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香港电影传奇之:永远的师傅! 怀念林正英(文选) -- 大尉

共:💬2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香港电影传奇之:永远的师傅! 怀念林正英(文选)

    现在才明了,原来在周星星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以前,已经有一位令我们开怀大笑的长者。

    让我们一起来怀念他吧!

    • 家园 喜欢看林正英的电影,想不到他英年早逝,可惜

      我看过一个他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电影,忘了什么名字了:

      情节是美军旗杆上面的绳子打结了,脱离滑轮了,众人无奈。只见林正英脚蹬皮鞋蹬蹬蹬几步就爬上旗杆上部,把帽子向上一扔正好戴在旗杆顶上,然后把绳子整理好,戴上帽子滑下来。一套动作做得非常麻利。

      《僵尸道长》《茅山道长》等系列也是我喜欢看的。

      • 家园 【文摘】东方秃鹰!俺到现在还喜欢看,动作设计水准一流!

        我看过一个他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电影,忘了什么名字了:

        情节是美军旗杆上面的绳子打结了,脱离滑轮了,众人无奈。只见林正英脚蹬皮鞋蹬蹬蹬几步就爬上旗杆上部,把帽子向上一扔正好戴在旗杆顶上,然后把绳子整理好,戴上帽子滑下来。一套动作做得非常麻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文名称:东方秃鹰

        英文名称:Eastern Condors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86年

        电影导演:洪金宝

        电影演员:洪金宝 ..... Ming-Sun Tung

             元彪

             ..... Man Yen Chieh

             Joyce Godenzi

             ..... Guerrilla Girl #1

             元华

             ..... Giggling General

             Haing S. Ngor

             ..... Yeung Lung

             Lung Chan

             ..... Potato Head

             张国强

             ..... Ching

             秦祥林

             ..... Szeto Chin

             钱嘉乐

             周比利

             ..... General\'s elite soldier

             Chi Chun Ha

             高飞

             仓田保昭

             ..... General\'s elite soldier

             林正英..... Lieutenant

             楼南光

             ..... Ching (as Lan Guang Lau)

             Angela Mao

             ..... Guerilla Girl #2

             田俊

             狄威

             ..... General\'s elite soldier

             黄锦荣

             ..... Colonel Yang

             午马

             ..... Vietnamese Officer

             元奎

             ..... Judy Vu (as Kwai Yuen)

             袁和平

             ..... Yun, Yen-Hoy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简介:美利坚合众国国防部1987年第一号秘密军事行动代号 ──东方秃鹰。行动执行──林中校于联邦监狱抽选一批华裔刑事重犯,以美国居留权及每人二十万美元作酬劳,稍加训练,组成杂牌军,负责“东方秃鹰”行动中之“明修栈道”部份;而行动中之“暗渡陈仓”部份,则由黄上校率领之华裔精练部队负责。“东方秃鹰”行动依时展开,但上帝未有眷顾美利坚合众国此一行动,在空难事故中,精练部队出师未捷身先死,林中校唯有率领杂牌军空降北越,强渡关山,向死神挑战,执行“东方秃鹰”行动……

      • 家园 那是鼎鼎大名的《东方秃鹰》!除了英叔,

        里面还有洪金宝,元彪,秦祥林,午马,高丽虹,楼南光.............

    • 家园 立于桃木剑上的神--我眼中的林正英

      红狮红狮

      --------------------------------------------------------------------------------

      林正英,原名林根宝,在八十年代以出演僵尸道长的形象为人熟知,后因酗酒过度,得肝癌晚期去世,享年45岁.

      对于林正英师傅,我始终怀有一颗异常崇敬的心,因为我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从早期"海岸贡献"的走私录象带开始,形形色色的僵尸喜剧就是香港电影的主角,午马,陈友,郑则士,洪金宝都是扮演"道士"的常客,但是其中最专业,最有创造力,也最令人心服的的"道士"角色,却非林正英莫数.他在商业电影中求新求变的一面是有目共睹的,不少令人目眩神迷的道术都是由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并将其艺术化,电影化,带有明显的"林式风格",并被其他僵尸电影争相模仿.可惜天妒英才,现如今,我们只能在他演过的数十部电视电影中领略他的神采了.

      初入影圈遇贵人--

      林正英在12岁的时候就拜入当时的京剧名旦"粉菊花"门下学习京剧(这点在他的《七小福》中显示得淋漓尽致,这里且按下不表),和于占元的"小戏班出七小福"类似,"粉菊花"门下亦是人才济济,和林正英称兄道弟的就有尊龙,惠天赐(惠英红之兄),孟海,董纬等一众后来成名的电影人才.在出演四五年京剧后,林正英投身香港电影圈,从龙套和替身作起,多次为女演员郑枫枫当替身演员.在这段时间,他遇到自己电影生涯中第一位"贵人",就是李小龙.在嘉禾投拍《唐山大兄》一片的时候,林正英是副武指,在合作期间受到李小龙赏识,后来拍《龙争虎斗》一片时,李小龙还特地要求邹文怀写信去韩国调林正英返港任其武指,两人其后再拍《死亡游戏》,可惜戏未拍完,李小龙便逝世.这时,林正英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了,虽然是戏班出身,但却是个货真价实的武术高手,信手打出的咏春拳也是虎虎生风,这一切,引起另一个当红的动作红星--洪金宝的注意.

      小试锋芒斗鬼神--

      喜欢李小龙电影的人都记得《龙争虎斗》里有段洪金宝和李小龙对打的精彩镜头,这个就是林正英精心设计的,洪金宝也觉得很满意,觉得林正英是可造之材,便有意提携他.在1980年的《败家仔》中,他首先出演了《败家仔》中花旦戏子梁二娣这一角色.之后又在洪金宝有名的《鬼打鬼》系列《鬼打鬼》《人吓人》中饰演了道士角色,可以说,除了"僵尸系列",他与"成家班"的合作成为贯穿他演艺生涯的另一条主线,我们可以在《龙的心》,《富贵列车》,《七小福》等电影中看到他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七小福》中演的是于占元(洪金宝饰)的师弟,做武行跑龙套,做替身为别人拚命,捧红了大明星,自己却一辈子没没无闻,最后疯了,在片场唱着霸王别姬,场景真是凄凉,令人觉得心酸无比,这个角色也是他演绎得最好的形象之一,在展现了自己不俗的戏曲功底的同时,也影射了不少他早期的坎坷经历,演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而无论戏里戏外,他与洪金宝也是有着这样亦师亦友的情谊,这个,却是为人所不知的了.

