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为什么要出现毛泽东? -- 擎箭天使

共:💬3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为什么要出现毛泽东?

    韩德强:

    我开始懂事应该是在80年代以后,那时毛主席已经不在了。76年他去世,我那时

    还不懂事嘛。所看到人家都哇哇的哭,我还不知道人家哭什么呢。我记得当时公

    社大礼堂里头一屋子人在哭,我在奇怪你们在哭谁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我也没多少资格谈毛泽东时代。但是要这么说的话,要是没经历过的事都不许谈

    的话,那春秋战国我们应该不应该谈?所以,历史还是要由后人一番番来评述的

    ,从这个角度也还是能够来谈一谈的。

    那么,我在想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为什么要出现毛泽东,中国为什么会现共

    产党 。这个问题过去我们以为搞清楚了,我现在是觉得没有搞清楚。什么道理呢

    ?我们正 统的历史教材都讲,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是一个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中国,大家的印象都是这

    样一个中国。但是 实际上,你站在当时的上海来看中国的话,你站在1840年以后

    的上海来看中国的话, 中国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 道理很简单,1840年以前

    中国工业的中心根本就不在上海。在哪里呢?在苏州、无锡 、湖州、杭州等地。

    商业中心在北京、武汉、广州、泉州等地。这跟上海没有什么关 系。上海还是一

    个小渔村。但是,如果不算鸦片贸易,直至1840年,中国还有庞大的 贸易顺差。

    有一本书,弗兰克?贡德写的,叫《白银资本》,讲从1500年开始到1800 年这段

    时间,全世界开采的白银有一半以上流入到中国。简单说,哥伦布倒是到新大陆

    了,把印第安人杀光,然后一部分印第安人到井下去开矿,去开采白银,然后这

    白银到了欧洲。到了欧洲后,这个白银在欧洲留不住,它又跑到中国来了,跟中

    国换丝绸、瓷器、茶叶、香料这些东西。结果,欧洲成了美洲白银输往中国的中

    转站。当时英国有一个经济学家叫休谟,他甚至讲过这样一句话,幸亏这中国不

    在土耳其的位置上,土耳其离欧洲很近啊,幸亏中国离欧洲很远,要离欧洲近一

    点儿,欧洲一分钱白银都留不下。中国当时的生产能力就强大到这一步,那么靠

    谁呢,当然是靠内地的工业,而不是作为小渔村的上海。

    1840年以后,中国什么时候从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一直到1870年前后。也就

    是说 ,中国的手工业生产能力非常强大,能够抵挡西方工业产品还达七八十年之

    久,此后 中国才转为贸易逆差。然后,不断地从国外进口洋货,什么洋钉,洋肥

    皂,洋油,这一切的东西才从外国进口。然后,上海作为进口国外商品,出口国

    内土畜产品的一个中转站,一个代理中心,上海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如果你当

    时住在上海,1840年你 在上海有十亩地,到1940年时,你没准就是个亿万富翁,

    或者百万、千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你得要有判断力啊,就是说,1840年

    的时候那十亩地你捂住不放,然 后你到1940年的时候你再去放。地价就狂长啊!

    如果你在上海生活的话,你会感觉到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就像我们今天上海发

    展日新月异一样。但是,与此同时,整个中国衰落了,民不聊生了,水深火热了。

    改革开放以来,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沿海城市发达了,光鲜了,高速公路和小轿

    车都 有了,但本国工业可能垮掉了。例如,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垮掉了,上海原有

    的机械工 业和轻纺工业也垮掉了。为什么?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根本的

    是让外国产品给冲垮了。改革开放后,国家不保护机械产品市场,机械产品的关

    税一步步降低,所 有的企业都不买东北生产的机床、生产线,东北的工业能不垮

    吗?本来,中国轻工、家电、建材这些低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应该给重工业提供

    干不完的活,应该能让中国 的重工业技术水平上一个台阶。不过,东北的重工业

    虽然无人问津了,但进口国外生 产线的大连、上海、深圳、青岛却发展起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上海崛起、内地衰 落的道理。这逻辑上是一致的。 这样,对

