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三种类型的文明(作者:杜车别赫) -- 不爱吱声

共:💬1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文摘】三种类型的文明(作者:杜车别赫)

    应用热力学及能量定律,探测太空的天体物理学家能够将文明分为三种类型,其依据是他们使用能量的方式。俄罗斯天文学家尼古拉。克达舍夫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定义了第一类文明,第二类文明和第三类文明。

      其实应该是四种文明,因为人类现在的文明离三类文明中任何一种都相差甚远,可以称之为0类文明。现在人类基本上使用死亡的植物(煤和原油)给机器提供动力。估计到了二十二世纪,如果那时人类还没有灭亡,那么人类将由零类文明进入一类文明。

      第一类文明是一种掌握了所有形式的类地行星能量的文明。这种文明能够改变天气,提炼海洋中的物质,或者从他们的星球中心提取能量,他们的能量需求是如此巨大,以至必须利用这个行星的潜在资源以获取能量。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上管理和利用资源,要求行星成员以精心设计的方式沟通,以实现高水平的合作。这意味着他们达到了一种真正的行星文明,即代表其起源的宗教,民族,国家,道德全部消亡的文明。

      第二类文明掌握了星系能量。他们的能量需求更加巨大,在耗尽了行星的资源之后,必须利用他们的“太阳”本身来驱动机器。戴森推测这种文明通过在他们的“太阳”周围建造一个巨大球体,使其产生的全部能量得到利用。他们也可能开始到附近的恒星系统探险移民。

      第三类文明已耗尽了单个恒星产生的能量。他们必须到达邻近的恒星系统或星团,最终演进成为一种星系文明。他们在整个星系中利用若干个“太阳系”以获取能量。

      《星际旅行》中描述的行星联盟可能达到第二类文明的起始水平。因为他们刚能燃烧太阳和到附近的几个恒星系中殖民。

      在文明演化的过程中最危险的是从第零类文明转向第一类文明。第零类文明就象一个被宠坏的小孩,不能控制住脾气的爆发,这可能会毁坏他自己。残忍的派别主义者、基要主义者、民族主义者以及过去几千年的种族仇恨,仍然萦绕着它那不成熟的历史。铀的发现可能使人类被核武器毁灭,化学工业的建立可能使环境被毒物污染,并且破坏形成生命的大气层。

      如果能避开各种星球灾难,并且完成政治革命和相应的科学革命(分子生物革命,计算机革命和量子革命),那么上升到第一类文明即行星文明的道路就会铺平。

      当一种文明达到第一类文明时,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第一类文明必然是一种行星文明,行星文明能决定性的影响能量和资源在行星的流动。例如,第一类文明将从海洋、大气和行星内部中获取扼部分的能量。对行星资源的充分使用将足以改变行星的气候,征服行星的海洋。一般的飓风释放的能量比一百颗氢弹还要多,今天控制气候仍旧不太可能。而第一类文明在人类的高度合作下,将完全具备了控制气候和消除星球环境威胁的能力。

      第一类文明的能量消耗大约是我们现在的零类文明的一百亿倍。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类文明将会发展出行星交流系统,行星文化和行星经济,社会将通过瞬时交流连接起来,并且可以向行星或者附近的恒星发送小型开发器,建立小型居住枫。第一类文明的生物意义上的进化将趋于终止,这是由于科技发展使得不同基因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几率相同化的必然结果,而这也意味着进化将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但是第一类文明仍旧十分脆弱,不能承受天文和环境的灾难。

      不过当文明达到第二类的阶段时,就不会死亡,它将和宇宙同在。自然的任何物体都不可能用物理的方法毁灭掉第二类文明。第二类文明依靠其技术力量,能承受大量的天文或生态灾难。通过使太空中任何可能撞击行星的宇宙废墟发生偏离,就能避免潜在灾难性的流星或彗星撞击。依赖改变气候――即控制极冠附近的喷流或对行星的旋转作可能的微小纺调整,来避开冰川时代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第二类文明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危险是附近超新星的爆发(比如太阳死亡时),它突然爆发出的致命的X射线会烤焦附近的行星。但是通过检测所在星系的恒星,当发现这个星系的恒星正在死亡时,可以有几百年的时间来建造太空船,将人们运到别的太阳系的殖民地上。

      第二类文明由于能量需求太大,以至于它不是被动的通过太阳能接受器获得太阳光,而是主动向太阳发送巨型太空船将太阳能直接运回自己的行星。

      从第二类文明向第三类文明的转变需要更多的时间,因为它的进化依赖于对星际旅行的控制这一极其困难的任务。

      虽然好莱坞赞美率领勇敢的开拓者去寻找外星人和适合居住纺行星的英雄船长们,但是,这可能是开发星系最为无效的办法,第三类文明寻找有望移民的恒星系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向太空中发送数千个“冯。诺依曼探测器”,这些小纺机器人探测器将着落在遥远恒星系的卫星上,并建造能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工厂。利用从大气和土壤中提取出的化学物质,机器人工厂可以生产出几千个复制品,他们将飞往深层太空去搜寻更多的恒星系。这个过程可以无限重复、重复一次的数目是“冯。诺依曼探测器”数量的几千倍。

      通过这种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可能会分析完数百万个恒星系。(实际上,有了“冯。诺依曼探测器”才有了电影《2001年》和《2010年》中的大磐石)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可能会形成一个理想的“冯。诺依曼探测器”。这种先进的探测器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生物体,它能够自我修复,在遥远卫星冰冻表面寻找“食物”,而且生产出几千只“小鸡”来继续开发星系。它具有生物体所有的功能。它的人工智力很高,可以执行基本的任务,并能总揽全局独立作出决定。它还有感情,有助于在太空中发挥作用。它在避开危险之前能感觉到“疼痛”。在遥远的卫星上补足能量后能体会到舒服,在看到后代时会体验到“做母亲的滋味”,在完成基本任务后会觉得高兴并有一种成就感。

      如果第三类文明以0。5倍光速发射这些探测器,那么就可以等待感兴趣的恒星系的信号源源不断而来。在一千年里,“冯。诺依曼探测器”可以将五百光年以内的所有恒星系地形绘制出来。在10万年里,“冯。诺依曼探测器”可以将星系中正好一半的恒星开采完毕。因为这些“冯。诺依曼探测器”效率很高,所以第三类文明能很快确定哪个恒星系适合移民。

      对于一种先进的文明来说,利用撕开太空和时间组织所必须的能量――“普朗克能量“可能更具雄心。虽然这种神气的能量超出了我们第零类文明的能力范围,似乎没有希望了,但他却在成熟的第一类或更高类型的文明能力范围之内。这类文明的能量输出大约是我们第零类文明的10的11次方到21次方倍。

      对于能量输出如此巨大的文明来说,在太空中凿洞是可能的(假设这些虫洞不违背量子物理定律),这可能为登上恒星来创建星系文明以及使用纬度窗口而不是笨拙的星际飞船来开发未知世界,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