      初执导筒滥散财--

      1985年拍摄的《僵尸先生》是林正英的代表作品,"九叔"的形象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之后僵尸片被模仿成灾,陷入低潮,他只好出演又《铁甲无敌玛莉亚》《英雄无泪》《东方秃鹰》等现代动作电影,口碑倒也不俗.后来在自导自演的《一眉道长》中,林正英再次凭着层出不穷的"玩鬼"绝招,将西方的吸血尸用中国式手法变造,翻身成功.但是由于林正英对电影要求苛刻,导致影片预算不足,结果自己最后连导演费也没有捞着,还被取笑为"散财道长",他自己倒不以为然,觉得电影成功才是最好的.只是急了电影公司,在92年拍摄《驱魔道长》的时候,一顶"监制"的帽子压在他的头上,林正英强化了电影中恐怖,紧张与喜剧多种元素,终于在按预算拍完后,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值得一提的是"僵尸先生""僵尸探长"这些系列电影极少运用视觉特效,让一些制片人看到这仪题材的潜力,一时间,一张张签约的合同都向"散财道长"心甘情愿的涌来.

      天师反遭小鬼耍--

      90年代初是林正英拍片最频繁的时候,仅仅90年~~~91年这两年,他就拍摄了十几部的电影,自然搀杂了不少平平之作,但是更具毁灭性的是林正英僵尸题材的成功令一些人眼红,令到港台部份的制片人以为原来就是如此简单,于是一窝蜂的抢拍,有一个记录,十七部僵尸电影同时赶拍,荒山野岭,大大小小的僵尸跳来跳去.由于粗制滥造的结果,就是僵尸电影的热潮快速的消退,部份观众在受骗后,望而止步.那些见风驶舵的制片人一看风头不对,又奔着徐克的"新派武侠"而去,可怜林正英虽一身武功,但是驾轻就熟的"僵尸电影"被这么一折腾,无人再敢投资,他只好再次接拍其他类型的电影,如《笑傲江湖》中,他扮演了曲洋,《神枪手与咖喱鸡》里扮演的"枪王",都有"林式风格"的一点延续.在世道艰难之际,他还是挖空心思想新点子,比如在《非洲和尚》中,他就将非洲土著和茅山法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类电影已经积重难返,93年他出演了胡金栓执导的《阴阳法王》,再次失败.94年他的《青蜂侠》居然获得当年"票房最差",一系列的打击终于使得林正英黯然淡出影坛.而这部烂片却成为林正英的电影遗作,实在可悲可叹!

      未曾深爱已无情--

      离开电影圈,林正英并没有因此消沉下来,95年他获亚视以百万高薪礼聘演出电视剧《僵尸道长》,在这部电视剧里,他结识了我们很大家都很熟悉的香港演员苑琼丹,两人感情在合作过程中慢慢滋生,虽然没有结婚,但是是圈内公认的一对壁人.电视剧异常成功,当年收视狂飚,96年他再次拍《僵尸道长Ⅱ》,《等着他回来》,97年底,本来马上要筹拍的《僵尸道长III》已经摆上议事日程,这时候,林正英因为肝癌住院,致病原因是长期酗酒,由于是晚期重症,医救无效,于当年11月8日去世,整件事情他都处理的很低调,一如他一向不苟言笑的举止,可惜一代"僵尸道长"就此撒手人寰,留下的只是他的影迷无限的追忆.

      在现在看来,林正英的大部分电影都没有太过深刻的寓意,对人性黑色的一面也只是点到即止(如《鬼干部》),但是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了十几年,并没有拘泥于先辈规定的框框,制作的电影创意十足,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这对于寡淡无求的他而言,已经足够了.也有人尖锐的指出,林正英等人在八十年代拍出的"僵尸电影"是"糟粕电影",是香港电影的耻辱,我不想费力去反驳这种意见,因为真正有所作为的人,会长久的活在他们影迷的心里

      • 家园 僵尸大时代:香港僵尸片来龙去脉

        不详

        --------------------------------------------------------------------------------

        只因一部号称还未上映就凭卖埠避免蚀本的《千机变》受到国际市场的瞩目,便令很多香港电影人重新打起了"僵尸片"的主意.这不,刚刚获得香港金像奖杰出青年导演奖的罗志良已经抢先宣布,他也要拍一部僵尸片.由此看来,当年风行香江的僵尸片恐怕又要再掀争拍热潮了.不过,如今香港的僵尸电影似乎愈来愈缺乏本土文化色彩,反倒积极向西方的"吸血鬼及僵尸片"靠拢,仅以《千机变》为例,我们从该电影预告片的动作打斗及僵尸特征等方面的设计便不难看出模仿西片《刀锋战士》等电影的痕迹.

        但话又说回来,吸血鬼及僵尸电影在西方已有70多年的历史,类型成熟,影响广泛,不仅启发香港拍摄此类影片,更对其有着"偷师"的借鉴意义.即便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宝禾公司制作的极具中国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接连创造票房传奇,令得跟风抢拍之作横行,成功引领"僵尸大时代"潮流之际,亦不能完全摆脱西洋"吸血鬼及僵尸片"的文化影响.——因此,要概括整个香港僵尸片的盛衰历史,我们或可从"西风东渐,土洋结合"这八字中窥出些关乎"跨文化"的究竟来.

