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庄姜:百战谤臣话孔明[网络上常见孔明十大罪]驳议 -- 秦砖汉瓦

共:💬1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文摘】庄姜:百战谤臣话孔明[网络上常见孔明十大罪]驳议

    庄姜:百战谤臣话孔明─「网络上常见孔明十大罪」驳议

      前言

     由于三国演义的流布,三国史深入民间,媪幼能知。正因为通俗,不免造成对正史的误解或浅薄认知。「小说」是不是应负起传授历史的任务?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现实上,却确会因为虚构而干扰了正史。

      小说对正史产生的干扰,就「人物形象」约略言之,见于几端:

      一、全盘接受小说家所构造的形象,而不接受正史另一面的形象。以三国为例,如周瑜、曹操的颠覆。

      二、对小说家构造出来的形象反感,因此全盘推翻了主角的正面特质,故意处处以反面角度评论之。如本文将要讨论的诸葛亮。

      天下没有不可以推翻的偶象,孔明自然不例外。全盘否定孔明,或是保守地质疑「他是不是真的这么伟大?」前者是情绪化的反对,自然不值一笑;后者却应该进一步作为研究的动力,而不应将问题当答案。  

      笔者正是以「找麻烦」的立场去研究三国史的,在笔者所设下的疑问一一让孔明的作为推翻之后,才认可了他千古一相的地位,也了解了前辈们对孔明的推崇。

      问题在于:三国史易学难精。大家都可以轻易臧否这些大名鼎鼎的三国英豪,也真的说得出几件大事,倒不是无的放矢,若是有人多记了几项事件,便拿出来作发挥,往往会吸引认知不够者风从。这种片面之词、不负责任的论断,正是做学问最大的阻碍。

      三国时代上承后汉整体制度的变化,下接魏晋南北朝的新局,要了解这时的人为何隐逸、为何重视舆论、为何能划地为王,甚至各阵营的斗争,无不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不全盘地理解这个时代,是不可能了解三国人物的教育环境和个性的。不能掌握这些,以别的时代的认知(或更糟糕的:以自己的观念去认知)来评论三国人物,很容易失焦,摸不到重点。只能唬唬比自己更无知的人,却会让有识者感到好笑。 

      

      网络上常见对孔明的批评及驳议

      网络上常见对于孔明的批评,大约不出以下十点,分别是:

      一、三分天下之策并非孔明创见。

      二、于领土拓展上并无辉煌的表现。

      三、六出祁山于史无据。

      四、私心重,不能接纳魏延。

      五、未能分层负责,太过劳心。

      六、没有为蜀汉栽培出优秀的接班人。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八、虽然是个人材,却还不够资格称作千古一相。

      九、独揽大权。

      十、没有投奔曹操,濒于时势。

      这十点之中有几项在性质上是共通的,如第五与第九项,认为孔明凡事皆自决,不假它人。可以将之解读为太过劳心劳力,也可解读为独揽大权。这是一件事产生的两种看法,重点在于:孔明真的事必躬亲吗?孔明太过操劳是事实,但是简化为事必躬亲,却也忽略了孔明在用人上的魄力与眼光。因此,执此论者便顺理提出了第六。

      这十点里也有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比如说第二与第四。孔明未拓展疆土,乍看之下是个事实,却是根本上对孔明定位的失焦。若没有认清孔明对于蜀国的贡献,就不能了解为什么孔明不用魏延之计。魏延问题,也是批评孔明时必会被拿出来作文章的。提出者的关键在于:偏离了孔明对蜀国贡献的根本角度。至于何处偏离,下文将就这十点,分别略作驳议。

      一、三分天下之策并非孔明创见。

      在三国时代,提出分地而治的观念者,不只孔明一人。鲁肃的榻上对,也是其中代表。但是,鲁肃所提出的对策,与孔明所提出隆中对,在层次及诉求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当时公孙瓒也很天才地固守本城,堆积存粮财宝,打算闭关闭到天下底定为止,这也算是分天下的政策吗?

