域。

      “老鹰”编队的作战

      “老鹰”编队执行的“野鼬鼠”任务一如平常,直到他们离开北越空域,自越南北部东京湾上空返回基地为止。美国飞行员一直确信在海面上他们是安全的,因为短腿和设备落后的米格21极少离开陆地空域进入海上空域。当他们飞行时,老鹰3发现两架飞机在编队右方的高处并向下转弯俯冲冲向编队。4架F-105G立刻散开以获得更好的后方视野,并打开加力后燃器加速。老鹰3和老鹰4在视野中失去了米格机的踪影,但在他们重获高度前,2枚,或者是4枚导弹穿越编队并擦着这些F-105G飞过。当老鹰3进行急剧横滚转向规避时,他试图丢弃机腹副油箱,但副油箱裂开来并借着横滚的巨大冲力塞在了机翼的根部。“老鹰”编队的飞行员没有能够再次看到这些敌机,因此也无法确认其型号。与此同时,“红皇冠”警告“卡迪拉克”编队,海面上有米格机活动。老鹰3成功的将飞机飞回南越领空,但裂开的副油箱碎片塞住了着陆系统,使之无法放下起落架。老鹰3的机组最后在海上跳伞,并成功获救。

    • 家园 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三:分析 part 2

      整合座舱录音带的重要性

      重建30年前的一场空战情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更清楚的明了当时的复杂情形,“扳机”项目小组建立了一个time matrix, 或时间场景,按时间顺序显示战斗中的各个重要事件。这一时间场景是在综合卡迪拉克1,卡迪拉克3,卡迪拉克4,手枪1,扳机1的座舱录音带基础上完成的。

      由于战斗中“卡迪拉克”编队和“手枪”、“扳机”编队使用的通讯频率是不同的,这为研究小组综合录音带造成一定困难。但是,由于卡迪拉克3和扳机1的武器官并没有关闭他们的“守卫”频道(即243.0紧急频道)接收状态,这两盘录音带同时记录了在卡迪拉克1发射导弹前几秒紧急频道收到的呼叫,这一呼叫是“胡桃”编队的领队长机胡桃1于13点18分45秒发出的:“‘罗宾’、‘古斯’编队,come up 3-6-6-0,胡桃1 out。”当这一共同的呼叫在两盘录音带里被发现后,以此为时间轴,空军安全中心的技术专家们很容易的综合了两盘录音带,并随之综合了所有五盘录音带,构建了完整的时间场景。

      之后的分析将整个事件分为五个部分:执行任务前的形势;“卡迪拉克”编队的作战;“手枪”编队的作战;“扳机”编队的作战;“老鹰”编队的作战;任务结束后的情况。

      战前形势

      第七航空军于1972年7月29日发动“后卫”作战,空袭河内东北50英里处的sudi co和nung铁路桥,任务包括7个部分:预先扫荡米格机的空中战斗巡逻机群;在目标上空投掷电子干扰箔片和箔片炸弹,形成干扰箔片走廊的干扰箔片投掷机群;为干扰箔片投掷机群近距离护航的战斗机群;执行“野鼬鼠”任务,压制地面萨姆导弹阵地的机群;为机群提供地面指挥和预警的部署在海军“比德尔”号导弹巡洋舰上的“红皇冠”空管站(很快它将部署在EC-121上);使用激光制导炸弹轰炸桥梁的轰炸机群;在任务结束后扫荡米格并执行“野鼬鼠”任务,掩护轰炸机群脱离战场空域的机群。“卡迪拉克”编队的任务是在大机群到来前扫荡战场空域的米格机,“手枪”和“扳机”编队的任务是掩护投掷电子干扰箔片的“枣椰子”和“棕榈”编队。“老鹰”编队的任务则是压制地面萨姆导弹阵地。