        (一)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惊悚鬼怪电影的发展缓慢,影片数量质量皆远及不上喜剧,歌舞,武侠,功夫等类型片.至于僵尸片,更属于被遗忘的题材,偶尔几部如《僵尸复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尸片的简陋之作,并未引起反响.倒是1974年,邵氏电影公司与英国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的《七金尸》在当时颇受关注,影片由英国人执导,刘家良任动作设计,姜大卫,刘家荣等人联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结合的僵尸片.不过,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对该片的宣传攻势虽强,但由于影片风格怪异,内容杂糅,观众不能接受,票房最终惨败.并由此导致之后十年,香港鲜有人再敢碰僵尸电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许鞍华,余允杭,于仁泰等新浪潮导演拍摄的《疯劫》,《撞到正》,《凶榜》,《山狗》,《灵气逼人》等惊悚鬼怪电影,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与此同时,洪金宝融合功夫喜剧与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则开创了"灵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极受欢迎;至此,香港的惊悚鬼怪电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势至今不衰.

        低成本制作的"灵幻功夫片"大获成功,使得洪金宝和他的宝禾公司尝到了甜头.继《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之后,洪金宝又开始尝试将僵尸题材融入"灵幻功夫片"中,不过当时洪金宝等人对本土民俗传说的僵尸显然没有信心,而是想西风东渐,打算借70年代风行欧美的"吸血僵尸"吸引香港观众的眼球,因此,专门聘请了英国拍僵尸片的高手设计僵尸造型及吓人桥段——但后来洪金宝,林正英等人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发觉西洋吸血僵尸的意念始终无法与他们的灵幻功夫融到一处,便放弃了这一做法,转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风格与"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剧.灵幻"一脉相承,终于在1985年制作完成了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

        (二)

        僵尸家族

        "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此话确实一针见血.单拿《僵尸先生》来说,当年功夫片中最常见的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斗趣情节都被编剧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关"僵尸"和"茅山术"的具体细节则极具民间色彩,用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降制僵尸的民俗传奇手法都被《僵尸先生》统统吸收,并被"九叔"林正英用极其专业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开来.僵尸的造型动作特征同样向民俗传说取经: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同理,人闭呼吸可避僵尸,这也是《僵尸先生》最令观众印象深刻之处,由此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尸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变僵尸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片的启发.另外,《僵尸先生》中的"灵异怪类"也并非全是"僵尸",尚有王小凤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节,事实上《僵尸先生》以及以后的同类影片中也都有僵尸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现,而香港的僵尸片在某种程度上本来就应属于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范畴,只不过可以独立成章罢了.

        《僵尸先生》于1985年底公映,观众趋之若骛,票房狂收2000万,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轰动.次年5月,宝禾公司再度出击,拍摄了《僵尸翻生》,影片将《僵尸先生》中的惊鸿一瞥的赶尸情节发扬光大."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被加以改良在银幕上蔚为奇观: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师前面摇铃引路,后面蹦跳着一串头贴黄纸符的僵尸,情景诡异新奇,令观众大为受落.而"僵尸翻生"则是影片最大的噱头:被赶之行尸被施法变成恐怖僵尸,茅山师徒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刺激搞笑,尽显黑色喜剧风格,自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同时也正是由于《僵尸翻生》延续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觉得有利可图,掀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风之作上映,其中较有名气的有袁和平导演的《僵尸怕怕》,黄鹰导演的《茅山学堂》等.严格来说,这些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有所变化,但皆未跳出《僵尸先生》和《僵尸翻生》设定的茅山术斗恶僵尸的套路,尽管个别搞笑吓人桥段袭自西方吸血僵尸片,整体却仍是中国传统民俗趣味的体现.——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宝禾影业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则积极向国外电影偷桥,不仅在当时香港僵尸片中独树一帜,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受到热烈欢迎..

        僵尸家族2

        说到《僵尸家族》与同期香港僵尸电影的最不同处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原本被描绘成毫无人性知觉的怪物,而片中这三个僵尸因是父母与儿子的关系,自然舐犊情深.小僵尸误落人间,与几个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温馨有趣的小把戏,明显是抄自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故事,虽然只借了皮毛,僵尸倒也稍沾了些亲情友情气.不过,毕竟是嗜血杀戮的行尸走肉,最后一场僵尸大闹繁华都市的重头戏又借鉴了日本的怪兽电影的情节,香港观众看得离奇有趣,日本观众却是亲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尸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尸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竟也出现了短暂的"僵尸热潮",恐怕这是香港电影人所没有想到的.

        (三)

        1987年是僵尸题材风头正劲之时,引领僵尸电影潮流的宝禾影业虽然狠尝了几次"僵尸"的甜头,却没有接着抢市,而是拍了一部《灵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术鬼怪魂精之余,惟独没和僵尸沾边,只涉及了另一类民间传说中活人被术士施法控制的所谓"行尸".不过,即便如此,片中吕方和小孩演的捣蛋鬼的服装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观众喜欢的清朝僵尸.另外,同期的几部喜剧片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看来其时"僵尸"热潮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同类影片.

        猛鬼差馆

        同样在1987年,邓光荣的"影之杰"电影公司制作了一部完全不同于宝禾公司开创的茅山道士施法的新型僵尸片:《猛鬼差馆》.该片由两名在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电影人负责剧本编写和导演工作.其中一人叫做王家卫,本来主要为陈勋奇作编剧,但并不是很成功,还曾经因剧本编写太慢被新艺城炒了鱿鱼.另一人叫刘镇伟,本来不是搞电影的,早年在某财务公司工作,后来该公司搞起了电影,成立了"世纪"电影公司,他便成了该公司的制片经理.监制了《凶榜》,《杀出西盘营》,《烈火青春》几部"新浪潮"导演作品后,对电影的兴趣愈发浓厚,竟弃了制片经理不当,改做电影编导.两人合作的这部《猛鬼差馆》虽然是当时最热门的"僵尸"题材,却并未沦为跟风之作,而是借助流行拍档喜剧模式,配合各式各样中西鬼片的惊悚搞笑情节,拍成时装版的警察,僵尸大斗法的惊悚搞笑喜剧,与林正英民初背景的茅山僵尸片大异其趣.影片的"僵尸"也不再是清朝遗老,居然改为抗日时期在港自杀的日本大佐,而且仿效身披黑色抖篷的西方红眼吸血鬼形象,至于片中警察们最初采用的对付僵尸的方法亦是用木桩钉入僵尸心脏和大蒜辟邪等西方降治吸血鬼的路数.