      鲁肃的三分之策,是先建议孙权与曹操极长江坚战,战败才退守江东,划地称王。在这个蓝图里,「二分」优先,「三分」为退守之策。

      孔明的三分之策,则是只有三分,没有退路。

      而且当时刘备是贫无立锥之地,要执行孔明的三分之策,得有过人胆识。

      一种战略思想的诞生,必与时代有密切的结合,不见得是一个人、在独立的情境下,所能产生的。同样的构想由不同的人提出,是很常见的事。「分天下」与「效忠汉室」是当时的两种思潮,除了孔明与鲁肃之外,提出三国之论者必定还有其人,但是一样的「三分天下」理论,谁能执行它、谁能看出执行时的困难,这都是要考虑在内的。

      鲁肃提出过「类似」三分天下之论(其实周瑜、程昱、贾诩都有这种分天下的认知,都没有孔明完整,所以版权还是归孔明。),但是并没有执行;有赖孔明扶起一无所有的刘备,再推动鲁肃。

      鲁肃提醒了孙权鼎立的共识,曹操的入侵才逼得两家团结起来。但是孙刘的鼎立基础不一样,也因此孕酿了孙刘两家的争夺荆州之战。

      贾诩、程昱在赤壁之战前,便已警告曹操应该先巩固荆州,再徐图东进,便是一个由根本上断绝刘备生路的做法。

      因此虽有三分之论,实行起来还是危机重重。

      危机一:吴国的「竟长江所及」政策能与曹操分庭抗礼,划分南北朝;

      危机二:荆州被曹操占夺导致刘备失去鼎足条件;

      危机三:贾诩和程昱之建言。

      是孔明排除万难,重夺荆州;加上两个危机没有实现,才落实了三分。

      孔明除了眼光清析之外,更有实行力。孔明的贡献,与其说是「提出隆中对」,不如说是「实际地推行它」。说到孔明就会先提到隆中对,就是因为三分的历史新局之中,他是引导历史的「主要」(不是唯一)人谋因素。

      二、于领土拓展上并无辉煌的表现。

      鲁肃的鼎立政策,奠基于「竟长江所极」以拒曹操,若发展不利,则退而求其次,鼎立江东。

      而诸葛亮的鼎立政策,则是要先有鼎立,刘备才能生存。

      这里就要提到刘备的立足点是如何产生的。

      刘备没有土地,如何鼎立?当时孙权表面上被孔明说得答应联合抗曹,其实真正的用意,不是鼎立,而是多一支刘备军,送他们去前线当炮灰的。

      刘备有多少军力可以当炮灰?刘备光棍一条带了老弱逃亡,又被曹操追着打,好不容易逃到江陵与关羽会合时,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加上赵云带着后主、甘夫人安全上垒,自然不是单骑逃出,而是带兵一起逃出来的。所以孔明对孙权说我们还有万人精甲,倒不是唬烂他,而是全部加一加还有差不多万人的兵员;然后一万多人是友军刘琦的,加起来两万多人。

      孔明是以这些军力,说服孙权接受他们加盟的。

      周瑜则调出了大约三万多人,一起赴战。

      曹操大约只有十五六万之众,官渡之战时他只有十万,等到了魏建国之后也才不过二十万,可以肯定:曹操致书孙权的信上说「今致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根本是扯蛋。曹操这十五六万众之中,有重兵分驻在江陵、襄阳等地,也削弱了赤壁之战实际上场人数。

      孙、刘的合力抗曹,是一场苦战,但是也不是绝对性的弱势。

      火烧起来之后,曹操大败。然后刘备跟周瑜说:

      「我要去打守在江陵的曹仁,他那儿粮多,久了会出事的。小周啊,两千兵借我使使。」

      善良的美周郎当然二话不说借了他两千兵,想不到刘备拐了两千个兵之后,直自夷陵渡江南,没多久就把荆南四郡给干掉了。

      从此之后,刘备才有了土地,不必再流浪。孙权发现这群炮灰「惦惦吃三碗公」,竟然把赤壁战的战果给独吞了,当时孙权有多么抓狂,是不难体会的。

      曹操败北之后,孙权不情不愿地「借」了荆州给刘备,周瑜还干脆分给他一些红利:枝江、艮山两个县(其实包含了六个县)。便是着眼于「两害相权取其轻」,若不给刘备荆州四郡,刘备仍无立锥之地;而将演变成孙、刘为了荆州而火并的局面,让曹操渔翁得利。

      换言之:孔明以灵活的手法(这是好听的讲法,根本是奸诈的手法!)建立了蜀国第一片土地,才有以后的三分之局。

      蜀国的疆域,本来就全是孔明的规划才打下来的,何来「蜀国建立后,诸葛亮还有没有再拓展过疆域」之惑?