      乌汶泰国皇家空军基地起飞的“卡迪拉克”编队领队长机为1架F-4D,其余为3架F-4E。这一编队有些特别,因为乌汶基地的第432战术侦察联队喜欢以1架F-4D为长机,3架F-4E为僚机的编队方式,这种编队可以有效发挥两种F-4机型不同武器设备的长处。第432战术侦察联队的8架F-4D装备AN/APX-76/80A敌我识别询问设备,绰号“战斗树”,常常简称为“树”。这一设备新近装备乌汶基地的联队,属于高度机密。F-4的武器官可以使用APX-76型敌我识别询问器询问友军战斗机的雷达收发机,APX-80A的工作方式十分近似于APX-76,但他不仅能接收友军,更能接收米格21装备的雷达收发机和信标发射机的信号。APX-80A能够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运作,在被动模式下,F-4的武器官只需开启设备然后观察雷达屏幕,当米格21的地面控制站询问米格21的信标时,米格21的SOR-2敌我识别询问器向地面控制站发出的信标同时被F-4的武器官收到并显示在雷达屏幕上。“战斗树”系统给予F-4D相当的优势,F-4D的后座武器官可以在雷达锁定米格21之前就清楚的了解米格21发出的信标。1972年初,F-4E并未装备“战斗树”系统,但F-4E有一门内置的20毫米M61A1加特林6管机关炮。因此,第432战术侦察联队尽可能的以F-4D为每个编队的领队长机,利用其在远距离上发现米格21的优势,他的僚机则为F-4E。在这一任务中,卡迪拉克1是唯一1架装备“战斗树”系统的F-4D。

      “卡迪拉克”编队的每架F-4挂载4枚AIM-7E-2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AIM-7E-2利用飞机雷达照射目标返回的连续波追踪目标,因此,为了成功使用AIM-7E-2,从发射导弹前一刹那,F-4就需要用机载雷达锁定并持续照射目标,直至导弹战斗部爆炸为止。AIM-7E-2重达425磅,战斗部重69.4磅。“卡迪拉克”编队的每架F-4同样挂载了4枚AIM-9E红外制导短距空空导弹,习惯称为热寻的导弹,AIM-9E能够追踪特定的红外频谱,通常是战斗机的尾喷管。同时,其他物体(云层,湖泊,地面等)反射或产生的红外能量必须在同一频谱。AIM-9E是一种“射后不管”的导弹,飞行员只需将机头指向目标,然后听到耳机里的“嘀嘀”声,表示AIM-9E的热寻的头感应到目标,即可发射导弹然后脱离,不需要再做其他的动作。AIM-7E-2和AIM-9E同样装备了感应近炸引信,不需直接命中目标即可毁伤。AIM-9E的战斗部重20.8磅,大大小于AIM-7E-2的战斗部重量。“手枪”和“扳机”编队同样挂载AIM-7E-2和AIM-9E。

      两种武器故障对整个空战过程产生了影响。首先,扳机3的雷达工作不正常,迫使他只能用一种极不可靠的备用模式发射AIM-7E-2导弹,即所谓的“瞄准线模式”。在“瞄准线模式”下,F-4的武器官首先将雷达天线调整至笔直位置,然后尽可能的估算发射数据,用一个拨号盘开关输入。随后飞行官将机头对准目标,发射这枚导弹,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中他必须持续的用机头对准目标,确保目标在他的视野内,以便连续波照亮目标。使用“瞄准线模式”发射AIM-7E-2的命中率是非常低的。另一个故障则是,卡迪拉克1发射的头两枚AIM-7E-2,自左机翼发射的一枚导弹发动机未能点火,自右机翼挂架发射的是1枚坏弹。具体的故障原因不得而知,但在卡迪拉克1的座舱录音带里这一情况被确认。

      “枣椰子”和“棕榈”编队挂载干扰箔片投掷器和箔片炸弹,唯一的问题是,由于挂载箔片炸弹的原因,他们只能以低速飞行进入战场。

      执行“野鼬鼠”任务的“老鹰”编队是4架F-105G,他们挂载标准的反辐射导弹和“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通常用于攻击敌方的雷达站,尤其是萨姆导弹雷达,F-105G的电子战军官通过分析敌方雷达讯号来确定雷达站位置,随后F-105G的飞行员转向目标,拉起机头发射反辐射导弹,导弹会直飞目标并在雷达天线处爆炸。“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比标准的反辐射导弹要小一圈,和AIM-7的大小相当,所有的AIM-7,AIM-9,“百舌鸟”和标准反辐射导弹都被漆成白色。