        《猛鬼差馆》上映后,观众对这种"土洋结合"的僵尸片倍感新鲜,票房自然轻易过千万.刘,王尝此甜头,岂能罢休?1988年再次联合编剧,以《猛鬼差馆》原班人马继续打造时装僵尸喜剧《猛鬼学堂》,上演了警察捉鬼部队大战僵尸猛鬼的疯狂好戏,影片继续向西方类型片借桥,同时又大胆创新,比如用放水放电消灭僵尸的方法,不仅本土茅山术中没有,亦不见于西方的吸血僵尸片.——相较而言,与该片同年上映的《僵尸叔叔》却仍体现了本土化的民俗传奇,以前"宝禾"僵尸片中常见的摇铃赶尸,师徒斗趣,门派之别的恶作剧整蛊,茅山法术大斗清朝僵尸的等等桥段皆被《僵尸叔叔》照单全收,并且拍得趣味盎然,娱乐性十足,再次延续了宝禾公司制作僵尸电影的票房神话.只可惜,它已是香港完全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的最后一次风光了.

        • 家园 (四)在香港的僵尸电影中

          许多影星都扮演过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长”,比如钟发、陈友,郑则仕、吴耀汉,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论最受欢迎、拍得最多,则当属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连画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长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为香港僵尸电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对僵尸片这种令自己声名鹊起的题材确实也情有独钟,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当香港传统的茅山僵尸片由于被众多跟风之作反复模仿毫无创新,以至渐渐失去观众时,林正英为避免香港僵尸电影黔驴技穷、自断生路,拍摄的此类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余,亦开始积极将西方吸血鬼及僵尸融入香港僵尸片中,他于1989年自导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结合”的最佳范本,该片不仅将民间“养鬼”之说改成“养小僵尸”,道长与小僵尸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对敌!而且大胆引出西洋吸血僵尸,来一场中西大战,影片最热闹新奇之处便是茅山术降不住西洋僵尸,一眉道人无奈之下用炸药爆破,却仍然不能奏效,最终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僵尸,方才大功告成。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长与基督教徒的“鸡同鸭讲”、茅山术与西方僵尸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观众大为受落。影片上映后票房过千万,虽因林正英不计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却打开了香港电影人重新审视本土僵尸电影的思路。之后的1990年,本已山穷水尽的香港僵尸电影再度掀起创作热潮,西风东渐之势亦愈演愈烈。

            打响1990年僵尸电影第一炮的,是与林正英共同出身洪家家班的钱月笙、陈会毅,两人合作的《捉鬼合家欢》名为“捉鬼”,实为“收藏僵尸”,鬼倒是有一个,却是忠心耿耿的“鬼仆”。影片最有创意的地方是开篇用现代科学仪器给僵尸做实验,本来很有搞头,可惜没有深入,最终只沦为一个小噱头而已。

            林正英在这年也拍出一部《驱魔警察》,从民初走向现代,沿袭了刘镇伟《猛鬼差馆》中警察拍档与尸魔斗法的模式,不过玩的仍是茅山术,算是茅山僵尸片与警察搭档破案两大类型片的综合体。至于擅长中西混合的刘镇伟,在稍后的《尸家重地》中,表面看来似乎向本土传统僵尸片取经,并夹以盗宝情节,实质上却是借僵尸题材调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僵尸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张狂。一群人在舞台上假扮荆轲、王昭君胡搞乱唱、意图接近秦尸然后灭之的桥段,充满戏谑,实是刘镇伟喜剧风格的最佳体现!

            其实,若论香港的僵尸片中将民俗传统与西洋吸血僵尸结合得最为荒诞的,应首推陆剑明导演的《僵尸医生》。影片从医生林保怡在英格兰与女吸血鬼陈雅伦在一夜风流时被咬,事后回港逐渐呈现西方吸血僵尸症状:如惧怕阳光、贪食患者鲜血,喜着黑色斗篷、晚上睡觉甚至如蝙蝠倒悬粱上等等,好在那女吸血鬼又运功将他治好。孰料此时吸血鬼伯爵赶到香港,于是众人与其在医院展开血战,眼看不敌之际,林保怡等三名男医生竟然被刘、关、张蜀汉三杰附身,最终战败西洋吸血僵尸!看到此处,不得不佩服编剧信马由缰的超强想象力,但如此单纯为搞笑而搞笑的荒诞不经,观众似乎并不买帐。相比之下,倒是德宝公司制作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电影《一咬OK》在1990年的几部僵尸片中最受欢迎,林子祥所饰的吸血鬼李伯爵,身处欧洲古堡,身着黑色礼服,如西方哥特文学中的贵族吸血鬼一般优雅,影片情节亦是有吸血、有惊情,有恶斗、有浪漫,颇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韵,只是少了些惊恐怖的气氛罢了。这与之前香港的僵尸电影只顾胡乱抄袭和盲目嫁接,却从不理会西方吸血鬼与僵尸原来有本质不同的做法大相径庭,可称得上香港僵尸片向国际化靠拢的一次大胆尝试。

          (五)

            尽管1990年香港僵尸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弃了本土茅山术的传统套路,但总的来讲,反映并不如人意。太多的粗制滥造使得观众对这类题材已经开始厌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赌片和稍后徐克的武侠片开始大行其道,电影片商闻风而动,都改拍赌片和武侠片去了,一时间当年极受欢迎的僵尸题材竟鲜有人再敢涉及。