      三、六出祁山于史无据。

      先说孔明为何要六出祁山。

      后世咸认为孔明出师,乃以攻为守。实因最具统一之相的还是魏。魏国认清无法攻取吴国之后,目标只有蜀。蜀国不出兵而坐待被灭,吴不会出手相助,反而可能趁机分一杯羹。反之,若蜀出兵,并向吴求援,实争取主动,将吴拖下水,以获得更大的空间。

      这更大的空间,并不是转弱为强,而是只是让蜀活得更久一点而已。在政治上没有「绝对的成功蓝图」,只有「较可行的蓝图」,以及「让国家活更久一点的蓝图」。北伐不能保证蜀国胜利,但可以保证蜀国平安更久一点。孔明的方针向来都是很平稳而且可行的。

      最后要说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这六次里,四次在陇山以西的甘肃省,两次在关中。

      地图形势是这样的:汉中在关中的正南方,中间横着秦岭。从汉中北出秦岭,兵下秦川可以夺取关中(刘邦的起家路线)。从关中西出经武兴,向西北迂回祁山,可以断陇右。从汉中东出,则可以直向宛、洛,或循汉水南下攻襄阳,或迂回武关取长安。

      1、228年春,攻占祁山,但以街亭之战的失败告终。

      2、228年底,围陈仓之战,这次是仓促出兵。是因为陆逊攻魏,关中空虚,诸葛亮掌握时机出兵,但是魏将郝昭坚守,孔明只好退兵。

    ──p.s:孔明只带了几千个兵就去打魏的几万兵,居然能全身而退,强吧?

      3、229年,武都、阴平之战,终于赢了一次。这两郡的战略位置正好屏蔽汉中、益州,对蜀很有利,而且魏鞭长莫及,孔明夺这两郡的目的是发挥战略作用。

      4、230年四月,魏国有点抓狂了,终于发现孔明简直不是人(殆天绶也!),小小的蜀国不可轻视,于是发动攻势,司马懿亲自出动。首阳山之战蜀国又赢了,不过是因为霖雨不止,魏兵先受不了。

      5、231年二月,围攻祁山之战,因为蜀国粮运不继,退还汉中。

      6、234年,吴蜀联兵伐魏与武功对峙,双方决定耗下去了,天地皆悲的五丈原之恨,也将上演。

      诸葛亮只有十万之众,而司马懿有三十万,司马懿以三倍军力,吞不下孔明十万之众,我觉得孔明真是太强了!不要说司马懿怕他,我想很多败给孔明的人都会认为「老天太不公平了,哪有人强到这种程度的」!

      千古一相,就是千古只有一个嘛,谁叫司马懿、曹操、周瑜生在那时代?

      四、私心重,不能接纳魏延。

      诸葛孔明对魏延向来是重用的,但是重用不表示什么都交给他。孔明在初出草庐之时,刘备也重用他,但并没有一下子把大权交给他,而是等孔明入柴桑,在危难之际说服了吴蜀连盟,刘备才真正对他委以大权。

      孔明对于人才也是这样的对待,先小试之,再决定他能担多少事。孔明最赏识的姜维,在初投蜀汉时,也没有被委以大权,这难道可以统称为排挤妒贤吗?

      五、未能分层负责,太过劳心。

      刘备做到了,他找到了孔明。

      孔明也做到了,他找到了刘巴管财政,赵云、姜维等人带兵、法正管体制,杨仪管后勤。孔明就是分层负责。他的死当然跟操过头有关,但是只认定「孔明事必躬亲」,也太过于简单化了当时的局面。

      六、没有为蜀汉栽培出优秀的接班人。

      很多人都以为孔明没有培养接班人,因此他一死,蜀国就完了。

      事实上孔明培养出来的人非常多,姜维、董允、费掉、蒋琬等等,都是英才,他们各有一能,而且孔明还能压制他们本性上的缺点,发挥他们性格上的优点。

      孔明会用人的具体证据是:不要忘了,蜀国是在孔明死后「三十年」才亡的。况且这是乱世。

      这三十年中,司马懿父子正在旺,吴国也和魏国拟定了瓜分蜀国的计策,而刘禅正在和黄皓用力地败家,硬是败了三十年才败完,你说孔明的布局不还强吗?