      北越空军所使用的主要机种是米格21。米格21比F-4要小巧和灵活的多,在优秀的飞行员手里,他是一种令人惧怕的空战利器。北越米格21挂载2枚AA-2“环礁”红外制导短距空空导弹,AA-2十分类似AIM-9的早期型号AIM-9B,无论是在大小,外观,寻的系统,飞行速度和战斗部重量上都十分相似(据称AA-2的原型即来自于中国获得的AIM-9B,1958年9月24日的空战中,台湾F-86发射一枚AIM-9B击中解放军空军一架歼五但未爆,插在机身上被带回了地面-译者)。和美国空军当时使用的AIM-9一样,AA-2必须从目标的几乎正后方发射。北越空军的地面控制站仔细的引导米格21飞近目标,告诉他们何时打开加力后燃器,何时丢弃副油箱。米格21通常采用高速一击脱离的战术,并只挂载两枚AA-2空空导弹以增强机动性。

      位于东京湾美国海军比德尔号上的美国海军“红皇冠”地面管制站是这场空战的主角之一。“红皇冠”负责管制河内以东的空域,即“后卫”行动的作战空域。“红皇冠”整合雷达追踪,飞行情况和其他来源提供的情报信息并显示在屏幕上,为地面控制官构成一幅巨大的战场形势图,指挥“卡迪拉克”编队作战。

      7月29日目标上空天气十分恶劣,“后卫”行动不得不推迟3个小时开始,自早晨推迟到中午。当“卡迪拉克”编队和其他编队抵达北越上空时,天气开始转晴,不再对执行任务造成影响。所有的被访者都回忆,当时的天气很好,只有一小堆一小堆的积云,或者对轰炸机有所影响,但对空战并无问题。手枪1的照相枪胶卷同样显示了当时良好的天气条件。

      “卡迪拉克”编队的作战

      “卡迪拉克”编队以一种“流动四机”的编队方式从越北东京湾方向飞越海防进入北越,编队的两架长机相距6000到9000英尺并肩飞行,另两架僚机则在并肩飞行的长机队的一前一后飞行,长机队不时变化着方向和速度并迂回前进,避免编队以一条可以预测的直线航路飞行。当他们在向西北方向的“幽灵山”飞行,前往目标的导航点时,“红皇冠”地面管制站向他们发出密语“X光阿尔法”,表示米格机升空。同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在开启了“战斗树”的雷达屏幕上发现了米格机,这些米格机位于福安以北,距编队只有约10英里远。

      当地时间13时14分56秒,“红皇冠”通报编队,米格机在距编队约28英里远,夹角231°。很明显,这是第二个米格机群,距2分钟前“卡迪拉克”编队第一次发现的米格机位置以南至少30英里远。卡迪拉克1并未立刻向西南转向,直到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和武器官决定,他们可以在无需飞越河内的情形下拦截米格机。随后编队转向西南方向,迎战“红皇冠”为其通报的米格机群,“红皇冠”确认这一机群“至少有两架米格机”。当他们向西南飞行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在开启“战斗树”的雷达屏幕上发现两个米格机目标,但其中一个很快向西-西北方向转向,自雷达屏幕的右侧消失。

      点看全图

      图2

      “卡迪拉克”编队继续飞向“红皇冠”持续追踪的南部米格机群,同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也持续用“战斗树”系统追踪这一米格机群(图2)。距目标21英里远时,“红皇冠”定位这一米格机群为“绿色”,表示驾驶者为战斗经验丰富的米格机飞行员。距南部米格机群约10英里远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确定这一机群中一架米格机的雷达回波并将之锁定。几秒钟前“红皇冠”通报这架米格机的高度为10000英尺左右,当这架米格机被锁定时估计仍在这一高度。此时“卡迪拉克”编队处于稍微低一些的高度,这也是F-4惯用的战术之一:处于目标的稍微下方以优化雷达反射背景。此时两个机群已相距不足10英里,米格21的飞行速度高于F-4,为了保持米格机处于雷达上左前方135°处,“卡迪拉克”编队必须进行一系列连续的机动并左转,座舱录音带显示,这正是他们之后所做的:从210°转到204°,到190°,到180°。之后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急切的催促飞行官从向东南方向转向东方。当接近到攻击距离时,米格机大约和“卡迪拉克”编队成90°,编队从这架米格21的左翼接近。座舱录音带里此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说:“他在约15°高的地方。”两机大约相距5英里,因此这架米格21的飞行高度大约比编队高8000英尺。