            而事实上,此时僵尸电影确实已积重难返,可怜只剩下林正英独撑大局,虽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这等集茅山法术、异域风俗、喜剧名片《上帝也疯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尸祖宗大战非洲巨人等诸多精彩桥段的创意之作,但最终无力回天。因此,这之后的作品无论是回归本土茅山僵尸片的《僵尸至尊》、《新僵尸先生》、《音乐僵尸》、《湘西尸王》,还是如《一咬OK》一样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连票房败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风武侠片的热潮风起云涌之时,香港的僵尸片却彻底陷入绝境。

            不过,俗语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20世纪90年代中期,僵尸题材虽然在香港大银幕上几近绝迹,却在电视荧屏上继续“苟延残喘”,而这依然要归功于“僵尸道长”林正英的不离不弃。1995年至1997年,他与亚视合作拍摄的《僵尸道长》系列剧集,收视率非常理想,令他看到了体现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还是大有市场的。谁知就在林正英欲再接再厉、准备接拍《僵尸道长》第三部时,却因肝癌于1997年病逝。这位平时素来低调的“老实人”(蔡澜语)的死讯一公布,香港电影界皆惊,痛惜之余,不免哀叹香港自《僵尸先生》以来创立的只用土法特技及功夫杂技便可营造惊人视觉效果、且具有黑色喜剧风格的茅山僵尸片,在林正英仙逝后恐怕真的要失传了。

            事实似乎正是如此,且看90年代末期至新世纪之初,香港银幕上倒是又出现了类似僵尸电影的《生化寿尸》(叶伟信导演)和《生化特警之丧尸任务》(郑伟文导演)等片,不过它们的主干情节模仿的皆是西方电子游戏《生化危机》,至于什么生化寿尸、丧尸也都是舶来品,主要是靠病毒感染,面目狰狞凶残吓人或可与中国本土僵尸有一拼,但严格来说,其实与僵尸片根本无甚关联。而在电视荧屏上,亚视在林正英死后,放弃制作传统民俗的《僵尸道长》,转而拍摄完全借鉴西方吸血僵尸家族体系的现代灵异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剧情则是中西合璧,主题较之以前完全娱乐性的僵尸片更有深意,讲爱与拯救,再加上制作精良,表演出色,结果大受欢迎,连亚视的死对头、无线电视台的老板邵逸夫都大度的夸《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拍得好看呢。但尽管如此,该剧拍到第二部便开始收视下滑,并且这股“西风东渐”的僵尸题材也并未因此延伸到大银幕上来。

          (六)

          说到近两年来的香港僵尸电影,倒有两部问世,一部是2001年梁鸿华导演的《赶尸先生》,另一部是徐克监制、钱升伟导演的《僵尸大时代》。这两部电影皆可称得上回归传统的茅山僵尸片,《赶尸先生》甚至完全取材自湘西赶尸的传说,集巫术、茅山、下蛊等民俗怪谈于一身,连男女角色的服饰都取自湘西少数民族,追根溯源到如此境地,在港片中固然少见,但对观众而言,却也未觉有多新鲜。至于徐克的《僵尸大时代》,表面看来,清末背景、师徒斗趣、深宅斗法、尸变、师徒合力斗僵尸体等情节皆是套自本土传统僵尸片,但实际上仍体现了徐克一贯的冷竣风格,人与人之间各怀鬼胎、尔鹬我诈,为了面子传宗接代、为了利益谋财害命!暗冷的色调,惊魂的夜晚,儿女之情是如此苍白无力,有的只是对僵尸的恐惧,对这个世道的漠然。

          《蜀山传》之后的徐克没有再大玩电脑特技,而是注重写实的动作打斗,但剪接依然凌厉,视觉效果依然惊人。只可惜《僵尸大时代》空有徐克的意念,却没有良好的内容和细节基础,各方面都不对劲,让观众看得莫名其妙,仍不免沦为一部技术性电影,最终竟至影片迄今还未公开上映,只以音像制品方式流入市场的悲惨境地。

            现今看来,体现民俗传统的茅山僵尸片似乎已走到尽头,少有观众捧场。而走完全借鉴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电影,大搞电脑特技+功夫打斗的中西合璧,不仅吸血僵尸是西方品种,甚至连降治僵尸的人类身份及手法亦完全洋化的国际路子到底能否成功,还须看今年暑期的《千机变》成绩如何?

            另外,最近扬言要开拍新型僵尸片的香港导演罗志良说,他们要给僵尸一个全新的形象,既不同于中国本土僵尸,又迥异于西方吸血鬼及僵尸,闭气吸血的桥段皆不用,并且有思想,有表情。而影片的情节内容较之以往的香港僵尸片也会有全新的变化——试想罗志良若是真能成功的话,到时令创作枯竭的香港僵尸题材再逢生机也说不定。

          • 家园 说起僵尸,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也是不错的
          • 家园 浅谈林正英饰演的两个经典角色------九叔和毛小方

            参天尽物

            --------------------------------------------------------------------------------

            和很多著名的明星一样,林正英印证了一个时代,一个香港灵异片的黄金时代,虽然已故多年,但他塑造的浩然正气的道长形象至善至美,深入人心,令人肃然起敬.我不敢说这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其中又以九叔和毛小方最为经典.

            正义、勇武的九叔

            九叔,一个亲切又庸俗的名字,林正英多部电影的主角都是九叔,电影中的九叔一身正气,一把桃木剑,几张灵符,一套娴熟的民俗道教驱鬼降魔术令厉鬼闻风丧胆,僵尸畏惧三分,看九叔捉鬼,斗僵尸都有一种莫名的快意,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意,九叔斗僵尸,诠释的是千百年来邪不胜正的恒古道理.我喜欢九叔,不单单因为九叔是一个正义、勇武的道长。摘下正气道长的光环,用平常生活的眼光看九叔,九叔也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严肃、木纳,不苛言笑,经常出冷幽默,有时甚至有点自私势利,比如僵尸