      孔明治国二十七年,他死后,所安排的布局能再维持超过他治国时间的一倍,维持到这种地步,还不够犀利?要说他没有训练人才,未免是求全之毁。

      要说「没有训练出和他一样的人才」,那就真的莫法度了,像孔明这种智慧高到可以把刘备由「无立锥之地」拉拔到建立蜀国,而且对手还是超强的曹操,这种人才不是训练得出来的,多少要靠天才,而且「天才」的成份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后天读书求学的努力占了十分而已。(看孔明读书时不求甚解的那副?叛?,就知道他不是死读书的)

      自古以来所有的主子对这种治国天才都哈得要死,不是孔明不训练,是训练不出来!他如果训练得出来,那他就真的是神了!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陈寿评语孔明的一生成就是「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是一个总结性的评语,当然只能说其大要,如果看完了三国志,自然就知道陈寿在讲什么东西。

      不过看陈寿写三国志写得那么简略,就可以知道他是话不多的人,也才会气得裴松之非写个注不可,不然真的会让人以为「不着边际」。(陈寿老爷,您以为大家都跟您一样烂熟三国史?您不讲清楚,很多人看不懂的!)

      孔明的「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事事有由,只是他没有替这些经济制度取个名称,(如青苗法、均输什么的)孔明「治实不治名」,他只有推行,而不取名称。

      孔明为蜀国规划的具体的事件有:

      制度上:登记荆州户籍、建「蜀科」(这是临时条款性质的东东)。

      经济上:收伏了南夷以后,征收南中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在他的治理下,蜀国出现了「田畴僻、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并且宣导织锦事业,外销吴魏,连塞北都有蜀锦。(听说质料不怎么好,管它的,能赚外汇就好了啦!)重用刘巴的金融政策,几个月之间就马上府库充实。(见三国志卷三十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的裴注「零陵先贤传」)。

      军事上:除了他发明的武器之外,孔明也制作保券为刘备作保,向晁(兆部改成黾部,又是一个打不出来的字)氏大族借庞大军资。

      孔明东捡西拼,才凑到十万军人。这看起来是小数目,可是当时天下十几个州,蜀国只有一个益州(魏有──司隶、予、冀、衮、徐、青、荆、杨、雍、凉、并、幽;吴有──杨、荆、交、广),还拼得出这么多军人,而且这些军人连年操,居然没有人喊要孔明下台,国内井然,做到这种程度,还说「将略非其所长」,这样还不够长,司马懿父子真得再撞死一遍了。

      户口上:章武元年的二十万户,人口九十万人;到了蜀国灭亡的那一年增加到二十八万户,人口也增至九十四万人。连年打仗还有办法养人,你说孔明强不强?

      因此,所谓「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就是指他安定了不安的民心(抚百姓)、公布应遵守的法律(示仪轨)、制定明确的官员权责(约官职)、能灵活运用制度(从权制),令天下相信国家对百姓的照顾能力(开诚心)。

      这样整齐的治理之下,产生的具体影响就是田地被开垦了(田畴僻)、有足够供给全国的粮食(仓廪实)、有完善的冶铸制度,不管是民间耕具或是军方武器的供应维修都没问题(器械利)、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能有积蓄(蓄积饶)。

      这样还不够具体吗?