      点看全图

      图3

      点看全图

      图4

      点看全图

      图5

      当卡迪拉克1准备发射一枚AIM-7导弹时,卡迪拉克4忽然在无线电里呼叫他被“击中”了。之后30秒钟的时间,卡迪拉克1忙于和卡迪拉克4确认“击中”的情况,那架米格21则趁机从编队的左侧逃逸(图3)。当卡迪拉克4确认一切正常后,卡迪拉克1继续向最后确定米格机出现的方向——030方位——转向(图4)。这架米格机仅仅脱离了卡迪拉克1的追踪约8秒钟,当“卡迪拉克”编队向030方位转向时,卡迪拉克1和卡迪拉克3的武器官同时在雷达屏幕上发现了米格机闪烁的光点,但两架飞机的雷达都无法持续追踪这架米格机。24秒后,“红皇冠”呼叫道:“另一架米格,方位 033/7.”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迅速锁定这一目标并告诉飞行官,在机头前方8英里处有一架敌机(图5)。

      与此同时,两个米格机群迅速冲入了“扳机”、“手枪”和投掷箔片机群的大编队,这一大编队在“卡迪拉克”编队前方约10英里处。其中的南部米格机群是“卡迪拉克”编队刚才未能成功拦截的敌机,而另一个米格机群自西部进入战场,有可能是早先在thud山附近发现的米格机群,或者自邻近的kep机场偷偷起飞的一架米格。南部米格机群自西向东高速自“扳机”编队和“手枪”编队之间的空隙插入,“手枪”编队根本没有看到这架米格,但扳机4的武器官发现自尾部掠过的米格机群并在无线电里呼叫道:“扳机4,两架飞机在我们的8点钟方位。”12秒钟后,扳机4发出的呼叫是:“两架银色飞机在我们的7点钟方位,正飞向6点钟方位,扳机4。”(图4)这一呼叫比“红皇冠”之前的呼叫“另一架米格 033 /7。”要早5秒钟。此时,西部米格机群大幅右转,试图改为向西飞行。这是一个正确的战术,如果西部米格机群左转90°企图抢占“扳机”编队和投掷箔片机群的6点钟方位发动攻击,等于同时把自己的6点钟方位拱手送给后面的“手枪”编队。

    • 家园 解密击落“扳机4”之迷二:分析 part 1

      二.分析

      官方历史记录

      1972年7月29日,自乌汶泰国皇家空军基地起飞的一个F-4四机编队“卡迪拉克”,为一个大规模投掷电子干扰箔片的作战行动进行目标上空的空中战斗巡逻。自乌汶空军基地起飞的干扰箔片机群,分别为代号“枣椰子”和“棕榈”的两个F-4四机编队。另两个自塔克里泰国皇家空军基地起飞,代号“手枪”和“扳机”的F-4四机编队,为干扰箔片机群提供护航。自柯叻泰国皇家空军基地起飞,代号“老鹰”的F-105四机编队执行“野鼬鼠”任务,压制地面的北越萨姆导弹阵地。部署在越南北部东京湾(旧称)美国海军比德尔号上的“红皇冠”地面控制站,为“卡迪拉克”编队提供地面管制和指挥。

      由于任务不同,美国空军的飞机携带的武器装备都有所不同,其中只有一部分武器装备是用于空战的。“卡迪拉克”编队的四架F-4均携带4枚AIM-7E-2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和4枚AIM-9E红外制导短距空空导弹。卡迪拉克2、3、4为F-4E,各有一门20MM机炮,而卡迪拉克1是没有机炮的F-4D,但装备了“战斗树”系统,能够在雷达屏幕上清楚分辨友方战斗机和敌方战斗机。其他的飞机,包括“卡迪拉克”编队其余飞机,“手枪”编队和“扳机”编队,都没有装备“战斗树”系统。尽管卡迪拉克1没有照相枪,但他装备了雷达屏幕照相机,拍摄雷达屏幕上的画面。

      当“卡迪拉克”编队在海防以北执行空中战斗巡逻任务时,“枣椰子”和“棕榈”编队在“手枪”和“扳机”编队的掩护下,自海防以南进入北越空域。“卡迪拉克”编队扫荡了幽灵山(phantom ridge)以西的空域,直到“红皇冠”通知他们,北越的米格机已经自福安(Phuc Yen)机场起飞。

      点看全图

      (图1“后卫X光III”机群进入北越)