            先生中的九叔,因为没喝过外国咖啡,怕到时出丑,而叫上徒弟文才,为的就是让自已少出丑。又比如鬼咬鬼中的九叔叫徒弟做生意,而又只帮了徒弟一点本钱,在徒弟开的粥档生意冷淡,没人关顾时,九叔路过,徒弟热情招乎,而九叔不但不领情,而且还跑到对面的洒楼吃。但不管怎么样,九叔都是令人尊敬的,因为他也是人,他也要面对生活,所以他也必须具备一个社会人所具备的某些无素,包括自私、势利及虚荣。但在徒弟被僵尸咬伤的时候,九叔依然表现出师父的仁爱、责任与关怀;在僵尸出来害人的时刻,九叔一如继往的勇往直前,斩妖除魔,负起了道长斩妖除魔、匡扶正道的责任,这些都足已使九叔令人肃然起敬。

            一代宗师毛小方

            如果拿毛小方与九叔相比的话,我更喜欢毛小方一些,同样是道长,毛小方更具一代宗师的风范。在为人上,毛小方对别人永远比对自己好,这在他对钟君、玫瑰的纠缠和无理取闹的容忍上,在对陷害自己的师兄雷罡的宽容上,在对曾经充满兽性,后来改邪归正的阿秀的接纳上,对徒弟阿初被雷罡施法变成石人,而舍身救他的责任上,对每次僵尸妖怪出现都勇往直前的义无反顾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毛小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仁、义、礼、智、信,都让人打从心里钦佩、尊敬。以前看灵异片纯粹

            是为了消遣时间和放松一下工作压力,一直以为这类片子没有太多可取的东西。但自从看了林正英的片子后,我彻底推翻了这一幼稚的想法,每部戏,每部电影都有其糟粕和精华,只要用心去看,用生活的态度去看。就像僵尸道长2,当毛小方对陷害自己的雷罡说“一个存心做好做坏,天知地知,何须强辩”的时候;对阿秀说“人和野兽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懂得维护自己的同类,而野兽为了觅食,会自相残杀”的时候;当毛小方和血魔同归于尽时说“匡扶正道,斩妖除魔”的时候,你不觉得这些话饱含精华,富有哲理吗?也因此我尊敬毛小方,钦佩毛小方,在我眼里毛小方已不单单是一个电视剧的角色,他已化成一种精神,永驻我心里,激励我的人生。

            这几天一直在脑子里积聚盘旋的东西,今晚终于写成了文字,写完这些,心情豁然开朗,林正英虽然已走了将近八年,但九叔没走,毛小方没走。而在我眼里林正英就是九叔,就是毛小方。

            • 家园 林正英逝世细节

              苹果日报

              --------------------------------------------------------------------------------

              以下文章节录自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一日《苹果日报》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演活驱邪捉鬼「僵屍道长」的林正英师傅(原名林根宝),上周末傍晚终因末期肝癌,在九龙圣德肋撒医院逝世,终年四十五岁.由於林正英为人低调,且不想因为患上绝症「博人同情」,故生前曾要求家人不要将病情向外透露,并在逝世前一个多月,忍痛向女朋友苑琼丹提出分手,更甚的是在临终前一星期,林正英以自己病容恐怖为由,拒绝同门师兄弟和儿女到医院探病.

              临终拒见儿女

              林正英是在一个多星期前,被送入圣德肋撒医院,当时林师傅已陷半昏迷状态,且情况每况愈下,终於延至本月八日(上周末)傍晚不治.而据知,林正英的哥哥半年前亦因肝癌逝世,实在是祸不单行.

              消息指出:林正英生前为人不苟言笑,圈中较为熟络的,就只有年幼时一起拜京剧名师粉菊花为师的一众圈中师兄弟,不过林正英患末期肝癌的消息,一班师兄弟包括董玮,孟海和尊龙等等,以及一手提拔他的洪金宝都是从报章获悉.而早前返港拍楼盘广告的尊龙,原来一向与林正英交情甚好,而尊龙将於日内离港,故曾向林的家人提出到医院探望,但遭林正英拒绝.据知林连自己的儿女亦不肯见,理由是觉得自己的容貌变得「恐怖」.另外,九六年初因合拍亚视剧集《僵屍道长》,而和苑琼丹共堕爱河的林正英,原来在离开人世前的一个月,主动向苑仔(苑之暱称)提出分手.

              不想拖累苑仔

              据接近林身边的人指出,林正英自与前任妻子离婚後,近年只专注事业,闲来嗜好杯中物,直至苑琼丹的出现,苑仔的一往情深,令林正英大为感动.但在林正英自觉快将离开人世前的个多月,林单方面以一个无关痛痒的理由向苑仔提出分手,要求苑仔以後不要再见他,其实他只是不想拖累对方.

              不过苑仔仍然不离不弃,在林病重期间,仍不肯搬离林在西贡的住所,反而林正英却一声不响,其後独自搬到妹妹家中养病,而上周昏迷入院时,家人亦在林要求下,没有告诉苑仔.苑琼丹昨日表示,对林的死讯不愿置评,亦不肯透露会否出席丧礼.擅演僵屍道长享誉娱圈的林正英病逝的消息於前晚(九号)传遍娱圈,但一直未能获得证实,直至昨晨十时许,林之胞弟於尖沙嘴政府合署内的生死注册署出现,替亡兄办理领取死亡证手续,之後他便匆匆赶往九龙圣德肋撒医院办理其兄身後事,至此林正英病逝一事才得以证实.各大报馆及电视台闻讯後,大批记者即前往医院门外守候.到下午三时,一架「宝福纪念馆」的灵车驶至医院侧门,未几林弟亦现身,殡仪馆仵工则将

              已裹上白布的林正英遗体抬上灵车.