      自古以来,能划擘宏规的臣子很多,能让主子垂拱而治的臣子也有,但他们的主子不是正统继承人,就是当时的军事强人,他们先天已立足有利的处境。相较之下,孔明身处乱世的弱局,还能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理想,并且让这个理想存在了近六十年,这五六十年之间,他都是无中生有,智破难关,其中血泪辛酸,格外动人,也使得研究三国的人,越研究得深入,越会被孔明感动。

      八、虽然是个人材,却还不够资格称作千古一相。

      诸葛亮之所以卓立于衮衮诸公,便是在于他除了绝佳的头脑之外,更有不凡的人格修养。

      诸葛孔明的贡献,大体上可分为五点:

      1、和吴:223年刘备死后,孔明第一件事就是令邓芝使吴,劝孙权绝魏。229年,孙权称帝,也是孔明力排众议,派陈震向吴国道贺,并订立了吴蜀中分天下的条约。致力两国和平上,孔明的努力未曾中断,孔明北伐之时,不但没有东顾之忧,还取得了吴国北边的呼应。

      

      2、和夷: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获,安定后方。孔明对南蛮的统治,非常艰苦,并不是众人所想象的:七擒孟获之后便天下太平了。但是在孔明派人管理之下,不致于对蜀汉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已万分不易了。

      3、明法:刘备得到益州之后,驻兵汉中,孔明坐镇成都。治国之责全部在孔明身上。孔明选用贤吏、以严法治国,孔明的「用重典」,乃是针对汉末政治腐败,豪强乱法横暴的局面而实行的,以整顿吏治,压制豪门,革新政治。他的成果是「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就是具体的反映。

      4、治军:诸葛亮的作战能力和战略能力并不相并,但是也已堪称优秀。  

      具体的事实则为:

      a、蜀军的作战是以弱抗强,蜀国的人力就是那么多而已,孔明驱使少量之众,在秦岭来去自如,兵力多的司马懿一方反而是采取守势,足见孔明用兵的灵活与智慧。

      b、孔明所创造的连弩元戎、木牛流马,以及制造峰利的钢刀,都在实质上加强了蜀军的战力。

      5、正身:虽然这似乎对政治上「没什么用」,但是有了人格上的要求,正是孔明卓立于衮衮诸公的主要因素。在日本的教科书里,孔明并不是被列在历史课里的人物,而是「正身」课程的主角,这一点可谓日人研究三国确实有心得的表现。

      孔明的人格比他的治迹更值得向往与悠思,且不论他的虚心纳谏,这点或许会有争议,(其实并不是完全不保留地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才有资格称作「虚心纳谏」,更高段的是能看透什么谏应接受,什么谏不能接受。)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孔明不蓄财。

      一直到死,孔明都保持着「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清白,而更难得的是:他的风化影响了朝廷,使得蜀国吏治的操守均高人一等。

      一个丞相能以身作则,风化全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局面。中国官居然不污,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其它诸公无法望其项背了。

      至于「管萧之亚匹」,这句评语向来被视为抬举了管仲和萧何。管仲的主子是天下霸主齐桓公,国势当时本已是最强,而齐国之富冠于春秋,再说他也没能让齐桓公一统春秋。而萧何最厉害的是在刘邦出兵时管后勤,能做到补给从不中断,是刘邦最后取得大胜的原因。这一点,孔明任用的杨仪就可以做到,蜀书杨仪传中说:「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杨仪是个讨人厌的人,换作在别人手底下,干不到三天绝对被砍,更不要说发挥才能。但是孔明能看出他的天份,加以运用,这是卓越的知人之明。萧何的能力,孔明没有,可是他能重用有这种能力的人为他做事,不是所谓的「将将之才」吗?

      在孔明死后一百多年,桓温征成汉时,见到孔明时代的小吏,年已百余岁,桓温问道:「诸葛丞相今与谁比?」言下之意,是自己似乎可以跟孔明比美。这位已是人瑞的小吏答道:「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见其比。」

      ──诸葛丞相活着时,不觉得他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等到诸葛丞相死后,到现在没看过谁比得上他。

      这句平实的话,在下认为是对诸葛亮最佳的阐释。

      由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为人平实,不会说惊天动地的话,也不会做耸人听闻的事,但是却事事合理,等到他死了之后,曾在他治下的人民才发现别人的治理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原来诸葛亮是那么地会治国。所谓的「帝力于我何有哉」,岂不正是诸葛亮的风化所及吗?