    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就有两种评价。一种是买办立场上评价。上海的买办

    会认为,中国进步了,与国际接轨了。电灯、电话、汽车、马路、路灯、洋房都

    起来了,中国什么东西没有?全是跟国际接轨的,全是世界最新的款式、产品、

    设备 。

    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制造能力。这就是站在中国整体的立场上。高价进口洋货,

    低 价出口粮食、土畜产品、煤,中国的财富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到西方去了。我

    们成了 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材料仓库,制成品的倾销地,廉价劳动力来源。所以,

    我们中国就 不断地受人剥削嘛。由于老受人剥削,老给人打工,最后当然是顺理

    成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你们现在有没有感受到,能有多少人真把在给城

    里人修房子的民工当 人看待啊?这就是当年美国老板、英国老板、法国老板对待

    中国人的态度!因为中国人老给外国人打工,他当然就觉得你低人一等了。今天

    ,我们回到给外国老板打工的 时代。外国人所到之处,都有中国人点头哈腰,这

    种感觉能不回来吗?所以,我感觉 到历史真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历史似乎是过了

    一段时间以后,又回到了二叁十年代了 ,甚至又回到了五四运动以前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就在考虑,今天为什么会重新出现毛泽东热?因为毛泽

    东对于沦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给出了唯一的答案。那就是中国只能是团

    结起来, 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去发展自己的工业,发展自主产权的工业体系,去

    培养我们自己的教师,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才可能在国际上有我

    们的发言权。当然 ,这条路并不是顺理成章就走过来的,而是经过了反复的争论

    ,至今这争论也没有停息。有的人说,中国要强大就要向西方学习。问题是向西

    方学习,西方总是欺侮我们 ,总是支持袁世凯而不是孙中山。道理很简单,谁能

    帮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外国人 就支持谁,他并不管中国是不是民主,中国人民

    是不是要进步。这个老师打学生这个道理今天仍然存在。我们一向美国学习,美

    国就逼着我们在经济上、政治上、金融上作出一步步的让步,利润就不断的往美

    国流,往日本流,往欧洲流。那这样的话,中国的发展还有什么希望?所以,实

    际上,毛泽东这条路是争论出来的,也是打出来的 ,实际上是寻求中国出路的唯

    一答案。这就是我们过去比较熟悉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怎么救中国?说到底是弱者团结起来与国际强者斗。所以,当年毛泽东

    讲1949年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是让中国改变了一盘散沙的局面。组织起来了 ,面

    对国外的强势资本我们有了力量。如果不组织起来,一盘散沙,倒是自由,甚至

    还有点民主,但就是没有钱,没有技术,老给外国人打工。那么我要打工者的自

    由呢 ?还是要做老板的团结呢?做老板就有点不自由。全国人民当家作主,其实

    就是大家 一起做老板。大家一起做老板,那我们内部当然得协调了,然后就是讲

    话不那么随便了,你要是做老板能随便吗?我们公司的机密能泄漏吗?当然,有

    些人被扶上了老板位置,却当不了老板,老想着打工的自由。特别是一些知识打

    工者,从来享受着消极自由,从来没想过自己做老板,享受一把积极自由。冷不

    丁被人强迫着做一回老板, 混身不自在。 如果说,这种陈述能够成立的话,我

    们是不是要考虑,当今天中国的国有企业全部被私有化,全部被股份化,然后廉

    价卖给西门子,卖给松下,卖给日立,卖给通用电器的时候,是不是等于把中国

    的经济主权通通给卖了?

    接下来,中国是不是要重新沦入到经济殖民地的地步上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

    么毛泽东的道路必然是一条道路,至少一条可供借鉴,可供选择的道路。这个话

    题要重新开放。 我就说这么些吧。

    • 家园 Re:【文摘】为什么要出现毛泽东?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取各种角度的声音,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很多问题并非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

    • 家园 【评论】我不太清楚的是

      如果有人号称自己是国家人民的代表,

      要求人民干这干那,今儿一个主意,

      明儿一个念头,稍有不从就杀头加流放。

      是这样的人可怕,还是外滩的老板可怕?

      弱者在这样的“强者”团结下是否幸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