              花费百万

              及後灵车驶往大围「宝福纪念馆」,期间林弟一脸伤痛,对记者提问未有多言,但他就承认兄长性情低调,生前已叮嘱他要将丧事低调处理,林弟说:「佢(林正英)去得好安详,冇乜特别?想做?未做完,我?会?十三号设灵,十四号举殡,用佛教仪式举行丧礼.」据「宝福纪念馆」人员透露,林正英胞弟已订了二楼的宝善堂,为亡兄设灵.据知宝善堂是全纪念馆收费最贵的,故林正英葬礼估计需花费百万

              • 家园 林正英与苑琼丹的爱情

                不详

                --------------------------------------------------------------------------------

                苑琼丹与“僵尸道长”林正英当年的那段爱情故事,在香港轰动一时。1997年,正当他们处在热恋的时候,林正英悄无声息地搬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苑琼丹则对此不作回应。于是坊间谣言四起,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让许多人以为林正英无情地抛弃了苑琼丹。1997年底,林正英因病去世,苑琼丹以未亡人的身份前去为林正英守灵。香港媒体一片惊诧。至于当时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却因苑琼丹多年来从未松过口,而成为了一个谜。

                  在与苑琼丹访谈中,我们小心翼翼地触及了这个话题。没想到苑琼丹这次爽快地向我们解开了埋藏了五年之久的秘密:

                  苑琼丹:“其实他生病,我自始至终都是知道的。当时他不想被媒体打扰,所以搬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去住,也不让我去见他。他临走的时候说,‘我不在你身边,你自己好好保重,有什么困难就找你弟弟解决。’我当时很不情愿,但是他是那种很固执的人,他决定的事情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我尊重他的选择。”

                  娱乐周刊:“那他为什么不想让别人看到他呢?”

                  苑琼丹:“作为演员,都希望让人家看到自己最辉煌、最美丽的一面。他不愿意让人家看到自己的病容,更不希望被我见到。因为他知道我看到他这个样子,一定会很难过。”

                  在林正英最后的那段日子里,苑琼丹经历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林正英过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她都不愿意提及此事。这段爱情故事让人觉得伤感,但那个银幕上不苟演笑的僵尸道长为什么会爱上大颠大肺的苑琼丹,依然让我们好奇。

                  苑琼丹:“那时我们同在无线拍戏,我就常常在拍戏的时候同他开玩笑。因为他给别人的印象比较古板,所以大家很少有人敢同他开玩笑。可能他当时也很奇怪,为什么这个疯婆子总来搞我?”

                  爱情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两个如此性格迥异就这样走在了一起。只是故事的结局让我们唏嘘良久。

                苑琼丹与“僵尸道长”林正英当年的那段爱情故事,在香港轰动一时。1997年,正当他们处在热恋的时候,林正英悄无声息地搬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苑琼丹则对此不作回应。于是坊间谣言四起,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让许多人以为林正英无情地抛弃了苑琼丹。1997年底,林正英因病去世,苑琼丹以未亡人的身份前去为林正英守灵。香港媒体一片惊诧。至于当时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却因苑琼丹多年来从未松过口,而成为了一个谜。

                  在与苑琼丹访谈中,我们小心翼翼地触及了这个话题。没想到苑琼丹这次爽快地向我们解开了埋藏了五年之久的秘密:

                苑琼丹:“其实他生病,我自始至终都是知道的。当时他不想被媒体打扰,所以搬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去住,也不让我去见他。他临走的时候说,‘我不在你身边,你自己好好保重,有什么困难就找你弟弟解决。’我当时很不情愿,但是他是那种很固执的人,他决定的事情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我尊重他的选择。”

                  娱乐周刊:“那他为什么不想让别人看到他呢?”

                  苑琼丹:“作为演员,都希望让人家看到自己最辉煌、最美丽的一面。他不愿意让人家看到自己的病容,更不希望被我见到。因为他知道我看到他这个样子,一定会很难过。”

                  在林正英最后的那段日子里,苑琼丹经历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林正英过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她都不愿意提及此事。这段爱情故事让人觉得伤感,但那个银幕上不苟演笑的僵尸道长为什么会爱上大颠大肺的苑琼丹,依然让我们好奇。

                  苑琼丹:“那时我们同在无线拍戏,我就常常在拍戏的时候同他开玩笑。因为他给别人的印象比较古板,所以大家很少有人敢同他开玩笑。可能他当时也很奇怪,为什么这个疯婆子总来搞我?”

                  爱情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两个如此性格迥异就这样走在了一起。只是故事的结局让我们唏嘘良久。

                • 家园 再忆师傅坎坷的一生

                  参天尽物

                  --------------------------------------------------------------------------------

                  今年是师傅逝世八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一看到电影里那个一身正气的道长,想着师傅已经去世的事实,心里就有如坠落千丈似的空茫。师傅坎坷、短暂的一生有太多让人扼腕的遗憾。

                  师傅十一二岁就入戏班,拜在粉菊花门下,用在戏班赚的几个钱补贴家用,供弟妹读书。十几岁本应该是在学校读书,接受知识的年龄,然而师傅却没有,天天在戏班训练、演出,过着与大多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如果君看过七小福,君就会知道那时在戏班是如此的艰辛,近乎残酷的训练、频繁的演出、微薄的薪酬。后来师傅在朋友的介绍下进了影视圈,做了龙虎武师,专给电影里的角色当替身。师傅都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敬业的精神,默默无闻,一步一步走过来了。直到他以设计“下靶”出色,而被李小龙发掘、提拔。师傅才开始在圈中小有名气。师傅艰辛的青少年至今想起来就已经让人黯然神伤,然而更让人悲伤,让人为之扼腕的还是其中年。

                  中年的师傅本来在事业上已经有一些成就,然而在婚姻上却遭遇了不愉快。和前妻的婚姻只维持了五年便亮红灯,离婚了。从此一个男人便过着孤独、单身的生活,只能用拍戏来充实、麻痹自己。从此两个儿女便没有了母爱,过着单亲家庭的生活。我时常在想,师傅虽不超脱,但并不寡情。师傅绝对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但其前妻为什么要与其离婚呢?婚姻上不顺利的师傅全身心投入到了事业中,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师傅拍出了许多经典的电影,其道长的形象更是无人能及,自成一格。而这些成就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然而事业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当中又出现了僵尸片被模仿,泛滥成灾的插曲,师傅的事业也从高峰跌入了低谷。真可谓大起大落。这些近拟残酷的反差,现在想起来真叫人十分不安和不忍啊。然而师傅却没有从此一蹶不振,他依然在探索,依然在创新,继而拍出了《一眉道人》这样的经典影片。虽然票房还不理想,甚至连导演费都没收到,但这部电影在当时已经让人失去信心的僵尸片的年代,又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师傅如此敬业,如此竭诚的精神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真正帮师傅重回事业高峰的,还是他在95年为亚视拍摄的僵尸道长,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在两岸三地引发了收视热潮。而师傅也因此更被世人所熟知。毛小方正气的形象、矫健的身手,一代宗师的风范虽然已封存在胶片之中,但其精神却永驻在我们心里。

