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从邪教徒到法西斯总统(与河友们侃卫斯理找到的好文章) -- 大尉

共:💬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从邪教徒到法西斯总统(与河友们侃卫斯理找到的好文章)

    --来自科幻小说家的警告

      斯蒂芬·金是美国当代著名通俗小说家。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倡销,自1997年进入大陆以来,也有相当不错的销路。他的作品虽然以"恐怖小说"著称,但许多都使用了科幻构思。这些科幻构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核心情节的根基。所以将这些作品视为科幻小说也无不可。由于时间所限,我只通读了他的一部小说--《死亡区域》。当时并没有留下多深的印象。法轮功事件发生以后,立刻又让我想起了这部作品。因为在这部完成于七十年代末的小说里,作者早就维妙维肖描写了美国当代邪教流行的诸多画面。《死亡区域》讲的是一个悲剧故事。主人公约翰尼是个普通的青年教师。一次车祸让他成了植物人,沉睡四年半才醒来。但这次车祸触动了大脑中一个叫"死亡区域"的部位,唤醒了他潜在的超级能力。从此,约翰尼只要触摸一个人,甚至只要触摸他的物品,便能感知这个人过去或未来的一些事情。他不知道这种能力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遂自行隐居,躲避公众与传媒的注意。

      但是在一次竞选宣传活动中,他偶然与一个叫格莱克·斯蒂尔森的政客握手,感知此人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成为美国总统,而且会使美国变成法西斯国家,并发动一场毁灭人类的核战争。约翰尼知道他无法令世人相信其判断,陷入内心痛苦中。不久,斯蒂尔森在政界青云直上,而约翰尼则得知他的脑瘤即将发作,来日无多。遂挺而走险,在公众集会上用枪刺杀斯蒂尔森,被后者的保镖在"正当防卫"中杀死。但斯蒂尔森在逃跑时将一名儿童挡在身前,被人拍摄下来。此事传出后他的公众形象彻底崩溃,约翰尼的目标得以间接实现。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细致入微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国邪教的画面。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当然不可能预见到李宏志一类角色会出现在地球的另一面。但小说中的有关描写竟然与中国的邪教表现惊人相似。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主要以主人翁的母亲维拉为线索来描写邪教活动的细节。维拉是个地位低下的善良妇女,在动过子宫切除手术后开始产生宗教狂热。当儿子成为植物人长眠不醒,而现代医学又对之无能为力时,她的宗教狂热逐渐升温。在一份专门登载"神秘事件"的刊物上,她以读者来信的方式描述了儿子的痛苦。于是引来形形色色的骗子。有的人让她花钱买一只"真正有法力"的十字架,有的人让她买一瓶有魔力的矿泉水,抹在约翰尼头上可以让他苏醒。有的人让她买某"大师"亲口朗诵的《圣经》,说将磁带在约翰尼身边播放几个星期可以令他醒来,并且附赠某大师的照片一张以增加法力。在这里,美国的邪教法师们除了用《圣经》不用佛法,讲基督不讲佛祖外,与我们身边的同类货色没什么区别。

      当然,美国人的文化水平毕竟高一些,所以邪教的理论也水涨船高。在一本小册子里,作者称天堂实际上在地壳下面,在南极那里有一个入口。急于解除精神痛苦的维拉买来大量地理学资料来寻找这个入口。又有一本书称天堂在猎户星座的某个星系里,上帝将在某日乘宇宙飞船来地球接走信他的人。于是维拉和一批信徒集资买下一个荒废的农场,等待上帝的来临。维拉的丈夫出于对妻子的爱,总是对她的此类活动保持沉默,直到有一天维拉相信了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谎言,为卖掉自己的房产召来中介商,才不得不阻止她的疯狂。

      后来,约翰尼苏醒了。维拉的宗教狂热也达到顶点。她认为这是她虔诚信仰的报酬。她相信儿子是上帝的使者。从此不再相信医生,重病时拒绝吃药,最后中风死去。

      如果作品仅写到这里为止,还只是复述了当代邪教的现实画面。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政客斯蒂尔森这个角色,将邪教的危害性作了更深入的分析。斯蒂尔森小时候是个聪明的顽劣儿童,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本人连中学都没毕业,在社会底层的浪荡中学会了生存本领。他曾是个真正的邪教徒。不到二十岁时就宣称耶稣附体,从此可以呼风唤雨,竟然加入了被称为"造雨者"的当代巫师行列。后来又通过宣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圣迹",推销《圣经》和法器。这些构当令他发了点小财,但他不可能借此获得社会地位,遂开始正常的商业活动。不料在这些商业活动中一赔再赔。于是便将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在政治投机上。

      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斯蒂尔森的竞选活动。他打扮得象个小丑,宣传的政纲是"将垃圾送往外层空间",每次竞选演说后都向听众散发热狗,被竞争对手戏称为美国热狗党的唯一成员。他雇用了一批摩托车流氓作打手,这些人打扮得就象纳粹冲锋队员,带着截短的撞球杆,随时准备殴打斯蒂尔森的反对者。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善于把握下层选民的心理,加上美国公众对两党政治的不满,竟然接连成为市长和国会议员。并且通过执行一些极右政策而赢得政绩。传媒开始分析他将在哪一年最终成为美国总统。在约翰尼的超能力感知中,斯蒂尔森将在"长着田鼠般眼睛"的美国最高法院院长面前宣誓就职,然后便是满天横飞的核弹头。

      当我第二次读这部小说时,这些情节让我不寒而悚。李宏志是没有获得合适的政治气候,如果有合适的社会气候,他会作什么呢?因为他和斯蒂尔森的野心、性格甚至经历都是那样的相似,只是生活的国度不同,使用的具体方法不同罢了。在这里,斯蒂芬金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邪教的阴影夸大、引伸,为我们勾划出一幅惊人的图景。让每一个读者永远对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社会现象保持警惕。这也体现了科幻小说的长处:它能把现实生活的某些仅如种子般存在的事物在幻想世界中长成大树,让人们对它的性状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小说最后的情节削弱了它的批判力。约翰尼发现斯蒂尔森将会对人类造成怎样的危害后,知道无法令人相信自己的超能力,就开始反复向周围的人问一个问题:如果他们能乘时间机器回到1933年纳粹党上台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去刺杀希特勒。亲月好友虽然不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但都认真地回答了自己的选择。有的人说即使冒被捕被杀的危险也要去刺杀。有的人则说他会加入纳粹党,从内部改造它。最后约翰尼从诸多答案中选择了刺杀一条路。当然,对于约翰尼这样一个没有多少社会洞察力的普通青年来说,产生这样的思想顺理成章。但小说未能与前面保持一致地深入分析蒙昧主义政治流行的社会原因,也没有从这些社会层面上入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仅凭一个偶然事件断送掉斯蒂尔森的前途。斯蒂尔森的形象从一个潜在的魔王,变成一个流星般划过政坛的小丑。小说的可信性和批判力都因此削弱。

      瑕不掩瑜,通观全文,《死亡区域》仍然是一部出色的警世之作,至少会让中国读者对发生在身边的邪门歪道保持更多警觉。

    (发表于《科幻大王》200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