      这些综合总分,在史上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因此称之为千古一相,并不为过。

      九、独揽大权。

      这与太过劳心之条一样,不另作说明。

      十、没有投奔曹操,濒于时势。

      这是一种势利的「西瓜偎大边」思想,曹操有其理想及英明,这是不必否认的。但是曹操作风上确实也有着难以控制的恶性,令人不能放心。

      曹操爱人才是出名的,但是他杀人才也是最用力的;此外,曹操不能用智谋比他高的人,郭嘉、荀??虽是一时智士,但他们能被重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与曹操本来的想法就相合;当荀??对曹操的加封出现反对态度时,就算曾经是相得的主从,曹操也毫不留情地疏远荀??,甚至暗示他自尽。而后来投于曹操的贾诩,以及被迫出仕的司马懿都看准了曹操性格上的「不能用人」,因此两人在曹操面前几乎是不提意见,司马懿屈己以为文学掾,贾诩则发言前必先揣摩曹操的心意。

      以司马懿、贾诩之例,我们很难想象诸葛亮能在曹操阵营中有任何发挥。

      再说,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因为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杀了曹操之父,曹操两度大屠徐州。当时诸葛亮年方十二,住在徐州,他亲眼见到曹操军的暴行,印象深刻,对曹操是绝对不可能有好感的。终其一生,孔明对曹操没有一句正面评价,更可以认定他对曹操的深恶痛绝。

      此外,政客只找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而不顾政治理想的实现,如贾诩。

      而政治家则否。政治家以理想的实现为从政的主要目的,个人荣辱与得失在其次。

      曹操阵营中也有政治家,如荀??,其理想在于敉平汉朝诸乱,以拥护汉室正统,重整社会制序。但这与曹操的目的相违,曹操自然也希望能敉平乱象而奠立国基,不过他并不希望重振汉室,而希望自己成为开国之君,或至少是全国最有权力的人。以荀??的地位,??和取容、悦媚曹操,并非难事。但是荀??选择表明立场而死。这就是政治家的基本良心。

      孔明对曹操本已痛恶,在执行淑世理念之时,他的选择也会格外慎重,刘备的作风是较接近孔明理想的,因此孔明宁取弱刘,而不附强曹,这是其政治家风范的展现。

      结语

      这篇随笔在匆促之中写就,还有很多观点的连贯上并不流畅,但是大体上是我对孔明的一些认识,有的还很值得再细细讨论。

      比如说孔明为何信任马稷?南征的影响,以及孔明在训练接班人的努力等等。这些也都是一般读三国的人比较容易产生误会的几个问题。

      孔明并非没有缺点,但是这些网络上常见的批评,恰好不是他的缺点,只是提出者研读不精所产生的一些误会,有必要加以说明罢了。

    • 家园 顶一下。
    • 家园 Re:【文摘】庄姜:百战谤臣话孔明[网络上常见孔明十大罪]驳议

      Suppose what you are saying is right (I don't really agree but it's irrelevent

      here), then why do you suppose people throughtout Chinese history, writers,

      historians, officials etc make up these lies?

      Why do you think ZhuGeLiang joined LiuBei?

    • 家园 补充:诸葛亮之比萧何

      刘备出兵与曹操争汉中时,诸葛亮坐镇成都,足兵足食,可比萧何

      刘备争西川的时候,最开始也是诸葛亮坐镇荆州,后因庞统阵亡,才领兵入川。

      可见,诸葛亮搞后勤也是有一套的。

    • 家园 Re:【文摘】庄姜:百战谤臣话孔明[网络上常见孔明十大罪]驳议

      My complaint is with none of the above ten points you raised.

      Let me declare up front, that I have not read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But I did see a TV series "the Three Kingdoms" and I did read a lot of articles, like yours on the web.

      My complaint is that from these sources I can not arrive at something that

      resembles a real person. He's more like a saint, and he's not even religious.

      It is not until I read the article below (the one that I commented on and I

      recommend to everyone) that I begin to get a glimpse of the real person behind

      that entire facade.

      From there I learned why he joined Liu and not the other two kingdoms. Say I'm

      looking for a job and I have three offers, two from well established companies

      and one from a startup. The CEO of the startup is so eager to have me that he

      travels a long way to visit me, three times; that he practically offers not

      just a job but a partnership; that I know that I would have pretty much free

      reign over the enterprise. Being an ambitious upstart, I think it's a safe bet

      I'll take the position with unlimited room to grow rather than disappear into

      obscurity in a corporate pigeonhole. I might even deliberately miss the first

      two appointments with the CEO, just to test his sincerity, if I were the cold

      calculating politician that ZhuGeLiang was.

