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关于幼儿兴趣班。俺自觉非常有参考价值。 -- 柴禾儿妞

共:💬3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关于幼儿兴趣班。俺自觉非常有参考价值。

    诚诚妈(pitoto)在摇篮问:

    pitoto 写到: (于3/11/2006 1:48:49 PM 来自222.185.81.*)

    诚诚已经六周岁了,可我还在为他的兴趣班烦。去年暑假在少年宫学了两个月围棋,因为他说教室里的棋盘看得眼花,就没让他接着在少年宫学,而是报了幼儿园的围棋班,又是从头开始学了一阵,而且我考虑到马上就上小学了,每天功课做完后再练棋好象太费脑子;我觉得学琴挺好的,可以开发右脑,而且练琴相对于功课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所以又想让他学钢琴,可又觉得围棋已经入门了,放弃了有点可惜。如果学围棋,家附近有一个棋院师资还不错。我想得头都大了,也没个结论,请JMM帮我分析分析分析。

    anwq 的回复: (于3/13/2006 12:02:48 PM 来自61.150.43.*)

    > 以下是引用pitoto在3/13/2006 10:39:00 AM的发言:

    问题是他从来没试过学琴,怎么知道他倒底会不会有兴趣呢? <

    那就更不能报钢琴了。要让他适当接触一下钢琴,看看他的反应,如果很喜欢,就征求他的意见,是不是愿意学。如果肯定,再报。但是,要做好前功尽弃的准备,有可能学一阵子就不愿意学了。可是因为学钢琴代价太大,有些家长就会逼孩子继续。还有,要注意上兴趣班的目的,是陶冶孩子情操,让孩子有个爱好,还是要成名?如果是前者,适可而止,能学多少学多少。

    pitoto 的回复: (于3/13/2006 12:13:03 PM 来自222.185.83.*)

    谢谢楼上两位妈妈的回复。我们家附近有个琴行,我想先带他去那儿上上课,感受一下,让他自已决定是学棋还是学琴。我是觉得围棋太费时间和脑子,唉,怪我当初没考虑周全。不管学棋还是学琴,我只是想让他长大之后能有个爱好或者特长,别象我一样,什么特长也没有。如果征求他的意见,他对玩最感兴趣,呵呵。

    ***********************************************************

    小巫WeeWitch 的回复: (于3/13/2006 8:11:28 PM 来自61.149.38.*)

    斗胆说句要挨骂的话:

    我认为让孩子选择兴趣并坚持学习下来的最佳年龄是8岁以后,甚至等到11、12岁都无妨。

    1、那个时候,孩子大脑的皮层才发育好,能够懂得坚持、能够克服懒惰、能够忍受枯燥。

    2、那个时候,孩子的视觉、肌肉、神经、协调、活动/运动能力等等等等,也才发育好,做起事情来不那么费力气。

    3、那个时候,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容易受成年人左右和影响,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主意(特指美术和音乐)。

    4、最重要的,如果你做得比较好,那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已经建立的比较牢固,受到挫折不会轻易否定自我,也不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去学习(你就是用抛弃来威胁他,他也基本上能够独立生存了)。

    在这之前,都是家长逼迫、代替孩子坚持,一不留神就把孩子的兴趣都泯灭了。

    另外,不要以为孩子没有坚持学下来就不行,学几天就是几天,不会一点效用都没有。如果把考出个什么证书、取得个什么名次、甚至保持终身爱好,当成最终目的,那么孩子多半会让你失望的。

    小巫WeeWitch 的回复: (于3/13/2006 9:30:40 PM 来自221.217.29.*)

    忘了说一点:

    pitoto,假如诚诚现在去学钢琴,到了12岁,达到一定水平,假设他只是一个正常发育的孩子,而不是神童或者天才(起码你没把他毒打成郎朗)。那个时候,跟诚诚一般大的一个孩子,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也达到了那个水平,你该多后悔啊:哼,tmd!我多花了6年的钱!孩子少玩儿了6年!真不值!

    别以为我在说笑,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的几个朋友都很庆幸他们少花了几千甚至几万美元。

    教育是细水长流的事情,来不得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借你的帖子,我说上这么两句。当初在摇篮吵得一塌糊涂的几个话题,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我孩子的实例还是公众的意见,也包括学术理论)来看,还是我对了,幸亏我是个固执己见的人,或许我比较幸运,经常歪打正着。我不着急,我有的是耐心,我也不怕别人不相信我说的话。等过些年咱们再看看孰是孰非。

    ******************************************************************

    pitoto 的回复: (于3/14/2006 12:50:39 PM 来自222.185.81.*)

    昨天我也咨询了以前的同事,她的观点和小巫是一致的,她女儿现在上初中,刚过了钢琴业余十级,在幼儿园时我同事怎么逼孩子都不愿弹,后来也就放弃了,她女儿真正开始学是三四年级,学得很快,进度超过早学的孩子很多,学得一点不痛苦,没有经历厌学期,我同事就坚决认为晚一点学比早学好;我们当地也有个孩子,二年级开始学钢琴,现在被美国一所大学作曲系破格录取了。可我看书上说三岁到10岁对于学习器乐是一个“机会之窗”,错过了可能学起来就会吃力,所以有点着急。我妈妈也说我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觉得围棋好就买一大堆书,觉得钢琴好就恨不得马上搬台钢琴回家。我是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弹这弹那了,急啊!诚诚爸也说我太紧张,学围棋就要孩子天天练,最好几个月就升段,学钢琴也是,好象晚一天都不行,太焦虑了,他的观点也是围棋就先学着,总能学到点东西,别把孩子逼得太紧了。

    小巫补充:

    就这个话题再多发表几句谬论:

    人类大脑是非常奇妙的,就学习一事来说,人这一辈子,大脑永远都在接纳新的知识、调整神经元之间的线路。即使你45岁了,一直从事会计工作,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想成为护士,你去从头开始学习病理、药理、护理知识,去考护士证书,都不在话下。

    那些所谓几岁之前大脑就发育完全了、再不学就晚了之类的论调,都来自那些要卖给你亲子班、早教班、兴趣班、智力开发书籍或者工具的人,夸大其词。

    那么我们人类从小最最应该注重开发的是什么?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知识可以后补,人格却很早就成型,今后改变非常困难。

    人的记忆和学习动力,是跟情绪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跟荷尔蒙的分泌息息相关。我们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度过快乐的时光,增强他体内内酚酞、多巴胺、血清素等等令他安宁、愉快的激素的分泌,从而让他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应对自如呢,还是早早地逼迫孩子学这个会那个,增加他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素等等令他焦虑、紧张的激素分泌,让他面对任何挑战都厌恶、恐慌、不知所措呢?

    就好比你要做一锅炖菜,门外有一个菜市场,永远有新鲜蔬菜供你挑选。这锅菜,最重要的是把汤(情商)熬好,熬不好汤,放多少蔬菜(知识、技能培训)都做不出那个正宗味道来,拿给客人(生活的考验)吃,人家尝一口就吐了(成功与否)。

    这个选择,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转自李跃儿教育论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