      “红皇冠”指示“卡迪拉克”机群转向西南拦截米格机,此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已经探测到一个米格机群在福安以北。当“卡迪拉克”编队在“红皇冠”的地面指引下转向西南方向飞行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探测到两个相距数英里的米格机群——南部米格机群和西南米格机群(这里的“米格机群”指互相距3英里内的一架或以上米格机,在远距离上,当时的雷达无法探测确切的机群飞机数量,所探测到的一个米格机群常常只有一架米格机。“扳机”项目小组确认至少有两个米格机群:西部机群和南部机群参与了这场战斗)。几乎同时,西南米格机群在雷达屏幕上消失了踪影,因此“卡迪拉克”编队转向拦截南部米格机群。

      点看全图

      (图2“卡迪拉克”编队开始追踪南部米格机群)

      “红皇冠”建议“卡迪拉克”编队在10000英尺左右的高度接战,这是对付南部米格机群最合适的位置。“卡迪拉克”编队用“战斗树”系统持续分辨并追踪米格机直至相距10英里左右,将米格机牢牢锁定在雷达屏幕上。这架米格机正在左转,在“卡迪拉克”编队夹角的135°。为了避免高速飞行的米格21从左侧逃出“卡迪拉克”编队的视线,“卡迪拉克”编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机动并最终形成向左高速转向。当“卡迪拉克”编队抵达攻击位置时,卡迪拉克4忽然在无线电里呼叫他被“击中”了。在之后卡迪拉克1和卡迪拉克4的短暂混乱中,这架米格机成功的从“卡迪拉克”编队视线左侧逃逸,在雷达屏幕上消失了踪迹。

      点看全图

      (图3“卡迪拉克”编队丢失对南部米格机群的追踪)

      当卡迪拉克4通报,仪器显示飞机并无受损后,卡迪拉克1继续向北-北-东方向转向。同时另一个未能确定来自何处的米格机群,自西面加入战斗。“红皇冠”将这个西部米格机群通报给“卡迪拉克”编队:“另一架米格,方位030/ 7.”此时扳机4的武器官发现一个米格机群高速掠过“扳机”编队的6点钟方位,并在无线电里两次呼叫这一情况

      点看全图

      (图4西部米格机群穿越“扳机”编队的后方)

      同时正在寻找南部米格机群的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锁定了西部米格机群。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要求“红皇冠”确认他们锁定的确实为敌方战斗机,“红皇冠”的回复是肯定的。

      点看全图

      (图5)(卡迪拉克1锁定西部米格机群)

      同时,西部米格机群大幅右转,先向南后向西飞行,瞬间处在卡迪拉克1的机头指向位置。当米格机向西急速飞行试图脱离时,他正好自右至左的掠过卡迪拉克1的机头方向。

      点看全图

      (图6卡迪拉克1攻击西部米格机群,同时南部米格机群攻击扳机4)

      稍后卡迪拉克4的飞行官看见一架米格21自右至左飞掠“卡迪拉克”编队的前方。几乎同时,卡迪拉克2的飞行官也看见一架米格21出现在编队的1点钟方向,并在无线电里呼叫:“……一架米格在1点钟方向,卡迪拉克,1点钟方向。”卡迪拉克1立刻发射两枚AIM-7E-2导弹,击落了这架米格21。卡迪拉克1的飞行员并没有看到这架被击落的米格,但卡迪拉克2和卡迪拉克3的飞行官都看见了这架米格机被击中并坠毁。当“卡迪拉克”编队离开战场空域时,编队的几名飞行员看到一架F-4,即扳机4,旋转燃烧着向地面坠去。

      “手枪”和“扳机”编队几乎与“卡迪拉克”编队同时进入战场空域,并一直护送投掷干扰箔片的“枣椰子”和“棕榈”编队直飞目标上空。“枣椰子”和“棕榈”编队在大约16000英尺的高空排成两纵列飞行,投掷的箔片形成一条可靠的箔片走廊,为10分钟后抵达的轰炸机群扫清道路。“扳机”和“手枪”编队在更高的高度飞行掩护干扰箔片机群,“扳机”编队在干扰箔片机群后方以东,“手枪”编队则在后方以西。进入目标上空约2分钟后,地面的萨姆-2导弹阵地开火,向这16架F-4发射了3枚萨姆-2导弹。“手枪”编队轻松的避过了这3枚导弹,将他们甩在编队后面。当编队进行重整时,手枪1的飞行官看见一架米格21自他面前飞出(图6)。手枪1迅速锁定这架米格并发射1枚AIM-7E-2导弹,击落了这架米格21。手枪3的飞行官见证了这次击落并在无线电里呼叫:“Nice Shot! Nice Shot!”此时,“扳机”编队向东转向以跟上干扰箔片机群,他们已开始在目标上空投掷箔片炸弹。转弯的过程中。