                  师傅最让人叹息,最让人心碎的还是他最后的那段日子,本来事业重回高峰,而爱情也有了新的曙光。在拍僵尸道长时和苑琼丹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师傅被查出患上了肝癌。是老天不公,还是命运弄人,至今想起来,我都感叹生命在病魔面前是如此脆弱。而师傅在临死前的做法又如此的让人叹息,让人扼腕。他被查出肝癌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以一个无关痛痒的理由与苑仔提出分手。他更在临死前还拒见亲友的探望,甚至拒见自己的亲生儿女。要知道一个男人该用多深的情,才会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只想着怎样才能不耽误女友的生活,甚至不怕遭到她的误解,而师傅做到了;一个男人该用多痛的心,才会在即将死亡的时候,也不肯见自己的亲生儿女,只想着将自己最美好的父亲形象永远留给儿女。师傅同样做到了。

                  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别人看。而命运从师傅身上撕去了太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我们这些影迷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种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渐渐的八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更深的思考,于是,师傅的人格魅力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而人格魅力一旦形成便是超时空的。

                  这就是人格的魅力。

                  师傅还会陪伴我们到永远,永远!

                  • 家园 观影手记之<<驱魔警察>>

                    疯火伦

                    --------------------------------------------------------------------------------

                    今天重温了英叔1990年的作品<<驱魔警察>>,记得上一次看此片都是在十多年前了,很是感动,所以写个观影手记,也算是对此片与英叔的一种怀念!

                    在片头字幕时,看到了此片的制作班底是如此强大,曾志伟任出品人,曾谨昌(现为周星驰御用编剧之一)任编剧,本人最喜欢的武指董玮担任导演,而英叔更是为本片肩负起监制,主演和武指的重任,单从这点就充满了吸引力!

                    故事背景由以往的民国时期转化为现代都市,而此次所对付的也不再是穿着清朝官服,蹦来蹦去的僵尸,而是令人更具寒意的行尸!此为本片较之英叔同类型影片最大的两个亮点!

                    剧中主人公风叔既是一名资历颇深的老警员,也是一位道行很高的道士.人物的双重身份给了英叔很大的发挥空间,英叔把握住了片中人物性格,既体现了警察的嫉恶如仇,也表现出了道士那种除魔卫道的精神!英叔在此片中无论是照型,还是台词,都显露出酷劲十足!

                    本片的武打场面也很精彩,一开始降服火盆鬼的那场戏就让人颇为亮眼,而中日大斗法就更彰显出了武指出身的董玮对动作戏节奏的把握,让人欣赏的酣畅琳璃!

                    身为配角的林俊贤与苗侨伟的表现中规中距!反而午马的客串出演让我觉得"姜还是老的辣",短短的几个镜头和几句台词就勾勒出了他所扮演的警察局长的处事圆滑,而与英叔短短几分钟的对手戏就表现出了这对斗气冤家的心照不宣

                    ,也从侧面反应出了风叔这个人物的讲原则,倔强和顽固!

                    总的来说,此片剧情紧凑,有很强的观赏性,即使放在现在对影片要求严格的今天,仍是一部不失水准的佳片!

                    • 家园 观影手记第二弹之&lt;&lt;金装鬼打鬼&gt;&gt;

                      疯火伦

                      --------------------------------------------------------------------------------

                      本片是英叔1992年的作品,其港名为<<甩皮鬼>>,观完全片都觉得港名更为贴切!而<<金装鬼打鬼>>是在台湾上映时的片名,想必大概是片商想沿用功夫灵幻片的佳作<<鬼打鬼>>的名字来吸引更多观众的兴趣!

                      本片导演陈会毅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但英迷们应该很熟悉他,早年同英叔一样是李小龙的搭档,后来在洪家班里任武术设计(如胡金铨的《侠女》、成龙《龙的心》),又在多部洪家班参与的功夫灵幻片中出任配角,到了90年代执筒拍了多部电影,多为灵幻片为主题,光与英叔合作的影片就有三部,最近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与元彬一起担任了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的动作指导!

                      此片的制作不算精良,剧情上也有照搬好莱坞惊悚片的套路之嫌:一个荒岛上,总有一群倒霉的年青人来野营,也总会遇到一些鬼神,也总会死那么几个.但好莱坞所不及的是我们有英叔,他老人家总会在危机时刻大显身手,帮助这些年青人化险为夷.

                      正片开始了约有半个小时英叔才出场,似乎有点晚,但我认为正是从英叔出场那刻起才是真正故事的开始,而且之前用了那么长的时间来为故事做铺垫,显得有些拖沓.而剧中的英叔在人物设计与以往多了一种病态化(如时不时的咳嗽),但这种病态化的设计并为在故事中起任何作用,似乎是英叔有意向观众暗示灵幻片的没落,传递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片中英叔从城市搬到荒岛上居住,过起隐居生活,不问世事,也可以表现为现实生活中英叔一种想息影的心态!

                      在表演方面,英叔的惯性表演状态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很精彩的道士形象,身手依然灵活,做鬼术仍然有板有眼!片中转型最大的要属楼南光,往日那个插科打浑,捅篓子大王的笨蛋队长摇身变成一位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商人,表演上十分到位,这位商人最终也落得个被吓成痴呆的下场,正应了师傅那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此片并不算佳作,但做为英叔的FANS确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影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