      The calculation on my part is fully understandable. I have to watch out for my

      own interests, as everybody naturally does, and it does not hurt anyone.

      Unfortunately self-interest goes against the holy Confucian doctrine. Now we

      have a frantic effort to grasp at any excuse we can find: he joined Liu because

      he valued their friendship (they didn't even know each other before the alliance

      was made); because he thought Liu was the only legitimate heir to the throng;

      because he was moved by his perseverance; etc. None of these sits well with the

      shrewd politician whose career was essentially made from deceptive schemes,

      ahem, brilliant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strategies.

      For me this is a good start at understanding the real person. Lots of questions

      still remain. Why did he invade the north 6 or 7 times with futility? Being the

      smart man he was, he had to know chances of success were slim at best.

      The best defense is offence? What is the evidence that a northern invasion was

      imminent? For 7 times in a role? --- That’s never heard of in human history for

      defensive purposes. How would such repeated long marches into enemy territory

      help your defense? Would it weaken yourself more or weaken your enemy more?

      Would it weaken the both of you for the benefit of the third party?

      I suspect we should look into his personal ambitions for an answer.

      Again,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ambition, except that it is against, you

      know what, the Confucian ideal.

      • 家园 个人利益和儒学相背么?和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简单说几句,正如萨苏所言,上面这篇文章里的每个观点都可以拿来独立成章。不过既然你的出发点是从儒家学说的需要来论证(想必在你眼里,儒家就是虚伪的代名词),这里就只谈儒家的观点。

        你说,“Unfortunately self-interest goes against the holy Confucian doctrine”。是否真的如此?

        孔子当年开私塾教学,不但自己到处寻访机会,更鼓励弟子到诸侯处寻觅机会,一展身手。这,能说是和实现自我价值相背?如果说是有相背,我想大概是你说的“self-interest”是完完全全的自我价值,而孔子说的则是不单单是自我,还同时考虑“天下”,也就是“小我”和“大我”的区别了。

        论语中,“『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很明显,孔子的主张是“修己以安人”,即对内修养自身,对外安和他人。首先修己,其次安人;修己是手段,安人是目的。

        那么,怎么样来修己以安人呢?

        “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多数人都知道这些词语。而这也恰恰是儒家的根本主张。

        在《大学》中是这样说的:“『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中,“格物致知、修身养性”是手段,强调的是自身的修养,当然,不单单是道德的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目的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也说“人人皆可成尧舜”。

        很显然,儒家的观念绝对不排斥个人的利益,但是更加强调,在实现个人利益的时候,需要以良好的个人修养为前提。为什么这点很重要,原因也很简单,平天下,影响的不只是个人,而是天下的利益。以一个丧心病狂,完全自私自利的人来治理天下,天下恐怕要深受其害了。

        说到底,儒学的思想不反对个人利益,但是也在意他人的利益。如此而已。

    • 家园 To 燕人狂徒兄。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中有这样一段:“亮在荆州,

      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

      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 家园 不太同意

      尤其是对六出祁山的评论。二出时把蜀魏兵力颠倒了,而六出时司马懿的三十万大军则出自郭冲五事。对此,大家不妨翻翻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裴松之对此的评价。

      • 家园 网上不管是夸诸葛亮的、还是骂诸葛亮的,

        对[郭冲n事曰]都很感兴趣。

      • 家园 嗯,感觉有些东西没说透,解一解。
    • 家园 看后顿有拨云见日之感
    • 家园 庄姜先生好老辣

      这些论题,假如单独开贴,每一个都可以音出长篇大论来,既闻高论,深感钦佩,想寻常人物若噍噍于是,九泉之下犹闻“公小儿之见,不可与高士共语”。此非大匠不可争锋也。

      • 家园 老萨能不能谈谈武侯是怎样读书的?---(看孔明读书时不求甚解的那副?叛?,就知道他不是死读书的)

        很好奇

    • 家园 看完之后,更觉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出自真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