      点看全图

      (图7手枪1击落南部米格机群的僚机,米格长机则击落扳机4)

      扳机3的飞行官同样看见了那架被手枪1击落的米格机。同时他看见另一架米格21正在攻击他的僚机即扳机4,扳机3的武器官也看见了这架米格21。此时编队正在右转,扳机3立刻命令扳机4进行防守性横滚机动,打开加力后燃器并丢弃外部油箱,急速向右横滚脱离(扳机3同时也进行这一机动)。尽管扳机3情急之下使用了不正确的呼号,扳机4的飞行员还是认出了长机飞行员的声音并立刻丢弃副油箱。但是,他随即被北越空军阮进森少校(音译)驾驶的米格21MF发射的一枚AA-2“环礁”空空导弹击中。扳机4立刻失去了控制,翻滚着带着燃烧的机身向地面坠去。

      此时扳机3自向右横滚中改出,发现那架刚击落扳机4的米格21自他的左侧冲到了他的航路前面。此时他位于米格机的下方,由于这架F-4的雷达工作不正常,他用备用模式对这架米格21发射了1枚AIM-7E-2导弹。导弹未能击中目标,米格21也逃之夭夭。

      扳机4的武器官和飞行官在8000英尺的空中弹射,扳机1确定了扳机4坠落的位置并立刻要求后方组织营救,但先一步赶到的北越军队俘虏了这两名飞行员,随后他们在河内的监狱里待了8个月,直到战争结束时北越遣返俘虏为止。

      第七航空军确认卡迪拉克1和手枪1各有一架米格21战果,“红男爵”项目和其他官方资料则承认北越空军阮进森少校的米格21击落扳机4的战果。

      (阮进森,北越空军王牌飞行员之一,确认战果为6架。阮进森将军现为越南军方民用航空总监,数次率团赴美为越南航空洽购波音777等先进客机)

      对官方历史记录的分析和质疑

      空军学院之前的初步研究中,对这一官方记录提出挑战,认为“极有可能”是卡迪拉克1误认扳机4为一架米格21并将之击落。国家安全局提供的文件则显示,很有可能北越只起飞了2架米格21,1架被击落,另一架则平安返回福安机场。而在对“teaball”项目的官员进行的采访中,这一情况也得到他们的支持,“teaball”项目负责监视北越所有米格机行动。而且,卡迪拉克1的飞行员一直未能肯定的确认他们的战果(不在视距内),这一被击落的米格21在时间和地点上都离扳机4非常近。如果只起飞2架米格21并有1架降落,很明显卡迪拉克1和手枪1不能击落同一架米格21。手枪1的战果是确定无疑的,因为手枪3见证了这架米格21被击中并坠毁。但卡迪拉克1的战果则存有疑问。

      除了以上提及的主要几点,这一研究对官方记录的其他方面仍存有质疑。之前研究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主要归结为以下9点:

      1. 只有2架米格21起飞,1架落地。但记录击落的却是2架。

      2. 手枪1确认击落一架米格21,因此手枪1不可能击落扳机4。

      3. 扳机4尾部遭到的损坏更像是美制AIM-7E-2导弹大威力战斗部造成的,而非战斗部更小的苏制AA-2“环礁”空空导弹。

      4. 卡迪拉克1的飞行官很差劲,武器官则过于急躁,迫切希望成为美国空军在越南战场的首个王牌。

      5. 只有卡迪拉克1和手枪1发射了自己的武器,不可能是其他友军飞机发射武器击落了扳机4。

      6. 扳机4并非被萨姆-2防空导弹或防空炮火击落的。

      7. 卡迪拉克1和他的目标当时夹角为0°,但扳机4正好在他的机头指向位置。

      8. 当他们脱离战斗时,卡迪拉克1的武器官指示飞行官射击另一架飞机,随后发现是友军飞机。这更显示了武器官过于敏感。

      9. “红皇冠”分辨敌我的能力并不可靠,正是“红皇冠”和卡迪拉克1之间的混乱才将扳机4当作米格21。

    • 家园 先花再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